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5542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工具sop教育资料概要(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第一章 检查表,第二章 层别法,第三章 柏拉图(Pareto),第四章 因果图、系联图、关联图,第五章 散布图,第六章 直方图,第七章 控制图,第一章 检查表, 何为检查表? 检查表又叫查核表或调查表等,它是一种按拟定对过程实施系统化检查工具 检查表的应用方法: 1.识别并明确要查核的项目及其具体要求; 2.依据查核项目和相关要求的性质设计表单; 3.实施查核,记录结果到表单上; 4.分析和总结记录的查核结果; 5.针对结果实施改进。 常用检查表的类别: 1.点检用检查表。 2.记录用的检查表。 3.标准类检查表 (这类检表是按检查标准制定的)。,第二章 层别法, 什么是层别法

2、? 层别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或分层法,把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类型的一组数据按一定性质、范围或目的进行分门别类,从而归纳成可以分析或具有某种意义的数据表的方法。 层别法的应用: 1.收集原始数据(或识别需要整理的数据); 2.确定数据的性质、范围或要求的目的; 3.将数据分层归类; 4.根据分层结果进行处理或改进措施; 注意事项: 1.数据一定要真实; 2.归类要明确。, 例, 什么是柏拉图? 柏拉图法的原理是引用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经济理论而形成,它认为过程的大多数不合格品是由关键的少数原因造成的,应像主宰这个世界经济的人是少数有钱一样。,第三章 柏拉图(Pareto),想一想 A:某富

3、国富人占国有材产的 70%,其金额为$1000亿。 B:某穷国富人占国有材产的 70%,其金额为$500亿。,分类方式有: (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场所、时间、工程。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厂商、成份等)、方式 (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年、 熟练度、经验等)、设备(机械、工具等)等。 分类的项目必须合问题的征结,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找出问题之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此分析的结果,依其结果与原因分别绘制柏拉图。, 步骤一,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内收集数据。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从中选择适当的期限(

4、如一周、一月或一年为时间)来收集数据。, 步骤二,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依分类项目,做数据整理,并作成统计表。 (1)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出累积数。(注: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前三项应再细分。 (2)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及累计数之影响度。 (3)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有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 步骤三,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 影响度=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制作图表: 图表的Y(左)作为主坐标轴,Y(右)作为次坐标轴 。不良数、损失金等用Y(左)作为坐标,刻度的最大值为总数值;累计不良率用Y(右)作为坐标,刻度的最

5、大值为100%。X轴作为项目。 记入必要的事项: 标题、数据收集期间、数据合计(总检查数、不良数)、工程别、作成者(包括记录者、绘图者)。, 步骤四,工程:电气检查 总检查数:1450 总不良数:170 期间:82年8月5日-9日 检验者:王胜利 绘图者:李四,(1) 排列图的横轴是按项类别,依大小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 (2) 排列图的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3) 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且所表求之间距应一致。 (4) 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其他项不应大于前几项,若大于时应再分析,亦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通常,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

6、内,以不要超过4-6项为原则。 (5) 纵轴与横轴可表示下列内容: A.纵轴: (a)品质-不良数、货数、不良率。 (b)时间-维修时间、作业时间、运转时间。 (c)金额-销货金额、损失金额、人事费用。 (d)安全-事故事件。 (e)其他-提案件数。, 绘制排列图应注意事项,B.横纵: (a)现象-不良项目、位置、区或-等。 (b)时间-月、周、日是、年-等。 (c)设备-机械、工具-等。 (d)作业者-人、年龄、国-等。 (e)其他-厂商、作业方法-等。 (6)一般而言,前三项不良项目累计影响度的70-80强;如能针对前三项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 (7)排列图适用于计数值,而计量值

7、则使用直方图。, 绘制排列图应注意事项, 排列图的使用 掌握问题点、发现原因、效果确认。, 排列图的使用 1.排列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样。 2.对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3.对于对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须加以注意,避免在解决主要原因 时影响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 实例研讨,例:某公司83年度的行政业费用,经统计后如附表,请将其作成 柏拉图,以了解何项支出占第一位,以及哪些项占较大例, 并试着提出改部方案。,因果图,第四章 因果图、关联图、系联图, 原理:因果图是收集分析语言资料的好办法。,原理,集思广益的原理,追根求源的思想,逻辑思维的方法,因果关系推理,类别分层的考虑,原因类别,人,机

8、器(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环境,测量方法(仪器),数据信息系统,工艺方法(加工方法、操作方法),说明: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 结果在鱼嘴吐出部分 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 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 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 方框框住的短语为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有事实和数据说明为什么是要因 注:利用5个为什么进行追踪原因。, 应用: 1、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 2、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解决 程序: 1、确定分析的主要问题“单一目的,因素不交叉” 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2、收集语言资料 不反驳、不争论 详细记录、对号入座 3

