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说课稿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厘米》说课稿0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厘米说课稿09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培智学校教材数学第六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习以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的加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
2、知识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点: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不同测量方式,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力点: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点: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认真学习的习惯。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厘米的认识。先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
3、识和能力。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五、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去感受和发现获取新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六、教学步骤(一)创设
4、情境,引入课题故事:科利亚4岁时,从家门口往菜园的方向走了十步路埋下了他的木匣子,8岁的时候,科利亚还是从门口往菜园走了十步,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木匣子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能帮帮他吗?让学生自己发现是因为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的原因,并找到应该用尺量出家门口距埋下木匣子处的距离的办法,得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认识直尺观察直尺上的信息:刻度刻度线字母“cm”读作厘米,是国际统一的计量长度的单位。2、认识1厘米看直尺,说说1厘米有多长并用一句话概括。明确: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3、建立1厘米表象感受: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1厘米的物体,慢慢的抽出物体,感
5、受两指间的缝隙就大约1厘米,闭上眼睛把1厘米的长度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启发:发现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4、正确使用直尺出示几种不同的使用直尺的图,要求判断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导出正确使用方法:让尺子与所要测量的物体的边平行,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动手:用尺子正确测量各种实物,并记录结果。(三)巩固操练,多种方式使用长度单位抢答:尺子直接测量铅笔铅笔的左端被物体遮住,只见右端刻度。启发:第二张图的铅笔是几厘米?怎么知道的?这两种测量方法你会选哪种?小结:第一种物体左端对准直尺0刻度是常用的一般量法,直接观察右端对准的刻度读出结果;第二种是在特殊情况
6、下会碰到的(如尺子断了)量法,用物体右端的刻度减去左端的刻度得出结果。(四)拓展练习量一量:小蚂蚁清晨外出跑步,量一量从出发点跑到旗杆的位置跑了几厘米,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探讨小蚂蚁该如何做呢?若到树下去躲雨,要跑多少厘米呢?雨停后小蚂蚁还要走多长的路才能到家?思考小蚂蚁直接跑回家和躲雨后走回家哪个更远呢?(设计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五)总结: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必须使用统一的单位长度;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量;让尺子与所要测量的物体的边平行,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物体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七、课堂总结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出新的要求,这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八、课堂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线,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质疑-探究-释疑”的过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