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科技学术论文英语科技学术论文 ——撰写与投稿Ø第一章第一章 综述综述Ø第二章第二章 摘要摘要Ø第三章第三章 正文正文Ø第四章第四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Ø第五章第五章 科技写作基本知识科技写作基本知识Ø第六章第六章 投稿须知投稿须知第一章第一章 论文综述论文综述 科技论文期刊杂志论文(journal articles)学位论文(thesis)实验报告(experimental report)专著(treatise/monograph)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s)设备操作说明(operating manual)产品说明书(product operating instructions)技术合同(technical contract) 本文所提及的科技论文主要针对期刊杂志论文期刊杂志论文。
科技论文在结构和文字表达上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套路,而不是机械的中文论文的英语翻译中国作者在写此类论文时要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应组织与刊物的规定第一节第一节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 科技工作者完成自己的研究后,通过撰写和发表论文的形式公布自己的成果,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 选择论题 在决定撰写论文后,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拟定一个反映自己文章中心议题的标题 2. 确立确立论点点 确定题目后,作者要考虑为了说明论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或解释,需要哪些数据或事实等信息对于亲自从事实践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信息来源第一节第一节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 3. 搜集材料搜集材料 作者手中应掌握足够的信息材料,这种材料包括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作者对论文内容亲自实践所得的成果,作者应在实践阶段、做详实的记录第二手材料是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作者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室或上网搜集而来的文字、图片或声像等资料 4. 拟定提定提纲 搜集了足够的资料后,为了系统地把这些材料和观点组织起来,作者可拟写一份提纲,越详细越好。
第一节第一节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 5. 修改初稿修改初稿 论文需要在初稿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删补、润色等,应对论文内容增删调整,考虑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各个段落句子是否连贯完整,是否反映了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其次对语言纠错润色 6. 注明参考文献注明参考文献 作者有义务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或参考文献的出处,否则会被视为一种剽窃或侵权行为参考文献的注条格式要遵循相应组织和刊物的规定 第一节第一节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程序 7. 撰写摘要撰写摘要 论文正文经过多次修改,注明参考文献后,定稿基本形成,此时可根据论文内容撰写文摘(Abstract),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8. 打印校打印校对 论文打印输出后,作者应把打印稿与原稿仔细核对对于可接受电子邮件和磁盘投稿的刊物,可省去打印输出这一步骤,但要注意文件所用的软件和格式应符合所投刊物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 科技科技论文的基本文的基本结构构 标题 Title 作者姓名 Authors’ name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 Key words 正文 Body 致谢 Acknowledgements(可空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附录 Appendix(可空缺) 作者简介 Resume(视刊物而定)引言/概述 Introduction背景介绍 Background材料和实验 Materials and Experiments实验结果 Results讨论 Discussion结论/总结Conclusions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1 标题标题 论文题目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如果较长,可写成两行或三行,一般都居中排列,题末不加句号。
论文题目一般为名词词组或名词短语,较少使用完整的句子在必须使用动词的情况下,一般用动名词或具有动词性质的名词 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三种结构: 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 介词词组; 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作标题(多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作标题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一、名词性词组一、名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名词词的的修修饰饰语语可可以以是是形形容容词词、、介介词词短短语语,,有有时时也也可可以以是是另另一一个个名名词词名词修饰名词时,往往可以缩短标题的长度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 例如: Latent demand and the browsing shopper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Cost and productivity (名词+名词) Computer-Aided Drafting(形容词+名词)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二、介词词组二、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由介词十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
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 例如: From Knowledge Engineering to Knowledge Management(介词词组+介词词组)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n intelligence tests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三、名词三、名词/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介词词组介词词组 这种结构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 例如: Simulation of Controlled Financial Statements (名词+介词词组) The impact of internal marketing activities on external marketing outcomes (名词+介词词组+介词词组) Diversity in the Future Work Force (名词+介词词组) Models of Sustaining Human and Natural Development (名词+介词词组) 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三、名词三、名词/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介词词组介词词组 标题中的介词词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限定某研究课题的范围。
这种结构与中文的“的”字结构相似,区别是中文标题中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英文正好相反,名词在前,而作为修饰语的介词短语在后 例如: Progress on Fuel Cell and its Materials (燃料电池及其材料进展)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四、其他形式四、其他形式 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 例如: Is B2B e-commerce ready for prime time? Can ERP Meet Your Business Needs?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 有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用冒号隔开一般来说,冒号前面一部分是研究对象、内容或课题,比较笼统;冒号后面具体说明研究重点或研究方法这种结构可再分为三种模式 模式模式1 研究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例如: The Computer Dictionary Project: an update 模式模式2 研究研究课题:方法/性:方法/性质。
例如: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a National Survey 模式模式3 研究研究课题::问题焦点例如: Caring about connections: gender and computing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2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一般写在论文题目下面按照欧美国家的习惯,名字在前,姓在后但我国人名地名标准规定,中国人名拼写均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姓在前名在后因此,若刊物无特殊要求,则应按我国标准执行如果作者具有某种学术组织的会员资格(affiliation),则在姓名后面标出 例如:Greger Thornell, member, IEEE Xue Li, Fellow, IEE 如果论文由几个人撰写,则应逐一写出各自的姓名和资格作者与作者之间用空格或逗号隔开某些刊物在作者姓名的下方还同时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学位,职称如教授(Prof.)、博士(Dr.),甚至联系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也有刊物在论文标题页以注解的形式标出以上细节,或在论文最后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
