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理第四讲课件民族问题课件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40MB
约66页
文档ID:586061454
民理第四讲课件民族问题课件_第1页
1/66

民族问题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特点民族问题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特点 第四讲第四讲1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关于民族问题的内涵,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关于民族问题的内涵,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产生的根源;•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当代中国民族问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题的特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把握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 主讲的问题:主讲的问题:n一、民族问题极其表现一、民族问题极其表现n二、二、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n三、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三、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n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n五、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 •从广义上讲,1.1.民族问题涉及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2.2.民族问题涉及民族关系问题;3.3.民族问题涉及阶级关系问题;4.4.民族问题涉及国家关系问题•从狭义上讲,民族问题是指从民族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各历史阶段,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矛盾问题。

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民族问题极其表现(一)什么是民族问题?4 江泽民2005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12条)广义n n在我国,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在我国,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5 1.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变化的、发展的民族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民族发展的一般动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族因素是民族各方面造成原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差别的存在.这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因这些差别在民族社会中普遍存在,一旦有条件,它就会在民族之间交往接触过程中,成为产生民族问题最直接、最基本的诱因二是人为因素.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内部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扩展、延伸到民族之间,导致民族问的压迫剥削和矛盾斗争,进而形成为民族之间的对抗关系;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执政党和政府由于某些主观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有关民族政策、措施不当,而出现民族问题。

6 2.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各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的出现,必然形成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各自都会动用各自拥有的力量,但由于相互间的作用力大小不同,作用的方法与方式也不相同,因而其结果对不同民族来说也可能有着不同7 宏观的层面宏观的层面宏观的层面宏观的层面政治层面的政治层面的政治层面的政治层面的表现表现表现表现经济层面的经济层面的经济层面的经济层面的表现表现表现表现文化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表现表现表现表现军事层面的军事层面的军事层面的军事层面的表现表现表现表现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如果各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诉求被忽视了,或者得不到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那么,相关民族必然会努力争取应有的权利,从而引起民族关系的紧张态势,导致政治上的对立 当发生连动的民族之间在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经济规模等方面形成某种不对称的关系时,民族问题就会集中表现在经济利益的对立上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取向不同,从而造成了对相同问题、相同的现象的不同表述和价值评判,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交汇在一起时,如果不能及时地通过交流,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会发生碰撞,成为导致冲突的重要因素。

军事对抗是民族问题激化的表现形式当不同民族或不同民族集团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便会发生军事上的对抗和冲突 8 3.3.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们又是属性不同的客观存在,研究这两者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问题• •阶级社会中,民族都是以阶阶级社会中,民族都是以阶级来划分的;级来划分的;• •民族关系通常表现为阶级关民族关系通常表现为阶级关系;系;• •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解决民族问题,依赖于阶级解决民族问题,依赖于阶级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n n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n n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产生的基本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不同;原因不同;n n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容更加广泛和复杂;n n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9 4.4.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很大区别。

二者之关系极为密切又错综复杂,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妥善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统一和发展• •民族是国家结构形式确立的重要因民族是国家结构形式确立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近现代,国家成为民素之一进入近现代,国家成为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政治载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政治载体现在没有依附于国家形态的民体现在没有依附于国家形态的民族已经不存在族已经不存在• •民族与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民族与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任何民族的发展繁荣和进步都是把任何民族的发展繁荣和进步都是把国家作为依托的国家强则民族兴,国家作为依托的国家强则民族兴,国家弱则民族衰国家弱则民族衰n n民族与国家各自形成的基本要素不民族与国家各自形成的基本要素不同n n民族与国家同为社会实体,但二者民族与国家同为社会实体,但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的侧重点各不相同n n民族与国家的稳定性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稳定性不同n n民族与国家虽然都是以地域来划分民族与国家虽然都是以地域来划分的,但二者也有区别。

的,但二者也有区别n n在语言、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等方在语言、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民族与国家也表现出诸多不同面,民族与国家也表现出诸多不同10 概念•民族问题:概括说来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它可以民族问题:概括说来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它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等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狭义11 卢旺达民族冲突12 •1962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19941994年年4 4月月6 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朱韦纳尔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座机在恩塔里亚米拉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 4月月7 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种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种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

