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044465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28诗二首望海楼》PPT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米芾,望海楼,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望 海 楼 米 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 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 称。沧 洲:滨水的地方。,翻译:,铁瓮城高耸入云,邻近青天,白尺高的望海楼好像飞上了铁瓮城与青天相连

2、。挥毫赋诗时江水携带着涛声流到了笔下,不禁想起了三峡,举杯豪饮时点点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一阵阵号角声好像催促太阳落山,江面上无缘无故升腾起白色雾气。坎坷的往事忽然涌上心头,哪里的景色能让我赏心悦目呢?不论面对春风还是面对秋月,我的心头却感到茫然。,首联是主画面望海楼。为了衬托望海楼之高,先写镇江城,“云间”和“近青天”极写其高峻,这就为百尺望海危楼打下坚实的基础。楼而能飞,是因为屋檐翘起,如五色雉飞翔,“缥缈”则有仙境的意味。 颔联写近景长江,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一联。诗人好象是一边喝酒,一边画画,一边吟诗,长江夹着三峡的涛声从笔底流过,杯中六朝的帆影连同酒一起喝下,不禁诗画之兴大作,

3、一边画出片片白帆,一边吟出这句诗。 颈联写远景红日、白烟。夕阳在呜呜的画角的催促下渐渐下沉,远处幽静的江边弥漫着白烟。这里不乏有“长河落日圆”和“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_,【解答】 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剖析】 这是2003年上海高考试题。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的能力。由注解可知,“铁瓮” 即望海楼的所在地镇江的古称。诗歌以“望海楼”为题, 开篇却不直接写楼,而是先写楼所踞的城池,写铁瓮城高耸云间,临近青天;再写百尺高楼 盘踞其上,前后勾连,飘飘欲飞。这样可以进一步突出望海楼的高峻挺拔。,(2)本诗领联在两句之首分

4、别冠以“三峡”、“六朝”,从_和_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解答】 空间,时间。 【剖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的能力。颔联两句写昼夜奔涌着的江水 发出的响声、穿行在江水之上的片片征帆,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诗人独特的感想,都是诗人的 亲闻、亲见、亲感。加上“三峡”、“六朝”,使江声带着三峡的崔巍,帆影映着六朝的繁 荣,景和情就一下子就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和时间大大扩展。,(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 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 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 涛声阵

5、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解答】 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剖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涌的江水发出的声音,传到诗人的 耳际,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 又引起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B项完全是望文生义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解答】 答案要点:色彩 ( 红、白 ), 声音 ( 画角 ), 动态( 催、起 ) 。 【剖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颈联写登 高望远所见的景色,写到红日、白烟(色彩),写到画角的声响(声音),还写到了红日西 沉、白烟升腾时的动态(动态),构成了一幅隽美淡远的美丽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