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 2.3 文摘文摘/摘要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的写作应用很广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摘要放在标题页的正文之前,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排版,以突出其显著位置有的刊物注明“Abstract”字样,有的没有 一、一、文摘的文体文摘的文体结构构 文摘的文字应简洁明了,句式要完整,可用连词和表示逻辑关系的短语使前后句式连贯文摘通常不分段,长文摘才分段,比如学术论文文摘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文摘长度做了明确规定,大多是实验研究性文摘,字数在1000-5000字的,其文摘长度限于100-250个英文单词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1. 说明性文摘 说明性文摘只向读者指出论文的主要议题是什么,不涉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它一般适用于适用于综述性文章述性文章,也用于也用于讨论、、评论性文章性文章,尤以介绍某学科近期发展动态的论文居多,常出现“…is studied”、“is investigated”、“…is discussed”等字样。
时态多为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其篇幅也较短,大多在100-150字之间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 资料性文摘 资料性文摘适用于专题研究研究论文和文和实验报告型告型论文文它应该尽量完整和准确地体现原文的具体内容,特别强调指出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结论等其篇幅较长,大多在150-250字之间根据原文长度,也有多大500字的这类文摘大体按IMRAD(即介绍背景、实验方法和过程、结果和讨论)格式写,简要叙述以下四部分内容:Ø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做什么?为什么做?);Ø过程和方法(怎样做?);Ø结果或成果(发现什么?);Ø结论及研究价值、应用等(说明什么?)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3. 结合型文摘 结合型文摘,也称资料——说明性文摘,是以上两种文摘的综合,也是文摘中常出现的形式由于这类文摘报道性内容占主体,可规划为说明性文摘的一种文摘对原文需突出强调的部分做出具体报道,对于较复杂,无法以三言两语概括的部分则采用一般性描述,因此这类文摘是以最短的篇幅传递最大量信息的最好方式其内容大致遵循IMRAD格式,时态混杂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4. 结构性文摘 随着信息科学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摘形式,即结构性文摘。
这类文摘先用短语归纳要点,再用句子加以简明扼要的说明它便于作者模仿和套用,能规范具体地将内容表达出来,使审稿便捷,同时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所表达的各项内容和结论,用于计算机检索更是快捷高效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 2.4 关关键词((Key words)) 随着计算机检索和二次文献检索刊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刊物在文摘后开始标引关键词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均要求论文文摘后标引3-8个关键词 关键词即可作为文献检索或分类的标识,它本身又是论文主题的浓缩读者从中可以判断论文的主题、研究方向、方法等关键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居多,如果使用缩略语,则应为公认和普遍使用的缩略语,如:IP,AIDS,CAM否则应写出全称,其后用括号标出其缩略语形式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5 正文(正文(Body))一、引言(Introduction/Overview)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因此应写得简明生动,一般1—3个段落比较合适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l 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l 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l 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l 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l 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二、理论背景(Theoretical background) 在很多科技论文中,作者为了阐明研究的必要性,或研究的新颖性、独创性,让读者对研究题目有一个横向、纵向的了解,会对题目做一个理论背景介绍这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ü前人或作者对研究对象关键术语的定义和解释;ü国内外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现状;ü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背景等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三、材料和实验(Materials and experiments) 在论文中,这一部分用于说明实验的对象、条件、使用的材料、实验步骤或计算的过程、公式的推导、模型的建立等 对过程的描述要具体,符合其逻辑步骤,以便读者重复实验但如果作者只是重复或验证别人已使用的方法,着重于对结果的讨论,则可以不必详尽叙述实验过程,只需标明出处即可对于结果的讨论可放在后面的结果与讨论部分详细探讨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 四、结果(Results) 本部分描述研究结果,即发现了什么。
它可自成体系,读者不必参考论文其他部分,也能了解研究的成果对结果的叙述也要按照其逻辑顺序进行,使之既符合实验过程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实验结果的推导过程为了科学和详尽地描述大量数据,可以使用图表作者应注意的是如果图表已清楚列出实验和观察数据,则不必再正文中以文字形式重复描述,文字部分只需对结果所表明的意义进行说明即可本部分还可以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类整理和对比分析等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五、讨论(Discussions) 在讨论部分,作者要说明结果表明了什么意义,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把实验得出的结论与现有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说明其重要意义、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与假设相符或相悖的理由、方法的局限性和误差、与相关研究或理论的对比和推测等 如果在引言中提出了问题,则应在本部分中作解答,因此有些作者则把结果部分和本部分放在一起,一边描述结果,一边说明其意义、解释其成因,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结果中的内容,这在科技论文中也比较常见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六、结论(Conclusion) 论文的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要单独用一章节对全文进行总结,这一部分称为结论或总结。
作者对研究发现和成果进行概括总结,让读者对全文的重点和要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有的文章也在本部分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研究的前景和后续工作进行展望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6 致致谢((Acknowledgments)) 论文的作者可在论文末尾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即致谢一般置在结论之后,参考文献之前致谢的文字表达应朴素、简洁,切记矫饰,以显示其严肃和诚意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References)) 在论文的最后应将写论文所参考过的主要论著列出,目的是表示对别人成果的尊重或表示本论文的科学根据,同时也便于读者查阅第二节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要点2.8 注注释((Notes)) 注释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脚注(Footnotes),即将注释放在出现的当页底部;另一种是将全文注释集中在结尾部分,称为尾注(Endnotes)两种注释位置不同,方法一样2.9 符号和符号和术语((Notation/Nomenclature)) 有些刊物要求文章作者把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数学、物理符号、希腊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单独列出,并标明Notation或Nomenclature,以便读者参阅。
此部分一般位于正文,参考文献之前,也有的放在引言之后,甚至可能不出现Notation或Nomenclature字样,只用一方框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