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唯物史观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85618483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唯物史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四章唯物史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四章唯物史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四章唯物史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四章唯物史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唯物史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唯物史观(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发展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共同点: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共同点: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同: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盲目地、不同: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盲目地、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并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起作用。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起作用。例题:例题:19891989年,时

2、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历史终结论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终点”和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然而,2020年来的历史告诉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20年后的年后的20092009年年1111月月9 9日,日,BBCBBC公布了一份对公布了一份对27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

3、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1989年柏林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的破产说明(多选)(多选)A.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人类历史

4、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认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1.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划分的唯一标准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划分的唯一标准是: :

5、如何回答社会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3.3.唯物史观主张唯物史观主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一性, ,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 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 :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方式1.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经常的必要的条件或自然前提要的条件或自然前提, ,对社会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起重要

6、作用, ,对社会发对社会发展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但但不起决定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例题例题1: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耕地只占世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耕地的7%,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300到到500万亩。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万亩。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特别是最近一段时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

7、严重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间,严重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这说明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这说明(2010年省直年省直真题,单选)真题,单选)A.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C自然环境和人口都决定社会的性质自然环境和人口都决定社会的性质D自然环境和人口不能制约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人口不能制约社会的发展2: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节制的需要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节制的需要,不断向自然界进不断向自然界进军军,导致环境破坏导致环境破坏

8、,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意义在于(多选多选)A.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报复B.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C.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D.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2.2.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础,是人,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类其他

9、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全部社会生活。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所从事的第一个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第一个活动是: :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生

10、产发展史生产发展史( (劳动发展史劳动发展史) )例题例题1: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2010年市直年市直真题,单选)真题,单选)A.社会生产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社会意识2.“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说明(单选)。这段话说明(单选)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

11、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存在”范畴的有(多选范畴的有(多选) A.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生产力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B.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C.人们在实践中所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人们在实践中所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D.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三)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精神生活过程(三)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方

12、面、精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的结构:社会意识的结构:(1 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主体划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主体划分)(2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低高水平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低高水平划分)(3 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根据与经济基础根据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划分的关系不同划分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有: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有: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

13、具有鲜明的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阶级性。其中。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处在核心地位。处在核心地位。在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在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因,因为他们为他们在经济上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例题: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例题: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单选)态范围的是(单选)A.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政治思想

14、、语言学、艺术C.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四四)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反映或依赖社会)社会意识反映或依赖社会)(1 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即有什么样的社)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 2)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迟早要发生变化)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迟早要发生变化(3 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

15、形态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2.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1)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2)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3)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4)(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响(5)(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最突出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的它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能动反作用: :一一,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

16、展起促进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二二, ,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意义意义: :要加强要加强文化文化、道德、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文化代用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腐朽的文化、八荣八耻的教育、替落后腐朽的文化、八荣八耻的教育、树立和建设社会主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例题例题1.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

17、本国策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历史唯物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反映了义的角度看,这反映了(2009年市直真题,单年市直真题,单选)选)A.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历史性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历史性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2.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范围内倡导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八荣八耻八荣八耻”的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体现出它体现出(省直真题,单选省直真题,单选)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8、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事物的量变引起事物的质变的作用事物的量变引起事物的质变的作用D.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3.“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票决制票决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第一次写进党的十等一系列新名词第一次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七大报告,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省直真题,单选)新名词的出现说明(省直真题,单选)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具有

19、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5.鲁迅先生说: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多选)(多选)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

20、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D.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二、二、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基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基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1.生产力:生产力:(1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或)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或物质力量物质力量. .(2 2)生产力的)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基本要素)

21、A. A.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其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是其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 发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各种经济时代区别的标志。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各种经济时代区别的标志。 B. B.劳动对象劳动对象 C. C.劳动者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1 1)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物质关系。关系、物质关系。(2)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静态的划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静态的划分:生产资料所有

22、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动态的划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动态的划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3 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系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例题: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例题: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年市直真题,单选)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

23、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3.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及意义及意义(1 1)关系:)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阻

24、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 (2)意义意义第一,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二,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怎样变革取决于:第二,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怎样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状况和发展要求。第三,我国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的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基本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基本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第四,判断生产关

25、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它是否能促进生它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产力的发展。第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第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规律) 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还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制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面和环节, ,也就是调整物

26、质利益关系也就是调整物质利益关系,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性.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农村土地流转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经济体制农村土地流转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改革,其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律。例题:例题:2008年年10月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用“三个极三个极大大”高度概括了高度概括了3

27、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的生产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这充分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这充分说明(单选)说明(单选)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及其意义

2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及其意义(1)(1)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2)(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智能性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智能性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般的生产力一般的生产力, ,而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3)(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渗透性因素, ,它可以渗透于生产它可以渗透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29、和素质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组织的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组织的管理方法意义意义:实施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战略,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把经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来。例题例题1:十十 一五规划中强调,发展科技和壮大人才一五规划中强调,发展科技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实现长期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持续发展,必

30、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高。这充分体现了(市直真题,多选市直真题,多选)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劳动者素质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水平劳动者素质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水平D.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年的世界经

31、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多选)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多选)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3: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多选多选)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日益成为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日益成为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B.在投入生产过程之前,它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生

