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8020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复习资料)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施规划与物流要点 第一章:生产设施规划第一章:生产设施规划 1 1、设施规划的概念、设施规划的概念 “设施是物理工厂、配送中心、服务中心和其它的设备”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 “设施是运作(作业)能力的物理表达” (美国 Maynard 工业工程手册) 是企业的有形资产 是使工作便利的工具、环境或设备 是所占用的土地、建筑物、生产和辅助设备、公用设施、物品物料 2 2、设施实例(弄清那些属于设施)、设施实例(弄清那些属于设施) 厂房、库房 机床、生产装置、服务设施 吊车、叉车、小车、导轨、传送带 车辆、飞机、轮船 3 3、规划(名词解释)、规划(名词解释) 将一个系统中的关键构成要素作最

2、有效的分配、安排、布置,使系统达到最佳的状态 4 4、设施规划(名词解释)、设施规划(名词解释) 为新建或改造的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分析、规划和设计,使资源合理配置, 使人、物料、设备有机集成,使系统建成或改造后能有效运营、达到各种预期的目标 1 1、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重点)、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重点) 设施布置(Layout)设计: 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 包装、发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 效益。 目的:

3、使人员的走动距离最短,物料搬运的成本最低,从而使办事效率最高。 内容: 包括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 2 2、工厂总体布置:工厂总体布置: 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场所等作业单位相互位置; 解决运输线路、管线、绿化及设施美化的相互位置; 解决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厂内外运输联接及运输方式。 3 3、车间布置、车间布置 解决各生产工段、辅助服务部门、储存设施等作业单位相互位置; 解决工作、设备、通道、管线间的相互位置; 解决物料搬运流程和运输方式。 “作业单位” (Activity):是设施的基本区划,可大至一个建筑物或一个车间,亦可小至一个出入口或一台机器

4、 如何划分,须看规划设计工作所处的阶段或层次 4 4、设施布置的目标和原则(记)、设施布置的目标和原则(记) 总体目标 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将物流全过程的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 使人员的走动距离最短,物料搬运的成本最低,从而使办事效率最高。 原则(具体目标) (1)符合工艺过程的要求 最好的工艺流程保证工艺流程畅通,生产时间短,生产连续。 (2)最有效地利用空间 最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建筑设备和单位制品的占有空间小。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最少的物料搬运费用运输路线简化,避免往返和交叉。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 最好的柔性设施布置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工艺和

5、设备的更新。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 最便捷的管理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一个区域或靠近布置。 (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最舒适的作业环境保证安全,满足生理、心理要求。 5 5、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 (1)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 Layout)(重点:定义,优缺点)选择判断 又称机群布置或功能布置, 是一种将相似设备或功能相近设备集中布置的布置形式。 如车床组、 磨床组等分区。 零件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如图书馆、医院、超市是采用工艺原则布置的典型例子。通常适用于单件、多 品种小批生产模式。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

6、.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设备数量; 2.设备和人员的柔性程度高,便于更改产品 品种和数量; 3.设备投资相对较少; 4.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提高人的工作兴趣 和职业满足感。 1.由于流程较长, 搬运路线不确定,运费高; 2.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 3.生产周期长; 4.库存量相对较大; 5.由于操作人员从事多种作业,需要较高的 技术等级。 (2)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 Layout) 又称装配线布置、 流水线布置或对象原则布置, 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 是大量 生产中典型的设备布置方式。 优点 缺点 1.布置符合工艺过程,物流顺畅; 2.上下工序衔接,存放量少;

7、 3.生产周期短; 4.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5.可做到作业专业化,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不 高,易于培训; 6.生产计划简单,易于控制; 7.可使用专业设备和机械化、自动化搬运方 法 1.设备发生故障时将引起整个生产线中断; 2.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置的重大调整; 3.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4.相对投资较大,因为在生产线上有的机器 负荷不满; 5.生产线上重复作业,易使工人单调乏味, 产生厌倦感; 6.维修和保养费用高。 (3)固定工位布置(Fixed Layout) 大型设备的制造过程,产品固定在一个固定位置上,所需设备、人员、物料均围绕产品布置。 优点 缺点 1.物料移动少; 2.当采用

8、班组方式时,可提高作业连续性; 3.提高质量,因为班组可以完成全部作业; 4.高度柔性,可适应产品和产量的变化。 1.人员和设备的移动增加; 2.设备需要重复配置; 3.工人需要较高的技能; 4.会增加面积和工序间存储; 5.生产计划需要加强控制和协调。 6 6、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 (1) 直线形 直线形式最简单的一种流动模式,入口与出口位置相对,设备沿通道两侧布置。生产过程短而简单; (2) L 形 适用于现有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况。绕开一定的建筑物或设施; (3) U 形 适用于入口与出口在建筑物统一侧面的情况; (4) 环形 适用于要求物料返回起点的

9、情况,出入口在同一点; (5) S 形 在一固定面积上,可以安排较长的生产线。 7 7、物流分析方法、物流分析方法 (1) 线图(String Diagram) (大题) (2) 多产品工艺过程图(Multi-column process chart) (会画) (3) 从至表(From-to Chart) (4) 从至表(from-to chart)的力矩(torque)分析-罚点法 (5) 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Activity Relationship Chart) 8 8、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重点)、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重点)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通过“密切程度代码”和“理由代码”来

