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012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数字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 3.2 电视特技设备 3.3 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 3.4 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的操作使用,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3.1.1电视编辑技术发展概况 1.胶片剪辑与非线性编辑 剪刀 + 胶水 非线性编辑(Non Linear Editing),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子编辑,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子编辑 电子编辑的基本概念 电子编辑具有编辑速度快、编辑精度高、不损伤磁带、而且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或分开编辑等优点。 将不同时

2、间、地点录制的节目带称为素材,各种素材带汇集在一起又称为母带,编辑过程就是把好多素材上的画面一段一段地重新编辑在另一盒磁带上,而这每一小段画面之间的连接点,我们称为编辑点。 线性编辑(Linear Editing)镜头素材转录的顺序性。,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子编辑 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Linear Editing) 1)CTL脉冲计数法 “hh mm ss ff” 相对记数法 2)提示(CUE)信号法 3)时间码(TC)法 “hh mm ss ff” 绝对记数法,3.1.1电视编辑技术发展概况 3.电子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节目而言,前面的编辑点称为编辑入点,后

3、面的编辑点称为编辑出点。 组合编辑只能保证编辑入点处的视频、音频和控制磁迹连续,而在编辑出点由于垂直全消磁头的原因将会形成一块梯形空白区域,使磁迹断续。,(1) 组合编辑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磁带已录内容的后面连续地记录新内容的一种编辑方式。它可将预先分段录制的节目素材,按照编排顺序依次汇编成一个完整节目。,(2) 插入编辑,插入编辑是一个完整的节目中间的某一段换上新的节目内容,原来的内容被消掉,换上新的内容,在这种编辑方式中,仅记录插入的图象和声音信号,保留磁带上原来的控制信号。,(3) 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的区别,组合编辑是按节目画面的顺序依次串联编辑,而插入编辑是在连续画面的节目中某一段置换成

4、新内容,即将新内容代替相同长度的旧内容。 插入编辑需要原磁带上录有连续的控制信号,而组合编辑则不需要。 插入编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插入的信号,如图象或音频,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插入编辑不重新记录控制信号,而组合编辑则同时记录图象、声音和控制信号。 组合编辑仅保证编辑入点的磁迹与原磁带上的磁迹连续,所以实际上只要求一个编辑入点即可,而插入编辑则要求入点和出点都保证磁迹连续。,电子编辑的两种工作方式,先用组合编辑进行分镜头图像声音素材的组接,再用插入编辑进行局部修改; “直接CTL编辑” 先录制CTL磁迹,再用插入编辑方式进行分镜头图像声音插入。,电子编辑的实现方法,1、增设旋转消磁头和音频消磁头,

5、2、使用组合声音磁头,3、成帧控制 录象机在进行电视编辑时,也必须使信号奇偶场顺序和副载波相位循环符合标准规定,达到这个要求即为“成帧”。 彩色电视信号的成帧控制方法是:当主导轴伺服系统锁定后,比较重放信号的色同步相位与外部信号的色同步是否相同,若不同,给主导轴电机发一个脉冲,让主导电机瞬时加速,进行第二次锁定,直至色同步相位相同,即实现成帧为止。,(1)插入编辑伺服 在插入编辑过程中,主导轴伺服使用录机重放的CTL信号作为比较信号,与放机中的信号中的基准帧脉冲锁定,使录机与放机相位一致。,4、编辑伺服,(2)组合编辑伺服 编辑指令出现后,录机进入5秒钟预卷重放状态,在此期间录机重放的CTL信

6、号与放机基准帧脉冲锁定,录机与放机同步。 进入编辑点后,录机从重放进入记录状态,为使主导轴伺服平滑过渡到记录控制状态,利用重放CTL信号对主导轴测速分频器复位,使之同相位。,四、电子编辑的控制方法,1、手动方式 利用录象机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直接进行编辑的控制方式。 2、半自动程序控制方式 这是在编辑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带到带”编辑,用得较多的是一对一编辑。,半自动程序控制过程:,1、预卷:放机和录机在编辑控制器的操纵下,磁带退回相同的帧数(125帧,5秒)。 2、重放:放机和录机同时进入重放状态。 3、记录:当重放到125帧编辑点画面时,编辑控制器发出指令,录机立即转入记录状态。 预演功能:

