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37804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1-4简述姜冲河设计工作报告(修订)(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资料之三201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蕲春县姜冲河小流域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蕲春县水利建筑设计院二零一四年十二月批 准: 曾 镔 审 查: 卢锦美 校 核: 童光耀编 写: 陈静 目 录一、工程概况4二、工程规划设计要点4三、工程设计审查意见落实9四、工程标准12五、设计变更33六、设计文件质量管理33七、设计服务33八、工程评价35九、经验与建议36十、附件:37201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蕲春县姜冲河小流域设计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姜冲河小流域位于黄冈市蕲春县东北部山区向桥乡,东临黄梅县,西南靠蕲春县青石镇,北临白水河。流域为扇形区域,位于东经115o75北

2、纬30o34至东经115o85北纬30o27之间。流域内最高点为古角寨,海拔1140.4米。最底点为姜冲河出口处,海拔高度为59米。有小(二)型水库一座(观音庵水库),7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人。姜冲河小流域总面积4826.7hm2,耕地面积1037.2hm2,其中水田面积746.5hm2,梯田面积157.2hm2,坡耕地面积133.5hm2;果园面积236.2hm2;有林地面积1144.2hm2,疏幼林地面积1660hm2;荒草地面积605.6hm2;城镇及工矿用地143.5hm2。姜冲河小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41.9mm,最丰降雨量2071.mm(1983年),最欠降雨量829mm(

3、1978年),一日最大降雨量221mm(1998年7月21日),雨季(46月)降雨量512mm,一年之内,各月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最多为夏季,最少是冬季,通常57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70%,89月雨量常不能满足作物需要,易形成旱灾。姜冲河小流域土壤分布主要有砂石土、砂土、砂壤土、粉壤土和少量的粘壤土。土壤质地以轻壤和中壤为主的分别占31.3%和46.7%,砂壤和砂土占12.5%,重壤和粘土占9.4%。姜冲河小流域内土层厚度为15-120cm,土壤质地疏松。姜冲河小流域植被分布范围较广,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是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全流域林草覆盖率为63.0%。项目区

4、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姜冲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69hm2,坡改梯63 hm2,水保林605.6hm2,经济林10.8 hm2,封禁治理1529.4 hm2,保土耕作59.7hm2,拦沙坝4座,蓄水池24口,沉沙池62个,排截水沟7.94Km,生产道路4.24Km,沼气池33处,节柴灶33座。塘坝整治6座。、工程概算总投资1108.43万元,单位平方公里投资为49万元。其中工程措施426.35万元,林草措施为593.60万元,封禁治理措施25.73万元,工程项目管理费用62.75万元。工程概算算总投资1108.4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94.15万元,地方配套投资314.28万

5、元。工程项目情况详见附表10-4工程建设特性表。二、工程规划设计要点2.2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秦岭褶皱系,桐柏大别山隆褶束,浠水褶皱束的级构造单元铁皮寨背斜,组成背斜核部地层为飞虎山组的下段(Afrh1),北东翼和南西翼地层为飞虎山组上段Afrh2),北东翼倾向2540,倾角5070;西南翼倾向190210,倾角4560;线状褶皱,轴线北西,南东端地层倒转,北西端被张榜断层所限。其中地面坡度35的面积为3.7hm2,占流域总面积的0.08%。详见表2-1。表2-1 蕲春县姜冲河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土地总面积(hm2)坡 度 组 成35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

6、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4826.758.91.221161.524.063055.363.30547.311.343.70.08(2)水文、气象姜冲河小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41.9mm,最丰降雨量2071.mm(1983年),最欠降雨量829mm(1978年),一日最大降雨量221mm(1998年7月21日),雨季(46月)降雨量512mm,一年之内,各月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最多为夏季,最少是冬季,通常57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70%,89月雨量常不能满足作物需要,易形成旱灾;年蒸发量1333mm,日最大蒸发量14.4mm

