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一种隐蔽的新闻失实_石义彬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92587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偏概全一种隐蔽的新闻失实_石义彬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偏概全一种隐蔽的新闻失实_石义彬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偏概全一种隐蔽的新闻失实_石义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偏概全一种隐蔽的新闻失实_石义彬(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写编 探讨与交流 2008年第3期 石 义 彬 聂 祎 一 种 隐 蔽 的 新 闻 失 实 以 偏 概 全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是因为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我 国新闻学界和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新 闻真实的追求。特别是在2007年,由于先后出现了影响 恶劣的 “ 纸馅包子 ” 、“ 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 ”等虚假 新闻,中国记协发出了要求新闻界 “ 坚持正确导向,坚 持新闻真实,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的通告,更 是掀起了新闻界的 “ 打假 ”高潮。对于纯粹的虚假新闻, 人们一旦发现,便可 “ 群起而攻之 ”,在一片 “ 打假 ”声 中毫不犹豫地将其放置在社会的审判台上加以

2、批判;但对 于那些局部真实但整体失实的新闻报道呢?这类报道在发 布之初往往会因其 “ 失实 ”的隐蔽特征而不易为一般受 众所察觉,甚至记者本身也难以察觉,最终反而可能比那 些纯粹的虚假新闻造成更大的负面影晌,我们更不能小 觑。 一、对于新闻真实的理论界定 新闻真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在早年的新闻工作中,马克思就提出了要 “把我们 的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 这一新闻真实性要 求。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更是将 “ 完全真实 ” 、“ 实事 求是 ”作为了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50年代,我国 新闻界主要围绕着 “ 新闻真实是什么,如何达到新闻真 实 ”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3、部分学者进而提出了 “ 新闻报 道的 现象的真实 与 本质的真实 ” 的观点。“ 本质 真实论 ”认为 “ 真 ”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新闻报道不能 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应由表及 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 本质真实论 ”提出后不久, 人们又意识到在现实生活有 “ 主流和支流 ” 、“ 本质方面 与非本质方面 ”之分,如果新闻媒体仅仅报道其中一方 面,又会出现难以全面反映现实的问题,于是又提出了 “ 宏观真实论 ” 。 近年来,又有学者在 “ 宏观真实论 ”的基础上提出 了更为系统和完整的 “ 整体真实论 ” 。这一理论认为,从 实践逻辑上我们可以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4、来 讨论新闻传播活动的 “ 整体真实 ”(也称宏观真实)问 题: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当中, 必须将一定的新闻事实置于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发现 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左右关系,而不能就事论事, 以片面的、孤立的、绝对的眼光观察事实,只报道事实的 某一部分或某一侧面;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则分别 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某一新闻媒体或所有媒体对所有领 域所做的全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且宏观上这些新闻报道 的整体也必须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有领域的整体的实 际情况。 但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已有学者从 “ 宏观真实 ” 的概念本身、它与人的认识特点的矛盾、它与微观真实的 关系、新闻

5、真实的检验标准与其所属的认识范畴等方面对 这一提法进行了商榷, 近两年也有学者从新闻的 “ 本质 真实 ”和 “ 宏观真实 ”背后所隐含的政治的思维方式出 发 , 对其进行了反思;甚至相关学者在论述的同时也指 出 “ 宏观真实 ” “ 具有纯粹逻辑的意义 ”,“ 充满了理论的 理想性 ”, 在实际实践中很难实现。 由此看来,我国新闻战线对于 “ 新闻事实 ”的认识, 经历了由 “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到 “ 微观真实与宏观 真实 ”的转变过程,虽然至今仍未达成全面共识,但在 讨论的过程中,有一点却是不容质疑的,即对于具体新闻 报道中新闻真实的追求。无论是 “ 宏观真实论 ”中所提 出的 “

6、具体层面的整体真实 ”,还是质疑宏观真实论的学 者对于新闻真实的理论表述,都反映了这一思想,即作为 对客观事实加以主观反映或再现的具体的新闻报道必须真 02 探讨与交流 2008年第3期 实。不仅具体事实必须真实无误,如报道中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以及一切细节描写、 引用材料等都必须真实,而且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它必 须能够准确地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全貌,而不能以偏概全, 以点代面。 如果仅从具体事实的层面来把握新闻真实的 内涵,就极易导致新闻的 “ 隐性失实 ”问题 如新闻 内容属实,但新闻标题却 “ 以偏概全 ”;或新闻细节属 实,但却仅突出了客观事实某一侧面等等。 二、

