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作文题汇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24341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作文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上作文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上作文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上作文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作文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作文题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公民精神是一种道义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公民,他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和世界。材料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时间是个好东西,它让真的沉淀,它让假的显现。真诚的人,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心里;虚伪的人,处着处着,就淡出了视线。别存侥幸心理,别抱任何幻想;是真诚,是虚伪,终有岁月来澄清。 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文章。【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2017年4月学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

2、绽。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春天的美,有人认为美在蓓蕾初绽,有人说美在繁花满树,也有人说美在落英缤纷。我说,春天是美的,夏天也是美的,秋天和冬天亦然。一年四季都各有其美。 四季如此,人生何尝不如此。人生之美,美在少年时,初绽芳华,热血奔涌,生命正徐徐展开其无限的可能性;人生之美,美在壮年时,精力充沛,壮志凌云,生命正聚集了无穷的能量;人生之美,美在黄昏时,阅尽人间所有滋味,繁华落尽见真纯,生命已然超越人世所有的物欲

3、,归于淡然。是的,无论四季,无论人生,无论哪一个阶段,只要我们用心包容,用心谛听,我们都能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境界。 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正如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一样,我们需要用心彼此理解彼此包容,互相吸取每个人身上的美。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在我身上,你找山找葬在林中的太阳,在你身上,我找船,他迷失在黑夜中央。”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发现这些美,用这些美,照两次机会,我们就能不断得到美的启迪,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对于别人的美,也需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而另一些自己的赞美之词,其实也就是妒忌心在

4、作怪,而当我们封闭自我,不是看到别人的美,还是放大别人的错误,这时候丑陋便与我们自己如影随形了。林徽因与冰心都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也许是自古文人相轻使然,她们彼此互相指责,冰心写的太太的客厅,按冯云徽音,林徽因送陈醋反击冰心。二人都是有名的才女,如果冰释前嫌,携手共进,必定会在文坛上留下一段佳话,可是他们却无法心怀真诚和宽容彼此面对,最终成为文坛笑话,憾哉! 而日本久石让与宫崎骏两位艺术家各美其美的交往却成就了日本艺坛的一段佳话。九石让说,认识宫崎骏是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宫崎骏说,实在没有比认识久石让更幸运的事了。当宫崎骏遇到久石让,引人入胜的动画就与轻柔美妙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蜕变成无法超越的

5、经典。到底是宫崎骏成就了久石让,还是久石让成就了宫崎峻,谁也说不清。只是,他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达到的成就是不可估量的。 大自然是美的,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每个人都有其美,这美,无关长相,无关身份,也无关年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我们彼此都会衷心诚意的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是吗?(2017年11月学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支由城乡高中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参观学习“五水共治”“美丽浙江”的建设成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有了更深切理解。在心得分享会上,大家踊跃交流。甲同学:建设优美生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

6、要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乙同学:呵护绿水青山,要摒弃“看客”心态,我们都应是绿色环保的践行者。丙同学: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丁同学: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我所向往、追求的中国梦。请从上述某一同学的心得出发,结合你的见闻,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2017年6月浙江高考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

7、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人生底色上绘上万紫千红。“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这些字

8、中所传达的思想,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为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的可能。然而纸上得来总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代替个体无意识”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他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保有温热的

9、关怀和悲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无字之书”!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海归”变“海龟”般尴尬境地。黑塞的一句话如同黄钟大吕,“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不妨说日阅心灵之书。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意志的过程: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

10、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在信息与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浇灌心灵。这位作家的话,无疑振聋发聩。人生突围“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得(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应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文字之书,既(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理论”,将人生概

11、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

12、幸福的西西福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福斯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的启迪,读懂了我们精神的渴求,读懂了自我的意识,心灵的声音指导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知识的掌握、阅历的丰富与精神的升华,这三者体现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对自我的一次次突围。囿于躯壳之中,有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女诗人辛波斯卡所描绘的那种“我即是我的阻碍”的无力感,但也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着我们自觉地反抗着那些看似命定的桎梏。我们认识了人生的不足并尽己全力修补,谁能说这样的人生配不上一支激越昂扬的战曲或是颂歌?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在书写属于自我、属于灵魂的浩荡传奇?“别做观众了,试着自我评判!”加缪的话语正在耳畔,人生突围的号角已然吹响,三本大书在面前缓缓翻开,这是属于我们的人生,这是灵魂光荣的突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