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80502206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50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刘敬鲁刘敬鲁v课程说明与进展方式课程说明与进展方式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的课程,主要按人物来讲,同时尽可能贯、本课程是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的课程,主要按人物来讲,同时尽可能贯穿问题意识。穿问题意识。、主要讲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密、马克思;泰勒、谢尔登、福利、主要讲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密、马克思;泰勒、谢尔登、福利特、梅奥、特、梅奥、巴纳德、巴纳德、 麦格雷戈、圣吉麦格雷戈、圣吉二、进展方式二、进展方式1 1、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每讲五次课左右讨论一

2、次。每讲五次课左右讨论一次。2 2、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20%,20%,其中,课堂到课其中,课堂到课1010分,主动分,主动提问提问2 2分,课堂回答或讨论对话分,课堂回答或讨论对话3 3分,集中讨论主题发言人分,集中讨论主题发言人5 5分分;期末成绩;期末成绩80%80%。 平时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方式:自己自己提问;老师提问发言;讨论发言。提问;老师提问发言;讨论发言。3 3、讨论方式、讨论方式 主题发言和对话:主题发言和对话: 每次讨论有每次讨论有6 6个左右学生提前做准备,课堂上发言,每个学生发言不超过个左右学生提前做准备,课堂上发言,每

3、个学生发言不超过1010分钟,分钟,5 5分钟大家提问和对话。分钟大家提问和对话。 地点:教室地点:教室 主持人:班长主持人:班长Company LogoCompany Lv目录目录引引 言言 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第一编第一编 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 第一章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 一、财富的主体性质一、财富的主体性质 二、家庭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性二、家庭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性 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 四、秩序和谐的重要性四、秩序和谐的重要性 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

4、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 一、城邦的分工与正义一、城邦的分工与正义 二、城邦的公有制度及其管理二、城邦的公有制度及其管理 三、城邦的教育管理三、城邦的教育管理 四、最好的统治者四、最好的统治者哲学家哲学家 第三章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 一、城邦的本质与目的一、城邦的本质与目的 二、城邦的财产制度二、城邦的财产制度 三、城邦的具体管理三、城邦的具体管理 四、家庭生活管理四、家庭生活管理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编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 第四章

5、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 一、劳动分工的根源一、劳动分工的根源 二、人性利己与社会利益的实现二、人性利己与社会利益的实现 三、经济自由与政府的有限管理三、经济自由与政府的有限管理 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 一、借鉴空想社会主义长处的社会改良理想一、借鉴空想社会主义长处的社会改良理想 二、社会改良的主要领域:工业改良二、社会改良的主要领域:工业改良 三、社会改良的根本阶级指向:劳动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三、社会改良的根本阶级指向:劳动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

6、 四、资本家的人性化管理与自我革命四、资本家的人性化管理与自我革命 五、政府管理经济的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五、政府管理经济的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 六、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与种类六、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与种类 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 一、生产方式与生产管理一、生产方式与生产管理 二、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管理的二重性二、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管理的二重性 三、资本主义生产管理二重性的发展结果三、资本主义生产管理二重性的发展结果 四、马克思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四、马克思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Company LogoCom

7、pany L第三编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 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科学管理的原则与益处二、科学管理的原则与益处 三、科学管理的整体与实质三、科学管理的整体与实质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意义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意义 第八章第八章 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 一、统治的重要性一、统治的重要性 二、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类型二、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类型 三、合理型统治的纯粹类型:现代官僚体制三、合理型统治的纯粹类型:

8、现代官僚体制 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 一、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工业管理的影响一、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工业管理的影响 二、工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二、工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三、工业管理所承担的双重性质三、工业管理所承担的双重性质 四、工业管理的社会责任四、工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五、劳动力与生产管理的伦理要求五、劳动力与生产管理的伦理要求 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 一、个体、群体与社会一、个体、群体与社会 二、行为与环境二、行为与环境v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

9、合的统一体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合的统一体v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v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v六、作为协调的控制六、作为协调的控制v七、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七、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v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v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v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v三、合作的人性基础三、合作的人性基础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人的性

10、质特点人的性质特点v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v三、正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三、正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v四、组织要素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四、组织要素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v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v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v一、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一、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v二、管理行为中的二、管理行为中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v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v四、组织认同的根据与意义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四、组织认同的