7、在预演过程中,到达编辑点时,录机并不真正进入记录状态,而是将录机的输出改为放机输出的信号,使得在编辑器上看到的是编辑后的效果。,3、全自动程序控制编辑,全自动编辑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的,它可以自动寻找编辑点并自动编辑,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时间码全自动编辑。,时间码的基本原理:在磁带上每帧信号都对应记录一个地 址信号,用时间(XX小时XX分XX秒XX帧)表示,并转换 成二进制数字记录在一条专用的时间码磁迹上,或插入视频 信号场消隐期内记录。编辑时,把编辑点处的地址信号存入 编辑控制器中,在整个节目编辑点都选择完成后,由编辑控 制计算机根据存入的各编辑点地址信号一次完成编辑工作。,有两种通用时间码

8、,一种是纵向时间码(LTC);另一种是场消隐期间时间码(VITC)。,思考题:,1、什么是组合编辑?什么是插入编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叙述时间码全自动编辑的基本原理。 3、试叙述“预演”的过程。,时基校正原理,产生时基误差的原因: 1、磁头旋转的非均匀性 2、走带系统的非均匀性 3、磁带自身的形变,一、时基误差产生的原因 称标准视频信号的时间轴为时间基准(时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磁带发生伸缩变化时,使视频信号在时域上产生压缩或拉伸,这种时间轴基准长度发生的变化,称为时基误差。,时基校正器(TBC),时基校正器实际上是一个延时量可以控制的延时电路,它给有时基误差的视频信号以不同时间的延

9、时,使相对于基准信号提前的部分延时量大些,滞后的部分延时量小些,从而输出时基得到校正的信号。,二、数字时基误差校正器原理(DTBC),3.1.2磁带电视编辑系统,1、一对一编辑系统 系统由两台具有编辑功能的录象机(一台放机、一台录机)、一台电子编辑控制器和两台彩色监视器组成。,系统主要功能:,1)具有组合编辑、插入编辑功能; 2)搜索速度连续改变,能在正反两方向搜索图象; 3)找到编辑点后,能自动置于静止图象状态; 4)能以帧为单位,精确地确定编辑点; 5)编辑精度至少在2帧以内; 6)自动控制插入编辑的编辑入点和编辑出点; 7)在正式编辑前,预演一次编后图象内容;,2、自动编辑控制器,8)能

10、显示两台录象机的走带计数、计时以及是否进入编辑状态等;,9)在编辑控制器上可分别控制两台录象机的工作状态。,RM450,RM450CE的控制面板:,(1)放机控制部分 (2)录机控制部分 (3)数字计数器 (4)电子编辑部分 1)编辑方式选择 2)设置编辑点 在组合编辑中,编辑出点应设在放机上;在插入编辑中,编辑出点设在录机上;即不管何种方式,编辑出点只能设一个。而编辑入点都要设置。 3)确认和修改编辑点,3、二对一编辑及特技处理系统,由两台放机、一台录机、一台自动编辑控制器、三台彩色监视器等组成。系统除了一对一编辑的所有功能外,还可实现两台放机交替放像,录机连续录象的轮流编辑方式。,5、自动

11、编辑叠加字幕系统,4、多路视频信号编辑系统,6、后期配音系统,后期配音系统的功能: 1)准确的声画同步; 2)能进行音频信号的插入编辑; 3)可进行声道之间的转录; 4)能进行声道之间的混录。,二、磁带复制系统,1、一放多录,2、不同规格磁带的转录,3、不同彩色制式的磁带转录,3.2 电视特技设备,特技切换台 又称为视频切换台、特殊效果发生器、视频混合器、特技混合器等,是能够按一定的加工程序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混合、划变、键控等处理的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 功能一:在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进行输出; 功能二:在上下两个镜头的衔接处进行电子特殊效果处理。,3.2 电视特技设备,特技切换台基本类型 模拟

