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上传人:hule****023 文档编号:595873111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海陆分布、海陆的热力差异、亚洲高压、亚洲低压;季风、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基本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课时16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在上

2、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答案思考如何区别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答案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

3、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近地面气压低,温度低近地面气压高。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成因:与气流垂直运动直接相关,气流上升,则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下沉,则近地面气压高。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

4、具体风向(如图)。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2022广东地理)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

5、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A BC D2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关键信息点拨图中的超强气旋是50N以北地区19792016 年发生的所有气旋中气压值最低的前5%,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超强气旋主要位于60N附近,其中,甲附近超强气旋出现频次最高。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出现频数最高处即为甲区

6、域,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其强弱还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和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二者在60N附近相遇对其起到加强作用。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洋流知识可知,甲区域和乙区域分别有北大西洋暖流和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冬季北大西洋南北温差大,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更强,导致甲海域比同纬度海域气温更高,气压更低,超强气旋多发。答案1.A2.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纬线到极圈附近,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而图中的区

7、域位于50N以北,错误。故选A。第2题,依据材料,超强气旋是气旋中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中心气压低,说明中心气温高,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可知该处海水温度较高。题干要求从洋流的影响考虑,甲区域有北大西洋暖流,乙区域有阿拉斯加暖流,两者相比,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更强,使流经地区水温更高,C正确。甲、乙两处皆有暖流,且均属于风海流,与寒流、离岸流、上升补偿流并无关联,A、B、D错误。考向1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考查“综合思维”下图中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3题。1甲、乙、丙、丁四个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正确排序为()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丙、丁、乙、

8、甲 D丁、丙、甲、乙2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的气压带是()A甲 B丙 C丁 D戊3下列关于节气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为冬至日 B可能为春分日C可能为夏至日 D可能为秋分日答案1.C2.D3.D解析第1题,读图,甲(位于北极圈附近)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乙为北半球的西风带,丙(位于南极圈附近)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丁(位于30S附近)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所以由南向北的顺序为丙、丁、乙、甲,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的戊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长江中下游的伏旱为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特征,故选D。第3题,读图,甲北移,可能为北半球夏至日;丙、丁南移,、可能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戊

9、气压带大致关于30N纬线对称,可能为二分日,D正确。考向2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考查“区域认知”(2023河南洛阳市质检)下图中曲线示意南半球某区域某季节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分布。完成45题。4此时甲地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5若图示意该区域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则此季节里()A我国华北冬小麦迅速返青B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险等级最高C加拿大枫林大道层林尽染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答案4.D5.D解析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35S40S之间,此处的风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再经地转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风,故选D。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近地

10、面与高空的气压差最大处大约位于35S,说明此时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偏南,因此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我国华北冬小麦返青是在春季,与题意不符,A错误;地中海沿岸冬季处于雨季,森林火险等级较低,B错误;加拿大枫林大道层林尽染是在秋季,与题意不符,C错误;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风影响,形成逆时针的洋流,故选D。课时精练读“沿0经线(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处为()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C副热带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2乙风向最可能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1.B2.D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暖气团相遇的地方,可判断为60N附近的副极地低压带,B正确。极地高压

11、带位于90纬线附近,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赤道低压带位于0纬线附近,A、C、D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乙风带地处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内,风向为西南风。故选D。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据此完成34题。3造成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主要为()A盛行西风 B赤道低压带C西南季风 D副热带高压带4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说明该区域()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盛行西风输往中纬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C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信风带从中纬带来D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答案3.D4.A解析第3题,两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盛行下

12、沉气流,降水较少,同时纬度较低,蒸发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数值较低,与盛行西风、赤道低压带以及西南季风的关系不大。故选D。第4题,图中低纬度地区大陆数值大于海洋数值(大陆地区为正值,海洋地区为负值),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整体应为负值,即在整个低纬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低纬地区蒸发的水汽除了满足低纬地区的降水外,还有盈余水汽,盈余的水汽会通过西风带向中纬地区输送,而不是盈余水汽继续在当地上升形成降水,故选A。(2023福建莆田市期末)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其位置存在季节性移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4月和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13、。57月,甲河流域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南风6下列对该区域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上游7月出现断流现象B甲河流域植被16月由绿变黄C乙河的含沙量7月比4月大D乙河河口地区植被季相变化大答案5.B6.C解析第5题,由材料“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可知,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分别位于赤道辐合带北侧和南侧。7月,赤道辐合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位置偏北,位于其南侧的东南信风也随之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河上游7月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水量较大,A错;结合赤道辐合带位置的变化,可知甲

14、河流域16月由干季转入湿季,植被逐渐由黄变绿,B错;乙河流域7月比4月受西南风影响范围更大,流水侵蚀作用更强,含沙量更大,C对;乙河河口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因此,乙河河口地区植被季相变化小,D错。故选C。下图示意某大洲某月大气环流状况。据此完成79题。7该月份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降水稀少B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草木枯黄C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草木茂盛D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8该大陆赤道附近东部与西部气候差异显著,根本原因是大陆东部()A常年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B多裂谷分布,焚风效应显著C地势较高,对流运动不显著D常年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9对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最大的是()A日地距离变化 B月地距离变化C太阳活动频率 D我国季节变化答案7.A8.C9.A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赤道低压带明显偏移到北半球,应是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月份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A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草木茂盛,B错。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该月份处在干季,大部分地区草木枯黄,C错。马来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课外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