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三词二首第2课时教案设计长春版201909072107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161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三词二首第2课时教案设计长春版201909072107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三词二首第2课时教案设计长春版201909072107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三词二首第2课时教案设计长春版2019090721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三词二首第2课时教案设计长春版20190907210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词二首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为主题吟诗作赋,大量的咏月诗词不断涌现,请回顾我们曾接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词人苏轼感慨良多,遂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今天

2、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怀的。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三、朗读词。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2.教师领读,落实读音。3.学生自读,感悟文义。4.学生齐读,加强理解。5.指名朗读,强化记忆。四、理解词。1.请在本首词中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为众人知晓,并流传甚广。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当时苏轼与弟弟已六七年未见,他们饱受离别之苦,这句应饱含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谊天长地久,借此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2.此句除传达一种美好的祝愿之外,你还读出哪些内涵?让我们结合前文词句详加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问月问天,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宫,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要乘风归去是想离开现实直奔天宫而去,幻想

4、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此时,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使他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欲登琼楼玉宇,却又留恋美好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句写景表现出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作者用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遍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在安慰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既然人世间有许多离别、不圆满的事情,就希望天下所有与他境遇相同

5、的人都能平安,虽远隔千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享有美好的月色。3.小结。此时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开来,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显其博大、豁达的胸襟。五、拓展延伸。积累以下苏轼的两首诗词,可选取感兴趣的一首加以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六、布置作业。背诵水调歌头。板书设计水调歌头苏轼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