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课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37MB
约53页
文档ID:586356319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课件_第1页
1/53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1正常淋巴结的解剖2正常淋巴结声像图3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4常见淋巴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LOGO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1.1.正常淋巴结呈扁椭圆形正常淋巴结呈扁椭圆形2.2.2.2.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大小不一,1 1 1 1~~~~25mm25mm25mm25mm不等不等不等不等3.3.3.3.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4.4.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5.5.实质:周围皮质区实质:周围皮质区+ +中央髓中央髓质区质区 LOGO分布:•浅表浅表: :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区等浅表部位腹股沟区等浅表部位•深部深部: :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 脉旁)脉旁) LOGO(一)颈部淋巴结分区 LOGOⅠⅠⅠⅠ区区区区(level Ⅰ) (level Ⅰ) (level Ⅰ) (level Ⅰ)     包括颏下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大约及颌下区淋巴结。

分布着大约 1 1~~14 14 枚淋巴结枚淋巴结, ,收纳颏、唇、颊、收纳颏、唇、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和颌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和颌下腺的淋巴液下腺的淋巴液Ⅰ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 , 内内下方为下方为IAIA区(区(颏下区),颏下区),外上方外上方为为I IB B区(区(颌下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口腔肿瘤转移区区ⅠⅠ区区 ( level ( level Ⅰ)Ⅰ) LOGOⅡⅡ区区(level Ⅱ) (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巴结上区, ,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平, , 前界为颌下腺后缘、颈内动前界为颌下腺后缘、颈内动脉内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脉内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该区淋巴结常是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喉癌转移首发部位位, ,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Ⅱ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 ,其前其前下方为下方为ⅡAⅡA区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巴引流集中区域), ,后上方为后上方为ⅡB ⅡB 区(区(鼻咽癌转移处)。

鼻咽癌转移处)Ⅱ区 ( level Ⅱ) LOGOⅢ区( level Ⅲ)  为颈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舌骨体下舌骨体下缘水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缘水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前后界与前后界与ⅡⅡ区相同Ⅲ区 ( level Ⅲ) LOGOⅣ区(level Ⅳ)  为颈内静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环状软骨下脉淋巴结下区从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到锁骨上前后界与缘水平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Ⅱ区同ⅡⅡ、、ⅢⅢ、、Ⅳ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区共同构成颈内静脉淋巴结链脉淋巴结链 , ,收纳腮腺、颌下、收纳腮腺、颌下、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淋巴液淋巴液, ,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点区域Ⅳ区 ( level Ⅳ) LOGOⅤ区(level Ⅴ)  包括枕后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三角区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 , 前界为胸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锁乳突肌后缘 , ,下界为锁骨下界为锁骨Ⅴ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 ,上方上方为为Ⅴ AⅤ A区(副神经淋巴结)区(副神经淋巴结), ,下下方为方为Ⅴ B Ⅴ B 区(锁骨上淋巴结区(锁骨上淋巴结- -食管癌和胃癌转移处)。

Ⅴ区 ( level Ⅴ) LOGOⅥⅥ区区(level Ⅵ)(level Ⅵ)  为内脏周 为内脏周围淋巴结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包括环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 (喉返喉返神经神经) )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巴结, ,约约6 6~~1616枚此区两侧枚此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 ,上上界为舌骨界为舌骨, , 下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胸骨上窝Ⅵ区( level Ⅵ) LOGO LOGO(二)腋窝淋巴结分区 Ⅰ区:腋下组 ⅡⅡ区区:腋中组 Ⅲ区:腋上组 LOGO(二)腹股沟淋巴结分区分为浅群和深群:1.浅群:位于腹股沟韧带、大隐静脉末端周围;2.深群: 位于股静脉周围 LOGOn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清晰,表面光滑n大小:大多数长径(L)<20mm,少数也可以超过30mm,厚径(S)<6.5mm,L/S≥2单一的长径无临床使用价值n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结门位居中或者稍偏一侧有时门位显示不清nCDFI检查: 门位血流,动脉经淋巴门从髓质向皮质区呈放射状、树杈状、或仅显示髓质内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LOGOn脉冲多普勒检测 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0.57±0.1)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LOGO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1.1.形态及纵横比形态及纵横比( ( 椭圆形、球形椭圆形、球形) );;2.2.皮质回声、形态;皮质回声、形态;3.3.髓质位置形态髓质位置形态( (居中、偏心、变形、消失居中、偏心、变形、消失) ) ;;4.4.内部回声内部回声( (有无钙化、液化有无钙化、液化) );;5.5.血管模式血管模式( (无血流、淋巴门型、中央型、周边型、混合型无血流、淋巴门型、中央型、周边型、混合型) );;6.6.界限,有无相互融合表现界限,有无相互融合表现 LOGO(一)形态、大小•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横径线,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横径线, 横径较纵径有价值非特异性炎横径较纵径有价值非特异性炎 性,纵横径常均匀性增大性,纵横径常均匀性增大•纵横比纵横比<2<2为形态失常,多见于恶为形态失常,多见于恶 性淋巴结性淋巴结•正常下颌下及腮腺区淋巴结趋于正常下颌下及腮腺区淋巴结趋于 圆形圆形 LOGO(一)形态、大小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

