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541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摘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具有“能以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 尤其是本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的特点和作用。语文课程要凸现其人文性特点,在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教学原则上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评价上要确立代写论文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观。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长期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早已被人熟知,而人文性具体指的是什么?语文课程又怎样

2、凸现其一度失落的人文性?许多一线教师都觉得很抽象、很模糊。本文在大家都已熟知语文课程“为什么要加强人文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人文性到底是什么”和“怎样加强人文性”这两个问题。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概念辨析要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首先要知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就是说语文课程具有“人文”的特点和功用。那么什么是“人文”呢?人们对“人文”的理解从过去到现在有诸多不同甚至相差较远的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是两种说法:一是“人类文化”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从“基本理念”到“总目标”的表述就是按此解释的。如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应其“工具性” ,用“是人2类文化的重

3、要组成部分”对应其“人文性” 。一种是“以人为本”说。持这种说法多出现在一些报刊文章之中。这两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反映了人们对中西方“人文”概念的不同认识。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人文”这一词语。 易贲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论述。可见,汉语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 “人文”指的是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也都秉承了这一点,认为“人文”即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源自西方的“人文”出自于“人文主义” 。在词典上, “人文主义”的解释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想,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

4、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其实,这两种表述看似相差很远,却有着质的相通。因为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其核心、其灵魂应该是人。社会是人构成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必定要反映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它始终和人的生命、精神、生活连接在一起。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自然人是不存在的。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即是以人类自身创造之文化来“教化”天下之人、教育天下之人。因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东方(以中国为代表 )的 “人文”还是西方的“人文” ,两者的核心和灵魂都是“人” ,两者最终关注的都是相同的目标,即人的发展。但应该说

5、明的是,中国的“人文”始终是把人放在社会的发展中,强3调人必须经过社会文化的熏陶培养,才能有自己内心、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后者则过分地强调人自身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因为 “人文主义”的产生本身就带有对宗教社会和神学强烈的反叛精神)。综合中、西方对“人文”的不同理解和表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可以理解为:语文承载着人类创造的优秀的文化,其本身就具有“文化”的特点和功用,即语文课程具有“能以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的特点和功能。 二、新课程凸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策

6、略和方法 1.语文课程在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以追求人的和谐的、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灵魂。人文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化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自身生存、生活及其发展的意义孜孜不倦地探索,对真、善、美执着不懈地追求。追求“真” ,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科学, “真”是人类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在语文课程中, “真”是石钟山月夜下的小舟,是雁荡沟壑里的足迹,是罗马鲜花广场上熊熊燃起的烈火,是揭开皇帝新装的童言。追求“善” ,就是追求人格的完美、道德的

7、完善,“善”是人类自身相互关怀而对主观世界的自我调控和修养;在语文课程中, “善”是“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是“先天下之忧而忧,4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愁绪,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是父亲肥胖的“背影” ,是慈母手中的针线。追求“美” ,就是追求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真和善的和谐表现;在语文课程中, “美”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是浔阳江头的琵琶声,是寒山寺外的江枫渔火,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是维纳斯的断臂,是敦煌石窟的飞天。真善美不是三个割裂的个体,真善美更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它

8、们就在语文教材中,在语文课程里,在广阔的生活中。因此,语文课不应只是整天做题,或者搜肠刮肚写几篇作文,而是应该到绚丽多姿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探索,去涌动清纯的自我心灵中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精神自我培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素养自我积淀的过程。 2.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要重视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融化。首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还因为我们民族本身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指的是作为中华民族通

9、用语的汉语文教育。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 “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民族生活的全部历史。 一个放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精神而盲目地仿5效另一个民族的人,只会是东施效颦、徒增其丑。民族的文化孕育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创造不竭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创造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们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也有君臣父子、男尊女卑、封建保守等落后消极的因素。 然而,除此之外更有父母之爱、手足之情、乡土之恋、爱国之忱;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凛然大义;有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

10、而不惊的应变风范;有虽九死而犹未悔的高尚节操;有海枯石烂而心不变的坚贞爱情 在这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我们给世界奉献了“四大文明” ,奉献了都江堰和莫高窟,奉献了孔子、张衡、李白。既然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民族瑰宝,那么掸尽历史尘灰,她的血液中就必定潜藏着我们民族文化永恒的精神。我们的语文教材理应选入这些放射出中华文明优秀思想的光辉篇章,语文教育理应把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作为重要的内容。 其次,一个民族的发展,一种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建立在一种不断创新的民族文化之上。民族文化怎样创新?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创造适合于本民

11、族的新文化。人类前行的历史已经证明,越是拥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敢于面对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并大胆吸收消化,就越能超越自己,不断前进;越是没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不敢面对其他民族的成果,就越是容易闭关自守,直至走向落6后乃至灭亡。尤其是现代社会,封闭的“城墙” 、拒绝的“盾牌”只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土崩” ,随着信息、交通和科学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而“瓦解” 。因此,与其被动保守,不如主动开放, “开放”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有生命力的第一条件, “开放”更是注入新鲜血液、赢得新的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可以说,一个敢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哪个民族的年青一带能够具备“兼容并蓄”的精神

12、,哪个民族就能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再次,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创造新文化,从来就不是一种矛盾的、非此即彼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也并非像现在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闭关自守、故步自封。中国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除去清代 200 多年的闭关自守的历史,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这种文化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这种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极大的影响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指这种民族文化并不囿于民族和国家的偏见,而善于吸收和接纳对自己有用的文化。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

13、不断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 3.语文课程在教学原则上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教”轻“学” 、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缺少学生个体的自我体验,缺少对学生自我体验和独特见解的尊重,这实际上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也就是忽视了语7文课程的人文性。什么是体验?“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两条: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如体验生活。由此可见, “体验”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亲历性;二是实践性。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体验是基于语文课程具有的人文性、实践性特点和新主体性教育观的确立,是在片面

14、强调工具理性,忽视学生主体感受、主动实践的背景之下的一种明智抉择。首先,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阅历、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人们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教学内容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特点,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要重视学生的

15、独特体验并不排除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建立的时期,也是处于不成熟的时期。 “不成熟”能使人打破常规, “不成熟”也能使人误入思维的“歧途” 。因此,引导甚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重要。 4.语文教育在教学评价上要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观首先,从语文评价标准来说,要克服“科学主义”非8此即彼、寻求惟一正确答案的评价标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机器操作和训练,语文学习的评价不能像测评工人操作生产流水线或检验产品一样,进行单一的量化评判。表现在语文考试方面,我们不宜盲目使用非此即彼的所谓的标准化试

16、题。 “这些科学化手段固然解决了一些传统语文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创造性思维为代价的。学生的思想情趣、爱好、想象、意志全都淹灭在标准化的冰水之中,学生成了一台机器!”其次,在评价目标上,要克服非“扬”即“批” 、只见问题不见学生的评价态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评价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环,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而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人的存在,出现“只见问题不见人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包括课堂提问、课堂或课外作业),被教师认为是“好” 、 “正确” 、 “准确”的学生就会赢得老师的表扬和灿烂的笑脸;而那些回答说“我不知道” 、 “我没听清楚”的学生,或其回答被老师认为是“钻牛角尖” 、 “不具体” 、 “错” 、“糟透了”的学生,得到的除了不耐烦的“引导”之外,多为严肃的诘问、冷峻的眼神、无情的批评。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