此后的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此后的三个月中,卢旺达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平均每三个月中,卢旺达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平均每天有天有700700人丧生人丧生, ,先后约有先后约有8080万至万至100100万人惨死在胡图族万人惨死在胡图族士兵、民兵、平民的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绝士兵、民兵、平民的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绝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卢旺达全国图族人,卢旺达全国1/81/8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2525万至万至50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13 (二)民族问题的由来(二)民族问题的由来私有制私有制自然因素民族差异民族差异经济文化类型和经济文化类型和经济发展的差别经济发展的差别社会因素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14 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民族差异民族差异经济文化类型和经济文化类型和经济发展的差别经济发展的差别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平衡公有制公有制15 俄罗斯恐怖袭击(分离主义)• •20042004年年9 9月月1 1日,日,别斯兰人质危别斯兰人质危别斯兰人质危别斯兰人质危机机机机。

• •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市第一中学市第一中学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怖活动,到20042004年年9 9月月3 3日事件日事件基本结束事件中有基本结束事件中有12001200多人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被劫为人质,人质335335人亡,人亡,958958人伤,人伤,包括包括包括包括639639639639名未成年人名未成年人名未成年人名未成年人,,123123人落下残疾,人落下残疾,2626名儿童父母名儿童父母双亡4545亿美元旅游经济损失亿美元旅游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类历史上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质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质12001200余余人),人),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大的16 •“ “社会生活在变化,民族问题也跟着在变化在各个不社会生活在变化,民族问题也跟着在变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各个不同的阶级出现在斗争舞台上,而且同的时期,有各个不同的阶级出现在斗争舞台上,而且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民族问题的因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民族问题的因此,民族问题在各个不同时期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此,民族问题在各个不同时期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并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并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 ” (三)民族问题的表现斯大林说明民族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是不同的17 民族问题的内容内容 阶级社会隔阂、歧视、仇恨、冲突 社会主义不满、摩擦、纠纷、矛盾阶级剥削、压迫与民族剥削、压迫造成民族之间尊重、理解、信任不够造成18 民族问题的性质性质 阶级社会对抗性 社会主义非对抗性敌对关系、敌我矛盾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之间的关系、人民内部矛盾19 民族问题的实质实质 阶级社会阶级问题 社会主义解决各民族发展上的不平衡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20 内容内容性质性质实质实质私有条件私有条件(奴隶、封建、资(奴隶、封建、资本主义)本主义)隔阂、歧视、隔阂、歧视、仇恨、冲突仇恨、冲突对抗性对抗性阶级问题阶级问题公有条件公有条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满、摩擦、不满、摩擦、纠纷、矛盾纠纷、矛盾非对抗性非对抗性逐步消除差距、逐步消除差距、解决各民族发展解决各民族发展上不平衡,实现上不平衡,实现共同繁荣共同繁荣21 •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提出,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包括以下12个方面的内容:•(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二、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22 当今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表述当今民族问题的社会特性表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23 (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24 •第一,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互相尊重、第一,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接近,共同性在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接近,共同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不断增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但民族间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民但民族间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民族间的差异是相伴民族始终的。

族间的差异是相伴民族始终的 n n第二,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在政治上、第二,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得到了实现而历史上遗留下法律上的平等得到了实现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会长期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会长期存在,由发展上的差距必然导致民族之间的存在,由发展上的差距必然导致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并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矛盾和摩擦,并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关系的发展关系的发展 n n第三,历史上地主、资产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第三,历史上地主、资产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的观点和政策造成的民族偏见、歧视与隔阂,的观点和政策造成的民族偏见、歧视与隔阂,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意识形态具有相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需要一个过对独立性,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克服和消除这种思想的影响,只能通过程克服和消除这种思想的影响,只能通过长期不懈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才能长期不懈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才能达到 n n第四,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日益把民族分裂主第四,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日益把民族分裂主义当作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棋子,与义当作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棋子,与国内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利用民族问题搞渗国内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利用民族问题搞渗透、颠覆活动,这种破坏活动会长期存在。

