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592042612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

2、一: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情感、信仰、文化、身份认同的表达系统。中国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积淀着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在当代语境下,文化遗产的复杂性已远远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去留、新旧层面的讨论,直指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遗产饱含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魅力,尤其在社会的现代性发展道路上显示出更重要的文化意义,从而又蕴藏着被赋予新的社会功能的巨大潜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遗产保护与价值彰显相结合,从理念到方法上始终表现出重保护传承轻价值发挥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化遗产特性与审美崇尚、价

3、值取向不同,导致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认知和实践规范形成了差异。就传统审美崇尚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人崇尚“美即是善”,核心思想是“尚善”,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强调曲线与含蓄美;西方则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核心思想在于“求真”,主张征服自然、优胜劣汰,强调规模与平直。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而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理。在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人更看重整体的和谐,注重意义的传承;西方则更看重个体的独特,注重信息的可读。受此影响,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人偏重整体风格、人文环境与意义传承,尤其注重遗产的象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遗产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现

4、存样态。至于如何促进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创新,始终未能受到高度重视并被付诸行动。(摘编自李颖科、程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路径)材料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提升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素养。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今,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特定文化遗产内涵和庞大馆藏文物体系的故宫博物院,发挥着国家重点博物馆在做好美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早在1925年正式开放时,故宫博物院就设有28个陈列室,一时观者如潮,在社会上引

5、起很大反响。该院举办的“何以中国”展、“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等一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展览,都通过精心组织文物、创新展陈设计等,呈现中华文化的要素、传统之美的根基、家国情怀的源泉。此外,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是以古开今的优秀之作。故宫博物院还与多家知名互联网机构开展合作,利用新技术展示藏品,举办各类文化创新大赛,吸引大众关注。在各地,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依托馆藏精品策划精彩纷呈的公共教育活动,以美育人。例如,今年中华艺术宫全新推出“美术馆现场教学课”,在“艺术百年光风霁月”展厅首次开讲,通

6、过吴昌硕、任伯年等海派画家的真迹,带领学生体悟中国画蕴藏的文化内涵。2022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合作开办暑期研学营,以馆校共建“美育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打造系列博物馆美育课程,通过“历史+艺术+民族+文化+创造”为特征的多元化研学,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共谋美育发展。今年4月8日,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文化服务日”升级为“城市美育日”,部分收费博物馆限时免费或半价开放,以“社会大美育计划”为牵引,通过千余场活动带领观众在传统文化中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文化节目诗画中国、音乐剧角端等,立足中华历史文脉,将学术

7、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拓展着大众对传统文化之美的认知。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创不仅满足了人们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也成为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进而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设计、音乐、动画中渐成潮流的国潮风尚,正是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深入、文化自信愈发坚定的鲜明体现。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启智益心不再局限于展厅内、画册上,如“云游故宫”“数字文物库”等项目进一步深化“云展示”“云开放”“云传播”,为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开拓更广阔空间。近期,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再上新2万件,总数超过10万件,让数字文化资源成果更好服务大众。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

8、系成果展”,选取1700余幅中国绘画精品,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再造”,高清呈现画作,成为开展美育的生动教材,受到许多观众的青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有助于更多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中华美育大课堂。(摘编自战雪雷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指出,文化遗产的创造主体是国家和民族,表现形式是精神形态的,它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B. 材料一认为,中西方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的差异,形成了我国更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这一倾向。C. 材料二认为,文化遗产在推动美育、赓续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方面有重要的作

9、用,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D. 材料一和材料二关注的都是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创新问题,材料一态度悲观,材料二则较乐观。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对新时期美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使美育更具活力。B. 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发挥着国家重点博物馆在美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C. 中华美育的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的人民大众,中华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加强遗产保护。D. 清明上河图文化主题校园展,有助于推进博物馆、美术馆等成中华美育大课堂。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第二段,使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中西

10、方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审美崇尚、价值取向及造成的影响。B. 材料二的主体部分依照着由主到次的顺序,一一展示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开展美育的多样化举措。C. 不同于材料二,材料一在展开论述之前,先界定了主要论述对象的含义,以此来建立自己的论述框架。D. 相对于材料一的以理论分析见长,材料二广泛列举实例和数据,便于论述文化遗产丰硕的美育实绩。4. 材料一认为,在传统审美崇尚与价值取向方面,中西方存在种种差异。请从下列两组材料中任选一组,对此加以阐释。边城(沈从文)与老人与海(海明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与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5. 在“促进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

11、创新”这一问题上,材料二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 C 2. C 3. B 4. 答案示例一:边城中,边城的景物优美、民俗古朴、人情淳厚,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获大马林鱼、与鲨鱼搏斗,体现出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答案示例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弟子之志的点评和引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教化、尚伦理的价值取向;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对正义的探求和坚守,体现出西方文化中重科学、尚真理的价值取向。 5. 用多元手段展现蕴含在文化遗产里的中华民族独有艺术气质与文化品格;依托文化遗

12、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遗产为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创新文化遗产展陈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体验需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表现形式是精神形态的”错误,结合原文“在当代语境下,文化遗产的复杂性已远远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去留、新旧层面的讨论,直指人们的精神世界”可知,文化遗产指向精神世界,而不是“表现形式是精神形态”,选项曲解文意;B.“中西方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的差异,形成了”错误,原文为“出现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化遗产特性与审美崇尚、价值取向不同”,可见“中西方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的差异”只是“我国更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这

13、一倾向”形成的原因之一,选项以偏概全;D.“材料一态度悲观”错误,材料一从学术角度分析现实问题,态度客观,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中华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加强遗产保护”错误,材料二中有“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文化节目诗画中国、音乐剧角端等”,都是中华美育的形式,可见中华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创新、发挥价值,而不是加强遗产保护。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由主到次的顺序”错,材料二的主体部分是并列的顺序,不存在主次关系。故选B。

14、【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示例一。文中有“中国人崇尚美即是善,核心思想是尚善,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中国人更看重整体的和谐,注重意义的传承”。边城中,边城的景物优美,沈从文的故乡是湖南湘西的凤凰县,凤凰县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古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民俗古朴、人情淳厚,老船夫为人忠厚,工作恪尽职守,送人渡河从来不要别人给的小费,反准备了大量的烟叶赠人;除了老船夫和翠翠之外,船总顺顺的仗义疏财,傩送兄弟的刚健爽直,老马兵的无私友爱等无一不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

15、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文中有“西方则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核心思想在于求真,主张征服自然、优胜劣汰,强调规模与平直”,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梦见狮子,捕获大马林鱼、与鲨鱼搏斗,永不服输,永不言败,体现出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示例二。文中有“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赞同曾皙的志向,人为冉有和公西华过于谦虚,孔子对弟子之志的点评和引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教化、尚伦理的价值取向;文中有“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理”,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说,“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苏格拉底对正义的探求和坚守,体现出西方文化中重科学、尚真理的价值取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合作开办暑期研学营,以馆校共建美育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打造系列博物馆美育课程,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