11、根据与意义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v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X理论理论v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Y理论理论v四、四、Y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v五、领导能力的培养五、领导能力的培养v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v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理论组织哲学思v一、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一、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v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v三

12、、三、Z理论与理论与Z型组织型组织v四、四、Z型文化的特点型文化的特点v五、五、Z理论发挥用的步骤理论发挥用的步骤v六、六、Z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v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v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v二、组织文化的本质与层次二、组织文化的本质与层次v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v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维度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维度v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v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v二、系统思考的

13、法则二、系统思考的法则v三、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三、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v四、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四、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v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v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v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v三、权力、权威与领导三、权力、权威与领导v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v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v一、管理与哲学一、管理与哲学v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v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

14、企业和领导者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企业和领导者v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Company LogoCompany L 二、行为与环境二、行为与环境 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合的统一体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合的统一体 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 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 六、作为协调的控制六、作为协调的控制 七、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七、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 二、工业文明的社

15、会问题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三、合作的人性基础三、合作的人性基础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 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人的性质特点人的性质特点 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 三、正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三、正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四、组织要素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四、组织要素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 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 一、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一、

16、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 二、管理行为中的二、管理行为中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Company LogoCompany L 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 四、组织认同的根据与意义四、组织认同的根据与意义 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 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 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X理论理论 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Y理论理论 四、四、Y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 五

17、、领导能力的培养五、领导能力的培养 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理论组织哲学思 一、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一、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 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 三、三、Z理论与理论与Z型组织型组织 四、四、Z型文化的特点型文化的特点 五、五、Z理论发挥用的步骤理论发挥用的步骤 六、六、Z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 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Company LogoCompany L 二、组织文化的本质

18、与层次二、组织文化的本质与层次 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 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维度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维度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 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 二、系统思考的法则二、系统思考的法则 三、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三、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 四、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四、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 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 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 三、权力

19、、权威与领导三、权力、权威与领导 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 一、管理与哲学一、管理与哲学 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 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企业和领导者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企业和领导者 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Company LogoCompany L目目 录录 第一第一编 古代西方管理哲古代西方管理哲学学思想思想 引言引言 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 第三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代西方管理哲学学思想思想

20、第二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近代西方管理哲学学思想思想Company LogoCompany L引言引言 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v一、管理哲学思想和管理哲学一、管理哲学思想和管理哲学u管理哲学的创立:英国管理实践家、管理思想家奥利弗谢尔登(Oliver Sheldon,18941951):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1924u管理哲学思想 非纯粹理论形态的管理哲学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形态,存在于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等研究领域之中。由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都存在管理活动,对这些管理活动的研究会形成管理哲学思想。 纯粹

21、理论形态的管理哲学思想:管理哲学理论u对任何一种社会实践进行研究的多维层次:科学的;哲学的;科学与哲学结合Company LogoCompany Lv二、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四个维度二、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四个维度u第一个维度: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领域中的管理哲学思想 色诺芬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斯密 穆勒 马克思u第二个维度:管理学领域之中的管理哲学思想 泰勒 韦伯 西蒙、德鲁克Company LogoCompany Lu第三个维度:“管理学哲学”研究领域中的管理哲学思想 “管理学哲学”:自觉不自觉地从管理学和哲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管理活动 梅奥 巴纳德 麦格雷戈 大内u第四个维度:相对纯

22、粹理论形态的管理哲学思想:管理哲学理论 谢尔登 福利特 圣吉 霍金森 科克比Company LogoCompany L引言引言 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如何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v三、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三、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u1古代阶段:公元前6世纪到16世纪末时代特征:社会整体运转特点突出,分协作相对简单;经济以家庭经济为基本单元;政治生活主导社会生活。主要代表: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管理哲学思想的特点:内容是社会整体治理和家庭管理;整体论的思维方法;不变的人性论前提。 u2近代阶段:17世纪始到19世纪末 时代特征: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资本经济关系开