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的状态因此,的状态因此,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标准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 LOGO(二)淋巴结皮质l狭窄型狭窄型l向心性宽阔型向心性宽阔型l偏心性宽阔型偏心性宽阔型 LOGO(二)淋巴结皮质 狭窄型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于良性淋巴结 LOGO(二)淋巴结皮质向心性宽阔型向心性宽阔型l皮皮质质厚厚度度大大于于淋淋巴巴门门直直径径的的1/2 1/2 l向向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的的淋淋巴巴结结皮皮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l也可见于良性淋巴结也可见于良性淋巴结 LOGO(二)淋巴结皮质 偏心性宽阔型l一一端端的的皮皮质质厚厚度度至至少少是是另另一端的两倍。

一端的两倍l偏偏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的的皮皮质质绝绝大大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l有有时时也也可可因因皮皮质质内内的的肉肉芽芽肿肿或或局局灶灶性性的的滤滤泡泡增增生生所所致 LOGO(三)淋巴结髓质髓质偏移、不规则、消失,多见于转移癌,也可见于反应性增生 LOGO(四)内部回声l主要观察内部的回声分布和强度情况主要观察内部的回声分布和强度情况l回声强度有增强和减弱之分回声强度有增强和减弱之分分布情况回声不均匀灶性液性暗区强回声点回声均匀 LOGO无回声常由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鼻咽部癌的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四)内部回声(四)内部回声实性高回声可见于大的转移性淋巴结 LOGO斑斑块块状状高高回回声声可可见见于于结结核核性淋性淋巴巴结结,,是是因因凝凝固固坏坏死死所所致致,,常常合并囊性改变合并囊性改变甲状腺乳头状癌或髓样癌转移的淋巴结中可有微小钙化点四)内部回声(四)内部回声 LOGO(四)内部回声钙化钙化结内钙化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然而,大约50-60%的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因此,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的征象。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LOGO(四)内部回声淋巴结内坏死淋巴结内坏死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结内坏死可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性坏死更为常见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囊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囊性坏死常见于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 LOGO(五)血管模式 淋巴结内血流的分布形式淋巴结内血流的分布形式1.淋巴门型淋巴门型2.中央型中央型3.周边型周边型4.混合型混合型 LOGO(五)血管模式(五)血管模式淋巴门型:淋巴门型:血流信号沿着高回声的淋巴门分布,或从淋巴门血管主干放血流信号沿着高回声的淋巴门分布,或从淋巴门血管主干放射状发出,该血流可位于淋巴结中央或边缘,多见于良性淋射状发出,该血流可位于淋巴结中央或边缘,多见于良性淋巴结及淋巴瘤巴结及淋巴瘤 LOGO(五)血管模式(五)血管模式中央型:中央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经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该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经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该血流信号不是来自淋巴结门部,尤其是紊乱的中央型血管见于恶性淋不是来自淋巴结门部,尤其是紊乱的中央型血管见于恶性淋巴结。