10、表示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 密 切 程 度 代 码 A E I O U X 语 义 绝 对 必 要 Absolutely necessary 特 别 重 要 Especially Important 重要 Important 一般 ordinary important 不重要 Unimportant 不希望接近 closeness undesirable 比 例 2-5% 3-10% 5-15% 10-25% 45-80% 酌情而定 理由代 码 1 2 3 4 5 6 7 8 语义 用同一场地或 站台 物 流 服 务 方 便 库存控 制 联 系 零件流 动 清 洁 9 9、平面图布置方案的各种

11、方法、平面图布置方案的各种方法 (1)根据物流量布置各作业单位(识记即可) 目的:使各作业单位在平面图上布置后,相邻两作业单位间物流量最大。 三个阶段: 按物流量从大到小定等级; 具体布置各作业单位; 将物流量最大的一对单位最先布置到平面图上, 然后按物流量大小逐步进入布置示意图; 将各单位的实际面积反映到布置示意图中。 (2)用路程图法布置平面图(重点) 目的:在量距积为最小的原则下来布置平面图。 量距积:移动物流量和移动距离的乘积。 四个阶段: 作一张初步平面图; 确定各移动距离的路程(假设为两部门中心的移动距离) 将移动物流量与移动距离相乘,求得路程图。 为了降低量具积而改变平面布置。

12、例:P79-80 (3)用物流量和作业单位关系(综合相互关系)共同布置平面图 1010、系统化设施布、系统化设施布置规划置规划(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要素:P、Q、R、S、T(重点 P、Q) P 产品或材料或服务(Production) 指规划设计的对象所生产的产品、原材料、加工的零部件或提供服务的项目。包括原材料、进厂物料、工序间储备 品、产品、辅助材料、废品、废料、切屑、包装材料等。产品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设备的类 型、物料搬运的方式等。 Q 数量或产量(Quanti

13、ty) 指所生产、供应或使用的材料或产品的数量或服务的工作量。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规模、设备数量、运输量、建筑 物面积等。 注:P、Q 两个基本要素是一切其他特征或条件的基础。 R 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Routing) 指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等设计出的工艺流程、物流路线、工序顺序等,可以用设备表、工艺路线卡、工艺 过程图等表示。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 S 辅助服务部门 (Supporting Service) 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辅助服务性活动、 设施以及服务的人员。包括道路、 生活设施、消防设施、 照明、 采暖通风、 办公室、生产管理,质量控制

14、及废物处理等;它是生产的支持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T 时间或时间安排(Time) 指在什么时候、 用多长的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作业、工序、 流动、周转等标准时间。这些因素决定着设备的数量、 需要的面积和入员、工序的平衡安排等。 1111、S SLPLP 模式之模式之 PPQ Q 分析分析 I 区 为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宜采用流水生产线的大生产方式和按产品原则布置 IV 区 表示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宜采用工艺原则布置 II 和 III 区 的产品品种和批量均中等,宜采用成组技术布置 第三章:设施容量规划第三章:设施容量规划 1 1、物料需求估算

15、、物料需求估算容器需求容器需求 2 2、决定设备数量的因素、决定设备数量的因素 3 3、人员需求估算人员需求估算 4 4、空间需求估算、空间需求估算 5 5 仓储储存方式仓储储存方式 (1)栈板平置堆叠 若公司货品品种单纯,多为大量出货,且可以压叠,可采取栈板置于地上平置堆叠的方式进行储存。 (2)栈板多层堆叠 若公司货品多为大量出货,可以以栈板或积叠架多层堆叠与地板上。 6 6、工作站的空间需求、工作站的空间需求 1 1、物料搬运系统、物料搬运系统 物料搬运系统的意义为在适当的成本下,采用正确的方法、顺序、方向、时机在正确的位置提供正确数量、正确条 件的正确物料。 2 2、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

16、目的(了解)、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目的(了解) (1) 通过有效率的搬运方式以降低物料搬运成本,亦即降低生产成本。 (2) 增加物流的效率,确保适时适地的使用物料。 (3) 改善工厂安全和工作状况。 (4) 改善设施使用效率。 (5) 改善制造程序。 (6) 增加生产能力 3 3、单元载荷原则、单元载荷原则 概念(名词解释)优缺点(判断选择) : 单元载荷搬运的优点如下: (1) 为设施的整体物料流程循环提供一个分析的基准。 (2) 为厂内的物料搬运系统提供一个设计的基准。 (3) 物料零部件虽然变化繁多,但搬运的介质则是单一标准。 (4) 将不规则形状的物品种目改变成安定的负载形态。 (5) 为上下游交货、物料传递提供良好沟通单位。 (6) 利用单元负载重新设计包装或排列,可减少搬运中物料的损坏。 (7) 由于时刻保持适应单元负载的包装形式,可节省包装费用。 (8) 提供安全搬运方法,并消除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