23、始成为主导;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建立。 探讨政治制度安排、个人权利的社会-政治哲学产生。 经济学诞生,因而管理哲学思想主要存在于经济理论之中。 代表人物:斯密、穆勒、马克思Company LogoCompany Lu3现代阶段:20世纪初到今天时代特征:资本经济关系和市场经济普遍展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体系的冲突;企业成为经济的主要单元;企业管理成为思想家们关注的主题;管理学作为自觉的独立的学科开始建立。泰勒管理哲学诞生。谢尔登所探讨的管理哲学问题:管理的人性假设问题;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合理关系问题;组织制度的合法性问题;组织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24、问题;组织对环境的责任问题。主要代表:泰勒 韦伯 谢尔登 福利特 梅奥 巴纳德 麦格雷戈 西蒙 德鲁克 大内 圣吉 霍金森 科克比Company LogoCompany Lv一、古希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一、古希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u城邦:典型的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古希腊最大的共同体。u经济生活:家庭私有制;经济生活的主要单元:家庭。“家政”(经济)u政治生活:公民与非公民公民大会议事会u文化生活:理性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1、崇拜宇宙自然、认为神灵支配人生万物,如古希腊神话。 总目录总目录第一编第一编 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Company LogoCompany L2

25、、对人性、家庭经济与城邦政治、宇宙自然的新的认识: 人文思想:英雄史诗、悲喜剧、音乐、历史学、哲学。 社会科学思想:经济学、政治学开始萌芽。 自然科学思想: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v二、古希腊管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主题二、古希腊管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主题u内容:家庭经济管理及其目的;城邦治理及其目的。u主题:如何使家庭和城邦成为理性支配的健康持久的共同体u管理哲学思想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形态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一编第一编 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古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 1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 2第三章

26、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3总目录总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一章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理论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公元前355年)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军事战争与色诺芬的最终命运。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长征记、回忆苏格拉底 v一、财富的主体性质一、财富的主体性质u1财富:能够从中得到的益处的东西 土地、金钱和朋友。财产管理的学问。知识和资历u2人与对象的财富关系的生成 起关键作用的是人这一主体。辩证法思想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一章

27、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理论v二、家庭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性二、家庭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性 增加财富的重要途径:分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责权分明u1从自然生理差别来说明男女之间户外和户内工作的分工 男女分工是神造使然;法律对男女之间不同责任的认可 理论根源: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的男女分工状况;男权制社会u2从每一个人能力的有限性来说明社会劳动分工的必须 人的能力的有限性;分工使人精通某种技艺,提高经济效率 柏拉图: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每一个人能力的有限性u3反对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分工 人的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和谐发展 人的自然能力与社会能力和谐发

28、展 理论证明:农业是最幸福的行业: 营造人间纯真快乐情感 培养人们的正直、诚实、勇敢、刚毅等美德 训练人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忠实于社会的精神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一章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理论v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u1培养被管理者的忠实和努力精神 方法是正义感教育和分享快乐u2监督和激励被管理者 对被管理者进行监督和实行奖惩激励u3管理者的指挥和表率作用 指挥才能和表率作用在农业、政治、战争、财产管理中是共 同的。 时代局限:奴隶是奴隶主的工具v四、秩序和谐的重要性四、秩序和谐

29、的重要性 合理秩序是效率、力量和美感的重要保证u1有序安排各种物品:对物品的管理效率u2秩序井然产生力量和美感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一章第一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 u1如何评价色诺芬关于财富的主体性质的思想?u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角度分析劳动分工的必要性?u3如何评价色诺芬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方式的思想?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生平与历史

30、地位。著作: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泰阿泰德 智者、巴门尼德、理想国、法律 管理哲学思想与理想国;后者的主题:探讨如何实现城邦的善的生活。v一、城邦的分工与正义一、城邦的分工与正义u1思考的主题:如何安排城邦的基本制度使之成为健康、繁荣、和谐的城邦即幸福的城邦善的城邦。 实现了正义的城邦才是幸福的城邦善的城邦 什么是正义?初步观点:正义是智慧和善,不正义是愚昧无知。 从城邦的正义到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比个人的正义更大、更根本。u2人们建立城邦的原因和目的:原因:每个人的需要的多样与非自足。目的:实现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31、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u3城邦生活的三类需要和三个阶级 物质需要:生产和服务人员。欲望的代表。所需的品德:节制 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保卫城邦安全的需要:军人,即城邦统治者的辅助者。激情的代表。所需要的最重要品德:勇敢。 城邦治理的需要:统治者。成为统治者的基本要求:年长者(相对于年轻者)中间最好的人:愿意毕生为城邦利益效劳、始终坚持维护城邦的信念、拥有保护城邦的智慧和能力的人。所需要的品德是理性或智慧。 三个等级是城邦的健康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他们天性的差别和不同任务。统治者的一个重要使命。统治阶级最重要。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

