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2.1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2.1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件 岳麓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考点1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考定位考纲要求: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大众传媒的发展。解读考纲: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借鉴世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结果;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考
2、点梳理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内容:经济特区: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3)意义: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贸组织:(1)世贸组织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中国是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但长期被排斥在外。1981年,首
3、次派观察员列席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 (3)意义: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深度思维1世贸组织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加入该组织要遵守哪些原则?答案:(1)世贸组织实际上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原则有: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概况: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到2001
4、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超过法国和英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2)新目标: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发展过程:改
5、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城市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3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信息化时代到来。政府大力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2)时间:1995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3)影响: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
6、方式。改变人们的传统社会生活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4时尚中国:(1)原因: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历史性巨变。(2)表现:思想观念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开放观念、积极进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大多数人行动的指南。生活水平和品位上:人们日益讲究穿戴,人们居住条件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流行语言上出现时髦的语言名词,表现得丰富多彩。深度思维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推行、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稳定、相对安定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名师归纳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及如何理解全
7、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特点: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灵活性中有原则。即“谁也不得罪”;但“谁也不怕谁”。(2)理解: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经济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2如
8、何认识我国的经济特区?(1)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对经济特区给予特殊政策。(2)特殊性:特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3)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3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原因、特点和作用(1)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进
9、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2)特点:发展曲折性:a.建国初,城镇正常发展。b.大跃进时期,超常发展。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逆城市化。d.“文革”时期,城市化停滞。e.改革开放以来,稳步发展。f.进入21世纪,高速发展。道路多样性:a.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b.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化: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如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10、,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3)作用: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考题研析【例1】命题视角:考查对外开放。(2009四川)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析1979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说明国人对国外科技产品的向往,也反映了国人渴望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迫切心情。答案A 变式演练11982年1月5日,FOLLOW
11、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考制度的恢复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解析全民学外语高潮的出现,反映出与外国交流的频繁。这是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答案C【例2】命题视角:考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是指农村经济转化为城
12、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以上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答案B变式演练2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解析抓住“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这一信息可知是上海浦东,新型合作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最早的民族企业如上海发昌机器厂。答案A考情分析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对于本部分内容考查较少。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考查较少,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尚未涉及。在今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应
13、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及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原因及表现,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多加关注。高考展望1.利用图表资料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下面两幅图表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图表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两幅图表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因特网发展极为迅猛。故A、B、D三项结论均与图表信息相符。而C项结论与图表信息不符,也不符合史实。答案:C2考查对外开放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发和开放前)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
14、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材料二:今日浦东景象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有何历史意义?解析:两则材料分别描述了浦东开发前后的不同状况。(1)问的原因是注意浦东开发除利用上海的有利条件外,更主要的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答案:(1)反映了浦东开发和开放前后的不同状况。原因:一是党和政府开发、开放的正确决策;二是得益于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
15、势和产业优势。(2)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促使上海迅速成为国家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备课资料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不同之处对外开放是相对于闭关锁国而言的,指一个国家提倡、鼓励和积极推进与外国的交往,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对外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有着显著的差别,表现在:1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的被迫开放,中国的主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新时期的开放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主动进行的
16、开放。2开放的性质不同。以前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当前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3开放的结果不同。以前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当前的开放则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例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即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全球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主融入世界大市场的标志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1979年改革开放D2001年加入WT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中国自主融入世界大市场”可知标志为2001年加入WTO。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