7、对 “ 以偏概全 ”类新闻失实问题的讨论与反思 实际上,因 “ 以偏概全 ”而造成的新闻失实问题,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早就出现过。在建国后一段时间 内,我国报纸常常为增强感召力而对先进人物进行 “ 高 大全 ”式的脱离生活实际、刻意拔高的典型报道,以 “ 优 ”概全。如今,这类典型报道虽然式微了,但片面夸 大、以偏概全的新闻报道却依然大量存在着。境外某些媒 体,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就常常将某些厂家某 类产品的质量问题统贯之以整个行业乃至所有 “ 中国制 造 ”产品的问题。而国内 “ 以偏概全 ” 问题的新闻报道 也是屡见不鲜,较近的如2007年7月 中国经济时报 的 “ 假粉煤灰

8、”报道,因记者偏信一方意见,采访不够 深入、全面,导致了 “ 从基本判断到最终定性都产生了 严重失实 ” 的 “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的新闻报道。 毫无疑问,“ 以偏概全 ” 类新闻报道对人们的日常生 活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它极大 地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正确认知。现代社会,大众媒 介正是通过日复一日选择和发布新闻,使人们生活在它所 制造的 “ 拟态环境 ”之中,并因此而对生活和抉择产生 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步入信息社会,迎来 “ 知识经济 ” 的时代之后,人们更需要大众媒介发挥守望环境的功能, 提供那些可以用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信息。在这 种情况下,任何以偏概全

9、的信息都有可能使人们产生对现 实的片面认识,从而导致判断的失误,继而产生一系列的 错误反应。尤其是那些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新闻,如食 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新闻,更有可能因其以偏概全、夸大其 词而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 其次,这类失实新闻极大地削弱了媒体和政府的公信 力和权威性。从媒介功能的角度来看,我国媒介本身就是 党和政府的 “ 喉舌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这就意味着党 和政府与媒介的关系是一体的,经主要媒介报道的新闻, 就等于是政府认可的消息。这种关系一方面使人们往往毫 不怀疑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很难发现某些新闻隐 蔽的失实问题;另一方面,又使主流媒体的失实新闻具有 更大的杀伤力,一经查实

10、为失实新闻,不仅会严重削弱媒 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甚至会使人们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 生怀疑。 第三,“ 以偏概全 ” 类失实新闻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观察近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 可以发现,在主流媒介当中,纯粹造假的新闻并不多见, 反而是那些因调查不深入等多种原因而出现部分失实的新 闻更为常见。这些新闻因其隐蔽的失实特征,不易为人察 觉,人们极易受其影响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在 “ 鳗鱼药检 ”风波中,人们因接受了 “ 鳗 鱼有毒 ”的错误信息而减少了对鳗鱼的消费,结果引发 鳗鱼养殖产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上千万台币的损 失;而 “ 假粉煤灰 ”报道导

11、致 “ 武广铁道客运专线在施 工的黄金季节全线停工组织调查和检验 ? ”,也造成了人 力和财力上的巨大的浪费。 失实新闻的负面影响当然不尽于此。尽管我们并不能 将造成此类新闻失实问题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媒体,还必须 考虑到社会食品安全机制等存在的盲点、整个社会的危机 处理能力和危机反应机制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 地看到,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介有时为了追求 “ 眼球效应 ” 、“ 经济效益 ”,往往会仅仅强调新闻的 “ 时 效性 ” 、“ 独家性 ”和 “ 耸人听闻 ”的效果,却将新闻真 实的问题、媒介守望环境的职责和客观报道的原则等抛诸 脑后,忘却了自身应当负有的社会责任。“ 新闻真实

12、 ”的 概念本身似乎已经指明了解决的方法,即必须以全面的、 联系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并深入调查事件的来龙 去脉、前因后果,尽可能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与联系当中去 掌握事实。然而,面对诸多的诱惑和具体的环境,“ 新闻 真实 ”仍然是 “ 知易行难 ” 。当下,在依靠记者本身的专 业修养和行业自律的同时,我们更呼唤新闻法规的他律, 通过这两相结合最终使我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台新闻传播 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223页 傅西路编著,新闻自由与新闻真实 ,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6至128页 参见杨保军,试析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含 义 , 阴山学刊 , 2005年第6期 参见黄旦,“ 宏观真实 ”质疑 ,新闻大学 , 1996年第3期 参见秦志希、涂艳,对新闻真实及 “ 宏观真实 论 ”思维的反思 , 新闻界 , 2001年第2期 参见成美、童兵编著,新闻理论教程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77页 ? 参见新华网 关于中国经济时报严重失实报道 的通报 ,http: /content/2007 - 10/15/ content1577581.htm, 2007 - 10 - 15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新 闻与传播学院05级博士生班)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