32、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u 4善的城邦的四个性质 按照“自然”即“本性”即正确建立起来的城邦是善的城邦。智慧的即理性的:它能够用判断力和相关知识来谋划整个国家大事、改进它的对内对外关系。这种知识存在于城邦的少数人即统治者之中。勇敢的:这种性质存在于保卫城邦、需要时征战沙场的那部分人军人身上,城邦是因为这一部分人的勇敢而被说成勇敢的。节制的:节制是一种好的秩序或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少数统治者以理性引导自己的行为,以理性控制第三等级的欲望。节制是全体公民都必须保持的品德。正义的:建立城邦的一条总原则是正义:每个人在城邦里

33、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只作自己分内的事,统治者、辅助者、生产服务者三个阶级各司其职,各守其份,互不越位,使整个城邦实现团结统一、秩序优良,和谐发展。这就是城邦的正义,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幸福和城邦的至善。反之,则是不正义的、恶的。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u5个人的正义及正义的本质 个人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在实质上相同:个人的灵魂的构成部分与城邦相同:理性(智慧)、激情、欲望。理性支配激情和欲望,实现灵魂的和谐:个人是理性(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本质:理性支配下的统一和谐

34、。u6城邦分工与正义理论的管理哲学内涵 认识到个体存在的有限性和社会性质;抓住了城邦生活的本质内涵;突出的整体视野和思维方法。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v二、城邦的公有制度及其管理二、城邦的公有制度及其管理实现城邦的至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任务:关键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1基本前提:三个阶级有序分工、各安其职。u2重要条件:使全体公民同甘共苦、不分你我:取决于对城邦统治者和军人的正确教育与合理的生活方式安排。u3合理的生活方式安排:对统治者和军人实行财产公有、妇女儿童共有的制度。

35、(1)统治者和军人不得拥有私有财产和金银货币。好的社会和坏的社会。(2)优秀的妇女归统治者和军人所共有。 a、男女天赋相同,职位机会平等。挑选优秀者进行共同教育;b、 他们不得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所生的孩子由城邦统一抚养; c、私有是争斗、冲突、分裂之源。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v三、城邦的教育管理三、城邦的教育管理u1教育的性质、根本目的和原则 教育的性质:公民共有的事业。根本目的:培养合格的治理者和公民。教育的原则(灵魂):理性原则即健康教育u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公民健康

36、成长和实现城邦的至善不可缺少。使人们通通达达事事理理、遵遵守守法法律律和和道道德德,这这又又是建立和维护良好政治秩序的前提。教育比法律更重要。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真、善、美、和谐。u3教育科目的根本要求和层次顺序公民应该学习的科目:从根本上有助于培养对真实和善的追求。第一个层次:健康质朴的文艺教育与合乎自然的体操训练:服务于心灵的爱智和激情;第二个层次:算学和几何学;第三个层次:天文学;第四个层次:哲学或辩证法 u4根据年龄阶段来安排学习各门科目 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

37、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v四、最好的统治者四、最好的统治者哲学家哲学家u1城邦统治者的四个使命 第一个即根本使命:使大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保持城邦的统一的政治秩序。第二个使命是防止贫富分化。第三个使命是确定城邦规模大小的最佳限度。第四个使命是区分所有阶级的后代的优秀与否,确定他们所属的等级。 u2成为合格统治者的三个基本条件 公民中最优秀的成员;经得住考验的高度爱国心;灵魂有能力胜任最大的、最重要的、最高的学习探究万事万物的理念,哲学学习。 u3哲学家最适合做城邦的王 哲学家的最重要品质:追求真理、热爱真理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够把握什么是善、恶、正义、非正义,因而与智慧和善最近。哲学指导政治的必

