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92251105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9.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OWERPOINT TEMPLATE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目目录录第一章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概述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第三章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四章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五章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六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目目录录第七章 国外儿童音乐

2、教育理论与方法第八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第九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案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概述第一章第一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含义、 价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第一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含义、 价值 一、艺术教育的含义一、艺术教育的含义 艺术教育是以音乐、 美术等手段和内容的教育。 艺术教育大致包括艺术知识、 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三方面内容。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功能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功能 艺术教育的功能是其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

3、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所特有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一)(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1.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塑造具有艺术修养的公民 (二)(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个体功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个体功能1.促进儿童大脑潜能的发展2.促进儿童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3.促进儿童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5.促进儿童情感和意志力的发展6.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含义、 价值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 纵观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人们普遍承认艺术教

4、育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具体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 它主要作为发展的手段还是目的受到艺术教育价值两大理论学派 “本质论” 和“工具论” 的影响, 而产生了一些分歧和争论。第二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一)(一) 确定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依据确定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依据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准则。 制定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 包括社会发展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要求、 学前儿童艺术活动本身的特点及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1.社会发展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要求3.儿童的

5、发展水平与需要3.艺术活动本身的特点 (二)(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结构, 是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 它包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总目标、 分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及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第二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 (一)(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 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幼儿的情感, 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 发展其想象力、

6、记忆力, 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 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 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可分为绘画、 手工和美术欣赏。第三节 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 艺术是学前儿童感受美、 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 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而学前儿童的审美体验与艺术表达形式是丰富多元的。 一、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概述一、

7、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概述 在我国, 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楼必生、 屠美如、 许卓娅、 孔起英等一批专家,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派的 “异质同构” 的理论假说以及中科院哲学研究所滕守尧研究员关于审美心理与审美教育研究的系列理论. (一)(一) 综合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综合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的滕守尧研究员撰写的 审美心理描述 艺术与创生 等著作,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 艺术与视知觉 视觉思维 等一大批论著相继问世并被译成中文, 成为综合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基石之一。 (二)(二) 同构的内涵同构的内涵

8、人们常用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形容诗歌与绘画意象的沟通性; 用“凝固的音乐、 彩色的诗篇、立体的图画”来形容建筑物或雕塑,说明音乐、绘画、雕塑、诗歌等艺术之间的情意沟通性。第三节 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 1.不同艺术作品间内容情感表现性的相似性, 使主体产生情感的态度和体验的相似性 2.艺术作品主要构成要素所唤起情感象征的沟通性 (三)(三) 综合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综合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 综合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 有助于艺术综合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天赋, 使童

9、年获得更多的欢乐。 (四)(四) 综合艺术教育的目标及课程的目标体系综合艺术教育的目标及课程的目标体系 综合艺术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音乐、 美术、 文学、 戏剧等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 按照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 提高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儿童获得美的熏陶。 因此, 综合艺术教育给予儿童的不是简单的技艺知识, 而是一种结构, 一种能力, 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 最终达到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 二、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二、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在开展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时, 既可以抓住音乐、 美术、 文学、 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要

10、素, 进行有机同构, 也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与经验, 选择某一人文主题来设计组织系列活动, 将各种艺术形式通过主题线索进行有机整合, 从而使儿童产生更加整体、 深刻的审美体验。第三节 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 (一)(一) 不同艺术形式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不同艺术形式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1.音乐与美术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音乐和美术是具有不同审美特征的艺术, 二者既相异, 又相通。 音乐是以流动的有节奏的音响为媒介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 而美术则是运用色彩、 线条和形体等为媒介的造型艺术。 2.文学与音乐、 美术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相比于音乐与美术,

11、文学作品的情感更为大众化, 与学前儿童的生活情境十分贴切, 最容易为学前儿童所感受。 3.戏曲与音乐、 美术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戏曲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各地都有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 根植于各地的本土文化及乡音乡韵之中, 适合各地幼儿园基于本土文化特色进行选用。 而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 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 优美的舞蹈动作、 华丽的服饰和荡气回肠的唱腔扬名海内外。 4.民间游戏与音乐、 美术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玩一些有趣的民间游戏, 如跳绳、 踢毽子、 炒豆子、 斗鸡等游戏, 以及通过猜拳、 出三指、 黑白配等方式决定谁先玩等。第三节 学前儿童

12、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 5.动画与音乐、 文学有机同构的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动画是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 在幼儿喜爱的动画电视或电影中, 有许多美妙的音乐插曲、 风格各异的旋律以及打击乐节奏等, 能很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 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 (二)(二) 主题性综合艺术教育活动主题性综合艺术教育活动 主题性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兴趣能力及幼儿园阶段教育的主题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人文主题, 有机渗透与融合音乐、 美术、 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各领域教学内容而开展的系列综合性艺术活动。第三节 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探索 1.按照 “人与人” 主线开展的综

13、合性艺术教育活动 人生活在社会中, 总要与社会中各种人、 各类人交往、 交流, 总会产生各种关系与情感。 而家庭中的亲子之情则是世界上最原始、 最持久、 最美好的情感, 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 2.按照 “人与社会” 主线开展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 人是社会的人, 每个生命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以及社会产生各种关系, 与周围的各种社会人进行接触。 3.按照 “人与自然” 主题线索开展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 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 春华秋实, 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 学前儿童也是在大自然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 理应从小就养成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 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14、第四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 (一)(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 1.审美性原则 2.参与性原则 3.愉悦性原则 4.融合性原则 5.赏拙性原则 (二)(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1.建立平等宽松的师幼关系, 给幼儿提供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2.支持和引导幼儿为实现自己的艺术表现而学习必要的技能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艺术教育第四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评价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评价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

15、价是指在系统、 科学和全面地搜集、 整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整体规划的评价,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 内容、 组织形式和方法,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 进行艺术指导的幼儿园教师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整体规划性评价。 (一)(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2)作品分析法。(3)谈话法。(4)档案评估法。(5)测试法。 (二)(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16、活动评价的内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2.学前儿童艺术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第四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1) 感受与欣赏。 第四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2) 表现与创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第二章第二章音乐与儿童音乐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与内容幼儿音乐教育的途径第一节 音乐与儿童音乐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 音乐教育的哲学 一书中说:“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决于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因此, 让我们跟随专家的指引, 在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之前, 首先了解一下音乐是什么。 一、音乐

17、一、音乐 通常,人们认为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是一种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音乐通过表演在时间中展开, 最终诉诸人的听觉, 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 催人联想, 发人深省, 给人以精神力量, 引导人们热爱生活, 向往美好的未来, 激励人追求高尚境界。 (一)(一)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 已无法查考。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 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 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二)(二) 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 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主观反映的结果。 因此, 作为艺

18、术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 也必然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主观反映。 第一节 音乐与儿童音乐 二、儿童音乐二、儿童音乐 通常,人们认为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是一种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儿童音乐是反映儿童生活、 表达儿童思想感情的艺术, 同时也体现了儿童对音乐的兴趣、 感受、品味、 表现和再创造。 音乐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与儿童的发展有着许多联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一) 儿童音乐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音乐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二) 儿童音乐是儿童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儿童音乐是儿童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 (三)(三) 儿童音乐是儿童

19、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儿童音乐是儿童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四)(四) 儿童音乐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重要素材儿童音乐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重要素材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 美化心灵的作用, 是幼儿生活、 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 还是使幼儿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一、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 告诉我们, 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 幼儿时期

20、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其今后适应社会、 创造社会的能力。 (一)(一) 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二)(二) 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协作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协作能力的发展 (三)(三) 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四)(四) 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五)(五)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想象力、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想象力、 创造力以及语言的发展创造力以及语言的发展 (六)(六)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第二节

21、 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 二、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二、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是音乐。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 音乐教育能促进智慧的发展。 记得有人说 “音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一)(一) 音乐教育培养了幼儿的感知能力音乐教育培养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二) 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三)(三) 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四)(四) 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1.音乐教育对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2.音乐教

22、育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3.音乐课培养了幼儿的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1.音乐教育对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 三、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三、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 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 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 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 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这正表明: 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第三节 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 在描述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时, 我们以哈佛大

23、学心理学家加登纳教授儿童发展的制作、 知觉与感受三系统为框架, 分别对幼儿的音乐制作、 知觉与感受特点进行讨论。 一、早期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三系统与三阶段一、早期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三系统与三阶段 (一)(一) 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三系统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三系统 学家加登纳认为, 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两大系统: 制作系统、 知觉系统和感受系统。 (二)(二) 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岁前)符号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感官原动性, 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 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 只是起

