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6341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人力自考专科ipma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重点笔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范畴,是人类使用生产工具,创造劳动价值,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的动因LH:劳动的动因是人类的需要。劳动的特征LH1,目的性;2,创造性;3,能动性;4,社会性;5,多样性。共同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LH(社会劳动由个体劳动发展到共同劳动)之前由于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仅作为个别现象,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共同劳动大量出现,并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劳动的类型LH1,个体劳动;2,共同劳动;3,简单劳动;4,复杂劳动;5,脑力劳动;6,体力劳动个体劳动:单个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个体商贩。共同劳动(协作劳动、群体劳动):

2、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脑力劳动: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劳动。体力劳动: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LH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基础,并内在的包含了知识经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了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脑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位LH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力劳动已不在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在知识经济中,传统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将被脑力劳动所代替。7 脑力劳动分为哪几种类型? 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直接成果重要是精神产品,原理、公式、定理、理论体系)

3、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 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运用知识进行管理将成为脑力劳动的基本形态) 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脑力劳动。劳动形式发展规律:体力为主-体力脑力并重-脑力为主简单劳动:劳动者都能胜任,不用经过专门培训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LH1,因素分析法 C=(F+T+V)S复杂劳动系数(C)=复杂劳动所需的教育费用(F)+复杂劳动所需的受教育时间(T)+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S)2,复杂系数法 复杂劳动系数(C)=复杂劳动者的培养教育费用(CF)简单劳动者的培养教育费用(S

4、F)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的含义)SJ人的劳动能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劳动的全部人口。劳动力的特性LH劳动力作为活的、能动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力要素有明显的区别。能动性 差异性 易逝性 可变性 时效性 社会性劳动力资源的概念SJ: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其它考察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SJ绝对量是指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大小。相对量是指计入劳动力资源量的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资源的质量SJ:指身体、智力水平、心理和思想素质的总称,是国家或者地区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LH数量:反映劳动力资源量的特征,可用绝对量和相对量

5、来表示。绝对量的大小,是反映国力的重要指标。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公式为: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用劳动参与率来表示,公式: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量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影响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因素SJ1、遗传和营养因素(优生优育,提高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提高质量的途径)2、教育与培训(文化教育水平和智业培训事业发展,提高素质的中国要条件)现实劳动力资源与潜在劳动力资源LH现实劳动力资源:指蕴藏在所有考察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潜在劳动力资源:指所考察范围内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

6、的总和。劳动力市场的概念SJ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现实形式的统一。(劳动力要充实相应的劳动,就必须实现脑动力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结合,结果过程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一中介载体来完成)劳动力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机制、市场调控等要素构成。劳动力市场发育SJ是指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自主)产生与发展,强调内在的要求。劳动力市场调控SJ是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强调外在的培育。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控制是劳动力市场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调控的目标SJ逐步形成劳动力价格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基础性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

7、问题LH 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市场价格机制形成滞后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 常设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 常设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原因LH1,对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政府投入相对不足;2,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保证劳动者自主择业权是保证劳动力机制良好运行重要制度之一)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条件LH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标志1,成熟的市场主体;2,完善的市场载体;3,健全的市场机制;4,有效的国家调控。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内在在发育机制为基础,依靠调控解决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的理论模型(市场体系系统构成)L

8、H1,指挥系统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2,执行系统用人单位、择业者和市场中介系统;3,监督系统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和市场管理系统;4,反馈系统信息传递系统;5,调控系统国家调控系统。(手段:制定政策、经济调节、法规管制、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LH1,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2,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3,加快劳动力市场立法与制度建设,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运营;4,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5,加强市场就业宣传与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者观念和提高其职业能力;6,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水平。第二章 就业是

9、指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状态。失业是指没有在某种职业中从事某种工作的状态。就业者是指一切为获取劳动报酬而工作的人。失业者是指有劳动能力并在寻找工作,但没有得到适当就业机会的人群。就业的重要意义LH(无恒业者无恒产业,无恒产者无恒志)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手段和方式,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是民生之本。中国就业的基本状况LH劳动力供求问题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LH1,发展经济是

10、基本途径;2,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有效途径;3,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和举措是重要途径。中国就业政策大致划分的阶段LH1,计划经济暑期的政府控制下的统包统配就业政策;2,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3,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暑期的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统包统配就业政策SJ1,就业终身制,实行固定工制;2,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3,由单位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全面福利。就业方针SJ: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三条保障线”制度SJ:1998年,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国政府促

11、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LH1,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3,促进下岗就业人员再就业;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SJ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依靠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提供各种服务,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再就业工程的积极作用LH1,对我国城市失业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2,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LH1, 政府、企业、劳动者存在就业观念的误区;2, 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具有不经济性;3, 资金短缺;4,出现了限

12、制使用外地工的政策导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容LH(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1,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2,通过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和下调利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前退休的弊端LH1,退而不休加剧了就业矛盾;2,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企业人才流失,有碍社会经济发展;3,在养老问题上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国家职业资格SJ(1994年实现资格证书制度,1999年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SJ国家职业资格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分别同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相对应。中国职业培训的主要环节LH1,加强就业前培训;2,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3

13、,加强再就业培训;4,发展远程培训。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LH1,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再就业率逐年下降;2,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下降;3,结构性失业突出,千万就业资源浪费;4,二元经济导致城乡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5,加入WTO对就业的影响逐渐凸显。二元经济SJ:是指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格局。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LH1,新增劳动力众多且持续增长(基本原因);2,产业结构大幅度的调整引发结构性失业;3,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4,劳动参与率偏高;5,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不合理;6,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参与率的“三高”特征LH:总人口、青年人

14、口、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高。(年龄16-25和60以上)四大宏观政策目标SJ: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就业的主要策略LH1,实施以人为本、以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2,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4,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5,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降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素质;6,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7,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保护弱势群体,实行就业扶持政策;9,改善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LH 城乡结构调整要以加快城镇化为突破口(城乡二元社会

15、的结构矛盾就是就业问题的主要根源) 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就业载体结构调整中矛盾的转化关键点,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 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应该重点扶持中小企业 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应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就业结构中应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规模很小的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独立的个体户等。非正规就业: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人员灵活的就业形式LH: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有利条件LH1,政府高度重视,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2,解决就业问题的大方针已定,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3,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对就业形成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