38、要性。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4柏拉图城邦治理思想的重大影响 城邦的善高于个人的善,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理性正义论的源头:康德:理性的绝对命令。罗尔斯:以理性为指导安排社会基本制度。理性与至善最近的思想:海德格尔的思想和语言是存在的家。u5现实意义理性主导城邦生活的原则对于今天组织管理的根本合理意义。善的目的原则于我国今天各类组织的根本启蒙和指导意义。正义手段原则对于我国今天建立更加完善的政治和管理制度的启发意义。和谐统一内容对于我国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参考价值。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章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柏拉图

39、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探讨城邦的正义?u2如何评价柏拉图的城邦公有制理想? u3柏拉图城邦教育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u4试析柏拉图“哲学王”观点的合理性。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章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论诗、论灵魂、论工具 管理思想存在于政治学、伦理学和家政学理论之中。v一、城邦的本质与目的一、城邦的本质与目的 关注

40、的焦点:如何治理城邦才能实现最优良的城邦生活 u1城邦的本质:追求最高善的最高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城邦产生的必然性:人类对最优良、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生活必需更高要求(安全、较好的生活等)自足、最美好的生活即至善的生活。 个人家庭村落城邦。人类天生是政治或社会动物。u3城邦作为整体在本性上高于家庭和个人。 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自足;人类天性中存在着趋于共同生活的本能。u4如何实现共同的至善生活:建立以城邦的本性和治理要求、人性道德要求为最终依据的制度。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章第三章 亚

41、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v二、城邦的财产制度二、城邦的财产制度 反对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和优秀妇女归城邦统治者和军人共有。u1城邦的多样化本性要求财产私有 反对柏拉图的城邦整齐划一的观点。城邦的本性是多样化。整齐划一的财产公有违反城邦的本性,统一体之为统一体就在于其构成元素不同。整齐划一的必然后果。除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外,其他所有财产应实行私有制,使公民在财产私有方面存在差别。u2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论证财产私有制的合理性 财产私有的三大益处:有利于团结和动力激励;和人们的自乐天性相一致;有利于慷慨德性的形成 u3土地制度分为公有和私

42、有的必要性 公有土地分为两部分(祭神费用和共餐费用)。每位公民的私有土地分为两部分:城邦的中心区和边界。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4、财产私有的合理数量 既能节制又能慷慨地生活为度。 限制人口数量即限制生育比限制财产数量更重要 。公民所能拥有的财产限度以规定每个家庭的孩子的数量为前提。 u5财产平均分配对防止公民争端的作用的有限性 决定性的是对公民进行拥有合理财产数量的德性和法律教育。v三、城邦的具体管理三、城邦的具体管理u1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 以城邦的目的在于自足、幸福为基点。 Company LogoCompany L城邦的最佳人口数量界限:人们在其中

43、能够自给自足、舒适生活而又易于览视的最大数量。人口应该具有的性质:既要充满生命活力,又要富于思想。疆域的大小和地形。大小:能够使城邦实现自足,居民能够闲暇和富裕。地形:居民益出、敌人难进、易于防卫、易于监视。u2城邦的各种具体生活的处理:公正原则分配的公正:公共品如荣誉、财物的分配按各自所值的比例。交往的公正:自愿的交往行为的公平与非自愿的交往行为的公平。交换的公正:等价交换。公正在本质上是中道:合乎事情的本性;合乎理性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章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原则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v四、家庭生活管理四、家庭

44、生活管理u1家庭生活管理的三个总原则人与物的关系:人事高于物质。德性与财产的关系:德性高于财产。自由人与奴隶的关系:自由人高于奴隶。u2家庭三种关系的管理主奴关系:主人绝对统治奴隶,合乎事情的自然。夫妻关系:丈夫支配妻子,妻子可以提出建议。亲嗣关系:父亲支配孩子。 第一编目录第一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家庭获取财富的方式和拥有财富的限度获取生活资料即财富的合理方式:合乎事情的自然。拥有财富的限度:家庭生活的必需、有用、有助于德性的形成。贩卖、利息、高利贷等致富方式,违反自然。u4总评 实证、经验、具体、务实。根本原则是力求合乎事情 的自然。v思考题:思考题: u1对