24、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 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作审美对象。 这一阶段, 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 “本能性” 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2.第二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沉浸在符号媒介中, 形成符号系统。 (2)对符号的探索与扩大。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 灵活地歌唱, 进行演奏的实验, 能掌握音乐主题。 (3)审美形式感形成。 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 掌握音乐形式元素的一些特质。第三节 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 3.第三阶段:(8岁后) 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8岁后进入艺术发展的分水岭, 如果儿童在8岁前在三大系统的合力作用下已经获得了全面而基本

25、的音乐经验, 那么, 这样的儿童8岁后会继续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 他们会在音乐上变得更加自信, 在音乐经验上朝着更加老练、 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 二、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征二、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征 关于儿童音乐发展的特征, 本书首先描述了舒特戴森归纳的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以让读者对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再分别描述幼儿音乐三系统的发展特征。 (一)(一) 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1岁前: 对声音做出各种反应。 1-2岁: 自发地、 本能地 “创作” 并歌唱。 2-3岁: 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地唱

26、出来。 3-4岁: 能感知旋律轮廓。 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 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 能辨别音高、 音区, 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 能理解、 分辨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 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型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 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 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第三节 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 (二)(二) 幼儿音乐能力三系统的发展特征幼儿音乐能力三系统的发展特征 在幼儿音乐能力三系统的发展上, 知觉系统与制作系统的发展很难截然分开, 因为知觉是心理内部活动, 只有通过制作行为才能被确认。 鉴于此, 我们把幼儿音乐能力的知觉系统与制

27、作系统发展特征合起来描述。 1.幼儿音乐知觉系统与制作系统的发展特征 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与儿童在其他学科、 其他艺术门类能力上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 即音乐智能的先天成分比较明显。 音乐中的节奏与旋律感受力, 音高、 音色、 音强辨别力, 音乐记忆力, 都属于感性认知能力的范围, 较多受先天影响。 2.幼儿音乐感受系统的发展特征 (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 (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 换言之, 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用身体动作来感知、感受音乐。 (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 “关于” 某些事情的音乐。第四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

28、务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本身的情感性、 感染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来引发儿童的情感体验, 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明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 注意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分为歌唱活动、 韵律活动、 打击乐演奏活动、 音乐欣赏等活动。 (一)(一)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教育内容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教育内容 幼儿园歌唱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比例。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

29、 节奏、音准、 音域、 呼吸、 情感体验与表达、 独立性、 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 个方面。第四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二)(二)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教育内容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教育内容 舞蹈是用人的身体姿态、动作造型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 在学前儿童音乐活动中, 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开的。 随音乐进行的身体动作是学前儿童学习音乐, 体验和表达情感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 (三)(三)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教育内容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教育内容 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幼儿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打击乐演奏活动, 幼儿能够初步掌握简单打击乐器

30、的演奏技能, 发展节奏感, 了解并感受曲式结构和多声部织体, 在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创造意识、 创造能力、 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四)(四)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教育内容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教育内容 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与美的感受, 音乐欣赏是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 可以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 获得欣赏音乐的美的感受, 开阔音乐眼界, 丰富音乐经验,提髙审美能力。第五节 幼儿音乐教育的途径 一、渗透性的音乐活动一、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途径中, 渗透性音乐活动包括过渡环节的音乐活动、 各区域的音乐活动、 其他教育活动中的音乐活动、

31、节日中的音乐活动等。 二、专门性的音乐活动二、专门性的音乐活动 专门性的音乐活动是指教育者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和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 按照音乐活动的内容不同, 专门性的音乐活动一般分成歌唱活动、 律动活动、 节奏乐活动以及音乐欣赏活动。 (一) 关注专门性音乐活动的目标、 方法与结构 (二) 关注幼儿年龄特点与音乐能力发展 (三) 关注教师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第三三章章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发展幼儿歌唱的艺术表现力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 教给他们一些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即让儿童掌握一些初步

32、的表现手法,使他们学会有感情地唱歌, 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一、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一、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一)(一) 姿势姿势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站着或坐着唱歌, 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 放松; 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 两眼平视, 两肩放松; 口型保持长圆形, 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 根据正确的咬字及发音的需要适当地张开嘴, 应避免嘴角向两边延伸成扁圆形。 (二)(二) 呼吸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 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 均匀地用气, 并尽量在呼吸时一次性吸入足够的气息并保持住, 然后在演唱时根据乐句和表情

33、的需要慢慢地、 有节制地运气。 (三)(三) 发声发声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 动听的最基本要求。 要使儿童学会用 “自然美好的声音” 来歌唱,就必须运用一定的发声技巧。 首先要求儿童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 嘴巴自然打开; 不大声喊叫, 也不过分地克制音量。 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四)(四) 咬字吐字咬字吐字 唱歌和说话一样, 需要咬字吐字清楚才能表情达意。 但是, 由于受到歌曲旋律和节奏的影响,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 歌唱时的咬字吐字要比说话和念儿歌困难。 (五)(五) 音准音准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 但是,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 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每一个音的音高是比较

34、困难的。 掌握音准是幼儿园歌唱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 (六)(六) 协调一致协调一致 协调一致是指在集体的歌唱活动中, 儿童能够掌握一些正确地与他人合作的技能。 (七)(七) 保护嗓音保护嗓音 关于保护嗓音的一些基本知识, 应该让学龄前儿童掌握。 它包括不大声喊叫着唱歌; 不在剧烈运动时 (或剧烈运动后) 大声地唱歌; 不长时间地连续唱歌; 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唱歌; 不在咽喉发炎、嗓子红肿的时候唱歌; 等等。 二、歌唱的基本形式二、歌唱的基本形式 不同的歌唱表演形式可以表达出歌曲不同的演唱效果。 在学前儿童的歌唱活动中, 可以根据参加歌唱者的人数及合作、 表演方式的不同, 将歌唱的形式分为

35、以下几种。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一) 独唱独唱 (二)(二) 齐唱齐唱 (三)(三) 接唱接唱 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四)(四) 对唱对唱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五)(五) 领唱齐唱领唱齐唱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六)(六) 轮唱轮唱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七)(七) 合唱合唱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八)(八) 歌表演歌表演 (或合作歌表演)(或合作歌表演)第一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三、歌唱的选材三、歌唱的选材 (一)(一) 歌词方面歌词方面

36、 为儿童选择的歌曲, 首先, 其歌词应当有趣、 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 (二)(二) 曲调方面曲调方面 第一, 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时应注意歌曲的音域不宜太宽。 第二, 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时, 应注意歌曲的速度不宜太快, 一般以中速或中速稍快、 稍慢为宜。 第三, 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时应注意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一般节奏宜简不宜繁。 第四, 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时应注意歌曲的旋律宜相对比较平稳。 学前儿童最容易掌握的是下行的三度 (或以下) 的音程, 其次是四度、 五度和八度音程。 对六度和七度音程, 即使是中、 大班儿童的歌曲旋律可稍复杂一些, 可以增加一些三度以上的跳进。 最后, 为学前儿

37、童选择歌曲时, 还应注意歌曲旋律的结构宜短小而工整。第二节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 一、歌曲一、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 旋律相结合并能用声音表现出来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 一是先有文辞后据以谱写的歌曲; 二是先曲后词, 根据旋律填词。 可以由一个人独唱, 也可以多人齐唱,或多人多声部重唱、 对唱、 齐唱或合唱。 歌曲是音乐艺术中规模最小、 篇幅最短、 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 歌曲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占的比重最大。 二、歌唱的表演形式二、歌唱的表演形式 歌唱的表演形式是指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 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时所伴随的表演方式 (如动作表演

38、、 乐器演奏等) 的总和。 在学前阶段, 儿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 (包括节奏朗诵形式)。 三、三、 歌唱的简单知识和基本技能歌唱的简单知识和基本技能 歌唱, 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需要儿童用自己的嗓音来唱, 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在学前儿童歌唱活动中, 逐步使儿童掌握以下最基本、 最简单的歌唱知识技能。 (一)(一) 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 (二)(二) 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三) 正确的发声方法正确的发声方法 (四)(四) 歌唱的吐字咬字歌唱的吐字咬字 (五)(五) 歌唱的音准歌唱的音准 (六)(六) 正确的演唱技能正确的演唱技能第三节

39、发展幼儿歌唱的艺术表现力 一、共鸣位置与歌唱的美好音色一、共鸣位置与歌唱的美好音色 帮助儿童获得正确的共鸣位置和美好自然声音的方法主要有: 教师和儿童同伴的正确榜样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 轻声入手, 养成有控制的情感表达习惯; 从较高音区开始, 从上逐渐向下唱。 (一) 教师和儿童同伴的正确榜样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 (二) 轻声入手和有控制地进行情感表达 (三) 从较高音区开始逐渐向下唱 二、咬字、二、咬字、 吐字、吐字、 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 (一)(一) 咬字、咬字、 吐字与情感表达吐字与情感表达 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最讲究的技能之一就是字正腔圆。 “字正” 要求的是: 发音

