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2289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二 教材依纲回扣(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填一填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方法_;(3)运用_;(4)科学设计_。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_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由简到繁,统计学,实验程序,遗传因子,成对,成对,随机的,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不是指性状的分离; _是分离定律的检测指标。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2、 _表现为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期,不是受精时精卵的自由组合。 4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_,共占_;双显性个体占_;双隐性个体占_;重组类型占_。,同源染色体,性状分离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1/16,1/4,9/16,1/16,3/8,5伴性遗传是由_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往往_,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般_,且往往与_相联系。,性染色体上,基

3、因的分离,相同,不同,性别,6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_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受_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受_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受_控制。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_调查,而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方式时则要在_中调查。,染色体异常,一对,一个,多对等位基因,随机抽样,患者家系,判一判 ( )1.分离定律中F1(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 ( )2.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3.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2015海南,12C) ( )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并非都是杂合子。

4、( )5.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15课标,6A改编) ( )6.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11,则双亲均为纯合子。,( )7.在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中,孟德尔的演绎推理是: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产生两种配子,测交后代分离比是11。 ( )8.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2014海南,25B) ( )9.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10.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

5、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2014海南,22B改编) ( )11.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雌雄配子形成过程中遗传因子随机结合的基础。,( )1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 )13.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2015课标,6D改编) ( )14.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15.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 )16.若F1(AaBb)自交后代比例为961,则测交后代比例为121。,( )17.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15课标,6C) ( )18

6、.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015课标,6D) ( )19.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20.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2015海南,12B),练一练 1(2015江苏东台月考)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代的雌雄个体再交配产生F2代,让F2代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那么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解析 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F1基因型为Bb,相互交配产生F2,其中灰身果蝇为1/3BB、2/3Bb,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是2/3B、1/3b

7、,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BBBbbb441,即灰身果蝇黑身果蝇81。,C,走出误区 (1)认识概念的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一般指植物的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植物同株受粉,也可泛指动物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进行交配,包括了自交、杂交、测交等若干种可能的类型。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如果以交配组合的方式来比较,则自交方式有AAAA、AaAa、aaaa三种,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外,还有AA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2)了解结果的差异:含一对等位基因(Aa

8、)的生物,连续自交n次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n,显然纯合子的比例在不断升高;若自由交配n次,则其子代中,AAAaaa121(一般情况下,自由交配的群体将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基因频率稳定)。,2.(2015山东枣庄期中)如图是两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乙病为红绿色盲(B、b),3、4均不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1)甲病属于_遗传病。 (2)2与3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3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填“是”或“否”),原因是 _。 (3)3的基因型是_(只考虑乙病)。 (4)若3与4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兼患两病的男孩的概率是_。 (5)若1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则

9、其可能是由1个染色体组成为_的异常卵细胞和1个正常精子受精后发育而来。,常染色体显性,否,2和3来源于不同的受精卵,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XBXb,1/8,23X,解析 (1)首先判断显隐性,如图中1、2是患者,2正常,由此判断甲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假设该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1致病基因一定传递给其女儿2,则2是患者,与图谱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异卵双生,来自于不同的受精卵,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所以个体之间的性状也不一定相同,3表现型不一定正常。 (3)乙病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患病,所以6为携带者,由此可以推测3的基因型是XBX

10、b。,(4)假设甲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3的基因型是1/2AaXBY或1/2aaXBY,4的基因型是aaXbXb,两者婚配所得后代中,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1/21/21/21/8。 (5)若1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则其可能是由1个染色体组成为23X的异常卵细胞和1个正常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走出误区 掌握必要的思路和步骤,按部就班分析是最佳解题技巧。 (1)判定显隐性:熟记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掌握判定显

11、隐性的口诀: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无病的双亲生育出有病的子代,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有病的双亲生育出无病的子代,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2)确定染色体类型(即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采用口诀快速判断,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只要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的父亲或者儿子没有该病,则其致病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为常染色体遗传;只要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的母亲或者女儿没有该病,则其致病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为常染色体遗传)。无法应用口诀时,则应采取假设法,根据遗传现象的特点先假设可能的遗传方式,然后与系谱图中的事实相印证,若符合事实,则假设成立,若不符合事实,则假设不成立。读图分析时,切忌遗漏题干中用文字叙述的条件。,(3)书写基因型:建议采用空格法进行书写,确定某一个体基因型时一定要将其亲、子代的表现型都看清再下结论,要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以提高准确率。 (4)计算概率:建议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尤其注意观察概率讨论的范围,注意熟练运用“1/3、2/3”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