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83990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写作作业 1 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 余德保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 ,此中之“物” ,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2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2、.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文本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3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

3、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43.简要说明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564.具体说明提炼文章思想的几个基本途径。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78基础写作作业 2 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 余德保9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文本的结构安排,

4、处于使写作实现由“隐”到“显”的中介转化的地位。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而下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结构的原则(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结构的艺术方法结构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等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102.文章写作结构安排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予以说明。结构的原则包括:(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11如:记叙

5、类的文体的结构方式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议论类文体写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类文体为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条理性,这些都是从符合人类的思维角度去考虑的,(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123.文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选择其中的完整匀称或错综变化等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这个原则包括三个要点:(一)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对其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其次体现在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13内在统一性,最后,文本结构完整性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

6、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应以使其衔接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二)结构安排应当周密缜密。(三)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分析略)144.阅读 19 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安排的一些感受。如:小说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其故事是完整的)第二,小说描写了具体、真实的环境。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中可对文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简要分析)此题较灵活,可从文章的总体上谈,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516基础写作作业 3 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 余德保1.

7、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如:选择段落与层次这个角度,就要求首先对段落与层次的含义作解释,然后就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作具体阐述。最后还要谈谈层次安排的方式。层次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17段落划分的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度要适度。层次安排的方式有: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纵横交错的关系。当然文体不同,结构安排的方式又有所不同。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182.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如:言之有文中可以从书面语言的表达特征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方面去理解。(一)书面语言

8、的表达的基本特征:1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2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选用适当的句式;3简洁19(1)要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1声韵美与辞藻美;2感性美与理性美;3朴素美与华丽美。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203.叙述的方式主要有详叙、略叙、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等,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倒叙法,首先要解释什么是倒叙,然后再说在倒叙中应注意的问题。倒叙:就是反事件结尾,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

9、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由倒叙引入顺序时的衔接与转换。2处理好倒叙部分在顺叙过程中的照应关系。3倒叙的运用一定要从表达内容的实际出发。注意:其它几种叙述技法也采用同样的方法。21224.写作中描写的表现类型主要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三种,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人物描写它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言语描写。肖像描写:要通过对人物外貌中能够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的描写来“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行动描写是通过人物怎么做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心理描写重在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复23杂性、丰富性,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言语

10、描写一是通过“言为心声”的途径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二是借助人物的言语特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24基础写作作业 4 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 余德保1.要想较好地运用说明方式达到写作目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251说明的内容必须科学;2说明的过程要有条理;3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简洁。262.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简要说说议论类型中驳论方法的“单刀直入”法。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单刀直入”法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它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二是采用“归谬法” ,

11、即将对方论点加以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得出荒谬的结果,从而不攻自破。答题思路:应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阐述,或举出驳论方法中“单刀直入”法的一些具体运用。273.什么是“描写抒情” ,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举例说明。描写抒情即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表现目的不在于客观地描绘出事物的自然形态来,而是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描写对象融合于写28作者的主观感受之中,达到一种“情景交融”、主客不分的化境,从而使描写成为一种抒情的手段。注意:应举出实例,在诗歌和散文中这类例子很多。294.从“言之有物” 、 “言之有序” 、 “言之

12、有文”等不同的方面,对下面这篇例文进行简要分析。“都江堰” 30余秋雨此题的要求内容较为空泛,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答题时可灵活一点,可着重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言之有物” ,是从文章的材料和思想方面来谈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本文的思想,包括主题的提炼、文本的思想的要求等都应该有所论述。其二,还得谈谈本文所选取的材料,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古至今) ,哪些重要人物来论述说明他的观点。如从“言之有序”这个角度谈,那就主要涉及文章的结构及其相关内容。这包括结构安排方面的原则、结构主要的艺术手法以及开头、中间、结尾等段落的组织与安排。无论从哪个角度谈,都有许多可论述的内容。如从“言之有文”这个角度谈,又可以谈到文章语言方面的特点,写作表达方式的一些方式和技巧。总之,这类分析题要在找准相关知识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分析,并且还要紧密结合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