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4956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表达技巧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表达技巧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1)还未展开 芳心(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 东风暗拆 ”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 仅传 神,而且 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讲解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强喻: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作用:1、生动形象,凸显特征2、表现作者的爱憎感情。3、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4、引发联想,激发共鸣; 【课堂练习】1、答案: “如眉 ”:以眉喻月,绘出了

2、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2、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3、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 “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 “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选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

3、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问: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答:“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淀:即“靛” ,深蓝色染料。这首元曲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比喻。而且句句用比,一句一景,千姿百态,气象雄伟。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

4、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形象而有气势;“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则只从形的角度,描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划过江天的景象,这既点明时令,又引人遐想。用“知” “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了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作用:1、突出事物的特征;2、赋予无生命事物以生命,赋予无情感事物以感情,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3、便于抒情,激发想像,加强感染力1.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2.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3.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课堂练习】答案:后

5、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两” 、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 分)写开门见“山” ,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 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 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 分)【高考链接】 拟人的表现手法。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现了作者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参考答案诗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6、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 “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问: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的修辞方法和 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答案: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 ;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2、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颈联。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

7、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三四两句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 “终岁不闻丝竹声” 。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又如:“举酒欲饮无管弦”4、 “门前冷落鞍马稀” 。诗中 “鞍马”代客人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万岁山前珠翠绕 用“珠翠”代“宫女”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怎么理解?意思是说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这是一句评论音乐的妙语,它盛赞了声乐的艺术魅力,认为人的声音最能将人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作用1、突出事物的特征,强调重点,增

9、强形象性2、委婉含蓄,幽默俏皮3、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4、表达爱憎感情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答案】借代,如“烟尘” 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 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 “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答案】“红”“翠” 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 “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

10、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 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总结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

11、谐、具有戒律感。“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 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 一静,相映成趣。 “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 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又不绝如缕 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 蓝天、白 鸟、绿水、红蕖,色彩明 丽而协调。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例题】散曲运用了对偶、比喻和夸张三种修辞,下面仅就其中对偶修辞进行分析。解答分析对偶修辞试题可运用“指释点”三步法。“指”是用“正对、反对、流水对、扇对、鼎足对”等术语准确判定运用了何种对偶。当不能准确判定正

12、对、反对等具体对偶类型时,最好用模糊的属概念“对偶”。【例题】答案的第一步拟为:运用了对偶修辞。“释”是指出诗中哪几句是对偶,还可结合诗句展开“什么”对“什么”的具体结构分析,【例题】答案的第二步拟为:曲中第一、二句对偶,第三、四句对偶、比喻和夸张兼用,第七、八句对偶,第九、十句对偶。“点”是用“形式对称、音韵和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鼎足对)、对比鲜明(反对)”等术语,指出对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表达效果。【例题】答案的第三步拟为:音韵和谐,意境优美。【答案】 (4 分) 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 “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

13、用了夸张的方法。夸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 “波撼”是夸张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要报仇雪恨,与敌人不共戴天。信念坚定,慷慨激昂。词中用的都是夸张的手法,才会如此铿锵有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夸张地强调了在战争离乱中人们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夫人歌 )作用1、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2、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3、生

14、动形象,幽默风趣4、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课堂练习答案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 ,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

15、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 ,在天上“行杯”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排比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形式铺排渲染,描绘出鱼儿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排比的作用:1、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2、写景叙事,细致入微3、用于抒情,酣畅淋漓,增强感染力4、用于议论,逐层深入地阐述事理,增强说服力形式的整齐与音节的和谐,带来的是语气与情感的加强,设问1、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1、开头设问,点明主旨,带动全篇2、中间设问,承上启下3、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

16、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1、开头一句,以问领起 .祠堂何处 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 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地.这第一联, 开门见山, 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2、 诗歌的最后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深化了主题,回味无穷。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问提得十分突兀,但作者笔锋一转 ,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 ,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参考答案用设问句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反问参考答案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