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原ch1-绪论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9828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原ch1-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通原ch1-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通原ch1-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通原ch1-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通原ch1-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原ch1-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原ch1-绪论(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通 信 原 理 程琳程琳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M.P: +86-13993113069 Email: chenglin or chenglinwtt Address: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29 2. 通信发展简史和未来技术展望 三、通信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1、通信的数字化进程:模拟通信(AM/ FM/ PM);频分复用技术(FDM); 数字 通信(如电报通信); PCM的提出 时分复 用技术(TDM); 时分多址接入技术。 2、通信的远程和大容量化进程:短波通信 、同轴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

2、(宽 带光纤)、卫星通信; 3、通信的网络和综合化进程:公用交换电 话网(PSTN)、Internet网络、综合业务 数字网(ISDN)、B-ISDN、异步转移模式 ATM 、信息高速公路、NGN技术。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0 2. 通信发展简史和未来技术展望 4、通信的移动化和个人化进程:点对点 通信(P-TO-P) 网络化通信 移动通信 (GSM CDMA) 第一代移动信系统(大哥大);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 多媒体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个人通信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在研制当中,后4G 卫星直播电视(DBS) 数字互动电视(机 顶盒)数字电视是今后

3、的主要发展趋势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1 2. 通信发展简史和未来技术展望 尤其是个人通信系统(PCN)目标的 实施要实现(5W): 无论任何人 (Whoever) 在任何时候 (Whenever) 在任何地方 (Wherever) 与另一个人 (Whomever) 进行任何类型 (Whatever) 的通信。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2 2. 通信发展简史和未来技术展望 由此总结通信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1.三网合一:电信网移动、固定电话网、 Internet互联网、CATV有线电视网,(甚至 可以利用电力网实现通信)这三者互相竞争, 互相

4、逐渐融合; 2.通信的数字化; 3.通信的人性化; 4.设备小型化、廉价化; 5.通信高速化; 6.信息类型多样化。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3 通信发展现况举例-中国大陆无线寻呼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4 报章拾遗 据2004年12月7日兰州晨报报道: 在2004年12 月6日,甘肃省无线电管 理委员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发出公告称 ,将收回联通寻呼、万众寻呼、公安寻呼 等9家寻呼台的频率,此举标志着兰州的 寻呼台彻底绝迹,也意味着寻呼业从此告 别陇原大地。 通信技术新旧更替的速度之快由此可 见一斑。 此前(大概2001年前后)电报也已获

5、此遭遇,“光荣退休”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5 3. 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构成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构成 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通信网系统模型及构成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6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信息社会; 通信网,信息网。 信息 语言文字图像 人力 马力 电话、广播 邮政 电报 Email 烽火台 电视 多媒体 信息社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7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具体说就是克服时空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 确

6、地传递信息(消息),或曰互通信息。 Communication,信息交流; Telecommunication,电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通信系统: 通信中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构成的总体 。一般指点到点通信所需要的全部设施,包含软、硬两 个方面。 通信网 : 指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全 部设施。譬如 移动通信网:m个站点, 每个站点n个用 户。 传输、复用、交换、网络构成了现代通信的四大技 术 ,通信原理一般只涉及传输、复用技术部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8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幅度值连续(时间可连

7、续也可以不连续 ) 2、数字信号:有限个幅度值(时间可连续也可离散 ) 基带信号与频带(已调)信号 1、基带信号:一般指未调制过的信号,其能量主要集中 在零频率附近 2、频带信号:一般指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其能量主 要集中在某一较高载波频率附近 则经组合后有四种形式的信号 模拟基带信号 模拟频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频带信号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39 模拟基带信号的瞬时值状态连续无限, 如正弦信号语音信号视频图像信号等 。 模拟频带信号的参数A(幅度)、F(频 率)、P(相位)状态数无限的信号形式 。 数字基带信号的瞬时值状态数有限。如 计算机、电报机等设备输出的

8、信号。 数字频带信号的参数A.F.P状态数有限 。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0 模拟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b)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抽样信号) (a) 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1 数字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a) 二进制波形 (b) 2PSK 波形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2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与模拟通信系统 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特征为幅度 连续,时间可连续也可离散)时则称为 模拟通信。可以构成点点单路通信系 统、点点多路通信系统(基于FDM) 、通信网(m个