7、;年平均气温16.8,绝对最高气温40(2005年),绝对最纸气温-15.0(1969年2月);无霜期256天(平均),始霜终霜期99天(平均);年均日照时数2054h;太阳总辐射量463280T/cm2;年大风日数21天,最大风速14m/s;最大冻土深1.8cm 。根据多年实测年径流系列频率算,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0.12亿m3,偏旱年(75%)为0.09亿m3,特旱年(95%)为0.06亿m3,丰水年人平径流量2123m3,人均年径流量高于全县水平。径流量的地区分布特点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40mm,径流的时程分配与降雨量大致相似,年际变化与年内变化大,年际变化率达4.5倍

8、,年内多集中在5至7月,其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7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29亿m3,其中,有0.12亿m3形成地表径流,占总量的41.9%,其余一部分蒸发,一部分下渗。查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望天畈雨量站多年平均1小时最大降雨量42.5mm(湖北省各站年最大60分钟点雨量统计参数表,P42页),变差系数CV=0.31,查皮尔逊型频率曲线,频率为十年一遇时,模比系数Kp=1.416,十年一遇1小时降雨量:ip=42.51.416=60.17mm/h。同理可得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降雨量见小流域水文气象表2-2 。表2-2 蕲春县姜冲河小流域水文气象表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h年降水量(mm)年

9、径流深(mm)最大日降水量(mm)10年遇降雨20年遇降雨无霜期(d)年蒸发量(mm)10积温()1h(mm)6h(mm) 24h(mm)1h(mm)6h(mm)24h(mm)16.820541441.974022160.17113.56183.5565.78129.08212.3325613335333流域内现在观音庵水库一座,塘堰56座,蓄水池23口,水资源利用情况详见2-3.表2-3 蕲春县姜冲河小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表小流域水源情况输水管(渠)需要解决灌溉条件需要解决生活用水水库塘堰蓄水池数量(座)年供水量(104m3)数量(座)年供水量(104m3)数量(座)年供水量(104m3)长度

10、(Km)年供水量(104m3)水田(亩)果园(亩)梯坪地(亩)人口(人)牲畜(头)姜冲河1155616.8400.1211.25.63105668570350(3)土壤分布及类型土壤分布主要有砂石土、砂土、砂壤土、粉壤土和少量的粘壤土。水田土壤有83%为水稻土,面积约619.6hm2,其中猪育型占77.5%,土质较差的淹育型、潜育型 、沼泽型分别占7.8%、10.8%和3.9%;土壤质地以轻壤和中壤为主的分别占31.3%和46.7%,砂壤和砂土占12.5%,重壤和粘土占9.4%。姜冲河小流域内土层厚度为15-120cm,土壤质地疏松。(4)植被姜冲河小流域植被分布范围较广,植被主要种类以禾本科

11、类居多,芭茅、葛藤、沙蒿、油沙蒿、芨芨草、野豌豆、黄花、胡枝子等;水保林有马尾松、枫树、杉、杨树、泡桐、南竹等,马尾松一般树龄为510年,现在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植被覆盖率提高30%。2.2项目建设必要性将该小流域尽快纳入重点治理范围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加强生态建设,确保大江大河安全的需要。小流域地处大别山南麓蕲水中游支流白水河分流,同时又属于鄂东暴雨中心地带,做好该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能直接减少水泥沙对长江的危害;2)是改善小流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的需要。小流域内洪涝灾害爆发频次高,建国后严重的洪涝灾害发生多次,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不受到蚕食,土层变薄,

12、地力下降,水利设施受损严重,维护运行成本高,生产道路严重破坏,影响着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小流域内目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村收入水平较低,村镇生活生产环境较差,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改变项目区贫穷面貌,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早日致富,改善小流域内的人居环境。4)从社会角度讲,小流域是蕲春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这块红色土地上的先烈门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建设好老区,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3设计依据2.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3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7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9)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20号,2002年4月1日);(10)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保2000187号文);(11)水保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水保2007210号文)。2.3.2技术规范(1)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

14、9);(2)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7)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2-2005);(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总200367号);(12)防洪标准(GB5020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