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8130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简答题1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案】(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

2、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

3、,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来分裂中国,使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 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

4、程和基本经验。【答案】(1)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82年中共十一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台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间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6、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2007年党的! 一七大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

7、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共十一七大以来五年和十六大以来十年奋斗历程及其成就。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

8、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报告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

9、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

10、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就是胡锦涛200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论述的“十个结合”。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

11、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3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答案】(1)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一、简答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