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8913650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環境教育帶來的挑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n傳統的教育:知識是一成不傳統的教育:知識是一成不變的變的教師只著重個別學科知識,教師只著重個別學科知識,是價值判斷的權威,使到學是價值判斷的權威,使到學生多表現得漠不關心因此生多表現得漠不關心因此環境教育只被視為把一套想環境教育只被視為把一套想法信仰灌輸給下一代,或法信仰灌輸給下一代,或是一種教條主義是一種教條主義n n環境教育及可持續教育的挑環境教育及可持續教育的挑戰:關於複雜世界的教育戰:關於複雜世界的教育教育採取建構和實用取向:教育採取建構和實用取向:學生要意識到不明確因素,和風險的學生要意識到不明確因素,和風險的存在,環境教育及可持續教育本身應存在,環境教育及可持續教育本身應是跨

2、學科的,鼓勵教師及學生透過行是跨學科的,鼓勵教師及學生透過行動作探索,並應發展思想及行動的自動作探索,並應發展思想及行動的自由由http:/ 的獨立思考 保護環境的行為保護環境的行為保護環境的行為保護環境的行為節約能源廢物分類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他實際行動http:/ n所有人類均有權利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中生活涉及全球的公義所有人類均有權利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中生活涉及全球的公義n n未來的世代亦享有相同的權利涉及跨世代的公義未來的世代亦享有相同的權利涉及跨世代的公義http:/ n資源的使用不應超過其再生的速度例如每年使用及砍伐的木材不應超過每年林資源的使用不應超過其再生的速度例如每年使用及砍伐的木

3、材不應超過每年林木生長的速度(可持續林木業)木生長的速度(可持續林木業) n n任何物質的排放不應超過自然生態環境的負荷量任何物質的排放不應超過自然生態環境的負荷量n n由於可再生資源可以取代不能再生的資源,後者的使用量只應達到前者再生能力由於可再生資源可以取代不能再生的資源,後者的使用量只應達到前者再生能力的水平而使用不能再生資源的部分獲益應用於研究可再生的替代品的水平而使用不能再生資源的部分獲益應用於研究可再生的替代品 http:/ 延長產品的壽命足夠態度上的轉變改變生產及消費模式可持續發展的新思維四個要素可持續發展的新思維四個要素http:/ n1. 1. 促進世界性的經濟增長促進世界性

4、的經濟增長n n2. 2. 整合經濟整合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政策環境以及社會政策n n3. 3. 鼓勵關於前述鼓勵關於前述四個要素的研究及政策四個要素的研究及政策 n n4. 4. 各種產品及資源的定價應反映環境上的代價各種產品及資源的定價應反映環境上的代價(例如:環保稅、污染者自付原則)(例如:環保稅、污染者自付原則)n n5. 5. 鼓勵科技上的改良,以求能在無污染的情況鼓勵科技上的改良,以求能在無污染的情況下達致增長下達致增長http:/ n6. 6. 把生態系統作完備的管理把生態系統作完備的管理n n7. 7. 在人口增長過高的地區實施人口控制在人口增長過高的地區實施人口控制n n8.

5、8. 提高促進完備環境管理的因素(例如:技術人員提高促進完備環境管理的因素(例如:技術人員、專家及公眾的教育程度)專家及公眾的教育程度)n n9. 9. 加強及擴展國際的合作加強及擴展國際的合作n n10. 10. 監察可持續發展目標上的進展(例如:香港的可持續監察可持續發展目標上的進展(例如: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指標)發展指標)http:/ 溝通的能耐:溝通的能耐:學習與他人溝通,能理解不同的觀點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能交朋結友之餘又 能保持不同的意見 能夠進行計劃及聯繫:能夠進行計劃及聯繫:學習在思考及策劃時同時顧及自然及文化的相互關係 能夠團結一致:能夠團結一致:學習如何以團結及公正的精神達致共悉及採取行動,使到我們及未來世代都能得益 能夠保持動力:能夠保持動力:學習如何享受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能夠反省:能夠反省:兼顧不同文化的歷史背景,學習及理解本身及其他文化的生活方式,從而發展自我認知及包容別人的氣量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