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哀郢》完整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92020509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屈原《哀郢》完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哀郢》完整教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第六节 哀郢哀郢一、楚辞的名称一、楚辞的名称楚辞的三重含楚辞的三重含义:(一)楚辞是指一)楚辞是指历史上史上战国后期,我国南方国后期,我国南方楚地出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一种新诗体。体。(二)楚辞是指二)楚辞是指伟大的大的诗人屈原以及后来一人屈原以及后来一些作家用些作家用这种新种新诗体体创作的作的诗歌。歌。(三三)楚辞是指把屈原、宋玉等楚辞是指把屈原、宋玉等诗人的人的诗歌歌选辑而成的一部而成的一部诗歌歌总集。集。“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东观余论 校定楚辞序书楚语 :些、只、羌、蹇、纷、侘傺 作楚声:悲壮、顿挫、或韵、或否纪楚地:沅、湘、江、澧、修门

2、、夏首 名楚物:兰、茝、荃、药、蕙、若、芷、蘅 “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汉文学史纲要“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史记酷吏列传“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汉书朱买臣传“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汉书王褒传“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 楚辞章句叙“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

3、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十七卷,而各为之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史记屈原列传文心雕龙中,有一篇诠赋,还有一篇辨骚。 二、屈原生平介绍屈原主要生活在楚怀王(公元前328一前299年)和楚顷襄王(公元前298一前263年)时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屈原在年轻时代便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楚怀王左徒。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史记在他任职期间,楚国在政治和外交上都取得一些成就。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

4、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 惜往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今,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原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我已栽培了九畹春兰,又种植了百亩蕙草。分垄栽培了芍药和揭车,还套植了杜衡和芳芷。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 屈原与旧贵族集团的主张是对立的,他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怀王重新起用屈原。当秦昭王要与楚怀王会面,屈原又站出谏阻,怀王不听,反将屈原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怀王终于客死秦国。 顷襄王继位

5、后,以他的弟弟于兰为令尹。子兰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屈原在这期间,怀着对危在旦夕的祖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对祸国殃民的旧贵族集团的无比憎恨,以强烈的感情写下了光耀千古的诗篇离骚和九章等。 秦国大军攻下了楚国的首都郢都,屈原投进了清冷的汨罗江中。屈原的政治理想:“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惜往日屈原思想:忠、怨、去、死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 渔父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 屈原作品介绍: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

6、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 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创作的先行者,是我国骚体文学的开创者。屈原之作“为辞赋之宗”,“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屈原作品中采用的“香草美人”的艺术手法,成为后世文人比兴寄托的一种形式。屈原作品在思想方面也有着积极而巨大的影响。屈原的忧国忧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屈原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屈原对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屈原坚

7、守节操,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自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 三、九章九章包括屈原所作的九篇诗歌。九章是屈原一生历程的写照。九章如实描绘了楚王朝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和楚国由兴旺走向衰亡的过程;揭露了楚廷群小蔽君误国的罪恶,和尔虞我诈、排斥贤才的种种丑行;强烈抒发了屈原热爱祖国、忠于楚王的情怀,以及伟大理想破灭的苦闷悲愤的心情。九章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直抒胸臆,文笔朴素自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厚的情感表现完美结合,显示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九章即怀沙,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九章四、题解郭沫若认为:此诗作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王夫之楚辞通释

8、:“哀郢都之弃捐”而未涉及白起破邹,哀邹创作于顷襄王三十年(前269)。哀郢作于屈原迁逐江南“九年”以后,顷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或十四年(公元前285年) 。哀郢是“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读之不尽隐痛”的诗篇。哀郢 ,从字义来解,就是哀念郢都。五、课文分析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皇:大。纯:正 常。不纯命:天命失常。震:震动。愆(qin)罪过,遭罪。震愆:震动恐慌遭罪。方:当,正当。仲春:夏历二月。老天啊你竟这样喜怒无常,为什么叫百姓震动惊慌。人民妻离子散啊家破人亡,正当仲春二月却要迁逃东方。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9、遵:沿着、循着。夏:夏水,长江的分支。国门:都门,都城的门。轸(zhn)怀:痛心。甲:指甲日的那一天。鼌(zho):通“朝”,早晨。我离别故乡漂泊去往远方,沿长江夏水啊到处流浪。刚走出国门啊心就悲伤,甲日的清晨我开始流浪。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郢都:春秋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闾l:里巷之门,此指家乡。怊cho:远。荒忽:恍惚。焉:何,哪里。极:尽头。楫j:船桨。齐扬:一同举起。容与:木船缓缓慢行。从郢都出发离开家乡,我神情恍惚四顾茫然。大家齐举桨,木船缓缓慢行,悲叹我不能再见到君王。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长

10、:高大。楸qi:树名,即梓树,落叶乔木。淫淫:形容泪流不止。霰(xin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夏首:夏水口,在郢都东南。西浮:向西漂浮。龙门:郢都东门遥望高挺的楸树我喟然长叹,雪珠般的热泪啊滚滚流淌。船过了夏水源头急流直下,回头眺望东门已不见郢都城墙。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婵媛chnyun:牵挂不舍,愁绪绵绵的样子。眇:通“渺”,遥远。蹠zh:至。焉:于是。洋洋:漂泊不定的样子。我心眷恋牵挂无限忧伤,前程渺茫不知止于何方。我顺着风波飘流在江河之上,四海飘泊客居异地他乡。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