45、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财产制度理论做出比较和分析。u2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生活管理的公正原则的现实意义。u3分析亚里士多德获得财富应当合乎自然的观点。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编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 u西方近代:1600年至1900年v一、时代特征一、时代特征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逐步确立和迅速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交错显现和努力寻求解决的过程。u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主导的社会制度,生产力巨大发展 经济生活:资本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市场竞争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政治生活: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等级统治,建立相对民主和平等的政治制度。资本

46、经济的本质:个体主体取向、盲目的高度竞争、利润最大化追求。u2科学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组织方式发生质变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劳动代替手工生产和人。工厂组织成为主导的经济组织。 Company LogoCompany Lu3资本主义文化观念的确立、本质特征和局限文化观念的灵魂:个体利益至上、个体自我奋斗、个体价值优先手段理念:追求合理的权益划分规则和在相互竞争中自由创造的精神必然伴随物:极端个体主义、残酷竞争、金钱拜物教等 u4尖锐问题与努力解决的尝试 尖锐的经济不平等:竞争实力分化;贫富分化。阶级矛盾时常爆发。间歇式的经济衰退(财富分化与多数社会成员消费能力的不足;资本增值最大化竞争的盲目性)。

47、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编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 v二、全新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二、全新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u1关注的重点:如何管理全新的经济生活宏观经济生活的管理即政府对整个经济生活的管理。 斯密、马克思微观经济生活的管理即企业主体对生产经营的管理。 萨伊(1767-1832):经理的作用:知识、判断力和冒险精神。马克思 u2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两种理论思路改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穆勒。彻底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

48、二编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近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思想4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5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思想 6总目录总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西方近代经济学的鼻祖生平:出生于英国

49、的苏格兰。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学习。著作:1759道德情操论;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管理思想 v一、劳动分工的根源一、劳动分工的根源 u1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国民财富的性质:一个国家全年产品的交换价值的总和,即商品的总和。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国民财富增长 的原因:劳动生产力增长u2劳动生产力增长的根本途径:分工行业内部、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分工分工为何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工作技巧;减少转换工作的时间损失;有

50、利于发明简化劳动、节省劳动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分工产生的根源 人类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因而需要互通有无、相互交换的倾向。“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u4斯密经济理论的人性论前提 人天生具有利己之心;人人天生需要他人帮助;人性的仁爱利他方面u5分工和人性伦观点的问题与意义没有认识到人类理性在分工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试图说明分工与人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人性假定:“理性经济人”假定。对

5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府有限管理思想 v二、人性利己与社会利益的实现二、人性利己与社会利益的实现u1人性利己及其作用每一个人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他自己;每个人都天生具有改善自己状况的愿望。人性利己的作用:社会财富和私人财富赖以产生的重大动力因素 u2看不见的手与社会利益投资者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实践自然会导致社会利益的实现: 每一个投资者都 努力使他的资本生产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因而使社会的年收入最大化。“看不见的手”的所指:市场机制的价值规律和价格变化;造物主要使社会全

52、体成员得到幸福的意愿。理论源头:重农学派的自然法则u3根本不足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个体利益最大化追求,不可能自动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及和谐实现。例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府有限管理思想 v三、经济自由与政府的有限管理三、经济自由与政府的有限管理u1资本的自由任何资本都是为了实现最大增值,自然而然投向利润最大化的领域或行业。 经济自由放任、无需政府管制。反对政府特意地支持或限制资本的产业投向 u2国际贸易自由 国际竞争会导致成本下降、降

53、低产品价格。利用比较优势。 u3自由竞争的益处 避免垄断、促进经济最有效发展的手段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4政府的有限管理 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需要军队;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之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需要司法机关。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国防和司法方面的;商业方面的;人民教育方面的;其他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履行上述三项义务的经费来源:受益的最终主体承担u5评价 开创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先河;政府有限管理思想的影响;主要关注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忽视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条件;忽视了市场的失灵和政府的作用。Company

54、LogoCompany L第四章第四章 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斯密的经济分工、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管理思想 v思考题:思考题: u1试评斯密关于分工起源于人们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交换倾向的观点。u2如何评价斯密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观点?u3分析斯密经济自由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或译作密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与边

