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638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通过列举名人、伟人、生活中凡人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

2、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使学生认识到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每个民族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祖国统一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也需要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叙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个问题。这节课在全册书中是个重点内容,掌握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祖国统一民

3、族团结对国家强盛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2通过自主学,学生能够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伟大意义。3通过材料分析、观看视频、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出中国收回港澳的原因、港澳回归的意义、台湾问题解决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

4、内化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认识中共的创新精神和非凡智慧,培养学生爱党的情感;2通过学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通过讨论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使学生意识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维护国家统一,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奋斗,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港澳胜利回归祖国。【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内涵、意义。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激情阶

5、段: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让学生在歌声的呼唤中,寻找情感的共鸣,迅速的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提问: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中呼唤的七子是指哪些地方?如今七子都回来了吗?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部分知识点通过设置以下问题来落实:对于香港,大家知道它由哪三部分组成吗?结合所学知识,回忆香港是如何一步步被英国占据的。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回忆澳门又是如何被占领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结合史实,大家说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合作探究: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前四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上可以很顺利的回答出来。第五个

6、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要组织好语言来作答。(过渡)国家分裂,骨肉分离,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的痛。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1.香港回归(1)背景:“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2)文件: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回归: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澳门回归(1)文件: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

7、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3.意义(1)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2)同时,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中英谈判的相关资料5、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教师活动:播放七子之歌,展示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学生跟唱;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学生活动:指导学生看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叙述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图片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

8、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7、认识香港、澳门的区旗、区徽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部分了解其构图及含义,投影仪展示香港、澳门区旗、区徽图片。体验阶段: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1.发展: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2.措施(1)九二共识: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八项主张: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作用: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并通过协商达成两岸和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发展新前景。我国成功的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下面

9、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教师活动:(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2)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3)1995年,江总书记提出促进和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外国反动势力进一步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台湾当局逐步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断进行“”、“”的分裂活动,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破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的斗争。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海峡

10、两岸促进祖国统一的相关资料二十多年来,在“和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行阶段:布置作业1、请学生课后查阅:2005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哪些新的进展?2、结合历史和现实,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问题1】邓小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是他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历史意

11、义?探究:“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而且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与台湾的稳定和繁荣,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一构想的提出,还为和解决某些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找到了新途径,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问题2】港澳回归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对实现祖国统一愈显重要。请结合目前形势谈一谈解决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探究:(1)有利因素:第一,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二,两岸经济交流是逐步实现和统一的重要基础。第三,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和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

12、和、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统一。(2)不利因素:第一,“”势力猖獗,成为阻碍两岸统一的绊脚石。第二,国际上反华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中美建交后,美国推行“以台制华”的双轨政策,阻挠中国统一,这是造成台湾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根本原因。总之,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两岸人民热切期盼统一呼声的高涨以及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视,有利因素在增长。教学反思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很多年了,现实决定了香港、澳门不可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祖国大陆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也不符合我们的基本国情。邓小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继续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