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1_监测概论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01MB
约73页
文档ID:106121249
ch1_监测概论_第1页
1/73

各位朋友、各位同行 欢聚一堂 共同研讨 各位朋友、各位同行 欢聚一堂 共同研讨 水土保持监测的有关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有关内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姓名:姓名:李智广李智广 ::((010))52231318 E--Mail:: sbsht@ lizhiguang@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号 住址:住址:北京市宣武区南滨河路北京市宣武区南滨河路27号院 7号楼(贵都国际中心) 号院 7号楼(贵都国际中心) 网址:网址: scm.org 中文域名:中文域名: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中国水土保持监测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 土 保 持 监 测 概 论水 土 保 持 监 测 概 论 1 什么是水土保持监测 2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历程 3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 4 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5 水土保持项目监测方案 监测概念及其意义 近期监测预报工作的目标 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任务 1 什么是水土保持监测 1-1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 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 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 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 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 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是运用多种手段和 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 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 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 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 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条规定:本法 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 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二条规定:本法 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 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二十 三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别公告水土保持监测情况 公告应当包括下列事项:(一)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 流失程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发展趋势;(三)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益 第二十 三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别公告水土保持监测情况 公告应当包括下列事项:(一)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 流失程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发展趋势;(三)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益。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应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应包括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效果包括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效果④ ④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水土保持监测内容 1-3 ①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①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流失动力、 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等 主要包括流失动力、 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等 ②水土流失状况:②水土流失状况:主要包括流失类型、强度、程度、 分布和流失量等 主要包括流失类型、强度、程度、 分布和流失量等 ③水土流失灾害:③水土流失灾害:主要包括河道泥沙、洪涝、植被及 生态环境变化,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主要包括河道泥沙、洪涝、植被及 生态环境变化,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④水土保持工程效益:④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包括防治措施及其控制水土 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作用等 包括防治措施及其控制水土 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作用等 1-4 1. 地面观测地面观测 ① 特别适用于只有从地面才能获得最好信息的对象 ② 提供地面-真实测定结果→率定和解释遥感数据 ① 特别适用于只有从地面才能获得最好信息的对象 ② 提供地面-真实测定结果→率定和解释遥感数据 2. 航空监测航空监测 ① 监测典型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相关因素 ② 校验卫星监测判读的正确性和判读精度 ① 监测典型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相关因素 ② 校验卫星监测判读的正确性和判读精度 3. 卫星监测卫星监测 ① 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监测 ② 优点是以教频繁的间隔重复→实现动态监测 ① 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监测 ② 优点是以教频繁的间隔重复→实现动态监测 4. 调查调查 ① 获取有关信息 ② 对宏观的遥感监测解译结果进行检验 ① 获取有关信息 ② 对宏观的遥感监测解译结果进行检验 5. 专项试验、调查统计、数理分析专项试验、调查统计、数理分析 1-5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观测地面详细情况 ?测定地面-真实结果 ?解释遥感数据 ?获取社会经济资料 ?调查流失防治经验 ?收集图件/统计资料 遥感监测 ?快速监测区域侵蚀状况 ?定位定量分析侵蚀动态 调查监测 地面观测与试验 通过这些方法提供通过这些方法提供 不同要求、不同范围不同要求、不同范围 的监测成果的监测成果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1-6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 作,也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这 项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 作,也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这 项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 关系到水土保持事业自身的发展关系到水土保持事业自身的发展 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 监测预报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预报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测预报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础监测预报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础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的定位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的定位 1-7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目标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目标 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实 现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动态监测与预报, 增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国家生态建设的决策能 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实 现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动态监测与预报, 增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国家生态建设的决策能 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1-8 1. 建设全国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全国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 2. 健全监测预报管理制度健全监测预报管理制度 3. 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 4. 建设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 5. 建立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建立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 6. 建立监测预报技术队伍建立监测预报技术队伍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任务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任务 1-A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福建长汀、重庆涪陵、陕 西长安、甘肃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定位观测 ,福建长汀、重庆涪陵、陕 西长安、甘肃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定位观测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水土保持基本国策监测预报取得 长足发展 ,水土保持基本国策监测预报取得 长足发展 近年来近年来,结合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机构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制定、新技术推广、全国性、 区域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公报) ,结合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机构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制定、新技术推广、全国性、 区域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公报) 2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历程 2-1 ? 监测工作起步阶段? 监测工作起步阶段 从从20世纪世纪30年代开始,在福建长汀、重庆北碚、 甘肃天水及陕西长安等地,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 开始进行水土流失定位观测。