9、、语言资料分层 4、绘制因果草图,并反复修改定图 5、结合现场,确认要因,用方框框起来 6、使用验证、补充、修正、完善, 注意事项: 1、绘制特性要因图把握脑力激荡法的原则,让所有的成员表达心声。 2、因素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3、末端因素上找要因 4、要因确认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5、同一词语不能重复出现 6、按“因果关系”画图箭头不可反向 7、单一目的型的因果分析,不允许交叉 8、要“鲫鱼”的刺,不要带鱼的刺 9、成功的因果图,要分析到第二、三层原因 10、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 思考原则: 一、脑力激荡法: 四原则:自由奔放、意见越多越好、止禁批评他人、搭便车 二、5W1H法(w

10、hat、why、when、who、where、how) 三、5M法 (man、 material、 machine、 method、measurment) 四、系统图法,实例,关联图 原理: 采用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 用于解决: 关系复、因素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 图形: 1、中央集中型:把分析的问题放在图的中央位置,把同“问题”发生关联的因素逐层排列在其周围。 2、单侧汇集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右(或左)侧,与其发生关系的因素从右(左)向左(右)逐层排列。 注意事项: 1、单目标可作因果分析的一般不用关联图 2、图中

11、一定有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 3、要因必须出自末端因素并明确表示, 实例, 注意事项 1、用于多目的的问题分析。 2、展示全貌原因可缠绕。 3、箭条方向从原因指向结果(问题)。 4、分析到能采取对策为止。 5、末端因素的箭头只出不进。 6、要因用符号加以标识。 7、语言准确,宁可多写几个字。 8、“问题”识别规则是:箭头只进不出。 9、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 因果与包容关系的转换: 做关联图不仅要考虑因果关系,也要考虑包容关系。当按因果图会做成枣核状时(如上图),应及时转换为包容关系来处理(如下图),系统图, 原理: 研究对象是一个系,是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图形特征象大树一样,

12、“层层包容”,因此可以系统的把某个问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显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顺序关系。通过对系统的描述,展示事物的面貌,探求达到目的最适宜的方法。 1、自上而下型(宝塔树型图),2、自左向右型(侧向展开型),主题,主要类别,组成要素,子要素,说明:左上方框某一主题,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示向右、向下的 方框,表示各层次的组成。,2、使用程序:,清楚的、简要的阐明将要研究的主题,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型及组成要素,绘制树图主题在左边(上面)框内因素向右按层展开, 用短线连接,完善系统,完善系统,用于目的手段型时,评价最后一层手段的经济性及可 行性以决定取舍,绘制正式树图,树图用于因果分析时,一般情况下

13、是单目标的。如用于多目标因果 分析时,目标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二个。,原因分析常用统计工具: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方法,三种图示方法的运用,散布图,第五章 散布图, 何谓散布图?,就是反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来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里讲的数据是成双的,一般来说成对数据有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 1.原因与结果数据关系。 2.结果与结果的关系。 3.原因与原因的关系。, 散布图制作的四个步骤:,1.收集相对应数据,至少三十组上,并且整理写到数据表上。 2.找出数据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14、.画出纵轴与横轴刻度,计算组距。 4.将各组对应数据标示在座标上。, 散布图的研判: 散布图的研判一般来讲有六种形态。,1.图中当X增加,Y也增加,也就是表示原因与结果有相对的正相关,如下图所示:,0 X,Y,2.散布图点分布较广但是有向上的倾向,这个时候X增加,一般Y也会会加,但非相对性,也就是X除了受Y的因素影响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X,有必要进行其他要因再调查,这种形态叫做似有正相关称为弱正相关。,0 X,Y,3.当X增加,Y反而减少,而且形态呈现一直线发展的现象,这叫做完全负相关,如下图所示:,0 X,Y,4.当X增加,Y减少的幅度不是很明显,这时的X除了受Y的影响外,尚有其他因

15、素影响X,这种形态叫作非显著性负相关,如下图所示:,0 X,Y,5.如果散布点的分布呈现杂乱,没有任何倾向时,称为无相关,也就是说X与Y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时应再一次先将数据层别化之后再分析,如下图所示:,0 X,Y,6.假设X增大,Y也随之增大,但是X增大到某一值之后,Y反而开始减少,因此产生散布图点的分布有曲线倾向的形态,称为曲线相关,如下图所示:,0 X,Y,作业过程中,电子束的强度(power),影响产品的膜度(tic ness),希望找出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实例练习,1、收集数据。 X=强度(KV) Y=膜度(um),2、找出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Xmax=100 Ymax=5.4 Xmin=50 Ymin=3.2 3、划出来X-Y轴的座标并取适当刻度。,4、将数据点绘X-Y座标中。,X=强度(KV) Y=膜度(um),第六章 直方图, 何谓直方图?,直方图就是将所收集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