40、时字头、 字腹、 字尾的准确到位和恰到好处。 (二)(二) 气息与情感表达气息与情感表达 音与音之间气息流动模式所造成的断顿、 跳跃、 连贯等音响特征, 也是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三) 帮助儿童获得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方法帮助儿童获得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方法 (四)(四) 教师的歌唱榜样教师的歌唱榜样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四章第四章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发展动作表演的艺术表现力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 幼儿园韵律活动, 一般包括律动及其组合、 舞蹈和音乐游戏三种类型。 一、律动及其组合一、律动及其组合 (一)(一) 律动律动 律动是指

41、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动作。 它可分为基本动作、 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三种。 (二)(二) 律动组合律动组合 律动组合是指按照一首结构相对完整的乐曲组织起来的韵律动作组合。 一般可以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 模仿动作组合及舞蹈动作组合三种。 二、舞蹈及其表现形式二、舞蹈及其表现形式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 它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运用舞蹈语言、 节奏、 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 塑造舞蹈形象、 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演艺术。 在学前阶段, 儿童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 集体舞集体舞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 (二)(二) 邀请舞邀请舞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

42、活动的基本类型 (三)(三) 双人舞双人舞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 (四)(四) 表演舞表演舞 表演舞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舞蹈形式, 可以在一般歌曲表演或舞蹈动作组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一般限定舞蹈者人数, 还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舞蹈道具等辅助材料, 通常在节日活动或文艺演出活动中被采用。 (五)(五) 自编舞自编舞 (自娱舞)(自娱舞) 自编舞 (自娱舞) 是儿童在掌握基本舞步和动作的基础上, 根据音乐的性质、 情绪创造性地自编舞蹈动作, 自娱自乐式的一种舞蹈形式。 三、音乐游戏及其种类三、音乐游戏及其种类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 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

43、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 (一)(一) 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来分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来分 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来分, 可以分为有主题的音乐游戏和无主题的音乐游戏两类。 1.有主题的音乐游戏 这一类音乐游戏一般有一定的内容或情节的构思, 有一定的角色。 儿童在音乐游戏中根据游戏中的角色模仿一定的形象, 完成一定的动作。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 2.无主题的音乐游戏 这类游戏一般没有一定的情节构思, 只是随音乐做动作, 相当于律动或律动组合, 但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游戏性, 即含有游戏的规则。 (二)(二) 从游戏的形式来分从游戏的形式来分 从游戏的形式来分,

44、 可以分为歌舞游戏、 表演游戏和听辨反应游戏三种。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2.无主题的音乐游戏 这类游戏一般没有一定的情节构思, 只是随音乐做动作, 相当于律动或律动组合, 但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游戏性, 即含有游戏的规则。 (二)(二) 从游戏的形式来分从游戏的形式来分 从游戏的形式来分, 可以分为歌舞游戏、 表演游戏和听辨反应游戏三种。 一、音乐的选择一、音乐的选择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音乐的旋律优美、 节奏清晰、 结构工整、 形象鲜明都是吸引儿童参与韵律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动作的选择二、动作的选择 学前儿童律动动作主要分为基本动作、 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三类。 针对不同年龄阶

45、段的儿童, 应该制订不同的动作来进行律动活动。 三、情节角色的选择三、情节角色的选择 律动活动中的情节与角色是引导儿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媒介, 因此, 律动活动中的情节和角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易于用音乐来表现; 其次, 容易被儿童认识和接受; 再次, 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四、游戏规则的选择四、游戏规则的选择 律动活动中的游戏规则绝大多数与音乐教育的目的相联系, 但是其中也有与其他教育目的相联系的规则。 因此, 在进行律动活动之前, 必须要明确教育的目的, 然后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 五、道具的选择五、道具的选择 在学前儿童的律动活动中, 并不一定要使

46、用道具, 在必须要使用的情况下, 选择道具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所选用的道具体积不能太大, 制作要精美细致、 牢固耐用, 要适合于儿童抓握与操作。 第二,道具对于儿童的律动活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能帮助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深化儿童对律动活动的体验和理解, 促进儿童对动作和音乐的表现力。第三节 发展动作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 这种活动又可以再具体分为: 创造性律动和集体舞蹈两种类型。 其特殊的具体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2.身体运动时, 能够与音乐保

47、持基本的协调性; 3.身体运动时, 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4.身体运动时, 能够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一、发展动作的协调性一、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与此有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选择安排循序渐进的动作学习序列;从较慢的速度开始并采用儿童最舒适的进度, 逐步加快速度; 可以从儿童的自然动作开始的动作, 应先从儿童的自然动作开始过渡; 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 可以采用 “拖” 的方法。 (一) 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二) 选择安排循序渐进的动作学习序列 (三) 从较慢的速度开始并采用儿童最舒适的进度, 逐步加快速度 (四) 可以从儿童自然

48、动作开始的动作, 应先从儿童的自然动作开始过渡 (五) 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可以采用 “拖” 的方法第三节 发展动作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二、发展动作的随乐性二、发展动作的随乐性 与此有关的方法主要如下: 让儿童自己边唱边做; 教师自己哼唱或弹奏曲调伴和儿童的动作过程;让儿童有较多机会跟随比较熟悉的音乐做动作; 引导儿童注意动作与音乐的情绪、 风格、 结构相协调;所选动作组合应为简单多重复且有整体美感的。 (一) 让儿童边唱边做 (二) 教师用自己哼唱或弹奏的曲调伴和儿童的动作过程 (三) 让儿童有较多机会跟随比较熟悉的音乐做动作 (四) 教师要引导儿童注意动作与音乐的情绪、 风格、 结构相协调

49、(五) 动作组合应该是简单多重复, 且有整体美感的 三、发展动作的表现性三、发展动作的表现性 与此有关的方法主要如下: 让儿童有机会看见更多由儿童和教师提供的动作表现范例; 让儿童有机会在同伴和教师的态度和行动鼓励下, 观察和用动作模仿各种真实的事物以及它们生动的运动状态; 让儿童有机会在美术、 文学作品的激发下进行动作的表现。 (一) 让儿童有机会看见更多由儿童和教师提供的动作表现范例 (二) 让儿童有机会在同伴和教师的态度和行动鼓励下观察和用动作模仿各种真实的事物及它们生动的运动状态 (三) 让儿童有机会在美术、 文学作品的激发下进行动作的表现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五章第五章

50、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打击乐活动方案的设计实践第一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打击乐器是儿童最易掌握的乐器之一。 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 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 最直接的工具, 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儿童节奏能力发展方面的一个表现, 也是儿童音乐感知、 理解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一、3434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儿童3岁以后, 特别是进入幼儿园接触了一些特制的打击乐器, 如小铃、 响板、 串铃、 铃鼓等, 使他们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得

51、到较大的满足。 在老师的引导下, 他们一般能学会较简单的演奏技能 (如敲木柄小铃: 双手各持1个, 相互轻碰; 敲响板: 一手将响板托于掌心, 另一手自上而下轻拍响板; 敲铃鼓: 一手持铃鼓, 用另一手轻拍鼓面)。 但是, 由于他们小肌肉尚未完全发育, 对乐器的操作能力、 探究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二、4545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 在乐器的操作和演奏技能方面较小班儿童有了较大的进步。 他们不仅能模仿成人、 教师的演奏方法, 并且开始探索同一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还能掌握演奏技巧稍高的一类打击乐器, 如铃鼓的晃、 摇, 沙球的震、 击

52、等。 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 他们对乐器音色、 力度、 速度的调整和控制能力也有所提高。第一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三、三、5656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 能力也较强了。 除了以上的乐器之外, 他们还能演奏一些使用小肌肉操作的乐器如三角铁及用手腕带动的乐器, 像双响筒等。 对于同一种乐器, 其演奏的方法也更丰富、 细化, 如用捏奏法演奏响板等。 在演奏过程中, 他们也更注意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用力方法, 有意识地控制适当的音量和音色。第二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活动方案的设计实践 一、适合小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

53、一、适合小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第二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活动方案的设计实践 二、适合中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二、适合中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第二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活动方案的设计实践 三、适合大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三、适合大班儿童学习的打击乐活动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第六章第六章幼儿的音乐欣赏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发展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幼儿的音乐欣赏特点 当我们讨论幼儿的音乐欣赏特点时, “欣赏” 指的是感受, 幼儿的音乐欣赏特点即幼儿的音乐感受特点, 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喜欢声音饱满丰富、一、喜欢声音饱满丰富、 情绪愉悦浓烈的音乐情绪愉悦