年代开始,在福建长汀、重庆北碚、 甘肃天水及陕西长安等地,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 开始进行水土流失定位观测 福建长汀水保生态园福建长汀水保生态园 2-2 1943年美国水土保持局 副局长罗德民建议筹建 的梁家坪径流试验场 年美国水土保持局 副局长罗德民建议筹建 的梁家坪径流试验场 1942年天水站旧址年天水站旧址 历史上的 天 水 站 2-3 梁家坪径流小区试验场(梁家坪径流小区试验场(1957年)年) 1955年,水利部首次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年,水利部首次组织了全国范围的 水力侵蚀人工调查;水力侵蚀人工调查; 建立试验站所,开展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建立试验站所,开展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措施试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措施试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 20世纪世纪80年代末,水利部组织进行全国年代末,水利部组织进行全国 第一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第一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 ? 由点向面的发展阶段? 由点向面的发展阶段 2-4 ? 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颁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了水 保监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其 是1998年以后监测工作进入 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颁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了水 保监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其 是1998年以后监测工作进入 了新的发展阶段。

2-5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特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特点 1)采用同时代最先进技术)采用同时代最先进技术 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监测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监测 2)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3) 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全面推进动态监测工作全面推进动态监测工作 2-6 1)采用同时代最先进技术,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监测)采用同时代最先进技术,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监测 ? 20世纪世纪50~70年:以传统手段为主的水土保持监测阶段年:以传统手段为主的水土保持监测阶段 1. 上世纪上世纪50年代,黄委会、中科院、原苏联科学院等 组织专家,在黄河中游地区开展了多次综合考察 年代,黄委会、中科院、原苏联科学院等 组织专家,在黄河中游地区开展了多次综合考察 2. 1955年,水利部对全国土壤水力侵蚀面积进行了初 步估查,这是最早的全国范围水土流失调查 年,水利部对全国土壤水力侵蚀面积进行了初 步估查,这是最早的全国范围水土流失调查 3. 196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 工作会议,会议设有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组,制定 了七年科学技术规划。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 工作会议,会议设有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组,制定 了七年科学技术规划 2-7 ? 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监测向规范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发展年代末,监测向规范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发展 3S技术应用,对监测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监测 的范围、速度都有了一个飞跃 技术应用,对监测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监测 的范围、速度都有了一个飞跃 ①①1985年前后,以年前后,以8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MSS卫片为主要信息源, 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查清了水蚀、 风蚀和冻融侵蚀等状况 卫片为主要信息源, 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查清了水蚀、 风蚀和冻融侵蚀等状况 ②②1999年,以年,以90年代中后期年代中后期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进 行了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调查,查清了水蚀、风蚀、 冻融侵蚀和水蚀风蚀交错区等状况 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进 行了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调查,查清了水蚀、风蚀、 冻融侵蚀和水蚀风蚀交错区等状况 2-8 2)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9 目前,已编制完成了相关技术标准23个 ? 综合技术、规划、设计、施工、试验综合技术、规划、设计、施工、试验 和信息化等和信息化等 ?“技术标准体系” 3)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动态监测工作)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动态监测工作 ?依据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 例的规定,水利部、流域机构和 各省(区、市)及其水土流失重 点防治区建立了水土保持监测机 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始正式 列入水土保持部门的日常工作。

依据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 例的规定,水利部、流域机构和 各省(区、市)及其水土流失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