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062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 冀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课程标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描述蒸腾作用;通过实验认识叶片结构、气孔的作用;认同蒸腾作用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学情分析】1、能力起点方面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2、背景知识方面学生简单了解植被与降水的关系。【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2、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4、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评价设计】1、通过观察思考,深化认知部分,完成目标1的

2、评价。2、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你我部分,完成目标2、3的评价。3、通过完成体验感悟,讨论交流部分,完成目标4的评价。【学习过程】一、导入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228 g100%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 g0、29%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 g0、12%?2010 g98、96%1、玉米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2、如果把植物外套上一个塑料袋,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有什么现象?(进入解决课前预习部分)二、观察思考,深化认知通过课前已完成的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实验,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如何通过叶片散失

3、出去的呢?(进入课内探究部分)三、自主探究,互动你我实验一:观察叶片的结构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叶片结构的拼图,并板书各部分结构名称。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实验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较多?实验三:组织学生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图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利用问题:植物吸水

4、量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进入下一环节。四、体验感悟,讨论交流感悟蒸腾作用意义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同时带动了什么运输?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3、地球越来越热,有什么好办法降温?五、小结与作业让学生结合教师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梳理归纳,并通过导学案进行达标检测,习题设计分层次,分梯度。【板书设计】1、蒸腾作用概念2、叶片结构(拼图并标注名称)3、蒸腾作用意义【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

5、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但低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教案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植物的一生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又如,在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探究实验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新的知识。这种方式简单、直观、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地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