12、式 数字式(DVE系统、软件数字特技) 播出特技切换台 制作特技切换台,切换(CUT),1、视频开关 视频开关又叫视频交叉点,由键控开关、视频开关、控制电路和场控脉冲形成电路等组成。,常见特技效果,2、场控脉冲形成,场控脉冲形成电路是一个受控脉冲触发器。 3、控制电路 对控制电路的要求是: (1)要切换某一路视频信号时,先按下这一路的按钮,当场脉冲到来时,才会发生切换动作; (2)应保证当一路信号送出后,其它输出端应关闭,即实现电子互琐,从而保证只有一路视频信号输出。,混合(MIX),混合又称为慢切换,是以慢变的方式使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为另一个画面所代替,即图象的混合过渡。 1、相加混合 两幅图

13、象在转换过程中,图象A逐渐减弱,图象B逐渐增强,两者始终迭加,直到B完全取代A,这种转换称为相加混合,又称为X切换。,加法电路的输出表达式为: U0 = KA UA + KB UB (KB =1- KA,0KA1),上述X切换也叫“化出化入”,还有一种相加混合的慢切换形式V切换,也叫“淡出谈入”。,这种切换必须加入第三个图象C,且C是黑色信号。 实际的切换过程是首先A画面与C画面进行X切换,A画面逐渐由黑色画面代替,然后由C画面与B画面X切换,B画面逐渐取代C画面,即进行两次X切换。,2、非相加混合,在两幅画面转换过程中,图象A的像素从暗到亮依次消失,即最暗的部分先消失,最亮的部分后消失;图象

14、B的像素则从亮的部分先出现,最暗的部分最后出现。在图象转换过程中,图象A和图象 B交错混合在一起,但不是迭加状态,因此称为非相加混合。,思考题:,1、什么是时基误差?产生时基误差有哪些原因? 2、什么是“扫换”?什么是“抠像”? 3、阐述“化出化入”和“淡出淡出”各自特点与区别。,划像(WIPE),划像就是扫换,是一种两个画面之间的渐变过渡。在过渡过程中,电视屏幕被某种形状的分界线分隔,分界线一侧是A画面,另一侧是B画面,随着分界线的移动,一画面逐渐取代另一画面。因此,划像有称为分界面特技。,键控(KEY),所谓键控,就是在一幅图像上抠掉与要填入的另一幅图象轮廓相当的部分,并把另一幅图象相应的

15、部分填进去,因此一般常称键控特技为“抠像”。被挖去一部分的图象为背景画面,被填入的图象称为前景画面。,自键要求前景图象中景物与背景有明显的差别。通常自键主要用于黑白字幕及图形符号的嵌入。,1、自键(SELF KEY) 如果键控信号是从将要填进去的前景图象信号中产生,则称为自键,也叫内键。,2、外键(EXTERNAL KEY),一般使用外键来实现彩色字幕和彩色图形的插入。 3、色键(CHROMA KEY) 如果利用参与特技转换的两个彩色电视信号中作为前景信号的那个图象的色度分量来形成键控信号,就称为色键。,外键相对于内键而言,键控信号取自输入端A、B两路信号之外的第三路视频信号,即键控信号不是由

16、填进去的前景信号产生的。,数字特技,(二)数字特技的主要效果及形成方法 1、压缩和放大 这类特技称为图象尺寸控制特技。,(一)数字特技系统的基本原理,如果是图象放大,则存在数据不足的问题,这时可以用相邻的采样点进行合成,这个过程称为内插。,2、移位、镜像、反转和裂像,这类特技可以通过修改帧存储器的写地址或改变帧存储器读地址两种方法产生,因此称为位置特技。 (1)移位特技 将整个画面移进或移出屏幕,前一幅图象移去后显现出后一幅图象。通过改写地址发生器的起始地址,就可以将原画面移动所需要的位置上。,将原图象一反一正地同时显现在屏幕上。将图象不经压缩写入帧存储器,读出时改变帧存储器的读出地址,分两次读出,即一次正序、一次反序读出。,(2)镜像特技,(3)反转特技,(4)裂像特技 将原图象从中间分成几块,分别向几个方向推出。实现方法是:先无压缩地向帧存储器写入原图象,读出时在水平(垂直)地址的某个值处跳过若干地址再读出,即可获得裂像效果。,将原图象反过来显现。其原理是;将原图象无压缩地写入帧存储器中,然后反序读出,就得到反转效果。,3、油画、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