54、浓烈的音乐 合奏比独奏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因为合奏的声音饱满丰富、 音量大。 欢快、 激烈的音乐比舒缓、悲情的音乐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因为幼儿无条件地喜欢激烈的音量, 喜欢能让他们的神经系统变得异常兴奋的音响。 二、喜欢生动的音乐内容二、喜欢生动的音乐内容 如果一个音乐作品没有生动的内容, 那么幼儿就没有感受它的兴趣与能力。 所以, 幼儿的音乐感受必定分两个环节, 且两个环节的顺序不能调换, 必定是从内容感受环节走向音乐感受环节。 三、喜欢在运动中感受音乐三、喜欢在运动中感受音乐 幼儿的音乐感是由身体肌肉感引领的, 通过静坐倾听来感知音乐比较为难幼儿, 幼儿感知、 理解音乐的过程就是身体运

55、动的过程。 所以, 达尔克罗兹就儿童的音乐学习特点发出了 “音乐即运动” 的宣言。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 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 欣赏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欣赏中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一、倾听音响一、倾听音响 倾听是儿童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 它是对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利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对儿童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最自然和直接的一条途径。 (一) 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 (二) 倾听人体的声音 (三) 记忆声音 二、 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包括声乐曲、 器乐曲两种, 其内容主要有: (1

56、) 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 包括创作歌曲和广泛流传的民歌、 童谣, 如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小白菜、 太阳出来喜洋洋、 春天来了、雪绒花、 铃儿响叮当、 我的小鸡 等。 (2) 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包括由中外优秀儿童歌曲及优秀民歌改编的器乐曲, 如 小白船、 森吉德玛、 茉莉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夏日泛舟海上 等。 (3) 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器乐曲, 如 滑梯、 跳绳、 扑蝴蝶、 青蛙合唱、 熊跳舞、大象、 小士兵进行曲 等。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 (4) 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音乐童话作品, 如 龟兔赛跑、 骄傲的小鸭子、 彼

57、得和狼 等。 (5) 中外著名音乐作品, 如 牧童短笛、 金蛇狂舞、 瑶族舞曲、 钟表店、 玩具兵进行曲、 四小天鹅舞曲、 啤酒桶波尔卡、 土耳其进行曲 等。 三、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三、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 学前儿童可以学习的有关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主要包括: (1) 认识常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 听辨人声各声部和各种乐器的音色。 (3) 了解音乐作品的名称、 创作背景和作者。 (4) 听辨作品的音乐情绪, 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 音乐形象及作品的曲式结构,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 联想。 (5) 基本懂得音乐表现的各种手段: 节奏、 节拍、 力度、 速度、 调式、

58、 调性、 旋律和和声等。 (6) 通过各种媒介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第三节 发展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 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但是, 学前儿童需要通过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来感知音乐、 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 因此, 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中, 音乐欣赏是以学习如何听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一、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一、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 研究证明: 儿童不仅喜欢带有自己能够理解的歌词的歌曲作品, 而且也喜欢不带歌词的器乐作品。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都已经普遍应用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 如果可能, 教师应该尽力为幼儿选择公认最好的音

59、乐作品, 让儿童直接与音乐大师对话。 使儿童尽早开始发展对优秀音乐的敏感性。 二、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二、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 音乐的真实形象是通过真实的音响展示出来的, 教师必须尽力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 只有亲自聆听到最好的音乐音响, 儿童才有可能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音乐音响是真正美好的。 三、让儿童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三、让儿童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人在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过程中, 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 人对该事物的认识就越全面、 越丰富、 越深刻。 音乐认识也不例外。 四、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四、让儿童

60、有更多机会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知体验知体验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向儿童讲解音乐作品和让幼儿单纯地运用倾听的方式感知音乐。第三节 发展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五、让儿童有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五、让儿童有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受受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感受和表达活动经常是整体性的, 相互不能分割。 人在运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对音乐感知结果进行表达时, 实际上已经是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感知了。 六、引导儿童感受倾听环境中的音响的快乐六、引导儿童感受倾听环境中的音响的快乐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充

61、满了各种音响: 马叫, 蛙鸣, 暴风的呼啸, 雨水的低吟, 汽车的笛笛声, 火车、 飞机的隆隆声, 等等。 第四节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受、 理解、 鉴赏和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一种审美活动, 也是由音乐来了解世界的一种认识和思维的活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有关音乐欣赏活动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一、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一) 倾听 倾听是儿童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 它是对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 (二)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手段 (三) 根据音乐作品展开一定

62、的想象和联想 (四) 分析对比音乐作品的性质、 风格 (五) 再认欣赏过的音乐作品 二、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 选择恰当的音乐欣赏材料是进行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之前的重要环节。 音乐欣赏的材料主要包括音乐作品和辅助材料两个方面。第四节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一) 音乐作品的选择音乐作品的选择 音乐作品有声乐曲、 器乐曲之分, 同时又有题材、 体裁、 内容、 形式和风格上的不同。 为学前儿童选择音乐欣赏的作品时, 除了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儿童感知、 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更需要考虑音乐作品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丰富多样性。 (二)(二) 辅助材料的选择辅助材料的选择 (1)

63、 动作材料, 这是指能符合音乐的性质, 能反映音乐的节奏、 旋律、 结构、 内容和情感等的身体动作。 它可以是节奏动作、 舞蹈动作甚至是滑稽动作等。 (2) 视觉材料, 这是指形象具体地反映音乐的形象、 内容、 结构及节奏特点的可视材料。 它可以是图片、 幻灯、 录像或教玩具等。 (3) 语言材料, 这是指富有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的形象性的有声文字材料。 它可以是故事、 散文、 谜语、 诗歌或儿歌、 童谣等。第四节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一) 音乐作品的选择音乐作品的选择 音乐作品有声乐曲、 器乐曲之分, 同时又有题材、 体裁、 内容、 形式和风格上的不同。 为学前儿童选择音乐欣赏

64、的作品时, 除了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儿童感知、 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更需要考虑音乐作品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丰富多样性。 (二)(二) 辅助材料的选择辅助材料的选择 (1) 动作材料, 这是指能符合音乐的性质, 能反映音乐的节奏、 旋律、 结构、 内容和情感等的身体动作。 它可以是节奏动作、 舞蹈动作甚至是滑稽动作等。 (2) 视觉材料, 这是指形象具体地反映音乐的形象、 内容、 结构及节奏特点的可视材料。 它可以是图片、 幻灯、 录像或教玩具等。 (3) 语言材料, 这是指富有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的形象性的有声文字材料。 它可以是故事、 散文、 谜语、 诗歌或儿歌、 童谣等。国外儿

65、童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七章第七章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铃木教学体系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 1904年获取作曲文凭, 而后继续进修, 1907年以 匈牙利民歌诗节的结构 一文获博士学位。 同年, 在李斯特音乐学院任教,1919年任副院长。 柯达伊在音乐艺术领域的贡献分为音乐创作、 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二、柯达伊的主要教学理念二、柯达伊的主要教学理念 (一)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 (二)音乐是每一个小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 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 (

66、三)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 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 (四)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 因此, 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 (五)“只有最好的, 才是适合小孩子”, 他的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 (六)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 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 (七)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家、 教育家。 (八)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 对孩子而言, 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折磨, 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 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 (九)去开启千万人的耳朵和心灵接触庄严的音乐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十)孩子们在这里 (

67、学校) 所学的, 将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光和血。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三、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三、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 民间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二) 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三) 音乐教学中使用首调唱名体系 (四) 以 “儿童自然发展法” 来安排音乐教学 四、柯达伊教学法实施的方法和工具四、柯达伊教学法实施的方法和工具 (一)(一) 实施的方法实施的方法 1.相对音高或首调唱名法, 在英国合唱的传统训练中被充分的发展, 因为它可以指出音调和和声的功能。 2.匈牙利的民谣绝大多数为五声音阶, 因此, 早期的音乐训练皆采用五声音阶

68、。 3.对于小心安排的音乐理念和材料, 不是从知识方面, 而是从对小孩子的意义而来的。 (二)(二) 工具工具 1.手语柯尔文手势 2.节奏语言, 基本上由法国而来的。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五、教学体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培养方法及课例简析五、教学体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培养方法及课例简析 (一)(一) 节奏能力培养节奏能力培养 节奏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表现意义, 也是最容易引起儿童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 柯达伊认为, 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面。 之后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通过丰富的节奏活动发展对于节奏的感知、分离、 记忆、 多声部的协调配合等, 发展基础的

