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136460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社会化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學VS 社 會 學 社會學理論 教育現象 教育問題,解決,解釋,社 會 學 的 兩 大 觀 點,現代化社會特徵,1.理性化 3.連續化 5.普遍化 7.都市化,2.效率化 4.後設敘述 6.工業化,後現代社會特徵,1.不確定性 3.平面化 5.知識商品化 7.反主體性 9.非理性,2.斷裂性 4.膚淺化 6.複製影像化 8.吊詭性,傳統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現 代 化 理 論,(國家) 途徑(快慢) 發展先進國家 (最終),依 賴 性 發 展,中間國家 第三世界國家 第一世界,社 會 化,a.執行單位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大眾 傳播媒介、職業團體 b. 接受社會規範,成

2、為社會一份子,韋 伯 聲譽 政治 經濟,衝突學派(馬克斯) 經濟權益 政治權力 聲譽地位,社 會 階 層,統治階層 中產階層 下層階層,影 響 因 素,1.職業結構(工作職位) 2.教育(教育成就) 3.移民 4.繼承,社 會 流 動,(黨政軍上層精英) 上層菁英階級 中上層階級 財經精英 (教育界領袖、工商 (工商金融領袖)企管人員、專技人員 黨政軍中級幹部) 中下層階級 下上層階級 (各行業基層人員) (農林魚牧 工人攤販) 下層階級 (無業遊民、貧民),集體行為(社會運動),政 治 權 力,階級論,菁英論,多 元 論,我國教育發展動向,一、從社會目標的達成到個人價值的尊重,二、從學校教育

3、的改革到學習社會的建立,三、從政府的責任到市場的需求,四、從政府的管制、監督到教育的自主、責任,五、從資源的保障分配到資源的經營充裕,四、從吸收教材轉換為學習如何駕馭與如何學習 五、從學校教育轉換為終身教育 六、從以一種規格去應付全體(one-size-fits-all)轉換為適應需 求者的學習 七、從視學習為酷刑轉換為視學習為樂事,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政策,一、建立學習社會雛型,取代單一的學校教育管道 二、從課程、教學方法及評量三方面根本改進國民教育 三、適度擴充教育數量及建立回流教育制度 四、有效提升中小學及高等教育水準 五、改革傳統入學考試,並建立合理回流教育入學方式,六、規劃設置社區學院,

4、並建立前瞻的教育制度 七、進一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 八、建立職前、實習及終身進修的完整制度,持續有提高師資水準 九、促使家庭、社區與學校均成為學習型組織 十、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並研議教育經費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比,我國大學教育近年來的改革,1.大學教育性質從菁英 教育轉向普及教育 2.大學教育體系從封閉轉為開放 3.大學教育制度從一元化轉為多元化 4.大學行政體系由中央集權轉向獨立自主 5.大學教育目標已漸從側重公平均等轉至兼顧卓越與效率,我國教育改革的展望,壹、教育改革的權力分配問題 1.中央,地方,教育機關的權力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制度下,對教育改革成效之影響如何? 2

5、.校長,教師,長在教育中改革的權力級則認為何?,貳、經濟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的角色 1.教育人才培育應與就業市場相呼應嗎? 2.教育市場化的趨勢下,學生及家長愈強調消費者權利,教員從業者該有哪種心態? 3.在市場機能的主導下,國家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參、各國教育改革的經驗與趨勢 1.後現代社會教育改革的特色 2.是否教育改革會趨向一致的全球性教育模式?如各國都會趨向普遍的學前教育,九到十年的義務教育,延緩學生分化,開放高等教育機會等頗為一致之改革方向 3.對於他國教育發展經驗借取及採用之方式及心態為何? 4.教育改革是否應視為一種常態的持續性工作,而非階段性任務,但是頻繁的改革與變動,是

6、否易使教育改革難見成效,而拿學生做實驗的成敗該由誰負責?,教育社會學主要理論 1.和諧理論學派 2.代表人物:涂爾幹、怕森士 3.衝突理論學派 4.代表人物:馬克思、包爾斯、布迪爾、艾波 5.解釋學派 6.代表理論:現象學、符號互動論、俗民方法論、知識社會學、批判理論,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1.規範性教育社會學(Educational Sociology) 2.證驗性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 3.解釋性教育社會學,規範性 證驗性 1.重教育學 1.重社會學 2.重應用 2.重理論 3.重哲學 3.重科學 哲學 科學 質性,社會結構性質,1.規 範 2.價 值 3.

7、角 色 4.地 位,社 會 結 構,1.個體微觀層次 人際關係、價值觀、期望 2.總體鉅觀層次 職業、教育、種族,社 會 階 級,具有相同的社會經濟地位,在自己的主觀判斷上,有別於他人,其判斷標準常以收入,教育、職業等,每一階及通常有共同習慣,態度,價值標準及象徵。,社 會 階 層 化 慣 用 方 法,1.聲望法 2.主觀法 3.客觀法,社 會 階 層 討 論 層 面,1.所得與財富 2.權力 3.威望,集 體 行 為,集體行為不是團體中個別行為的總和 (涂爾幹),集 體 行 為 的 條 件,1.結構原因 2.不可預料事件 3.對社會之關切受到挫阻,社會學理論,教育現象,教育問題,解決,解 釋

8、,社 會 化,學習社會與文化的信仰、價值、規範與社會角色的過程。 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在職訓練、大眾傳播媒體。,社會關係,1.交易 2.合作 3.競爭 4.衝突,社會運動,是一種促成或阻止社會變遷的集努力 原因:1.文化的混亂 2.社會的複雜與組 織 3.個人不滿,政 治 權 力,階級論 菁英論 多元論,學 習 社 會 源 起,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人人有學習權 成人學習為二十一世紀的一把鑰匙 學習、內在的財富 2.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 全民終身學習,學 習 社 會 的 特 徵,1.教育、工作及休閒之間界限趨向模糊 2.回流教育制度全面建立 3.多元學習管道普遍存在