透、颠覆活动,这种破坏活动会长期存在 n n第五,在一些地方,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第五,在一些地方,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对宗教问题处理结果,不可题交织在一起,对宗教问题处理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民族关系上来因此,要充避免地要反映到民族关系上来因此,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长期性、把握长期性,解决分认识民族问题长期性、把握长期性,解决好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好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二)民族问题的普遍性(二)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在世界上广泛存在,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民族问题在世界上广泛存在,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始终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始终•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居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居住,没有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一般来说,住,没有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一般来说,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一起,就会存在民族问题遍观当今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一起,就会存在民族问题遍观当今世界各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世界各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

   35 (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宗民族问题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 “八对八对矛盾交织在一起矛盾交织在一起” ”,即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即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困与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活方式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合法的宗教活动与非法的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导起,合法的宗教活动与非法的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导致民族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致民族问题更加错综复杂36 (四)民族问题的国际性(四)民族问题的国际性•当今世界上有当今世界上有30003000来个民族,分布在来个民族,分布在200200多个主权国家,多个主权国家,很多民族因为各种原因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还有一些民很多民族因为各种原因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还有一些民族是跨境而居。

族是跨境而居•由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的问题,甚至导致国由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的问题,甚至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在近年来表现得愈加明显际关系的变化,在近年来表现得愈加明显   37 (五)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五)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进与退、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38 1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和政治问题的交织题的交织2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和历史问和历史问题的交织题的交织3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和宗教问题的交织题的交织4国内问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和国际问题的交织题的交织三、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39 (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民族可以从经济单位、政治单位、文化单位、社会单位民族可以从经济单位、政治单位、文化单位、社会单位等角度去加以考察等角度去加以考察。

   •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民族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现阶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上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最突出段我国民族问题上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重要的任务的表现,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重要的任务在民族问题中,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问题的解决可以巩固政治问题解决的成果;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民济问题的解决可以巩固政治问题解决的成果;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民族经济40 (二)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二)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民族存在相伴相生民族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民族存在相伴相生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某些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这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这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

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   •((1 1)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是现实)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   •((2 2)我国某些民族地区存在的地界、山林、草场的纠)我国某些民族地区存在的地界、山林、草场的纠纷,有些也是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纷,有些也是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3 3)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某些思想观念,如民族偏见,)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某些思想观念,如民族偏见,许多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41 (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民族和宗教之间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和民族和宗教之间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关系宗教问题的交织关系•((1 1)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领域(包括民族风俗))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领域(包括民族风俗)发生的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发生的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2 2)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冲突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冲突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式表现出来   。