69、节奏能力。 1.体验稳定节拍 2.感知节拍与节奏 3.感知休止拍节奏 4.感知节拍重音和二拍子、 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5.节拍与节奏的对照与结合 6.利用节奏卡片熟悉节奏符号 7.培养儿童的节奏听觉和记忆的能力 8.形式多样的二声部节奏练习 9.变换节拍的练习 10.感知速度变化 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二)(二) 歌唱能力培养歌唱能力培养 匈牙利教育体系是以歌唱为基础的, 非常重视和强调合唱对于音乐能力发展的作用, 因此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歌唱教学在初学阶段大致有以下做法: 1.1.音的强弱、音的强弱、 高低的识别高低的识别 音的强弱、 高低是音的基本性质, 是音的

70、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前儿童歌唱能力过程中, 让儿童正确识别音的强弱、 高低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聆听识别音的强弱、 高低变化, 并且加以掌握和控制, 有利于为儿童歌唱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2.2.感知句式结构感知句式结构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会有其独特的结构框架, 作曲家会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来采用某种结构形式。 感知音乐结构形式的能力对于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3.3.初学阶段采用听唱的学习方式与合适的歌唱材料初学阶段采用听唱的学习方式与合适的歌唱材料 在儿童初学阶段通过听唱、 跟唱的形式, 伴随着律动、 游戏、 有情节的表演, 学会很多民间儿童歌曲, 着重培养儿童

71、对歌唱和表演的浓厚兴趣。 4.4.旋律短句的歌唱与创编:旋律短句的歌唱与创编: (1)编曲 以所学的音符、 节拍、 节奏等为基本元素, 以短小的音列或节奏短句为动机, 教会儿童最基本的编曲原则, 让儿童自己编曲, 教师从旁指导。 编曲可以引发儿童的兴趣, 有利于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2) 编词 对已学过的歌曲或者节奏换词或编词, 可以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 语言逻辑能力、 即兴反应能力等,同时对已掌握的歌曲和节奏也会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 六、柯达伊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主要贡献:六、柯达伊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主要贡献: 柯达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使得匈牙利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

72、发展得蓬勃且有朝气。 通过学习本民族音乐传统,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促进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 通过学习外国民族音乐、世界优秀音乐文化, 培养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 广阔的文化视野。 通过各种训练, 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使得音乐真正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第二节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 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兹 (18651950), 瑞士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 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 6岁学习钢琴, 受到音乐圣都的十年文化熏陶。1875年进入日内瓦大学, 一年后辍学来到巴黎, 参加法兰西喜剧院的工作。 二、达尔克罗兹

73、的主要教育理念二、达尔克罗兹的主要教育理念 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 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因此, 要进行音乐训练, 只训练耳朵、 嗓音、 手指等是不够的, 必须练好人的体态, 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一) 体态律动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 即听音乐并即兴地、 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达出对所听音乐的感受。 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最著名、 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 它集中表现了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思想。 1.要求学生以自身身体为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体态, 再现所听音乐。 2.体态律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 3.

74、注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训练。 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入手, 让儿童去聆听音乐的变化来进行律动,从而培养儿童的记忆与控制能力。第二节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 4.注重培养儿童的即兴创作欲望和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不但强调教师即兴演奏音乐, 同时在训练儿童合乐动作时常常也是要求学生即兴创作。 (二)(二) 视唱练耳视唱练耳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包括一系列的视唱练习, 通过练习, 训练耳朵、 身体与语言、 歌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这种视唱法与一般的不同。 它先采用一线谱, 通过读、 唱音名来认谱。 后按等时值读每个唱名, 再练习以不同速度或临时用教鞭指谱视唱法。 (三)(三) 即兴创作即兴创作

75、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动作、 语言、 故事、 歌曲、 打击乐及各种管弦乐器、 键盘乐器为工具运用节奏、音响材料进行即兴创作。 即兴把故事、 诗歌变为动作、 音响。 在进行即兴教学的过程中, 要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 从易到难的原则。 在培养即兴能力的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模仿。 教师要尽可能激励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达尔克罗兹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主要贡献四、达尔克罗兹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主要贡献 达尔克罗兹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在理论与实践中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体态律动学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调动了学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条件, 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对我国现

76、阶段的音乐教育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 卡尔奥尔夫(18951982), 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1895 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卡尔奥尔夫从小就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二、奥尔夫的主要教学理念二、奥尔夫的主要教学理念 (一)(一) 综合性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 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 它是结合动作、 舞蹈、 语言的有机整体; 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是

77、源于生命开端的、 是接近土壤的、 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二)(二) 创造性创造性 (或称即兴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 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 (三)(三) 亲自参与,亲自参与, 诉诸感性,诉诸感性, 回归人本回归人本 人类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 (即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等), 去协调、 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 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去体验、 去唱、 去跳、 去抒发与宣泄。第三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四)(四) 从本土文化出发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 “条条框框”, 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

78、自己去创造和安排, 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 不断地发展、 前进。 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 充满活力的。 (五)(五) 自生命开端的自生命开端的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种天性, 使孩子健康成长, 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 节奏、 韵律。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一) 核心核心 “元素性” 音乐教育是同动作、 舞蹈、 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它是以节奏为基础, 结合身体律动以及唱、 动、 听等方法的综合教学, 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核

79、心。 (二)(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元素奥尔夫音乐教学元素 奥尔夫教学体系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的音乐教学, 通常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1.节奏朗读节奏朗读 2.2.声势活动声势活动 3.3.形体动作教学形体动作教学 4.4.舞蹈教学活动舞蹈教学活动 5.5.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第四节 铃木教学体系 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 铃木镇一 (18981998), 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 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的一个小提琴制造商的家庭。 铃木镇一在东京完成学业后, 留学德国, 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8年。1928年与妻子回到日本, 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

80、 二、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二、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一、 人是环境之子 二、 学习越早越好 三、 练习越多越好 四、 学习环境要好 五、 教学法要更好 三、铃木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及特色三、铃木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及特色 事实上铃木音乐教学理念无法以三言两语而蔽之, 教师必须是相当了解铃木音乐教学理念或相关概念的人, 才能加以应用。Kendal(1973) 提出十点要领描述铃木音乐教学的特色如下: (一) 才能教育应当及早开始 (二) 让儿童聆听音乐 (三) 父母亲陪同学习 (四) 父母亲应陪同小孩每天练习第四节 铃木教学体系 (五) 背谱演奏 (六) 认谱教学 (七) 完整的课程 (八) 精选教

81、材 (九) 合作而非竞争的学习方式 (十) 游戏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体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四、教学体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铃木教学法不仅应用到小提琴等专门乐器的特殊音乐学习中, 它的教育思想对于广泛的学前音乐一般教学也非常适用。 在教育过程中, 把握住教学体系中的精髓思想, 应用到具体的音乐课堂中, 会使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一) 组织家长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家长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铃木教学法重视家长的参与教学, 在儿童的一般音乐教育中, 家长如何能参与到儿童的课堂? 现在的幼儿教育机构开设了很多的活动, 比如家长开放日。 (二)(二) 创造环境,创造环境,

82、 让儿童们通过听觉感受音乐让儿童们通过听觉感受音乐 铃木教学法强调音乐中听的重要性, 铃木镇一曾说过: “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 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 以后多练习就多出效果。 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力训练上的发展。”第四节 铃木教学体系 (三)(三) 以积极鼓励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以积极鼓励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我国的教育文化自古就有 “严师出高徒” “不打不成器” 的说法, 认为只有教师严厉甚至苛刻地对待学生, 才会出好成绩, 学生才会成材, 有大作为。 (四)(四) 反复加强练习反复加强练习 铃木教学认为儿童在鼓励之中不断重复地练习, 通过强化式的训练, 可以让儿童在艺术上、 技术上精益求

83、精。 但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反复地练唱往往会使孩子们感到厌倦, 甚至失去积极性, 最后鹦鹉学舌般地跟唱或跟练。 (五)(五) 游戏化的教学游戏化的教学 对于大部分学前儿童而言, 在户外玩耍远比在室内学音乐要来得有趣得多, 所以铃木希望教师能正视这一现象, 找到能够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无论上课的气氛, 学习的过程, 或是学习的方法, 都要尽可能趣味化, 儿童才会愿意接受和学习。 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让儿童在玩中得到知识, 享受游戏教学的乐趣。第五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 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一、生平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 卡巴列夫斯基 (1904 1987年) 苏联作曲家、 音乐