9、 4.個人學習權 5.學校考試逐漸喪失絕對的意義及價值 6.通才和專才界限日益模糊 7.自我導向學習成為個人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8.從重視人力供求到人性的發展和潛能 9.政府和民間都是學習型組織,學 習 社 會,教育不再是菁英份子的特權 不是某特定年齡階層的專利品 是全體社會中每個人一生所應有 是社會全體成員充分發展自己能力為目標 的社會,學 習 社 會 的 概 念,1.學習社會是教育的社會 2.學習社會是學習的市場 3.學習社會學習的網路,學習社會產生背景,1.人口結構改變 2.社會的變遷 3.經濟結構的改變 4.國家競爭力的提昇 5.資訊社會的來臨 6.地球村的形成 7.個人生命計畫型態的改

10、變,學習社會具體途徑,1.鼓勵獲得新知 2.促進學校和企業界緊密結合 3.促進社會統會、照顧不利族群 4.精熟三種語言 5.兼重資本投資與人力訓練投資,學習社會的四種基本學習能力,1.學會認知:認識世界 2.學會做事:處理各種情境能力 3.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參與合作精神 4.學會發展:適應和發展自己環境,全球化、國際化、地方化圖示,Globalization,MNCS(跨國公司),Internationlization,Nationstate (民族國家),地方化,全球化的風險,1.法律層面風險 2.距離上的風險 3.掌握溝通的風險 4.通貨變動的風險 5.政治干預的風險 6.商品遲延的風險

11、7.買方拒付的風險 8.運輸的風險,全球化的經濟模式,1.先在本地市場建立基礎,再邁向全球化 2.先發展核心競爭力,在分享至全球 3.拓展全球市場,本地市場扮演關鍵角色 4.用全球視野進行分工整合 5.不同的視野進行分工整合,跨國企業 (Multinational Coporations , MNCS),可以自行決定投資地、生產地、納稅地和居住地,企業盈餘增加,但工作機會和國家稅卻減少,社會福利、國力都受到損害。全球化意謂資金和生產會邁向最有利潤效率的地方移動。,全球化起因,1.勞力成本過高 2.勞力短缺 3.利用國外自然資源 4.接近市場 5.突破保護主義 6.節省運籌成本,全球化影響,1.

12、暫時不均衡:國家社會 2.社會弱劫人口處境更惡化 3.新自由政治勢力興起 4.全球單一資本主義與國際分工 5.威脅國家內部的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6.強權國家文化主掌全球,全球化的教育因應,1.正視失業人口需求,培養其謀生技能 2.協助全球民眾作為地球村公民 3.正視市場機制對於公民社會衝擊 4.正視社會弱勢人口所受到的衝擊 5.全世界各地獨特文化日漸衰弱 6.各國教育內趨向統一 7.思想全球化,行動本土化 (think global act local),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ic),1.OECD:以知識為本位經濟。知識成為生產力提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

13、動力。以知識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使用(消費)為最重要的經濟。 知識有四大類: (1.)事實知識 (2.)原理知識 (3.)人力知識 (4.)技能知識,2.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作模式知識需取得、累積、擴散、激盪、應用和修正新經濟是指跨越傳統的思維及運作。 以創新、科技、資訊、全球化、競爭力為其成長的動力。,知識經濟的特徵,1.資產投入智力化:不再是資金、設備、土地、建築物、原料 2.產品型態知識化:產品知識密集 3.經濟市場國際化:廣泛實用的市場 4.生產效益高效化:藉由知識集約創新 5.經濟管理網路化:網上管理體系數據系列 6.運作機制規律化:法制建設、知識產權保護 7.知識創新經濟化:

14、知識不斷創新 8.知識經濟的可持續化:避免對自然資源威脅,知識經濟的四個基礎,1.知識:創意、智慧、靈感、點子 2.全球化:在廣大市場中待價而 3.網路經濟:網路串運形成龐大有機的市場 4.創業版:知識投資創業,轉成可以為大眾所購買,可使用的商品,知識經濟的教育因應,1.建立終身學習觀念 2.學校教育以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為重點 3.加強學習方法旳學習 4.擴展網路的學習 5.建構資訊與學習中心 6.加強在職訓練與進修 7.發展學習型組織、加強研究發展 8.開發腦力、改進人力素養、培養創造力、競爭力,各國知識經濟時代的因應策略,1.美國:聯邦科技移轉法案全球電子商務推動架構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 2

15、.英國:1998競爭力白皮書 3.日本:日本新千僖年大計畫架構 4.新加坡:新加坡.Sone智慧島 5.韓國:二十一世紀韓國網路發展計畫 6.台灣:2001年為知識經濟社會推動元年,3.資訊經濟:電子業、通訊業、郵電業、電腦業、交通業、廣播電視業、報刊業、科學技術、教育文化事業。 高科技經濟:生物工程、資訊技術、航太技術、海洋工程、新材料(超導體、高溫材料、人工合成、纖維材料、非晶態材料、超微料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 知識經濟=資訊經濟+高科技經濟,智慧,事實知識,謀略知識,應用知識,相對知識,情境知識,1.1960年代成本 2.1970年代品質 3.1980年代全球化 4.1990年代創新 5.2000未來知識品質和創造,教育與兩性,兩性平等教育關注的議題 1.教科書內容 2.就學機會 3.課程設計 4.師生互動,5.學科比率 6.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 7.人事結構 8.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 9.空間分配與安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