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56884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谭建平,德育原理,第一章 德育的概念,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二、德育的内涵 三、当代中国的“大德育”,一、“德育”一词的由来,古人并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名称。 早在 18 世纪 70 、 80 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 morlische Erziehung (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 ”。 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一词,表明西方社会于 18 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当时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该词于 20 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

2、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 年又将“德育”、“智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之宗旨。 1912 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二、德育的内涵,从词源上考察:德在古代写作“ ”,上半部为“直”,在古代读“得”音,“心”表示思想感情。,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德”与“得”是

3、相通的。“得”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道”。“道”在古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规则,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当人们认识了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是德。,可见,德字本身包含了人和己,身和心,内和外这样的辩证关系。“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育德即“养德”,涵养熏陶品德。 “道”、“德”、“育”三字最初分开使用,直到后来,才有“道德”、“德育”之说。,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道指社会规范: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品德;哲学、伦理学研究范畴 品 德 内 化他律到自律:指个人行为道德 ;以个人存在为前;心理学研究范畴,道德具有社会性 : 原始社会;以血缘为

4、纽带组成氏族部落。母系氏族社会,群婚、杀人以祭奠神灵都被看作是道德的行为。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道德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统治阶级的道德“忠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被统治阶级:不能参政、议政。例如;秦朝商鞅变法,处罚歌颂变法的百姓,因为百姓不能参政议政;斯巴达执政官屠杀 2000 名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国家的奴隶。,道德教育,狭义: 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的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广义: 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

5、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2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胡守棻主编的德育原理,3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胡厚福德育原理,由于对德育内涵不同理解,对德育外延也有不同观点; 一因素说 德育即道德教育 二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三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四因素说 德育

6、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西方也有德育提法,但是仅指道德教育,如果涉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另外开设公民课。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由家庭完成。,德育的多因素说即通常所说的大德育。原因有二 (一)与传统文化有关 我国传统德育初步形成,集中体现为德育与政治融为一体,德育逐渐制度化,统一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形成使得育内容逐渐系统化。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大学之道中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其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 当代共产党员在选

7、拔干部时也提出要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其中就包含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方法作风、道德品质等素质。因此,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二)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学以俄为师。 1953 年出版的凯洛夫教育学中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形成及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相并列。 1956 年,人教社出版的凯洛夫等四人主编的教育学提到德育包括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法律教育等。 1986 年,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又将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重新分离。,可见,苏联教育学界也存在大德育小德育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仅学了符合我们思维

8、习惯的东西,保留了大德育的说法。目前有不少的德育原理教材,都采用这种观点。,(三)这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在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生活不存在绝对的道德教育。,我们在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采用的是小德育的概念,德育即道德教育。但是讲德育即道德教育并不是否定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教育等,我们承认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要分门别类地作专门研究。德育主要研究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教育。,三、当代中国的“大德育”,(一)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1 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

9、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一个从“德育即政治思想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思想教育从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德育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且地位不断上升。,2 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1988 1995 年,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了新的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1988 年 12 月 25 日)强调“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 1995 年 11 月)申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从德育定义的细微变化中,可以看到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地

10、位在不断提高,它从思想教育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德育又一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3 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与此同时,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理想教育等,纷纷列入各级学校德育大纲,德育外延迅速膨大,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成的所有内容。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与其称之为“德育”,不如称之为“社会意识教育”。,1995 年以来,关于德育的定义又有新的变化:中学德育大纲( 1995 年 2 月 27 日)指出“德育即

11、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1998 年 3 月)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二)“大德育”的合理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它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

12、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这样的传统和经验,不但不应该抛弃,而且应当珍惜和发扬。 况且,“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三)“大德育”的难题,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讨论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德育外延的不断膨胀,日益暴露出来。 首先,“德育”之“德”,不由使人想到“道德品质”或“品德”。作此理解,所谓“德育”实指道德教育。 为使“德育”包容政治和思想教育,只好将“德”解释成“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三者的综合体,规定“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种做法,有悖语言习惯。,

13、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纳入进来,在教育学上似乎不是一个大问题。扩大“道德”的外延,把“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纳入进来,这在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哲学上却是一个重大问题。“道德”同“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的差别,远远大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差别。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政策上,都不容许用“道德”去代替“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也不容许把“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看成是“道德”的附加成分。,其实,“大德育”在教育学上也并非没有问题。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包容在德育之中,从内容上看,并无大碍;一旦涉及实施的途径和方

14、法,就会发生问题。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不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苏联的教育理论在内容上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在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狭义的“德育”概念,是有一定道理的。,相对来说,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充分,理论建设的成果较多,而政治思想教育理论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此外,世界上多数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其所谓“德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并行的“道德教育”。它们分别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德育理论”是“道德教育

15、理论”。我国的“德育理论”是以“大德育”作为概念框架的理论,如果与中外德育理论作比较研究,就会发生语言和概念上的分歧。如果对这种分歧置之不理,就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三)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此乃道德的特性使然。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除道德规范之外,尚有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礼仪规范等。 道德规范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在于它包含善恶评价标准。道德事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善恶标准进行评价,而纯粹的政治事件、礼仪事件等却不可以从善恶上加以评价。,根据道德的上述特点,学校生活中,能够

16、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但是,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有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当然,“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的时发生间接的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四)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政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制度设施层面和抽想意识层面。通常所谓的“政治教育”,指的是有关政治的思想意识层面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时事教育等。 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一样,是青少年正常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意志的产物,而是每一代人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必然。,另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的相对独立、不可相互替代的两种教育。 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