84、教育家、 音乐活动家。 二、卡巴列夫斯基教学大纲二、卡巴列夫斯基教学大纲 及其特点及其特点 (一)(一) 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思想: 新音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些音乐技能和技巧, 而是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开始, 引导学生形成对音乐审美价值的正确观念, 提高学生真正的修养。 (二)(二) 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 1.将 “三个支柱” 观点作为新大纲的基本要素 2.把用音乐吸引孩子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问题 3.利用音乐本身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作为教学原则之一 4.注重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连续性 三、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实验三、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实验 (一

85、)(一) 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思想 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实验是以自然主义教育、 进步主义教育和现代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 他强调知识是由个体在自然发展过程中通过个体经验而获得的。第五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 (二)(二) 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 1.乐器制作。 2.简单的乐器使用。 3.歌唱。 4.早期创作。 5.合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第八章第八章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及意义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领域划分学前儿童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节 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美术起源的理论一、美术起源的理论 美术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行为, 是人类用于获得想象形式、 美化环境的

86、基本方法。 人类活动最早的证据是用视觉形式记录的。 人们创造和运用美术来表达感情、 交流观念。 (一)(一) 模仿说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美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 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 “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 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 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艺术创造靠模仿能力, 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二)(二) 游戏说游戏说 德国美术家席勒在 美育书简 中, 通过对游戏与审美自由之间的比较研究, 首先提出了美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 席勒认为, 艺术发生的真正动力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它既是人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辩

87、证统一, 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三) 巫术说巫术说 与游戏说不同, 巫术说是在直接研究原始美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而在西方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成为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有泰勒、 佛雷泽、 雷纳克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 “野蛮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人性作用。第一节 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四)(四) 表现说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美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情感表达是美术最主要的功能, 也是美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持此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在他们看来

88、, 原始人所有的美术活动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那就是他们通过各种美术来表达情感,从而促成了美术的发生和发展。 二、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二、美术的发生和发展 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人类社会还处在原始社会时就产生了原始美术。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感到自己软弱无力时, 便转向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和祈求, 从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 三、美术的本质三、美术的本质 所谓本质, 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 以及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内在联系。 美术的本质就是指美术这一事物的根本性质, 以及美术与其他诸如政治、 经济、 哲学、 宗教、 文学等的内在联系。 四、美术的特征四、美术的特征 作

89、为艺术的一大门类, 美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节 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一) 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 形象性可以说是各艺术门类共同的特征。 没有形象, 就没有艺术, 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 (二)(二) 瞬间性和永固性瞬间性和永固性 美术作品是静止的, 即使描绘一个运动过程也只能截取其中一个瞬间。 这个瞬间一旦被美术作品创造为形象, 就永久固定下来。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及意义 一、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一、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美术创作和欣赏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与他们整体智慧的发展相联系。 由于这些特殊性

90、,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有着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一) 儿童美术中透出的是孩子直接的感知能力 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了儿童自己造型的能力。 儿童感知世界与成人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他主要包括直觉、 观察、 想象、 猜测、 灵感以及对世界美好的幻想等, 不存在逻辑和固定程序以及固定的绘画定位, 比成人欣赏或绘画时运用的思维方法要简单得多。 (二) 儿童美术给了孩子无限的创作空间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 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 也是儿童心灵纯洁的表现。 (三) 儿童美术充分表现出孩子的想象力 一位哲学家曾经讲过这样的话; “想象对于孩子, 比万贯

91、家产更加重要。” 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形成的基础, 而儿童早期又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学前儿童从事美术活动的意义二、学前儿童从事美术活动的意义 美术在幼儿所有的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但占的比重大, 而且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美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全面完整的活动,需要学前儿童全身心地投入。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及意义 (一) 为学前儿童提高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二) 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 (四) 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与全面和谐成长 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领域划分 按照

92、不同的标准,学前儿童美术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划分。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 可以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和 “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为了便于指导, 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两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 大胆创造, 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 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 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 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欣赏评述” 这一学习领域

93、则更注重通过感受、 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 内化知识, 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第四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一、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 1.具备简笔画、 色彩、 素描、 国画、 雕塑等专业美术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具有绘画基础和掌握基本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2.洞悉美术各流派的绘画风格, 掌握美术的前沿动态。 3.把握学前儿童的特点,具有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幼儿美术教育有独特的见解。 二、美术教学能力二、美术教学能力 1.具备美术教育的教学才能和美术创作的技能, 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优秀作品。 2.具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创造能力, 把美术与音乐、 语言、 社会、 健康

94、等领域相融合。 3.具备专业智慧, 即具备创造力、 反思力和协同力, 教师能够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能够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 工艺装饰品, 体验创造的乐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第九章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 一、观察分析法一、观察分析法 观察分析法, 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前儿童有意识、 有目的地通过视觉感官感知事物, 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也就是引导学前儿童仔细观察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 使之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的一种方法。 二、示范与范例法二

95、、示范与范例法 示范法, 是以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 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 好的示范法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 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从而使他们积极参加活动,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促进师生互动。 三、游戏练习法三、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 就是使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耍的方式进行, 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 更自然的展开教学活动, 增强教学效果 (一) 添画游戏 (二) 涂色游戏 (三) 构图游戏 (四) 智力游戏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 四、语言法四、语言法 学前儿童的语言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产物,语言能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

96、学前儿童先天的生理发展与认知发展水平, 周围环境及成人的影响等,其中幼儿园教育是重要的因素。 五、形象比喻法五、形象比喻法 教师对所描绘对象进行一定的比喻, 使复杂的结构关系更简单的描述出来, 学前儿童更易理解。 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启发学前儿童积极地进行形象思维和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 六、分层指导法六、分层指导法 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水平, 对幼儿进行分层次的指导, 其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体现了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原则。分层指导法可以从目标分层、 资料分层、 指导分层、 评价分层来实施。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是进行学前儿童美

97、术教育的基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并根据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美术教育活动。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在绘画、 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三方面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一、国外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一、国外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一)(一)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第一, 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视知觉和视觉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 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 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 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第三, 阿恩海姆认为, 在儿童绘画时, 他所

98、面对的是把观察的事物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艰巨任务, 在画纸上创作出与他所见的物体具有等同结构的形象。 第四,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 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快的, 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 最规则 (对称、 统一、 和谐) 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完形。 (二)(二) 赫伯特赫伯特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 第一, 里德在 通过艺术的教育 一书中阐释了很多世纪以前柏拉图对艺术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意见,即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 第二, 里德运用了荣格的心理类型概念和集体无意识概念来说明儿童美术。 第三, 里德把游戏视为

99、艺术的一种形式, 这种假说立足于里德对艺术的界定, 那就是艺术是 “人类以物质宇宙的基本形式和生命有系统的节奏努力于达成统整”。 第四, 自爱解释图式与儿童心目中的心象之间的关系时, 里德同意这样的假说, 那就是儿童一直在设法摆脱现实, 第五, 在论述儿童美术表现的目的, 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情时, 里德认为 “各种类型的儿童, 甚至有写实表现技能的天才儿童, 第六, 基于里德对艺术的这种认识, 基于里德认定教育不仅是一种完成个人化的历程, 而且是一种统整的历程, 所谓统整, 就是个人的独特性与社会的统一性协调, 我们不难理解里德的所谓艺术即教育,教育即艺术, 艺术与教育完全交互融合, 教育应

100、以艺术作为基础的命题。 二、我国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二、我国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受欧美相关研究的影响, 我国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 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陈鹤琴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二) 屠美如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三) 黄翼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四) 杜玫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第十章第十章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 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 美术教学目标的编写, 可以从教师角度入手, 也可以从学前儿

101、童角度入手。 从儿童角度入手, 分为三种表述方式: 行为目标、 展开性目标和表现目标。 (一)(一)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陈述了儿童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 这种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行为目标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 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2) 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3)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二)(二) 展开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学前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 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 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三)(三) 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学前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它

102、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 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 所以,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 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 (一)(一) 绘画活动绘画活动 1.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选择、 确定绘画种类、 内容。 2.准备教案。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计划, 目标要明确, 考虑要周密。 3.准备必要的工具、 材料。 要根据教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如这次作业要用几种颜色? 4.如有必要, 准备相应的范画、 写生实物等。 (二)(二) 手工活动手工活动 1.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工活动内容。 手工制作取决于手指

103、小肌肉群的发展,同时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理解也决定内容的选择。 2.准备教案, 确定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 小班适合示范法, 大班适合范例法等。 3.教师和学前儿童一起准备必要的工具、 材料 (包括装作业的容器), 要注意工具的安全性。 使儿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与创作能力。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 (三)(三) 欣赏活动欣赏活动 1.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儿童的年龄不同, 思维习惯、 接受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异。 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以符合儿童的欣赏习惯, 被儿童接受, 达到教学的要求。 2.选择合适的欣赏手

