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64394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4206.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峰二中2016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8.1.26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3唐代思想

2、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4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

3、确认历史事实5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引向一个目的,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美德,叫作正义,这个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说明A雅典城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 B雅典城邦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 D雅典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 6在公元前9至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主义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7作家马克D阿让松是热情鼓吹政府对贸易放任自流有经济好处的鼻祖。他说,管

4、得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他声称,工业衰落的真正根源正是在于政府对它们的保护。下列思想与其一致的是A“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 B“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其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8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9对英

5、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10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的程度不同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11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12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明A传统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 B旧有的官僚体系仍为主流C总理衙门的官员低人一等 D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13“

7、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 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 D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14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

8、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15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1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

9、,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17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 B C D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

10、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9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20孙中山说:“同盟会之主张,创立民国后,则继之以平均地权,倘能达此目的,则社会问题已解决过半矣。平

11、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这里的“井田之遗意”应指 A实行土地私有 B实行土地国有 C实行集体耕作 D实行个体耕作21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 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23温家宝曾提出,中国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

12、列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实施希望工程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历 史 试 题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16分)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

13、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道家是生态文明的鼻祖。老子和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正是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摘自国家林业局网站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材料二 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近代自然科学需要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分析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对于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种思维方法也易于导致割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自曹明德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材料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用“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