巴结 LOGO(五)血管模式(五)血管模式周边型:周边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周边部,而淋巴门无血流信号,多见于淋巴结转移癌和淋巴瘤 LOGO(五)血管模式(五)血管模式混合型:混合型:同时显示上述三种血流类型的两种或三种,可见于恶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 LOGO(五)淋巴结界限(五)淋巴结界限淋巴结融合成团是指多个异常的淋巴结侵及周围软组织而融合在一起的团块 LOGO四、常见淋巴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一)急性淋巴结炎(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三)淋巴结结核(四)淋巴瘤(五)淋巴结转移癌 LOGO(一)急性淋巴结炎(一)急性淋巴结炎诊断要点1.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多呈椭圆形,纵横比>2;2.被膜光滑,边界清楚,淋巴结之间无融合;3.皮质增厚呈低回声,髓质居中、增厚,呈高回声;4.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沿门部呈放射状、树枝状分布;5.动脉血流为低阻型频谱;6.脓肿形成时淋巴门消失,结内可见含细点状回声的液性暗区,加压可见漂动,病变严重时可突破被膜 LOGO病例右侧颈部肿痛3天,颈部可触及多个痛性结节超声描述:右侧颈部Ⅲ、Ⅳ区可见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大者约21x6mm,呈椭圆形,皮质增厚,髓质居中,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增多,呈放射状分布。

一)急性淋巴结炎(一)急性淋巴结炎提示诊断: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结炎) LOGO(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诊断要点1.淋巴结轻、中度肿大,多呈椭圆形,纵横比>2,部分呈近圆形;2.被膜光滑,边界清楚,淋巴结之间无融合;3.皮质增厚呈低回声,髓质居中、无明显增厚,部分髓质可偏移或消失;4.淋巴结内血流信号轻度增多,呈点状或树枝状分布;5.动脉血流为低阻型频谱; LOGO病例左侧颈部无痛性结节2周,体检颈部可触及数个结节,活动,无触痛超声描述:左侧颈部见数个肿大淋巴结,呈椭圆形,淋巴结之间无融合,大者约28x12mm,皮质增厚,髓质偏移,内部血流信号增多,呈树杈状分布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LOGO(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提示诊断: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反应性增生) LOGO(三)淋巴结结核(三)淋巴结结核诊断要点1.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多呈椭圆形,近圆形,纵横比>2;2.被膜完整或不完整,淋巴结之间可融合成串珠样;3.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可见斑片状强回声,髓质偏心或显示不清;4.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杂乱,干酪样坏死、脓肿区则无血流信号,可显示边缘少量血流信号;5.脓肿形成时可见含细点状或絮状回声不规则液性暗区,加压可见流动,脓肿可突破包膜; LOGO左腋下淋巴结结核样肉芽肿性炎左腋下淋巴结结核样肉芽肿性炎并坏死及钙化并坏死及钙化 LOGO(三)淋巴结结核(三)淋巴结结核病例1岁男孩,发现腋窝包块2个月,质地较硬,患儿无明显发热。

超声描述:左侧腋窝可见两个混合回声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强回声点,未见明显淋巴结结构内部见杂乱血流信号病理:淋巴结干酪性结核 LOGO(四)淋巴瘤(四)淋巴瘤诊断要点1.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多发,呈椭圆形、圆形,纵横比<2;2.被膜清晰或不清晰,淋巴结之间可见融合;3.皮质明显增厚呈低回声,不均匀,无液化、钙化;特征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低回声;4.髓质变形或显示不清,或消失;5.淋巴结内血流信号轻度或明显增多,分布杂乱;典型血流改变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6.动脉血流速度加快,阻力指数正常或偏高; LOGO(四)淋巴瘤(四)淋巴瘤淋巴瘤的血流信号在所有淋巴结中最为丰富 LOGO(四)淋巴瘤(四)淋巴瘤淋巴结的内部回声一般表现为较均匀的低回声,当发生坏死时,其内部回声可相当低,接近无回声 LOGO(五)淋巴结转移癌(五)淋巴结转移癌诊断要点1.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多呈椭圆形,近圆形,纵横比<2;2.被膜圆滑或局部隆起,边界清晰或不清晰,淋巴结之间可融合;3.皮质弥漫性增厚或局限性增厚,内部回声因原发癌不同而异,大多数呈不均匀低-等回声,可有点状钙化或液化;4.髓质偏心变形或消失;5.结内血流有多血供、少血供,结内血管失去正常形态,也可为无血供、周边血供;6.频谱多普勒多显示高速高阻型血流,通常RI>0.7; LOGO 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LOGO LOGO前列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LOGO黑色素瘤腹股沟转移转移 LOGO谢 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