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草沟镇中心学校上册小学语文教案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胡金红课题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备人所在学校 西宁庄小学备课组长胡金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难点: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教法:教读法、启发式教学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9月12日授课时间: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提高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2、 说说“极”的近义词.3.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二、初步感知.理清层次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3、.全班交流: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4.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5、小结: 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影响了巴迪的一生,巴迪后来理解了父母亲的评价吗?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19五、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严格要求 爱课后小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并积累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中包含的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披文入情.自我感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2.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5.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联系生活,加深体验6.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7.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8.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9.大家理解得真深刻,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二、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三、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四、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表扬(得意洋洋)—— 批评(痛哭起来)母亲(慈祥的爱)——父亲(严肃的爱) 爱(成长)五、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小练笔。
2、完成小练习册课后反思(或小记):芦草沟镇中心学校上册小学语文教案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胡金红课题20*.学会看病主备人所在学校 西宁庄小学备课组长胡金红教学流程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情感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重点: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难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教法:引导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9月13日授课时间: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当儿子在生病发烧时,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母亲的内心世界.2、揭示课题.3、齐读课题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检查交流预习成果.a.课件认读生字.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c. 检测生字词。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4、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5、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6、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c.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7、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8、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9、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2、拓展:a.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b.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c.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3、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四、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必做题)。
2、把今天所学的内容讲给亲人自己的亲人(选做题)3、上网搜集一些关于母爱的视频(选做题)五、板书设计:20﹡学会看病母亲: “冷漠”处理 尽责的“爱”儿子:独自看病 “路线图” 尽职的爱课后反思(或小记):芦草沟镇中心学校上册小学语文教案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胡金红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六主备人所在学校 西宁庄小学备课组长胡金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过程与方法: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情实感.情感与价值观: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重点: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难点: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教法:讲授法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教具: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9月15日授课时间: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目标: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3、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4、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5、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6、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7、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8、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二、拓展延伸,沟通情感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3、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目标: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