104、段 (多媒体、 实物、 挂图等)。 欣赏手段的多样化, 既能调动学前儿童欣赏的兴致, 提高儿童欣赏时的注意力, 也能给儿童多感官的刺激, 加深和强化欣赏效果。 3.教师需熟悉所要欣赏的作品, 设计欣赏的重点和描述内容。 每件作品从形式、 技法搭配内容, 所表达出的东西是多方位的, 欣赏时要选择其中适当的、 儿童能理解的内容作为欣赏重点。 4.如有可能, 可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布置相应的环境, 以增加欣赏的效果。 三、活动过程三、活动过程 (一)(一) 绘画绘画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是要让儿童初步学习感知、 理解造型、 色彩、 构图等艺术语言, 并大胆地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进行创作性的表现, 培养其绘画创

105、造能力和创造意识; 初步学习和掌握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 讲解的方法, 给学前儿童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 (二)(二) 手工手工 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教学, 更多的是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习惯, 使学前儿童脑、 眼、 手的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得到锻炼。 在此基础上, 引导儿童初步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 并学习大胆地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创造和制作多种平面的和立体的手工作品。 (三)(三) 欣赏欣赏 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心理各阶段, 结合美国美术批评家费尔德曼的美术批评程序, 我们

106、可以把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描述阶段 2.形式分析阶段 3.解释阶段 4.评价阶段 四、活动延伸四、活动延伸 幼儿园日常美术教学活动时基本美术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相对于基本美术教学活动而言, 日常美术活动具有较强的游戏性, 它给学前儿童的操作以充裕的时间、 充足的材料和充分的自由性, 因而能让儿童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 (一)(一) 美术角活动美术角活动 美术角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日常美术活动形式。 它可以满足那些对美术有兴趣的学前儿童随时进行操作的需要, 适用于没有专门美术室的幼儿园开展活动, 其空间至少应容纳一组儿童进行同时操作。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

107、程序 (二)(二) 美术室活动美术室活动 美术室的设计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而定, 一般适用于有较大活动空间的幼儿园。 美术室可以划分欣赏区、 绘画区和手工区三个区域。 (三)(三) 日常环境布置活动日常环境布置活动 日常环境布置活动是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日常美术活动。 在参与布置过程中,儿童可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 对于自己布置的 “杰作”, 也会更加精心的爱护与珍惜。 (四)(四) 渗透在其他领域中的美术活动渗透在其他领域中的美术活动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 儿童教育也应该是整体的。 因此, 教师在进行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时,要有整合观念。 一方面, 要充分挖掘

108、活动中美的成分, 将之作为美术教育的一种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当成一种手段来促进其他领域的教育, 做到相辅相成。 (五)(五) 节日活动中的美术活动节日活动中的美术活动 节日活动是一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和情趣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 教师应加以利用。 (六)(六) 日常外出中的欣赏活动日常外出中的欣赏活动 幼儿园的外出参观、 旅行、 散步, 是引导学前儿童进行美的欣赏的好机会, 它可以帮助儿童积累视觉表象, 学习观察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力。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组织程序 (七)(七) 随机性的美术活动随机性的美术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 抓住每一个契机

109、, 进行随机性的美术教学。 (八)(八) 家庭中的美术活动家庭中的美术活动 家庭中的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辅助部分, 也是家园一天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 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计划、 幼儿园一日的活动, 并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来。第二节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设计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时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简单的绘画工具、 材料的使用方法, 运用线条、 形状、色彩、 构图等造型要素及变化、 平衡、 强调等造型原理, 创造可视的平面形象, 表达自己审美感受的过程。 一、小班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一、小班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参加绘画活动, 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培养

110、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2.引导学前儿童认识以手臂和手腕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掌握其使用方法, 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3.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点、 线和简单形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大概形象和明显特征。 4.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红、 黄、 蓝、 绿、 紫、 黑、 棕、 白,68种颜色, 培养他们对色彩的兴趣, 并会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第二节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设计 二、中班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二、中班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在小班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以手指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掌握其使用方法, 体验绘画的乐趣。 2.引导学前儿童

111、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特征。 3.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使用12种颜色, 辨别同种色的深浅, 帮助他们学习用于与物体相近似的或相像的颜色作画。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布置画面, 使他们能注意物体的上下、 左右的关系。第二节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设计 三、大班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三、大班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 体验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前儿童独立地、多样化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完整形象和细节部分。 3.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画面需要, 恰当运用各种颜色, 并学习色彩的调配, 表现画面需要, 恰当运

112、用各种颜色, 并学习色彩的搭配, 表现画面的深浅、 冷暖关系, 培养学前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性。 4.引导学前儿童均衡对称地安排画面。第三节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设计 幼儿园手工活动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贴、 撕、 剪、 折、 塑等方法, 对各种形态 (点、线、 面、 块状) 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 改造、 制做出占有一定空间的、 可视而且可触摸的各种具体的形象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 一、小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一、小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参加各种手工活动, 使他们意愿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 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胶水、 糨糊等粘

113、贴一些简单的点状材料和面状材料。 3.引导学前儿童初步学习撕纸的方法和使用剪刀的方法。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使用面状材料, 按照对边折、 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的物象。 5.引导学前儿童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 初步学习用搓、 团圆、 压、 黏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物象。第三节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设计 二、中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二、中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喜爱各种手工活动, 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 2.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粘贴比小班复杂的点状材料及自己剪成的面状材料。 3.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面状材料, 分块剪、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 4.引导学前儿

114、童学习用多种技法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 组合成整体物象。 5.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抻拉等多种泥工技法, 塑造不同平面泥工的物象。 6.引导学前儿童综合利用各种材料、 工具和技法来布置环境,制作教具、 玩具、 礼品、 演出服饰、道具等, 并注意装饰美丽。第三节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设计 三、大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三、大班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材料, 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拼贴或制作物象, 表现一定的情节。 3.引导学前儿童用目测的方法将面状材料, 分块剪、 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 4.引导学

115、前儿童学习用多种折法折出物体各个部分, 组合成整体物象。 5.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多种泥工技法, 塑造不同形象的立体物象。 6.引导学前儿童综合利用各种材料、 工具和技法来布置环境,制作教具、玩具、 礼品、 演出服、 道具等, 并注意装饰美丽。第四节 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儿童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形成和儿童的一般发展方面, 有着其他活动不可代替的功效。 与绘画教育、 手工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体系。 一、小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一、小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物品和美术

116、作品, 培养幼儿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使儿童愿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 并对美的物象有所反应。 2.培养学前儿童集中注意力观察欣赏的习惯。第四节 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 二、中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二、中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欣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 能理解的美术作品、 玩具、 生活物品、 节日装饰、 环境布置等, 培养儿童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 2.引导学前儿童欣赏作品的造型、 色彩、 构图, 了解对称美, 初步培养儿童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3.引导学前儿童欣赏作品的内容美, 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 4.引导学前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 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

117、象。第四节 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 三、大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三、大班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欣赏能理解的绘画作品、 工艺品、 雕塑、 建筑物等, 培养学前儿童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引导学前儿童进一步欣赏作品的造型、 色彩、 构图、 知道对称、 均衡美, 初步学会正确评价美。 3.引导学前儿童进一步欣赏作品的内容美, 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 4.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欣赏活动, 能用语言、 动作、 表情等表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第四节 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思路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思路 学前儿童美

118、术欣赏过程主要有作品描述阶段、 形式分析阶段、 阐释意义阶段和作品评价阶段。 1.对作品描述阶段的指导 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瞬间的强烈感受, 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 是儿童直觉地面对作品产生的闪光式的认识, 它把儿童带入神秘的艺术世界之门。 第四节 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 2.形式分析阶段的指导 形式分析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 如: 造型、 色彩、 构图等形式语言, 以及对称、 均衡、节奏、 韵律、 变化、 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通过形式分析, 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因而是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幼儿园

119、常用的美术教学技能简介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种类简介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一、关于色彩的知识一、关于色彩的知识 色彩是绘画基本要素之一。 色彩有表现性、 象征性和装饰性三个特点: 色彩的表现性是指色彩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创作者可以从自己的表现意图出发, 主观地对色彩进行搭配, 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思想。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一)(一) 色彩的辨认色彩的辨认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 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 学习辨认色彩的三要素, 即色相、 明度、纯度。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 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 也是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 自然界中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 如紫红、 银灰、

