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5203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赏析讲义注:讲课内容以大纲具体章节为主,此讲义仅供参考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方法介绍三步阅读法“三步阅读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老师提出的。“三步阅读法”是:第一步,直观感受,启动思维阶段;第二步,设身处地,集中注意学习新知阶段;第三步,名理分析,巩固、提高、反馈和迁移阶段。以曹禺为例,学习者要读原著(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获得直观感受。或者实时观看电影雷雨,获得直观感受。如学习者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阅读中宝贵的第一感觉,有没有,是不是记在笔记本上。关于雷雨,哪些问题可以使学习者的兴趣深入下去,能不能把具体的感受明确地描述出来?对曹禺的作品有了了解之后,也就

2、是说研读曹禺作品,这是后就要设身处地的回到曹禺所处的历史现场,走进曹禺成长的时代,如官僚家庭的环境、母亲对戏剧的爱好、中外戏剧的影响等等。学员在阅读中重现历史深处的研究对象,就是要今人讲当年的故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不断地在“读过”“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能力,得到感情的体验与审美的熏陶。学习者对历史现场的充分体会,对曹禺所处时代有了较深理解,就可以结合他人对曹禺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研究资源,就是名理分析。当然最好是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结合对历史的感受,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文章就更好了。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方法介

3、绍文学人物分析法文学人物分析法是自己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是针对学习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提出的。在分析文学人物性格时,要求学习者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指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什么?在进一步指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什么?然后抓住这个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完性格之后,概括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下面我以阿Q为例,介绍一下“文学人物分析法”。 “文学人物分析法”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阅读,启动思维,给作品中的人物“下定义” ,即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什么;第二个层次,集中注意力,分析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即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第三个层次,巩固、提高、反馈和迁移,指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意

4、义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时代意义。这三个层次中,第二个层次即集中注意力,分析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是“文学人物分析法”核心。这个层次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以及人物性格中不同类型分为两种结构模式;当人物的性格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过程,即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就是纵的结构模式。当人物的性格没有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而是不同的性格类型,就是横的结构模式。 “文学人物分析法”也可以叫“纵横结构人物分析法”。如阿Q形象地分析:阿Q形象分析的第一个层次是;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形象的第二个层次;即阿Q的性格特点有两个类型,一是“精

5、神胜利法”,二是革命。阿Q形象的第三个层次是阿Q这个人物的形象意义即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它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阿Q的悲剧命运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阿Q形象的第二个层次即阿Q的性格特点分析属于 “横的结构模式”。第三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1、物质层面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大炮、军舰打开了,古老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林则徐、魏源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看世界的一个直接结果就认为

6、中国的落后是因为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于是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富强,而是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继续加深,这就是物质层面的变革。2、制度层面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的戊戌变法运动爆发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而致力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制度层面的变革。3、心理层面鸦片战争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于是产生了科学(特别是军事科学)救国的思想;而甲午海战的失败,又

7、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改变政治体制,先进的科学也难以救国,于是开始了政体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很快又出现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这再一次使人们认识到,不彻底扫荡封建思想,即使政体改变了,也是不巩固的。于是,他们发动了一场猛烈地批判封建思想的思想革命,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大门,拓宽了视野,带来了新鲜的现代气息,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政治思潮、文艺思潮均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猛烈的冲击着衰败的中国。各位学员在学习这门课是一定要对这个历史背景了解并熟悉,要体会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回到当时的

8、历史现场,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三步阅读法,就是说这门课程的学习也要用三步阅读法。第四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阶段划分(一)现当代文学的阶段划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发生期(19171920)划分理由:1917年的文学革命,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标志着现代文学的诞生。(2)发展第一期(19211927)划分理由:1921年,新文学最早、最重要的两个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立;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分小说集沉沦、对白话新诗有奠基意义的诗集女神出版;为现代文学赢得国际声誉的鲁迅代表作阿Q正传发表,说明现代文学进入发展期。 (3)发展第二期(1928-1937.7)划分

9、理由: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新文学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1928年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期的开始。(4)发展第三期(1937.7-1949)划分理由:1937年“七七”事变后,文艺界结束了分裂局面,代之以统一的抗战文艺运动。(5)发展的第四期(1949-1966)划分理由:新中国成立,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有许多重要的文学收获。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反右运动,对资产阶级“权威”及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等等,损害了新文学的健康发展。(6)发展的第五期(19

10、66-1976)划分理由:这是一个没有文学,没有诗歌的时代,对新文学来说是个灾难,可称“灾难文学”。在这个时代,最为知识分子的作家被打成右派,被迫远离写作,老、中、青三代作家没有幸免。(7)发展的第六期(1976-2000)划分理由:随着拨乱反正、随着思想解放、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文学焕发了新生,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文学作品,但是总体上不如现代文学。(二)“五四”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特别是思想革命的发展,必然导致一场文学革命的发生。这是因为思想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思想,而长期以来,封建文学成为了封建思想的重要载体,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

11、因此,要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就必须废除它的载体。另外要打倒封建文学,就必须进行文学革命。只有提倡和建立新文学,才能真正在文坛上取代旧文学。所以思想革命的发展,必然导致一场文学革命的发生,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同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鲁迅伟大的奠基石(1)(生平与创作)鲁迅伟大的奠基石 一、鲁迅生平在讲到生平时强调一下,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作家生平的理解和掌握,前面我们讲到三步阅读法,第二步回到历史现场,很重要的一个历史现场就是作家的生平,所以希望各位学员一定要重视作家的生平的学习,这对理解作品非常重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

12、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生平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童年时代接受了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等正统、非正统和民间文化的熏陶。祖父科场案是鲁家家道中落,开始了避难生活,这对敏感的鲁迅影响很大,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和人生的本来面目“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雪堂是青年时代的鲁迅受到了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传统的奴隶哲学截然相反的自强、自立、资助的进取奋斗的人生哲学。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幻灯片事件”是他强烈感到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13、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把本来很关注的的“国民劣根性”的问题放在了首位,弃医从文,认为“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启蒙主义文学理想。1908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其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就抄古碑、读佛经,校勘自己喜爱的古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指示,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8年5月,首次用“鲁

14、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二、主要作品(小说)鲁迅主要的作品集有呐喊、彷徨还有后来的故事新编。 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书名的含义取名呐喊,意指作家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取名彷徨,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有个解释:“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表现了作家在“五四”之后的退潮期的思想苦闷和内心寂寞,也表现了他不甘消沉的探求精神。 鲁迅以自己的小说,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大变动时代中国的普通民众的精神病

15、苦(知识分子和农民),无情的拷问了他们的灵魂,但不依拷问为目的,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反对一切形式的忍从,要进行“绝望的战斗”。第六节鲁迅作品狂人日记分析根据三步阅读法,回到历史现场,写狂人日记之前,正是鲁迅苦闷的时期,是“颓唐”时期,钱玄同的鼓励才“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狂人日记不长,前面有小序,小序当中由狂人的哥哥口里说出,狂人在患病期间记下的日记,此时他候补去了,日记是由狂人的哥哥交给小序中“余”。日记共分成十三段。狂人用了“日”、“月”、时辰这些历来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为全篇气氛的暗示:第一段还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的生活全是“发昏”,意识到自己“清醒”,但清醒在他人眼里是“发狂”,而且因为这种“清醒”可能招致迫害,提醒自己“须十分小心”,防范赵家的狗。第二段就“全没月光”而“知道不妙”了,感到路人、小孩子,都想害自己,相待自己招人恨的事,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第三、四两段还知道有“早”、“晚”,写那些对自己不怀好意的人,曾被知县、绅士压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