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83974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流通概论考试问答题小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通概论简答题:1商品交易所对上市商品有哪些规定?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易所对上市商品都有较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交易所的上市商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必须是耐久性商品。这一条件保证了上市商品可以长期储藏,以保证日后的实物交割,从而便于期货合约的形成及其交易的连续进行。(2)必须是替代性商品。这一条件保证了上市的同种商品之间不存在形状与品质的差别,易于比较和标准化。而只有商品易于标准化,才能形成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而才能进行标准化合约的买卖。(3) 必须是大量需求与大量供给的商品。这一条件保证了上市商品能够有大量的买主与大量的卖主,以便进行竞争买卖。(4) 必须是供求波动或价格波动较大,且没有管

2、制或不具垄断性质的商品。这一条件保证了上市商品交易的高度灵活性、流动性和自由竞争性,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2说明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物流强调物流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谋求物流构成要素的系统最佳是传统物流管理追求的重要目标;而现代物流不仅强调物流系统本身的最优化,更强调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与最优化。(2)传统物流虽然也认为物流活动领域包括原材料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与废弃物物流,但是更强调销售物流与生产物流;而现代物流则进一步强

3、化了“大物流”的理念。(3)传统物流概念强调的是效率与成本观念,认为物流只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手段,因此,物流成本最小化是组织传统物流的重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而现代物流概念则强调的是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物流成本最小化不是组织物流的重要目标。(4)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务” ,只对组织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而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务” ,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外部的顾客,从而把满足顾客对物流的服务需求作为组织物流的首要目标。(5)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后勤” ,即从属于生产与销售,是后发的,从而是成本支出项目,因此,组织物流是节约成本的“手段”

4、与“策略” ;而现代物流则认为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先锋” ,是决定生产与销售的价值创造事业,因此,组织物流不仅是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 ,更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 。3请简述商品流通政策的基本属性。商品流通政策是社会公共机构对社会商品流通活动的一种公开介入和干预,因此,是一种公共政策而非私人政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商品流通政策体现的是社会公共机构的价值判断或意志。这说明商品流通政策也是“主观的” ,商品流通政策是“左”还是“右” ,是“多”还是“少” ,完全取决于社会公共机构的价值判断。因此,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的社会公共机构的产生方式

5、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也就会有不同的商品流通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流通政策又具有时空上的差异性。 商品流通政策包含着自动变迁的机制或者说具有动态可变性。既然商品流通政策体现的是社会公共机构的意志,而不是个别商品流通部门或机构的意志,那么,就意味着现实的商品流通政策有可能与某个具体的商品流通部门或机构的意志及其行为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乃是商品流通政策变迁的重要诱因。 商品流通政策所指涉的对象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因此,既有针对专业化商品流通部门的政策,也有针对非专业化流通部门,即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政策;既有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政策,也有行政“指导”或“劝告”等非强制性政策,这就是说商品流通政策

6、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具有系统性。4连锁店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连锁店的产生与发展需要相应的基本条件: 有较高的工业生产水平。 国民收入及消费达到一定水平,民众的商品购买力较高。 较好的运输、通讯条件及物流设施。 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制5比较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说明两者的区别。(1)第三方物流,又称契约物流或外包物流。从广义上理解,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属于第三方物流;从狭义上看,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定制化和连续性、增值性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2)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集

7、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是供应链的整合者、集成者、咨询者和管理者;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延伸;相对于第三方物流而言,第四方物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并构筑更大规模的、覆盖面更广的物流信息平台。同第三方物流比较而言,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特征:第四方物流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并能够有效地适应用户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集中所有资源为用户完美地解决问题;第四方物流能够为供应链上的所有用户创造价值;第四方物流能够影响很多服务者(第三方物流、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运输企业等) ,并通过合作或联盟向用户提供多样化服

8、务。 6在确定具体店铺位置时一般要进行哪些分析?答题要点: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店铺位置,必须对可供选择开设地点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有:(1)交通条件分析。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既决定商店的货流是否畅通,也决定商店的客流是否畅通,从而制约商店的经营效率。(2)客流分析。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商店应尽量选择在潜在客流最多、最集中的地点,以使更多人就近购买商品。(3)竞争店铺分析。店铺周围的竞争情况对商店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店铺经营内容与竞争店铺相同或相似,应尽量远离竞争对手开店;如果店铺经营内容与竞争店铺不同或互补,则应选择在竞争店铺附近开店。(4)地形特点及位置布局

