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6146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小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潼南一中学案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1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 ) 学号( ) 评价(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结构技巧示例1.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题技巧】本题是一道理解性的材料选择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性思想。可以依照题干中的背景性提示(资本主义萌芽)在理解四个引文材料的选项后,进行正确的判断。虽然是古文材料,但是题干的暗示

2、降低了难度。正确答案是C。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题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中的“刑”“德”“礼”三个关键字的含义。意思是: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治理百姓,百姓虽然暂时不犯法,但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的力量来引导他们,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百姓就有了羞耻之行。如此,我们就能判断,材料主张用“礼”和“德”来治国。显然这是孔子的主张,正确答案是A。思想史部分的解题很大部分取决于对思想主张的理解。3.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

3、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解题技巧】本题从现实入手,以专题史的纵向贯通的思路命题,要求回答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有关知识和儒学的地位变化,有史有论,史论结合,考查学生的历史脉络意识和准确简明的历史概括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能力。解题时,要依据题目规定的历史时段,逐一概括,不能因为纵向的跨度而遗漏某个时段,这很关键。此外,在回答思想时,不能杂乱无章,要揭示核心部分,这是平时学习过程中是否重视抓关键词句的方法体现。关于变化,同样要注意历史时段的表述,否则就体现不出题意了。【参考答案

4、】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孔丘)。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还主张“礼”(贵贱有“序”)。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孟轲)和荀况。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荀子为仁政提出了理论依据“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南宋以后

5、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两代理学继续作为官方哲学居于统治地位。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讨论、发表不同见解。这一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 A.儒家形成B.百花齐放C.百家争鸣D.贤良对策2.以下孔子的哪一言论不能反映他的政治思想A.泛爱众而亲仁B.温故而知新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我欲仁则仁至矣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孟子“民为贵,君为轻

6、”的主张A.否定了君主制度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C.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利益D.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5.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董仲舒的新儒学包含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以下行为不能呈现这一思想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取消宰相以加强皇权 C.发生自然灾害时,皇帝下罪己诏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它最早设立于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8.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9.春

7、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0.西汉宣帝说:“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西汉统治者自汉武帝以来统治思想的特点是 A.严刑峻法B.实行仁政C.清静无为D.外儒内法1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差异的根源在于A.两人处于不同的时代B.两人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C.两人的学术思路不同D.两人讨论的话题不同12.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

8、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家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13.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上述情境能够说明: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程氏修身养性的姿态弟子求学的虔诚精神认识“理”A.B.C.D.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朱熹像四书章句集注和白鹿洞书院,它们都与宋代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相关。回答1417题14.下列关于朱熹的历史贡献,表述错误的是A.是理学的集大成者B.地位仅次于孔孟,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C.将理学发展为心学D.他的理

9、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5.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16.宋代书院讲学蔚然成风,与一般学校相比,当时的书院学子感受最深的可能是A.书声朗朗B.风景优美C.科考技巧D.义理之辩17.在日本和朝鲜的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谓的“朱子学”学派。这表明A.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朝鲜、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B.程朱理学也成了日本和朝鲜的“国学”C.四书章句集注是朝鲜和日本的教科书 D.朱子学就是阳明学和闽派的代称18.两宋三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和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浓厚A.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治统治比较开明B.是宋代新的阶级力量产

10、生的反映C.表明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D.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达的表现19.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也不是“心外无物”的。以下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是A.他认为“心外无佛”B.他认为农民起义是人心破坏所致并且镇压起义C.他认为要用良知来指导实践D.他的“知行合一”说明对外界实践的重视20.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A 建制度的衰落封建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B.C.D.21.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

11、”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所作的记述山川形势和国计民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巨著是A.天下郡国利病书B.明夷待访录C.焚书D.四书章句集注23.下列思想家和所处时代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孟轲春秋B.朱熹北宋C.陆九渊南宋D.李贽明末清初24.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阐释,儒家思想因而成为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子发展出了仁政思想B.“二程”以为天理与仁密切相关C.朱熹认为仁是天理的反映D.黄宗羲批判了君为臣纲的仁学思想25.完整地归纳,在下列儒学思想家中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荀子王守仁朱熹A.B.C.D.二、非选择题:26.阅读

12、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备臣,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帮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材料三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得当之处);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

13、和材料二,指出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相同的目的。(6分)(2)依据材料三,鲁迅指出了怎样的实质问题?(2分)(3)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的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4)今天对待儒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

14、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材料三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利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后论材料四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焚书童心论材料五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也不可为天地矣。请回答:(1)前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揭露和批判?(8分)(2)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四与材料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