120、橙黄等。 学前儿童要学习辨认三原色红、 黄、 蓝, 间色橙、 绿、 紫,常见的复色, 如蓝灰、 绿灰、 红灰, 以及无彩色, 即黑、 白、 灰。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色相中, 紫色明度最暗淡, 黄色明度最明亮。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 在鲜艳的色彩中加黑、 加白、 加灰纯度就变低了。 (二)(二) 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想象, 并通过颜色的对比、 渐变、 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 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感。 学前儿童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学习主要经历了按物择色、 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上的色彩、 色彩的情感表达三

121、个过程。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二、关于线条的知识二、关于线条的知识线条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绘画中, 线条能表现物体的形象, 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情感, 显示个人的创作风格。 线条的运动与变化能增加造型的效果。 学前儿童对线条的学习主要包括: (一)(一) 线条的基本形态线条的基本形态 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与曲线: 直线包括水平线、 垂直线、 斜线以及折线; 曲线包括根据圆弧度的大小、 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现的各种曲线。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二)(二) 线条的变化线条的变化 直线与曲线有长短、 粗细的变化, 线和线之间可以交叉、 并列、 重叠、 穿插等, 线条的变化无穷。线的

122、变化表示出不同物体形象的特点。 同时, 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痕迹, 形成不同质感的线条。 因此, 只要熟练、 合理地运用, 即使是简单的线条, 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三、关于形状的知识三、关于形状的知识 形状是对象的外轮廓, 是唯有眼睛所能把握的对象的及基本特征之一。 几何形状有组织而可测量,与计划和思维有关; 有机形状不规则而具流动性, 蕴藏着成长的动态张力, 与即兴和直觉有关; 形状的类似性能够帮助人们辨别特定艺术家的作品; 每一视觉经验都要依赖主体 (正面、 充实的) 形状和背景(负面、 不充实的) 形状。 四、关于造型的知识四、关于造型的知识

123、 造型简单地说是塑造形象, 也就是说, 只要用笔在纸上画一点, 就是在进行造型活动了, 它具有可视、 形状、 大小、 浓淡、 位置等所有造型的要素。 五、关于构图的知识五、关于构图的知识 构图是绘画语言的要素之一。 在儿童的绘画中, 构图有着与线条、 色彩同等重要的地位。 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 物的关系和位置, 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 构图需要儿童能把握整体并先预构思, 因此他们需要逐步学习如何处理绘画中形象的分步和主次关系。第二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技能简介 一、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一、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一)(一) 绘画绘画 学前儿童在绘画活动中要认识各种

124、绘画工具和材料, 了解其性质, 并能灵活地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二) 手工手工 1.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工具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工具主要有剪刀、 放置泥的泥工板、 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分为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 面状材料。第二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技能简介 2.各种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第二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技能简介第三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种类简介 一、刮画一、刮画 刮画是利用硬物刮出痕迹来进行绘画造型的美术活动。 可以用铁笔、 刀尖等在较厚的色纸上直接刻画, 刻去色纸表面的颜色层, 露出底色, 形成画面。 也可以用水粉颜料、 油画颜料、 蜡笔油画棒等根据需要在纸上涂出

125、大块的色块, 再用硬物 (铁笔、 刀尖、 牙签、 竹签) 等在画面上用线描的画法进行刻绘。 二、版画二、版画 版画需要进行制版、 印版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 所以版画兼有绘画、 设计和制作的特点。 由于版画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启发思维创造力和进行美育教育, 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因此, 在世界各国中小学的美术课中都被广泛引入。 由于版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 审美价值和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制作手段, 因此近年来, 少儿版画在我国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第三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种类简介 三、泥塑三、泥塑 泥塑是通过团 (球体)、 搓 (柱体)、

126、压 (扁、 平、 坑)、连接 (局部与主体、 局部与细部)、 拉 (拉出细小结构) 和捏 (方体、 加固、 细部加工) 等手段, 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 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 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 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2.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因而, 在幼儿园大班时, 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3.泥塑材料的特点决定了泥塑作品追求的是其质朴、 淳厚的美感, 而学前儿童手的动作不灵活, 手眼协调能力较差, 因此, 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

127、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 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4.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教师应注意将儿童的泥塑作品保存在通风阴凉处, 若需重新使用泥料,则应与儿童商量或不当着儿童的面处理掉, 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种类简介 四、蜡笔画四、蜡笔画 蜡笔、 油画棒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绘画工具, 绘制效果也还不错。 去文具店选购时, 先买一盒当场涂一涂, 能作大面积平涂而又涂得浓的是上品。 在涂过薄薄一层蜡笔的上面, 还能把别的颜色画上去, 并能涂得浓的, 是最好的蜡笔。 五、水粉画五、水粉画 水粉画的颜料是文具店里可以买到的宣传色, 水粉颜料里面有很多粉质,

128、色彩鲜艳, 容易做大面积的平涂, 只要水不太多, 就很容易涂平。 如果第一层深色已经干了, 那么再涂较稠的淡色时, 不要来回多涂, 就可以做到用淡色遮住深色。 六、线描画六、线描画 线描就是用线勾画出物体的轮廓, 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的绘画技法。 线描画画法简单、 造型明确、概括性强, 是儿童常用也是最喜欢的绘画方法之一。 七、国画七、国画 国画是用毛笔、 墨 (国画颜料) 和宣纸进行绘画。毛笔掌握起来比硬笔困难, 但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 用习惯后, 再画某些东西时要比其他笔容易,三五下就能画一张画, 很干脆, 又能得到意象不到的效果, 是很适合儿童的绘画技法。第三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种类简

129、介 八、撕纸八、撕纸 撕纸是以手作为工具, 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来撕出所需形象, 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也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案例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各种类型绘画活动各种类型手工活动各种类型欣赏活动第一节 各种类型绘画活动 一、命题画一、命题画 导学视频导学视频 命题画是由教师提出绘画主题, 明确要完成的某种技巧任务和教育要求, 学前儿童按指定的主题绘画。命题画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 想象的观察能力, 巩固和学习新的造型技巧, 使学前儿童学会从特定条件的互相联系中去描绘物体, 表现细节。 1.指导命题画的关键是命题的选择。 命题的选择应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生活,

130、 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 经验、 技能等。 2.确立命题之后,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儿童观察和欣赏命题画的主体 (或指导家长带领孩子观察欣赏), 扩大他们相关的知识范围和经验, 为儿童提供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资料, 启迪儿童的情感, 储备丰富的作画素材。 3.命题应有系列的设计, 以帮助儿童获得新的造型技巧。 如儿童学习画人, 中班命题 “镜子里的我”、 “我和雪娃娃照张相”, 大班命题画 “活动中的小朋友”、 “我熟悉的人”, 从脸的造型到学习画正面、 背面的人, 再到学画不同姿势、 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的人。 4.在命题画创作中, 教师可以从造型、 色彩、 构图方面对儿童给予

131、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一节 各种类型绘画活动 二、意愿画二、意愿画 意愿画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技能为基础, 由幼儿依据自己的愿望选择绘画的内容作画, 教师不做示范和暗示, 对绘画题材、 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没有任何约束, 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感受绘画过程的愉快和自由。 三、图案画三、图案画 图案画是运用变形的各种纹样、 谐调的色彩画出有旋律、 有节奏的图案, 用以装饰日用品和美化环境。 由于图案画有较严格的要求, 有较大的难度, 所以在课题安排上要循序渐进, 引导幼儿的经验步步迁移、 技能逐渐提高。 图案画的指导, 可以以下几方面进行。 1.装饰概念的理解 2.装饰纹样由简到繁 3.装饰色彩

132、的协调搭配 4.被装饰物可以从有规则到无规则 第二节 各种类型手工活动 一、纸工活动一、纸工活动 纸工包括折纸、 粘贴、 撕纸、 剪纸和染纸等。 二、泥工活动二、泥工活动 不同年龄班的泥塑活动, 教师的指导要有所侧重: 小班幼儿开始接触泥工活动, 要让幼儿玩起, 体验泥的性质: 泥土是粘的、 软的、 可塑性大, 能塑成各种形象。 教师要引导幼儿用搓、 团、 压等技能塑造一些熟悉的、 外形简单、 容易表现的物体。 如“饺子宴”、 “池塘里的小鸭子”、 “娃娃跳舞” 等。 三、废旧物制作三、废旧物制作 废旧物制作的材料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自然物。 在制作过程中, 除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造型技能外, 重点要放在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想象上, 即启发幼儿思考; 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象, 即“因材施艺”, 或者引导幼儿就自己的设想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即 “印意选材”,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创造力。 第三节 各种类型欣赏活动第三节 各种类型欣赏活动第三节 各种类型欣赏活动第三节 各种类型欣赏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