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7931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设计:经雪茜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 江苏省第三届中学化学教研活动获奖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溶液、乳化现象等概念,以及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三部分内容。笔者将溶液和乳化现象两部分作为第1课时学习的内容。本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基础。在前面八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都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反应也发生在溶液中,因此有关溶液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点评:教材分析到位学习溶液就要知道什么是溶液,要把溶液和液体有所区分。化学

2、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溶液在医药,化工生产中,以及农药的配制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计思路溶液是常见的一大类物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笔者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完成知识建构。重视基于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对溶质、溶剂、溶液、乳化等概念的认识;注意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指导学生逐步深化溶液的概念;溶液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时,对课本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关注了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参与实验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实验的简约性和有效性。探究乳化现象时,注重通过对比实验,建立乳浊液及乳化的概念;同时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初步

3、了解溶解和乳化的区别。重视利用学案,及时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另外,注意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认识溶解的微观过程,从而化抽象为具体;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溶液的广泛应用,从而缩短空间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有用。 点评: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临海地区,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学生们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都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等。因为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

4、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与本课有关的人文素材如广饶盐场等,在教学中适时地、有机地渗透爱祖国教育。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说出溶液形成的过程。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了解溶液的特征,认识溶解现象。3.结合化学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4.通过联系实际,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点评:本节课

5、教学目标有些过于粗糙,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液的特征;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难点:从微观视角认识溶液的形成。点评: 重难点确定较准确,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图片。【投影图片】有关

6、红糖水、白酒、汽水、碘酒、苏打水、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的图片(根据教学实际,也可以展示这些溶液)。【过渡】这些液体都是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溶液,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点评:一节好课的成功在情景导入上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一些简单的图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是这样导入的:上课伊始,展示四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稀硫酸、氯化钡溶液)并设问:“这四瓶无色液体都是水吗?”生若答不是,让其说出依据,若回答“是”,演示“变色”和“无中生有”,然后提问:“水有这个特点吗?”,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变化入手,有利于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了学生

7、探究的欲望,也将学生引入到了愉快的学习中去。 2成果展示,感受“存在”通过上述情景,引导学生:“生活中你遇到过似水不是水的情况吗?”生答:喝过的糖水,又苦又咸的海水,点滴,汗水等等,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体会,体会到了溶液就存在于自己身边,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探究的意识。(一)探究溶液的形成【实验准备】矿泉水瓶(330mL)、饮料吸管、蔗糖、食盐、凉开水。【分组实验】每组拿1个矿泉水瓶,向其中加水100mL左右(约占1/3),再加少许食盐或蔗糖,注意观察此时食盐或蔗糖的状态;然后将瓶盖旋紧,振荡矿泉水瓶后,再观察食盐和蔗糖的变化。实验结束,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各小组

8、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相互补充。【设疑】以上实验中共有的现象是“固体消失”,固体为什么会消失呢?【播放视频】有关食盐、蔗糖溶解的Flash动画。【完成学案】1.刚才配制的两种溶液的名称分别是 、 ,它们属于 物。2.蔗糖放进水中后,蔗糖在 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 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 。食盐放进水中后,最终 和 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 。 3.取出蔗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说明溶液是 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说明溶液是的 。【提出问题】溶液具有均一性,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吗?

9、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品尝溶液味道(感觉是不是味道处处一致)、测量溶液密度(看密度大小是不是处处一样)。【分组实验】在所配溶液的不同位置,用吸管分别吸取少许溶液,然后品尝,发现其甜蜜程度(或咸的程度)相同。【强调】在化学实验中,只有厨房里的食品才能品尝味道。【师生小结】一种物质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提出问题】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吗?【实验用品】除了上面实验中已有的,另外增加试管、硫酸铜晶体。【有关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方案确认可行后,动手实验。 【分组实验】(1)将少量的食盐溶液和蔗

10、糖溶液倒入同一支试管内,再振荡。(2)取少量蔗糖溶液或食盐溶液倒入试管,再将少量硫酸铜晶体加入试管,然后振荡。教师巡视、指导、释疑。【师生小结】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阅读课本】第27页,有关溶质、溶剂的概念。【提问】依据生活中的哪些事实,可以说明酒精溶于水?【学生回答】商店里卖的白酒、医院里用的消毒酒精,都说明酒精可以溶于水。【教师小结】两种液体相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不过,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还是把水叫溶剂。【完成学案】4.完成下表中有关溶液知识的空白:常见的溶液溶质(溶解前状态)溶剂(状态)氯化钠溶液碘的酒

11、精溶液(简称碘酒)碘(固)稀硫酸水(液)氯化氢(气)水(液)小 结溶质可以是 、 、 (填状态),若溶液未指明溶剂一般为 【讲述】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播放视频】有关溶液用途的视频,内容涉及农业上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工业上的电镀液、医院里的生理盐水、游泳池里的硫酸铜溶液,以及盐酸分别与碳酸钠、碳酸钙的反应等。点评:教师分发课前准备好的蔗糖水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和品尝,并且进行描述。设臵真实的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亲身体验,并设臵悬念,激发好奇心。通过学生的猜想和交流讨论所品尝液体的组成,以及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溶解的过程。通过分组实验蔗糖的

12、溶解和食盐的溶解,让学生经过望、闻、品,深化对溶液的理解。得出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求实的精神。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总结并不是任何种物质之间都能相互溶解的,进一步加深对溶液、溶质、溶剂的理解。(二)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提出问题】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否相同呢?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又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实验准备】试管;碘、高锰酸钾、植物油、水、汽油。【实验要求】固体颗粒取12粒,植物油取34滴,水、汽油各取23毫升。【分组实验】在三支试管里先加入适量的水,再分别加入碘、高锰酸钾、植物油,然后振荡。在三支试管里先加入适量的汽油,再分别加入

13、碘、高锰酸钾、植物油,然后振荡。教师巡视、参与、点拨。【学生汇报】碘几乎不溶于水,但能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水中;植物油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师生小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所以影响物质溶解的内部因素有溶质、溶剂。点评:溶液溶解的因素除了溶质本身的属性外,还与溶剂特性有关,本课从这一点做的很到位。如果在溶解快慢上还要考虑溶质的形状,以及温度、是否搅拌还有关,在教学中是否也点到一些。(三)探究乳化现象【展示】上一步实验中加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分组实验】向该试管中滴加45滴洗涤剂,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后振荡。要求注意

14、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完成学案。【完成学案】5.完成下表中有关乳浊液知识的空白: 实验操作试管内物质实验现象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植物油、水植物油、水、洗涤剂【播放视频】有关乳化作用的Flash动画。【师生小结】乳浊液的特征、乳化作用。【提问】汽油洗去油污和洗涤剂洗去油污的原理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汽油洗去油污属于溶解,洗涤剂清除油污属于乳化作用。【讲述】乳化作用的用途,如清洗油污(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洗面奶除去脸上的油污等),勾兑乳品饮料,配制农药等。点评;对于乳化作用教着能够从汽油溶解与乳化做了详细的对比,体现了知识的全面性,但是对于乳化原理还不够透彻。六、板书

15、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采用了“概念图”式。在节点板书概念,在连线上书写概念关系,从而使板书具有很好的简洁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学反思1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课题,促进知识生长。通过展示实验室、实际生活中常见溶液,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寻找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这样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习化学有用。2重视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凸显科学探究。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蔗糖、食盐两种物质开始,设置一系列学生动手、师生分析、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更多的是源于学生已有知识来解决课上的实际问题,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熟悉中感受新奇,注意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注意搭建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合作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小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