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509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清形势 明确目标努力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在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向勇(2011年8月24日)同志们: 县人民政府确定召开这次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扶贫办2010年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新形势下扶贫统计监测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10年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任务。下面,我就全县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扶贫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今年不仅是实施“十二五”各项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扶贫新十年纲要颁布之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的扶

2、贫工作必须以新纲要为统领,集中力量,扎实推进。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处于新形势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项工作对扶贫统计信息数据需求在快速增长,对监测信息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扶贫统计监测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一)搞好统计监测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新十年纲要的要求。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扶贫统计与监测的工作目标,宏观方面要求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开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具体工作上要求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监测系统,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工作成效上要求能更加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新纲要为今后十

3、年的扶贫统计监测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扶贫统计监测全面、准确反映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支撑度提出了新要求。(二)搞好统计监测工作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要求。面对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实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们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提供了良好机遇。特别是扶贫开发被列为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桥头堡建设的七大重要任务之一,决定了未来十年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将承担着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随着扶贫开发工作战略地位的确定,扶贫开发涉及到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

4、发、生态环境保护、劳动力及人口教育多方位、多层次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专项扶贫统计工作,做好统计监测内容完善和空间拓展工作,准确把握专项扶贫领域发展的态势,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对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水平,使扶贫系统的自身统计能按照国家专项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较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总体要求。(三)搞好统计监测工作是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推动“大扶贫”格局的要求。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已从过去仅靠专项扶贫转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于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由于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和分工不同,承担的扶贫任务也不同。县政府已经出台今后五年扶贫挂点工作意见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挂点安排,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

5、资源,形成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统计监测,可以发现贫困突出问题,将资金和项目引导到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引导到最需要帮扶的对象,从而提高减贫效果。(四) 搞好统计监测工作是是瞄准扶贫对象、实行有效帮扶措施的要求。扶贫必须要找到对象。从我县的情况看,各地致贫原因千差万别,致贫原因错综复杂,因此,帮扶措施不能千篇一律。通过统计监测可以准确地帮助我们识别哪些是扶贫对象,这些对象在哪里,规模有多大,他们致贫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不同需求,实施差异化扶持,是通过多年扶贫工作总结的成功经验。(五)是改革和完善扶贫统计监测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的要求。目前,现

6、有传统的扶贫统计监测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过时,可用性差;二是统计指标体系不尽完善,描述性指标多,分析性指标少;三是调查方法单一,统计调查形式仍以传统的报告制度为主,数据报送环节多、时间长,影响了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是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一些专项统计数据尚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合理性、可靠性分析,影响统计监测应有服务功能的发挥。当前,即将开始的基期调查就是改革和自我完善的开始,通过新一轮工作的开展,一是更好地了解贫困农民家庭的收入、消费等基本情况,为各级各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资料;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指标体系,提高调查样本

7、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为实施新一轮扶贫统计监测提供基础样本框,保证数据的完整、连续和准确;三是为今后扶贫统计分析建立基期数据,更好地为比较分析和反映扶贫成效提供基础。二、理清思路,扎实推进扶贫统计监测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扶贫统计监测工作,请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新十年纲要的有关要求,给予重视和支持,以完善统计制度、改革指标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强化统计成果质量控制,有效提升扶贫统计监测工作的水平。为此,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围绕统计制度方法和指标体系改革开展好工作。要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围绕新时期扶贫统计监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找准统计改革

8、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构建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方面,省上已经从完善项目管理的角度,分项目、分层次设置不同的功能指标体系,使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相结合,描述性指标和分析评价性指标相结合,实物指标与价值量指标相结合,基层填报指标和综合汇总指标相结合,明确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及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要针对现行统计报告制度的问题和缺陷,对不同的调查内容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和数据收集方式。(二)提高统计数据成果的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统计工作抓得再好,如果数据收集不准不全,也是事倍功半,难以发挥统计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及保障体系。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标

9、准,建立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手段,对于不同的调查任务要建立详细的数据审核规则,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充分发挥统计的分析参谋作用。扶贫统计监测为扶贫事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在统计内容、统计制度、统计成果等方面,要与国家统计形成整体、协调、互补、共享的机制,满足社会多方面对扶贫统计信息的需求。要提高统计成果的多样化程度,在今后工作中,县扶贫办和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加大对统计成果的分析、提炼力度,多出一些综合性统计分析报告、形势预测、资料汇编、政策性建议,为政府决策和管理当好参谋。要逐步建立扶贫统计信息发布管理制度,统一口径,避免数出多门。要研究建立扶贫统计数据共享机制,发挥

10、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四)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要设法满足统计工作正常开展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员。今后,我们还将按照省州的要求,不断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三、明确要求,扎实开展基期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由县扶贫办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具体组织调查并提供材料。由于时间紧、范围广、技术性强、难度大,特别是县扶贫办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强化与乡镇及发改、财政、统计、民政等部门的协作,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按

11、时按质完成基期调查任务。针对做好2010年统计监测基期工作,我这里提几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基期调查工作由县人民政府总负责。县扶贫办指导各调查乡镇按照具体实施细则和调查内容落实。县级调查表内容请各相关部门提供。二是要规范操作程序。各乡镇要严格按要求建立调查对象电子档案,安排专人负责,及时上报调查结果,妥善保存电子档案;调查村要认真做好宣传贫困监测调查工作的政策,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操作。三是要强化监督检查。县扶贫办要加强调查监督检查工作,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调查结果,确保调查任务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四是要做好培训工作。县扶贫办要按照省级培训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县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村级辅调员

12、的业务、沟通能力培训,切实保证基层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制定的重点县片区县扶贫统计监测调查方案来开展调查。确保10月底前完成基期调查任务。同志们,我县贫困面大,山区与坝区贫困差距大,新形势下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扶贫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扶贫统计监测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反贫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大家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搞好扶贫统计基期调查工作。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作,一定能够把我县这一重要时期扶贫开发的历程准确地记录下来。最后,预祝本次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谢谢大家!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