9、分析。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开店;一般来说,拐角的位置往往是最理想的地点。(5)城市规划分析。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零售商必须从长计议,在了解交通、街道、市政 绿化、公共设施、住宅建设等规划的前提下做出最佳地点的选择。(6)效益分析。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店铺的未来效益进行评估,要详细测算成本费用情况,以此为据最后决定是否开店。7.简述未来批发商业的发展方向。答:从总体上看,批发商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组织化。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批发商自身的组织化;二是用户组织化。(2) 信息化。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高效率的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系统;二是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3) 物流化。物流功能是批

10、发商业的重要功能。从发展趋势看,批发商必须将工作重点转向物流,将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4) 专业化。从发展看,各种专业批发商将成为批发商的主流,并由“业种批发”向“业态批发”转变。8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 实行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 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 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 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 设有停车场。 超级市场的优势在于: 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促进批量购买; 大量采购,

11、减少中间环节,成本较低; 采用自我服务,可节约人工费用,无送货制度,可节约送货费用; 商品开架陈列,既发挥了商品实体的诱惑力,刺激顾客购买欲望,又方便消费者的选购。9.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意义何在?答: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新经济,新经济带来了物流的远程化和大规模化,促进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精益化,并最终促成了“现代物流产业”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3)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积极推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4)发展现代物流产

12、业,将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5)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迎接入世挑战的需要。10.商品陈列有哪些技术要求?答:其技术要求有: 陈列高度及位置: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 米之间。其中又可分为上段、黄金段、中段、下段。 标题说明:商品陈列要附有简单的标题或文字说明,以帮助顾客了解商品的具体销售地点、商品的性能和用途。 背景色彩: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太显眼、不使用补色、选择与商品同系统的色调、多使用冷色。 陈列技巧:可使用各种技巧进行陈列,以达到吸引顾客注意,唤起顾客购买欲望的目的。11商业为什么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答:商业之所以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13、其主要原因是:(1)消费者对商业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 (2)其他产业部门对商业部门的“中间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扩大就业规模。 (3)商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4)商业劳动具有较强的“个人化”与“家庭化”倾向,从而使商业领域的个体经营的比重远远高于制造业。同时,个体商业经营的市场进入障碍很低,因此,许多个人或家庭比较容易进入商业领域从事个体经营。从全社会来看,这也是促使商业具有较强劳动力吸纳能力的重要原因。 (5)与制造业相比,商业并不特别需要有强壮体力和高度专业化

14、技术的劳动力,对劳动力资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吸纳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就业。12物流的活动(功能)要素都有哪些?何为流通加工?物流的构成要素包括三大内容,即物流的构成要素、物流的活动(功能)要素和物流的系统要素。(1)物流的基础要素。基础要素是维系物流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物流就无法发生,也无法运行。这些基础要素就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人、财、物”三要素。(2)物流的活动(功能)要素。是指与物流有关的各种作业活动(功能) ,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等。(3)物流的系统要素。站在系统论的角度,任何一项物流活动都是在一个或大或小的物流系统内发生的

15、,物流的系统要素主要是指构成物流系统的要素。了解物流的系统要素,能够让我们对物流系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讲,按照所发挥的作用,物流系统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流动要素、资源要素和网络要素。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阶段中进行的不以改变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为目的的简单加工、组装、再包装、按订单做的调整等作业活动。13.在我国,何谓连锁店?简述其经营优势。答:在我国,连锁店主要是指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连结起

16、来,实行标准化服务,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商业组织。因此我国的连锁商店不仅包括上面所说的正规连锁,也包括自愿连锁和加盟连锁。连锁店的经营优势主要有:(1)商店的市场范围大。连锁店由于是多处建店,甚至可以超越国别限制,在世界各国建立分店,因而其总体的市场范围是极大的。 (2)商店知名度高,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由于是多处建店,并采取统一的徽号标记,连锁店的名声可以传播到广泛区域,并能增强信任感。 (3)有利于强化采购。由于是总店集中从事大批量进货,可从厂商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流通费用;且因大批量进货,具有与厂商议价的能力,能享受价格上的折扣,降低采购商品价格。 (4)有利于强化销售。由于各分店没有采购等其他任务,可以专职于销售,提高销售服务水平。 (5)有利于降低成本。连锁店由于集中储存和配送,也比分散储存运输的费用降低,同时由于集中管理与决策,职能人员专业化,使之达到了精简高效,也节约了人力费用开支。 (6)可利用较多的宣传工具。由于连锁店销售量巨大,市场范围广,使连锁店能共同利用电视、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