9、站点, 每个站点n个用户 )。由此构成的利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 的通信系统则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3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数字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 如若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一般特 征为幅度离散,一般时间也离散 )时则 称为数字通信。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信 号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 则称为数字通信 系统。 3、通信网 利用交换设备将多个通信系统连接起来 就形成了通信网。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4 二、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构成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构成 图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

10、通信工程系-45 二、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构成 信源:发出消息的源。 连续信源-模拟信号; 离散信源-符号序列,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将消息转换为适于在信道中传输 的信号,通过变换、编码或调制手段实现 信道(也叫传输媒介,会引入噪声源):信 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信道也可以是无线 信道,如电缆、光缆、自由空间等。 接收设备:作用与发送设备相反,完成反变 换、解码或解调任务,以将信号转换为消息 。 信宿:消息的接收者。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6 通信系统示意图 -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7 三、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

11、征 图1.2 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8 三、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一)基本概念: (1)基带信号(调制信号):没有经过调 制的原始信号,如音频信号 (2)基带传输:基带信号直接通过基带 信道传输 (3)调制:将信号从低频端搬移到高频 端的过程。 (4)解调:将信号从高频端搬移到低频 端的过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49 三、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二) 需要研究的问题 (1)基带信号的特性 (2)调制原理 (3)解调原理 (4)已调信号的特性 (5)在有噪声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

12、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0 三、模拟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三)模拟通信的主要特点 (1) 抗干扰能力比较差 (2) 不易于实现保密通信 (3) 设备不易于大规模集成 (4) 不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 的要求 (5) 设备简单、易于实现。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1 四、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图1.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2 四、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一)基本概念: 1、编码:泛指把信源输出变换到适合信 道传送的信号所需的设备。编码详细可 分为: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2、译码:就是编码的反变换所需的设

13、备 。译码详细可分为:信源解码、信道解 码。 此外为实现信息的保密通信,还应有加 密、解密处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3 四、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二)需要研究的问题 1、 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A/D变换); 2、 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3、 已调信号的特性; 4、 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5、 信道编码、译码(差错控制方式); 6、 加密、解密; 7、 同步。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4 四、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模型及特征 (三)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可多次再生,再生后无失真 现象(即噪声不累积)

14、 *自动检错、纠错 2、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3、便于加密 4、数字通信设备易于大规模集成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5 模拟通信系统Vs.数字通信系统 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的优越性: (1) 抗干扰能力强 (2) 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 (3) 易于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 (4)经济效益优于模拟(载波)通信 (5)传输与交换很容易结合起来综合业务 (6)便于实现时分多路复用 数字通信系统的缺点: (1) 占用较宽频带,资源利用率较低 (2) 对信号同步要求严格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6 五、通信网系统模型及构成 T 通信网的构

15、成: 1)终端设备:电话、 监视器(摄像头)、 显示器等 2)传输设备:电缆、 光缆、微波、卫星等 3)交换设备:程控交 换、ATM交换、光交 换等设备 4)协议和准则: 电话信令(No.7信 令)、数据网协议等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7 五、通信网系统模型及构成 电路交换网:需要呼叫等指令将两个用户间的 电路接通后,电路归他们使用直到通信结束, 这种方式要求实时性强,一般占时比较长,经 历了空分交换机以及程控交换机阶段。 信息交换网:这是以信息包进行交换的的信息 交换。一般是计算机数据通信网采用这种存储 转发方式。经历了分组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 网(ISDN)、同

16、步转移模式( STM )、异步 转移模式(ATM)快速分组交换网、高速互联 网。目前逐渐由IPV4向IPV6过渡,网络( Net)将会演变为网格(Grid)。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8 五、通信网系统模型及构成 信源/ 收信者 传输系统 交换 系统 传输系统 信源/ 收信者 电路 分组 ATM 供电 纵横 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系统示意图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通信工程系-59 4.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 按消息物理特征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类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 按通信工作波段分类 按信号传输媒质分类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 按通信方式分类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