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80306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48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 阿尔及尔宣言【答案】阿尔及尔宣言是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一份有关国际信息传播体制的宣言。其内容为: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 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2 把关人(gatekeeper )理论【答案】把关人(gatekeeper )理论是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通过对大众媒介“传播者”角色的研究而得出的一种传播理论。把关人又译为“守门人”

2、,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这一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3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

3、”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他提出的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 时代的先知”。他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论、理解媒介等等。4 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 )【答案】社会化媒体又称为“社交媒体夕,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博客、论坛、播客等等。它大致上是指“能互动的”媒体,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

4、上就毫无内容的媒体。社会化媒体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5 信息爆炸【答案】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2“信息过载”(信息超载)(南京理工2011年研; 人大2004年研)答:“信息过载”是指在一个具体的信息

5、传播活动中,当一个人或一个系统接收到太多的信息数据,需要进行意义确定处理时,发生的信息饱和甚至于过载的现象。信息的意义确定是一个过滤过程、把关过程。当信息被传播、被表现时,受者需要对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流进行判断和评价,确定与自己有关、有用的信息,而抛弃与己无关无意义的信息。无意义的信息表现容易造成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读者对信息的组织处理。如果接收的信息流量太大、太乱,针对某个受者而言,会出现信息过载的可能。二、简答题6 沉默的螺旋是否意味着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答案】(1)普通个体感受社会意见气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经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其中直接经验和人际传播虽然对人们的判断产生较大影响

6、,但是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共鸣性(媒体工作者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相似性)、累积性(媒体的内容会在不同节目、不同时间反复出现)、遍在性(大众媒体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源),容易令人产生大众媒体的意见是多数人意见的错觉,成为决定发言还是保持沉默的主要依据。(2)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意见气候的感知,进而影响了人们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与有限效果理论不同,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强效果理论。人们也应看到,这个理论并不是主张大众媒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强大的效果,沉默螺旋的出现,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群体对个人的排斥,只有涉及道德评价和价值评价等极具争议的问题时才会出现,从而引发沉默的螺旋。大众媒体的意见要

7、具有共鸣性,如果在某个问题上媒体的意见不一致,公众无法明确地感知到“主流意见”,也不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如果个人所在群体或参照群体能够为少数意见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会减少沉默螺旋出现的机会。7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案】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速度快慢等等,写成文字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区别。但是,声调的高低大小、语气的和蔼生硬等等,都具有特定的意义

8、,起着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甚至文字的笔迹也可以反映出传播者的许多背景材料,例如书写人的个性、教育程度、修养以及写字时的心情等等。(2)月卜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果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符号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日本传播学者林进有这样一段论述:“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比感觉一一运动更高的层次并代表高度表象活动(即象

9、征性活动)的,无疑是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惟一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帜、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园、城市和消费方式等等,都包括在其中。这些象征符体系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不难看出,上面举出的各例都属于物化、活动化和程式化符号的范畴。这些符号有的以个体的、有的以组合的方式出现,但总的来说,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例如一枚徽章、一面旗帜,上面都少不了形状、图案、颜色等符号或符号素的设计和搭配,由此来构成该符号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系统。8 “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答案】“混搭”,是指人们在传

10、播要素、市场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上产生了一系列跨界之下的令人耳目一新和深具想象空间的种种搭配模式。这是中国传媒业自2004年以来经历拐点之后最为令人振奋的一种发展业态,“拐点”,意味着过去发展模式的终结,新的发展逻辑的开始。跨界往往是和“混搭”相结合的,它带来的不是原有价值和市场逻辑的简单延伸,而是1+1)2的价值倍增效应。(1)激活原有的“沉默价值夕,形成范围经济的服务格局。品牌、渠道、客户资源,原本在传媒的单一化经营中都有其特定的单一化的角色与价值,其开发度和价值利用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引入新的市场要素和功能因素之后,有助于实现相关要素的多重角色、多重使用及其价值的多重开发,营造新的价值实现模式

11、。(2)拓宽原有的市场边界,谋取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混搭”模式之下,由于有了更多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的更多搭配与组合,便造成了一种建立在原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市场“泛化”现象一一人们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去谋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和更为丰富的价值实现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会带来传媒业结构的分化重组,不同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的界限会被打破,传媒业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资本和技术革命,媒体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将超越现有模式,出现两极分化一一“全媒体”和更细分受众的专业媒体。9 何谓“社会关系论”? 它有何特点和意义?【答案】(1)“社会关系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75)一书中归纳出的西方的一种受众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理论认为,以往的受众理论(如个人差异论和社会分类论)都忽视了受众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对于受众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受众的社会关系对受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受众的媒介接触中,社会关系经常既能加强也能削弱媒介的影响。这些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际网络、群体规范和意见领袖等,具体到受众的社会关系则主要有一、名词解释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