•((3 3)宗教因素是诸多民族性中最敏感最容易触动的因)宗教因素是诸多民族性中最敏感最容易触动的因素     42 (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1 1)民族跨境而居是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交织的原因)民族跨境而居是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交织的原因之一之一   ;;•((2 2)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幌子,企图干预中国的)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幌子,企图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这也使国内民族问题有时会与国际问题交织民族问题,这也使国内民族问题有时会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在一起;   •((3 3)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作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作为“ “分分化化” ”、、“ “西化西化” ”中国的突破口,这是国际问题与国内问中国的突破口,这是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的突出表现题交织的突出表现   4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各国无产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各国无产阶级的的“ “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首要条件之一 ”•“ “应当以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联盟来对应当以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联盟来对抗各民族的资产阶级兄弟联盟抗各民族的资产阶级兄弟联盟 ”•提出:提出:“ “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间才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间才能实现能实现 ”•号召: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一)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形成和发展平等、联合、合作(团结)平等、联合、合作(团结)四、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44 •列宁在指导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列宁在指导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领导俄国各民族人民的革放斗争和领导俄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命斗争中,一方面一方面把各民族无产阶把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原则运用于俄国,指级平等联合的原则运用于俄国,指出:出:“ “各各民族完全平等民族完全平等,一切民族,一切民族的工人应该的工人应该团结和融合团结和融合 ”一方面一方面发展了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发展了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原则,提出原则,提出“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列宁斯大林的贡献平等、团结、融合、联合平等、团结、融合、联合45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华各民族人民平等联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华各民族人民平等联合的原则,并且指出:合的原则,并且指出:“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把民族平等、团结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把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共同繁荣繁荣联系起来,提出联系起来,提出“ “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 ”他还进一步强他还进一步强调调: :“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例外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地区都现代化治的地区都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各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民族平等团结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平等、团结、共同繁荣46 •马克思主义认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 这是民族平等思想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也充分证明:每个民族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存在和发展都有客观合理性、历史必然性多民族共存,实际上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作为人类“社会生态”的体现,每个民族都应该得到尊重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基于遵循历史唯物主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基于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承认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承认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47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的过渡,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由自给自足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也是由封闭、隔绝的状态逐步走向频繁交往、走向合作以至国际化资本主义初期建立的民族壁垒也必然随着各民族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被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摧毁在平等的前提下,团结合作,共同走向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二,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坚持民族平第二,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48 •无产阶级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反对人对人、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和压迫,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只有坚持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兄弟般的团结,无产阶级自己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因此,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与无产第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的阶级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的49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上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逐渐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促进各民族共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同繁荣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50 民族平等第一,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第一,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 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第三,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相同第三,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相同的义务 第四,无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第四,无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要求消灭阶级是要求消灭阶级 (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的基本内容原则的基本内容斯大林指出:斯大林指出:“ “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民族,不论其大小,都处于同等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民族,不论其大小,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每个民族都是和其他任何民族同样重要的的地位,每个民族都是和其他任何民族同样重要的  ”  列宁指出:列宁指出:“ “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恩格斯指出:恩格斯指出:“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义务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义务51 第一,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第一,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第二,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第二,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族的团结 第三,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的多第三,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各族人民在根本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真诚团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真诚团结     民族团结“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 52 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即社会主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即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民族的共同繁荣义国家中一切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繁荣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繁荣 第三,坚持在国家帮助和先进民族支援下,第三,坚持在国家帮助和先进民族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实现共同繁荣 共同繁荣“ “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 ”53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三者的关系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达到共同繁荣团结、达到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的政治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是实发展趋势;同时又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基础现共同繁荣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必然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必然结果;是民族平等和民结果;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物质基础族团结物质基础(四)如何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5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5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

方向 ”• •这深刻地揭示出在新形势这深刻地揭示出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民族问题、搞好下处理好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关系,必须坚定不移民族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地走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题的正确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n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科学内涵,具体概括起来就是始终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坚持”5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民族问题根本道路解决民族问题根本道路1.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的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解决我国近代社会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解决我国近代社会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可能 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性质 57 2.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解决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供了政治基础我国民族问题提供了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解决我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思想保障国民族问题的思想保障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创造了良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创造了良好经济基础好经济基础58 胡锦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二)坚持“两个”共同,把握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2003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59 20052005年年5 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进一步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进一步阐明了阐明了“ “两个共同两个共同” ”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共同繁荣发展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可见,“两个共同”的基本内涵就是凝聚智慧、集中力量、促进发展、推动繁荣共同团结奋斗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发展是共同团结奋斗的保证和基础60 民族工作呈现出了新特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 由此可见,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更多挑战,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6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 •第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第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必须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力度,支国家必须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今后不仅已有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今后不仅已有的政策措施不会取消,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而且随的政策措施不会取消,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还会出台新的政策措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还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支持的力度施,不断加大支持的力度n n第二,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国家第二,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n n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必须深入开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必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地结合,使民族团结思想入观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地结合,使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脑入心,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 “三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 ”的思想观念,增强的思想观念,增强“ “四个认同四个认同” ”特别特别是文化认同。

是文化认同62 细心的人会观察到,在发表细心的人会观察到,在发表20162016年新年贺词的镜头中,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有了年新年贺词的镜头中,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有了新变化:新添的新变化:新添的7 7张照片中,有张照片中,有3 3张记录着总书记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谋张记录着总书记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谋发展、话小康的难忘瞬间发展、话小康的难忘瞬间 63 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64 参考书•1.1.《《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2.20052.2005年年5 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报告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报告•3.3.葛公尚主编葛公尚主编《《二十世纪世界民族问题报告二十世纪世界民族问题报告》》民民族出版社族出版社20052005年年•4.4.塞缪尔塞缪尔·亨廷顿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102010年年65 思考题•1 1、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特性?、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特性?•2 2、怎样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怎样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3 3、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含、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义?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6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