11、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凌:登,乘着。阳侯:狂涛之神,此指巨浪。氾滥:大水横流忽:飘忽的样子。薄:通“泊”,停泊。絓gu结:牵挂郁结。解:解开。思:思绪。蹇jin产:曲折,不顺畅。释:解开。顶着阳侯水神的滔滔波浪,船像孤雁不知漂到何方。我心绪郁结难以解开,我情思纠缠心情怎能舒畅。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运舟:驾船,掉转船头。终古:长期、古老。逍遥;无拘无束。此处指孤身一人。我将驾船飘流而下,告别洞庭进入长江。离开世代所居住的故乡,只身飘荡来到东方。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羌(qing ):发语词,楚方言,有“乃”的意思。须臾

12、:片刻。背:背向,离开。西思:思念西边的故乡。夏浦:地名(湖北武汉)。梦萦魂牵想归故里,何曾一刻忘记故乡?离开夏浦思恋西边的郢都,哀悲故都越离越远。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坟:水边高地。州土:楚国州邑乡土。平乐:土地平坦宽阔,百姓生活和睦。江介:长江两岸。遗风:古代遗留下来的好风俗。登上水边高地极目远望,暂且舒散我的惆怅。感慨这里人民的生活如此安宁,悲叹江边古风难以久长。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当:面对。陵阳:地名,在今安徽青阳县陵阳镇,是屈原向东流放的终点。淼mio:大水茫茫的样子。焉如:何往。曾zng不知:简直想不

13、到。夏:同厦,指郢都的宫殿。丘:土丘,此处指废墟。孰:为何。两东门:郢都东关的两座城门。到了陵阳不知还要到哪里去,江水茫茫我南渡何方?不曾料到郢都宫室变为废墟,谁料到东门内外竟会荒凉!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我心情不悦已很长久,旧忧未消又添上新愁。郢都的归路那么遥远,长江和夏水把归途隔断。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忽:迅速。若:好像,似乎。不信:不被任用。复:返。 通:通畅,舒畅。蹇jin:发语词,楚方言。侘傺chch:潦倒失意的样子。慼:忧伤。光阴似箭,这么久却不被任用,至今九年我未返郢都。心中郁积的思绪难以解开,失意不安

14、使我非常悲伤。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外:外貌、外表。承欢:顺承君主的欢心。 汋chu约:同“绰约”,姿态优美。此指小人的谄媚之态。谌chn :诚,实在。荏rn弱:软弱。持:通“恃”,依靠。难持:指小人、奸臣是靠不住的。湛湛zhn:忠厚的样子。愿进:愿被任用,为国效力。被离:通“披”离,众多杂乱的样子。鄣:同“障”,阻碍、遮蔽。外表一副邀宠的媚态,实际内心脆弱毫无能耐。忠心耿耿愿为国效力,又被小人嫉妒左右阻挠。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尧舜:唐尧、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圣君。抗:通“亢”,高尚。行:行为,德行。瞭:眼光明亮。杳杳

15、yo:高远的样子:薄:接近。被:加在身上。不慈:对子女不慈爱。伪名:捏造的罪名。尧舜传位于贤人,不传儿子。又传说尧曾杀长子。尧舜都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被谗人指责为“不慈”。唐尧虞舜的德行多么高尚,目光远大,上可达天。众谗人嫉妒他们的崇高品格,竟然加给他们不慈的名声。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愠惀ynLn:忠厚朴实而不善谈。修美:修养高尚而美好。夫:那些。忼慨(kng ki ):指巧言令色,能说会道。众:指谗人。踥蹀qidi:小步行走的样子。美:指贤臣。超:远。逾迈:逾加疏远。憎恶忠臣的高风美德,偏好小人的巧言令色。谗人献媚却日日高升,君子超俗却愈加疏远。

16、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乱:古代乐歌中的尾声,在辞作中是全篇的结束语。曼:放开我的眼光。流观:四处观望。冀:希望。壹反:即一返,回去一趟。首丘:头向山丘,相传狐狸死时总要把头朝向它所生长的山丘。信:实在,的确。弃逐:放逐,流放。之:指郢都。尾声:我纵目向四方遥望,什么时候才能如愿回归一趟?鸟儿飞得再远终要飞回故乡,孤狸临死时头朝向出生的山冈。我确实无罪竟遭流放,日日夜夜心中实在难忘。六、哀郢的艺术特色在结构上呼应成功地用多种方法写出对故都的深厚感情直接抒情:“望长楸之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17、“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侧面烘托:“楫齐杨以容与兮”“顾龙门而不见”“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设问、反问、疑问句子的综合应用。七、哀郢对后世的影响哀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对故土对祖国的崇高的热爱,而是在诗人蒙受极大冤屈,以忠获罪,报国无门的情境之下,忠君忧民的感情喷发。从汉朝到清朝两千年的历史潮流长河中,凡遭逢乱世,即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就会有诗人唱出类似哀郢情调的悲歌。 屈原所抒发的“哀郢”之情,已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文化心理积淀。八、楚辞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手法上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楚辞部分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富于大胆、新奇、优美的幻想。 洋溢着奔放的热情 。广泛运用了神话传说。 (二)创造性地运用比兴手法色彩绚丽的“香草美人”境界在楚辞中随处可见。 大量用女子的失恋比喻诗人的不幸遭际。 (三)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创造性改革“兮”这一民间诗歌中常用的助词,或放句中,或置句末,或隔句一用,或每句皆用。 大量联绵词、叠字的运用 楚国方言口语的运用在句法上善于提问、设问和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