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93225734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9.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自主落实考点分层突破分层限时集训栏目导航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高考备考指南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对应学生用书第 28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阅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 A 太阳辐射,B ,C 。 2大气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字母),最终来源于 (字母)。 3填写下列内容,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4阴天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主要得益于 (字母)。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A地面增

2、温大气增温C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1.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2从波长来看,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而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均属于长波辐射。 3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4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 ,弥补地面热量的损失。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二)热力环流 1.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高低高冷热冷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形成过程: 冷热上升下沉水平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1.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最简单的环流

3、 ,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理解热力环流的几个关键点: (1)大气的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 ,热上升,冷下沉。 (2)大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 ,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 ,总是低空高于高空。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气压与等压面凹凸的关系: 受热地:低空下凹 ,高空上凸; 冷却地:低空上凸 ,高空下凹。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 ,下凹是低压,上凸是高压。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读下面两图,图示区域均位于北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

4、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代表高空风的是甲图,代表近地面风的是 图。 2F1、F2、F3分别代表的力是 、地转偏向力、 ,三力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填字母)。 F1乙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2 高空风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风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4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对应学生用书第 29页) 考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5、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2)自近地面向上,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的多少、空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6、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华

7、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考向 1 大气受热过程的解读 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B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 ,会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减

8、弱,会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反射等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会减少;出现雾霾天气 ,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在夜间会增加。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向 2 大气受热原理的应用 2(2018武威模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 ,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

9、的吸收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A (2)B 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果品质量。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向 3 分析某地昼夜

10、温差的大小 3(2017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 ,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 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

11、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信息获取 (1)文字信息: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2)图表信息:气温高于,说明应是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曲线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 B (2)C 第(1)题,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 (12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 ,排除。枯雪年 ,降水少,总体温度低 ,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 ,云层厚温差小 ,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 ,所以选。第(

12、2)题,由上题判断可知 ,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 ,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 ,两曲线上下差异大,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 ,不是最低气温。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 2|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1示意图法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 (1)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

13、返回导航下一页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山谷风 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影响与应用 山谷(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 (盆地),使谷底(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 (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城市热岛效应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

14、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风向与风力的判断 (1)风向的判断与绘制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按照以上方法可绘出风向,如下图所示 (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风: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高空风: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风力的判读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5、风力大,反之则小,如下图,风力: ABCD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考向 1 热力环流的形成 1(2018衡阳模拟)“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 ,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 ,温差最高可达 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 ,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 ,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1)(3)题。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

16、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B (2)B (3)D 第(1)题,根据材料, “冷岛效应” 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 ,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 正确。该效应大气不会形成热力环流 ,A 错误;阳光照射强弱

17、绿洲与沙漠相同 ,C错误;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 ,D 错误。第(2)题, “冷岛效应”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 ,B 正确。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 错误;绿洲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 错误。第(3)题,读图,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 “冷岛效应”最显著,D 正确。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 “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误。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向 2 热力环流的应用 2(2018福州模拟)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 “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

18、镂空 ,无论风向来自何方 ,风力多么微弱 ,都会被引进风塔中 ,并透过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压力将气流循环到室内。风塔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 (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 , 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凉。读图,完成(1)(2)题。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与图中建筑物空气环流原理相似的是 ( ) A海滨的海陆风 B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 C低纬度的信风 D登陆我国沿海的台风 (2)该风塔( ) A最适宜在冬半年使用 B形成原理与孔明灯上升运动相似 C顶部气流运动是辐合下沉 D下方水池面积越小,降温效果

19、越好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A (2)C 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 ,塔下中央水池升温慢 ,相当于冷却,伊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高,建筑物周围受热 ,因此图中建筑物空气环流类似于热力环流。第 (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顶部气流运动是辐合下沉,C 正确,B 错误。该风塔主要是降温用 ,最适宜在夏半年用;下方水池面积越大,增温越慢,降温效果越好,D 错误。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向 3 风向与风力大小的判读 3(2018 台州模拟)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 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20192019版高三一

20、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重庆 5500 m高空的风向是 (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 ) 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B昆明、长沙、上海、青岛 C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D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C (2)B 第(1)题, 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 , 500百帕等压面属于高空等压面,该等压面在重庆分布的海拔高度为 5 700 m ,且自南向北降低 ,说明同一高度南部气压高 ,北部气压低,故重庆 5 500 m高空的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 ,因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故重

21、庆 5 500 m高空的风向是偏西风。第(2)题,近地面气压与高空中相反 ,高空中气压自南向北递减 ,则近地面自南向北递增 ,昆明、长沙、上海、青岛四城市自南向北排列。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图表判读系列(四)| 等压面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 31页)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采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用等高线将起伏不平的等压面投影到平面图上,就构成了等压面图。常见的等压面图有以下三种:用高度数轴反映等压面高度分布的图示(图 1);用不同等压线的空间分布反映等

22、压面剖面的图示 (图 2);结合等温面反映等压线空间分布的图示(图 3)。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图 1 等压面分布图 图 2 等压面剖面图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图 3 等压面上等高线分布图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1判断气压大小 (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1,PAPC,PBPD。 (2)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

23、下凹处气压低。如图1,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1)判断陆地与海洋 (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 (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 (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图1 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

24、日较差较大,如图1 中乙地。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 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信息获取 图表信息: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B 根据图中等压面 P2在 38N 高空向上凸, 可以推断出 38N 高空为高压,其近地面为低压 ,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由甲地向 38N 方向运动,再结合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可判断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

25、向为西南风。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迁移应用 1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多晴朗天气 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 D产生四地

26、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C (2)D 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地、乙地、丁地、丙地;甲地为高压 ,因此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是高压 ,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是低压 ,气流上升。第 (2)题,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 ,也影响丙、丁两地之间的风速;四地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

27、(2018天津模拟)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热力原因形成 )示意图,回答(1)(2)题。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空气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019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此时,图中 M 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D (2)A 第(1)题,在近地面附近乙地的等压面向下弯曲 ,说明其为低压,气温较高,空气密度较小;甲地的等压面向上凸起 ,说明是高压 ,气温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同理可判断出在高空的同一高度,丙地的气压较高 ,丁地的气压较低。第 (2)题,在近地面, M 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风 (要注意图中的指向标 )。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分层限时集训(六)点击图标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