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84904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思想解放,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林则徐(1785-1850年),雾里看花,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史料。,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不独一兵可以手刃

2、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林则徐尚且如此,更多传统守旧的中国官员对西方的认识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呢?,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史实反映了什么现象?鸦片战争前,中国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4)在与西方人

3、打交道的过程中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5)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3)西学东渐的影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2)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则徐在探求西方知识及其抵御外侮的思想和实践,成为维新思想的先驱,在中国历史上为启示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起了开拓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3)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为: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

4、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思想:内容:,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认识1、涵义-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2、出现的 原因-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长处;民族危机加深后探寻救国之路。3、评价进步性-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5、。,具有爱国心。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局限性-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 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曾国藩,移花接木,洋务派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李鸿章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昙花一现,康有为,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看图思考,课堂探究,二,维新变法,1,背景:,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1)社会基础: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2)思想基础:

6、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

7、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B,政治方面: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运动。C,思想方面: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批判封建制度,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3,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A,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4失败原因,教训,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8、是行不通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爱国救亡运动,爱国救亡运动、资本主义改良运动,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同:(目的)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课堂探究,柳暗花明,孙中山,三、走向共和1、代表:孙中山2、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革命派

9、和保皇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林则徐,雾里看花,移花接木,曾国藩,昙花一现,柳暗花明,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特点是: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10、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器物,制度,民主和科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1、写出材料一中的“是书”的书名和作者。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使作者写作该书的主观目的和客观原因.,2、材料一中的“师夷长技”、“制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海国图志魏源,主观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学习

11、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材料题,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旧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课堂探究,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1)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康有为,

12、维新变法第一人,梁启超,舆论界天之骄子,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梁启超变法通议主张: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变法维新,才是中国的出路,才能救亡图存。,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主张:变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

13、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严 复,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梁启超,舆论界天之骄子,天演论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严复把它翻译到中国来,用意何在?,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思想文化上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综上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14、,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二、洋务运动,1、领导者:洋务派,2、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第一个军工企业,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北方洋务中心,军事工业的特点与性质,特点: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带

15、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但企业都是官办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性质:带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企业,求富,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民用工业的特点与性质,特点: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性质: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京师,福州,上海,天津,顽固派,学习西方,结果必然是:“毁弃了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洋务派,中体西用,“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清王朝。,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6、洋务运动的影响,(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