32、在投入生产过程之前,它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产力C.在投入生产过程前后科学技术都是潜在的、意识形式的在投入生产过程前后科学技术都是潜在的、意识形式的生产力生产力D.科学技术对现实的作用必须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科学技术对现实的作用必须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才能发挥出来本要素中才能发挥出来科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

33、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基础: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以及以及与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上层建筑包括: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和和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其中经济基础即。其中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有

34、机体的骨骼。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例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例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强。之所以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单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单选)A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B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面所规定的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

35、本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原理( (上层建筑一定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及意义及意义(1 1)关系:)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第三,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

36、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一,第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排除异己;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排除异己;第二,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第二,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三,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第三,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反之反之,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发展的消极力量.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对社

37、会发展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济基础的性质. .3.3.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上层建筑一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1)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通过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和文化文化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好,就是为了解决好上层建筑不适应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适应于经济基础发展的某些方面和问题。发展的某些方面和问题。(2)政治体制改革属于政

38、治文明的进步,从根本上讲是)政治体制改革属于政治文明的进步,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障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政治体制改革:法制、民主、人权、行政机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法制、民主、人权、行政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建设 我国改革的哲学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我国改革的哲学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间是基矛盾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还有不适合的方面。改革不是改本适合的,但还有不适合的方面。改革不是改变社会制度,而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变社会制度,而是改革生产

39、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改革不适合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例题例题1.1.“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发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历史时期由发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当由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个基础来说明。”这说明(单选)这说明(单选)A.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B.B.经

40、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发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发作用2.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话中指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变革,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和法制保障。”把经济基础变革同上层建筑改革把经济基础变革同上

41、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的哲学依据是(结合起来的哲学依据是(2009年市直真题,多年市直真题,多选)选)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和巩固了我国社会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和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表主义经济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明

4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年市直真题,单选)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八)于于2011年年5月月1日零时起日零时起正式实施,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这一立法体正式实施,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这一立法体现了现了A.政治文明的进步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C.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上层建

43、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D.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三)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三)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并行关系,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并行关系,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根本,决定后一对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根本,决定后一对矛盾,而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有助于前一对矛盾的解决。矛盾,而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有助于前一对矛盾的解决。 生产力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2.2.两对社会基本

44、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囊括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囊括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规定和制约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规定和制约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和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基本动力。3.3.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一般规律(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一般规律(普遍规律)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阶级斗争是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发展的发展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四

4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生产力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劳动者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 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五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意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意义1 1人民群众是一个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范畴: 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

46、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 2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1 1)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创造作用表现在:,其创造作用表现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2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

47、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3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或者哲学依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或者哲学依据。据。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

48、者, ,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 ) 人人创造历史人人创造历史( ()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例题例题1 1: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多选)群众(多选)A.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B.B.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49、人们C.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 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50、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执政为民、务真求实执政为民、务真求实”从哲学看,这是因为(从哲学看,这是因为(2010年省直真题,单选)年省直真题,单选)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极大地指导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极大地指导作用D一切工作都以成功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一切工作都以成功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4.4.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作用: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作用:起加速或延

51、缓的作用,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其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其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约评价历史人物或杰出人物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或杰出人物的基本原则: :(1 1)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2 2)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3 3)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 4.4.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英雄史观是唯心史观英雄史观是唯心史观()()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也起作用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也起作用()()六六.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一一)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1.1.人

52、有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但其本质属性是但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性, ,在阶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阶级性. .2.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抽象的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抽象的B.B.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位C.C.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起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起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级关系。D

53、.D.社会实践、社会关系是变化的,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实践、社会关系是变化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凝固不变的,而是可变的,是具体的历史的。的,而是可变的,是具体的历史的。(二)人的价值(二)人的价值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 )人的价值是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和和个人价值个人价值( (自我价值自我价值) )的统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需要所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需要所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满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

54、需要满足的程度。足的程度。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以人的义价值观就是以人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为中心的为中心的例题例题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单选)(单选)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2.华罗庚生前曾说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

55、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这段话对我们 如何实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多选)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多选)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D.个人价值的

56、实现与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三)人的全面发展(三)人的全面发展1.1.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2 2)实现)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的原则。(3 3)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消除,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4)4)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

57、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必然王国: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必然王国: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自由王国: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必然性和规律,摆脱了盲自由王国: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必然性和规律,摆脱了盲 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的状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的状态。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8、()注意:社会形态划分方法:注意:社会形态划分方法:(1 1)根据)根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人的依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2 2)根据)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原始社会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共产主义社共产主义社会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3 3)根据)根据生产力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产

59、业结构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知识)社会、自动化社会会、工业社会、信息(知识)社会、自动化社会3.3.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社会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人类解放:从盲目必然性的束缚、支配、控制、奴人类解放:从盲目必然性的束缚、支配、控制、奴役、役、 摆布中解放出来:摆布中解放出来:(1 1)摆脱自然的压迫)摆脱自然的压迫(2 2)摆脱社会的压迫(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摆脱社会的压迫(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3 3)从束缚自己才能发展的自身条件中获得解放(其中)从束缚自己才能发展的

60、自身条件中获得解放(其中包括从自身的主观条件中获得解放,即解放思想,打破包括从自身的主观条件中获得解放,即解放思想,打破旧观念、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旧观念、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例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例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多选)(多选)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