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0461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上新人教版《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剖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寓言二则,【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穿井得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穿井

2、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 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自 学 检 测,(一)看谁读得好,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溉汲(gi j ) 杞(q)人 躇(ch)步 跐(c)蹈 舍(sh)然 中(zhng)伤 星宿(xi),( 二 )看谁说得对,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大家分析。,自 学 检 测,待 等到,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的,顺接连词,溉,浇灌。 汲水

3、,从井里取水。,代词,他,告诉,得到、获得,住,等到他家了挖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穿井得一人,打水浇田,挖掘、开凿,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知道,听说, 这里 “使知道”,听说,译文: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 “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代词,指丁家 人说的那句话。,传播,得到,挖到,挖得,这件事,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 了这件事。,这件事,讲述,被。,国都,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如无闻,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向,这件事

4、,应答,回答,的,在,派遣,得到,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个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使唤,指劳力,得到, 挖到,挖得,像这样,如此,听取传闻,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 知道。,质疑,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意思是他家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 ,不要产生歧义等。,3.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讹

5、(),1. 错误。2.敲诈,欺骗。】(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 (2)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从丁氏的角度来看)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从宋君的角度来看) (4)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义,又要躬身实践。 (从文本对待传闻的本意及引申角度来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寓言也似看出,需要多角度地解读。读了穿井得一人,你悟到了哪些道理呢?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

6、。 (3)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穿井得人幽默风趣。 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指人也可指劳动力)或把“得” 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本文的写作手法。,杞人忧天,列子,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

7、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自 学 检 测,(一)看谁读得好,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二 )看谁说得对,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大家分析。,自 学 检 测,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你,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 处容身,以至于整天 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他所担心的事而担心,就去开导他,

8、罢 了,聚积的气体,亡,无,没有,告知、开导,停止、不再继续,吃,他,依托、寄托,就,,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 气的。你一屈一伸(一举一动),一呼 一吸,整天 ”,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果真,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星星,那,那个人说:“天果真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晓者曰:“地积块耳,“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

9、使坠,,坠落,伤害,指有光亮的物体,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即使,那,奈何 怎么,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聚积的土块,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四方,都是“踩、踏”的意思,你,行动,活动,整天,为何,为什么,它,指地,同“释”解除,消除,,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 很高兴。,1杞人“忧”什么? “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 “忧”天会塌,地会陷。(天地崩坠) 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后来经过别人的开导,他才安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 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不科学:日月星辰都是天体,都是物质,不是光,如果真掉下来肯定会伤害人类。地壳也是在运动的,地震、火山爆发就是实例。) 4课文有怎样的寓意

11、?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杞人的形象? 示例一: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地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示例二:他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正的。 示例三:他是一个居安思危、有超前意识的人。面对浩渺未知的宇宙,杞人产生了天将崩、地会坼的恐惧,这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更折射出他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在科学知识匮乏的时候,他就有了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何

12、等可贵啊!,探讨主旨,1、“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2、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忧是可 笑的吗?谈谈你的看法。,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现在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可笑,为那些不可能发生的灾祸而害怕以致安寝食难安,徒然自扰。 不可笑,因为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今天看来,杞人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从环保的观点看,还是有理由的。,3、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

13、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如李白的梁父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和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和抱负。,4.“杞人忧天”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 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

14、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应乐观豁达。,知识拓展,对于战国时的环境,杞人尚且知道忧天,作为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我们今天的环境和污染,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以小组为单位,写一段现代版杞人忧天的小短剧。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提示: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杞人忧天” 并非庸人自扰。当下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遭到严 重破坏,全球气温升高,太阳黑子活动剧烈,影响 地球,如果人类对自身的命运没有深深的忧虑,那 么厄运也许会降临。做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 居安思危的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杞人忧天,起因:杞人担心天地崩坠,经过:有人去开导他,结果:杞人恍然大悟,积累词语,(1)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5、 (2)词类活用,居住在国都中的人;,本国的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身亡所寄,古义: 无,没有,今义: 死亡,灭亡,(3)一词多义,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 求闻若此 其人曰 奈何忧其坏 及其家穿井 。,代词 ,这件事,助词,可不译,助词,的,听到,使知道,名词,传闻,代词,表指示,那,代词,它,指丁氏,之,闻,其,其人舍然大喜,代词,它,指“地”,(4)通假字,舍,同“释”,解除,消除,1、倒装句: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状语后置句) (2)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状语后置句) 2、省略句: (1)常一人居外。 (省略“于”,相当于“在”) (2)告人曰 (省略主语,“丁氏”),特殊句式,努力学好文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