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36363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8 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学法提示 1.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论性语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阅读这类文章,就要留意文中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语句,抓住这类语句,就能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2.分析景语,体会情景关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写景状物的目的是抒情,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边写景边抒情,有时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3.关注形象,揣摩写作意图。山水游记既注重客观景物的描绘,也讲究作品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凡优秀的作品,不但客观景物生动,而且作者自我形象鲜明。因此,关注作品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也

2、是捕捉作品写作意图的捷径。,8 兰亭集序,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东晋时期,受政治和玄学的影响,士人们不关心现实,他们寄情山水,谈玄论道,放浪形骸。,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修禊日”(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溪水边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王羲之和当时许多名士聚于兰亭,举行“修禊”活动,这次兰亭聚会名流云集,规模宏大,与会者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他们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作诗的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此次聚会,

3、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著有王右军集。 2.序:文体名,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

4、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识通假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多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活用 (1)映带左右(“带”,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2)群贤毕至(“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3)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少者,长者) (4)一觞一咏(“觞”,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5)齐彭殇为妄作(“齐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看作相等) (6)不知老之将至(“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分古今,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明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结构后置) (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4)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7.积名句 (1)(2015湖南卷)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2)(2014四川卷)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2013山东卷)(2010天津卷)固知一死

6、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2013江西卷)(2010北京卷)(2010江西卷)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2012福建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6)(2011山东卷)(2011安徽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目标一】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1.从文章内容上看,第一、二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参考答案: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

7、水”“畅叙幽情” 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2.文章的第三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痛”的? 参考答案: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忽然感到“不知老之将至”,因此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统观文章的第三段,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参考答案:俯仰一世(生命短暂) 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 情随事迁(美好消逝)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4.“

8、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目标二】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作为诗集序,本文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全文共四段,从

9、表达方式上看,第一、二段和第三、四段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第一、二段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第三、四段以议论为主,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3.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突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景物清新明朗,生机盎然。是“乐”的重要方面,也是引发“痛”的主要原因。,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优美的景色是怎样引发作者“乐”“痛”“悲”三种不同的情感的呢?,参考答案:美景与“修禊事”本是人生之乐,但人生短暂,欢乐、生命瞬间就会逝去,因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要归于消亡,

10、不可能“一死生”“齐彭殇”,因此“悲”。,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也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到了生与死,长寿与短命,而没有看到生命的质量和活着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认识。 提示: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生命的长度,而取决于生命的质量,这是我们今人的观点;但在王羲之那个时代,批驳等生死、齐彭殇有其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

11、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徽之等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咸:都。修:长,高。激湍(tun):流势很急的水。湍,急流的水。映带:映衬、围绕。左右:亭子的四周。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觞,酒杯。,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临:面对。悼:悲伤。喻:明白。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作动词用。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作动词用。

12、彭:即彭祖,传说中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注:江北:指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吾县:指桐城县。隈(wi):水流转弯处。洑(f):流水回旋状。遁世远举之士:避世隐居的人。科目:唐代以科举取士,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等名目,故称科目。后世科举只有进士一科,但仍用此指科举考试。上之人患之:指居于上位的人因科举制度的弊

13、端而忧虑。患,忧虑。犹然山泽之癯:仍然是隐迹山泽的清贫之士。,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治枕山而起 枕:临近,靠近。 B.山之奥 奥:深处。 C.上之人患之 患:以患。 D.专精覃思 覃:通“谈”,谈论。 解析:D项,“覃”,深广。 答案:D,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文写河墅之景,不作烦琐的铺叙,而以山岩、茂林、古木、清池、高台,点染出一个不染嚣尘、离世远俗的隐者之居的环境,兼有古朴与清幽之趣。 B.木崖先生也曾参加

14、科举,但几次科场失利,为官无望,便决心隐居山泽,著书立说,于山水古木中终老一生。 C.文章第二段由记科场失意的潘木崖之墅转而引出大段议论,抨击科举制度荼毒士人、倒置贤愚的种种弊端。 D.作者认同读书人遁世远举,撰写此文表达了他对老师隐居生活的向往,自己也想隐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解析:文中有“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说明先生如果想做官机会还是有的,不能说“为官无望”。 答案:B,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字里行间的洒脱 郝淑娟 一千六百多年的春秋,可以磨灭什么? 可以磨灭肉体的存在,可以磨灭庸俗的记忆,可以磨灭一切物质的载体。但唯一永

15、生的,是他飘扬的灵魂与同样飘扬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舞出生命的飞逸。 但对他,书法仅仅是精神的承载。一千六百多年以后,纵使音容笑貌已然化为尘雾,那篇惊世骇俗的兰亭集序中,依然保存了他所有的自由洒脱。 那年的三月三日,一个惠风和畅的暮春之日。风是多么轻柔,拂动着帽子上长长的飘带和轻薄的衣襟,波浪般缓缓展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那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气清。兰亭是美的,流水是美的,酒是美的,人更是美的。这么多的文人名士来了,有谢安,有孙绰,王羲之更是带着儿子欣然前往。羽觞在弯弯曲曲的小水道中时停时进,大家在水道旁顺次坐下,羽觞停在谁面前,谁便需即兴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大

16、杯。 兰亭集就此而成。三十七首诗,篇篇光彩照人。如此美的诗篇怎能不作序?于是,王羲之欣然提起笔,在美酒美景美文的三重催化之下,兰亭集序一气呵成。 他写得洒脱,写得无拘无束。所有的兴奋、感慨在这一瞬间喷涌而出,幻作他行云流水的笔锋游走于宣纸。他是快乐的,否则他眼中的兰亭怎能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晚春的日光透过竹叶之间细细小小的缝隙洒落到宣纸上,伴着他灵动的笔触,闪闪地跳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他忘我地书写着,文思泉涌。他灵动的思绪不允许笔下有一丝一毫的拘泥,那二十个“之”字,或舒展修长,或规矩方正,或小巧玲珑,或随意流畅,一个有一个的形态,一个有一个的个性,如广阔的原野上绽开的花,虽小,却最引人注目,将原野的辽阔点缀得完美无缺。 东晋的人们,大多已看透官场的污浊,转而投身于对山水风景的喜好。王羲之也是这样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