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92302148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章 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 古诗鉴赏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文阅读训练六“九日齐山登高”隐括诗词古诗鉴赏第三章群文阅读训练一、一诗两练一、一诗两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壶携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霑衣?注注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出任池州刺史时,与来访友人张祜同游酬唱之作。牛山句: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泪水滂沱)去此而死乎!牛山,在今山东临淄。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

2、,用“翠微” 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 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 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 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 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解析答案1234原题训练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概括。答案答答案案(1)节日登临的愉

3、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2)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3)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4)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1234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眺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 秋意。B.颔联中“菊花”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C.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

4、迟暮 而感伤。D.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 的释然。E.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 兴寄高远。解析答案1234追加训练4.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答案答答案案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抑郁之思,“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旷达之情,一个虽遭贬谪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234二、隐括诗词训练二、隐括诗词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水调歌头隐括隐括注注杜牧之齐山诗

5、杜牧之齐山诗朱熹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注注 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5.分析上阕“空翠渺烟霏”一句的作用。答案答答案案描绘了一幅山色空翠、烟霏飘渺的画面,营造了悠远空灵的意境,蕴含了词人对山水自然的追求;承接上文,是对“何处”的巧妙回答。566.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答答案案表达了词人排解愁苦、乐观旷达的感情;下

6、阕中“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表达了词人不辜负美好时光,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或“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意指人生有限,学会排解,肯定当下人生的价值)(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意指无限宇宙之中充满生机,对人生的旷达)(或“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借齐景公游牛山的典故,表现了词人的乐观)。5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定风波重阳重阳苏轼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注注 翠微:山上的小亭。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7.下

7、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词作题为“重阳”,说明词人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道登 高赏菊,饮酒赋诗。B.词作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行踪,后一句描绘了“江涵”“秋影”和 “雁飞”三幅画面。C.“难逢”道出了词人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须插” 形成因果照应。D.词人用“携壶”“菊花”“佳节”“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E.上阕即景生情,下阕以酒助兴,词人在上下阕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形成鲜明对照。解析答案788.词作结尾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答案答答案案第一问:词人直言不用“怨斜晖”,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词人借用齐景公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使生死观的表达更显得超凡脱俗,人生的境界更加高远。78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