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637899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淡谈陶行知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太和县双浮中心小学 屈采丽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热情,成就学生实践创新欲望等方面,探讨如何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 陶行知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以致创新精神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陶行知先生早在创造宣言中就鼓励学生要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精神,这篇文章中充分蕴含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思

2、想。现今的课程改革,已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如何灵活地借鉴陶行知创新思想于课堂之中,也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常思常想的问题。下文是我汲取陶行知先生大教育思想中的点滴启发从创新角度入手,谈几点数学教学中的感悟,与同仁共勉。一、赏识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喜爱的创新性活动,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满意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历来也主张学习要有兴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赏识”入手,用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来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赏识。在我们教师心灵的深处

3、应该绝对地相信自己学生“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欣赏创新。在教学中,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确保学生的“无错”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找到“神童”的感觉,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教学这样的一道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7cm,求第三边长的范围”。题目一出来,有的同学问是不是两个整数之间?这时我说,你看呢?动脑快的同学马上说是在两个整数之间,并且说出第三边长在5cm和9cm之间,接着我提问:第三边4.5cm可以吗?同学们说行,这时有的同学悟出第三边在4cm和9cm之间;再问:9.5cm可以吗?这时大部分同学清楚地知道第三边在4cm和10cm之间.再要求同学们思考一下,对不对?然

4、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第三边长的范围如何求。这时同学们都很兴奋。由于不等式没有学到,所以我不设框架,相信学生,留够时间,由同学们悟出来。整过教学过程,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生们得到了成功的喜悦。现行教育中,针对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敢说、怕说错等心理情况,我采用了一些能促进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形成的方法,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从而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如第一次课堂中与学生接触时,师生彼此都是新的面孔。我运用和蔼的语言化解学生心中的疑虑,一般这样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既是师生关系,共同探究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朋友关系,共同愉快地度过这三年的光阴”。顿时,同学们与我的关系拉近了。再如我还出一些既简单又能结合实际的数

5、学谜语,请同学们猜,同学们情绪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动到今天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还适时地对学生用一些鼓励的话,如:“你的见解真棒!”“你们小组真了不起!” “别灰心,再想一想”,“你们真行!老师佩服同学们灵活、创造性的思维!”这一句句充满人情味的话语满足了同学们的“心理需求”,进而使同学们的创新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创造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课堂上,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各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解答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我的教学中,时时注意以赏识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经过长期的赏识鼓励,我的学生

6、们敢说了、灵感也多了,教学效果自然也明显提高了。二、创设情境,促动学生创新热情过去,我们总认为,创造发明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事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除了少数智力发展较差者外,大多数具有普通智力水平的人都有创造能力。只要肯学习、善钻研、有信心,人人都能从事发明创造,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提出创新的机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我在教学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课时,设置这样的情境:先让五个身高不同的人站在讲台前,要求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给他们排一下,同学们情绪非常高,思维很活跃,踊跃欲试,有的同学说按身高排,有的说按年龄排,有的说按性别排,有的说按

7、姓的笔画多少排,有的说按姓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同学们说得很好,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排法,然后我问哪种排法看起来比较好?同学们都说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排比较整齐。于是我顺水推舟要求同学们把x 、x3、x2 、1排列一下,同学们很快按各自的想法排列,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体积大小的感知能力,我创设了让学生能建立并感知概念的情境:请同学们自己比划出一立方分米的大小。学生都知道一立方分米有1000个一立方厘米,那么这1000个一立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为此,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解答后,我又问:一平方分米同我们身体哪个部位的面

8、积大约相等?要比划出一立方分米的大小一个人行不行?问题一提出,几个反应较敏捷的学生马上就说:“一个人不行,要三个人合作。”于是,我让学生自由组合,他们纷纷伸出自己的小手,相互合作比划一立方分米的大小。接着,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他们要比划出一立方米的大小。我请他们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学生商量好后,有四位学生伸直两臂手拉手构成了一个长方体,他们告诉我,胳窝以下的空间就是大约一立方米。由于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人人参与,互相合作,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进行了创新活动。这正证实了陶行知行先生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三、感官连动,成就学生实

9、践创新欲望陶行知行先生曾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以生行动,如此演进无究。”这就是说创新的过程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大量现实素材的不断比较、归纳,从中发现规律。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和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探索出一些属于他们自己发现的规律。例如,六年级的应用题:“甲、乙两人都以不变的速度在环行路上跑步。如果同时同地出发,相向而行,每隔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同向而行,每隔6分钟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得快,甲、乙每分钟各跑多少圈?

10、”我在教学这样的应用题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两个学生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跑步,然后同学们进行思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容易搞清楚:相向而行共同跑一个全程,同向而行快的比慢的多跑一圈;以后同学们做关于这样的习题,很少有人做错,我发现这种教学比在课堂上讲解效果好多了。 再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时,教师不是只顾自己画,而是要求学生各自准备一张纸,跟着教师一道画,“以3cm、4cm的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为350 画一个三角形,使该角恰为这两条线段的夹角”。然后要求同学们剪下来,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它同学画的三角形比较一下,叠合在一起,几乎所有同学都说重合,同学们们都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要求再画一个

11、看一看,是不是也是这样,于是我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每个同学再画一次其它的情况,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且很快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这个结果,“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思维活跃的同学马上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想一想呀!同学们很快用学过的相似知识解释了这个道理。由于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外部的操作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用到这个知识点,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又实践了陶先生的话“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都会有,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要培养出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必须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时刻铭记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创造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挥舞“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向着创造之路勇敢地迈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