55、沁、李嘉图有较深接触。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著作:1848政治经济学原理、1859论自由、1863功利主义、1873自传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v一、借鉴空想社会主义长处的社会改良理想一、借鉴空想社会主义长处的社会改良理想u1社会结构根本改良理想的综合特征坚持斯密自由主义基本精神,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的长处。社会改良的崇高目的:通过教养,建立将个人自由和公平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状态。分配公平:劳动成果的产品的分配公平;劳动过程的就业的分配公平。不劳

56、动不得食。个人自由:突破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提出自主劳动和自由劳动。 u2社会哲学思想 批评“经济人”假设的片面性。静态结构分析和动态历史分析相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改良私有制。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v二、社会改良的主要领域:工业改良二、社会改良的主要领域:工业改良 改良:新的工业发明,或原有发明的推广应用,还包括制度、教育、舆论以及一切人类事务上的改进。u1工业技术改良 工具和机器的发明使用;劳动的组织联合;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7、技术知识与道德水平。 u2工业制度改良 改革劳资关系和消灭劳资雇佣关系。合伙关系: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劳动者之间的合伙经营工业制度改良的原因:技术改良结果的社会不公;工人阶级的独立意识;工人阶级自我合作运动和自我管理的现实成功工业制度改良的结果:工业民主的实现;资本变成共同财产。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v三、社会改良的根本阶级指向:劳动阶级的独立三、社会改良的根本阶级指向:劳动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与自我管理 劳动阶级的主动改良:劳动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

58、是他们幸福的先决条件 u1消除对劳动阶级所应具有的社会地位的各种社会偏见 批判“依赖和保护理论” u2提高劳动阶级的精神文明程度,使他们成为具有充分理性的人 自发教育和政府教育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废除雇佣劳动关系,使劳动阶级可以自主组织管理生产。雇佣劳动关系违背公平正义原则。从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最终过渡到劳动者之间的合伙经营v四、资本家的人性化管理与自我革命四、资本家的人性化管理与自我革命u1第一阶段:资本家在企业范围内对股权和分配制度进行人性化改变,实现经济权利的平等,劳资合伙经营 u2第二阶段:资本家对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彻底自我革命

59、,财产成为共有财产。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v五、政府管理经济的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五、政府管理经济的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u1政府管理经济的自由原则 政府增干预的可能后果:强制性有可能威胁个人的自由空间;增加政府的权力,容易成为侵犯个人生活自由的工具;增加政府职能,会给政府增加一项难以有效完成的新工作;私人经营因为对所经营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利害关系因而效率较高;政府干预越少,越有助于使人们养成共同行动的习惯。 u2政府管理经济的平等原则课税的平等原则;遗产的获得不超过维持中等程度的

60、自立生活所需的数额;财富公平分配的可能性: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制度;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对人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财产所有制是分配制度。私有制与公有制。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章第五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会管理思想v六、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与种类六、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与种类u1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必要职能和任选职能 。 行使必要职能,注意负面后果。任选职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u2政府的第一项职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调动积极性所需。u3政府的第二项职能:解决依靠市场

61、机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消费者不能鉴别商品的各种情形;支持公益事业,建设公共设施。v思考题:思考题: u1试评穆勒的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分配为目标的社会改良理想。 u2结合我国现实,思考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的关系。 u3如何看待穆勒关于劳动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观点。u4试析穆勒关于资本家的自我革命的观点。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重性思想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历史上最伟大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思想家之一。以对生产方式的

62、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宏伟、丰富、深刻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生产的协作方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二重性。主要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重性思想 v一、生产方式与生产管理一、生产方式与生产管理 u1生产方式及其重要性 第一个维度:协作方式(“技术-协作”方式):技术所要求的协作劳动或协同劳动的方式。协作方式表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资料的水平和劳动对象的特点,

63、因而可以概括为生产力。第二个维度:经济关系方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分配。这是我们现在所概括的生产关系。第三个维度:协作方式与经济关系方式的统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协作方式决定经济关系方式。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生产管理的两个维度 协作劳动维度的管理 协作劳动提高效率:提高个人生产力;创造集体生产力。 协作劳动需要管理:协调个人的活动,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指挥、监督等,用法约尔的概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经济关系维度的管理 体现着生产过程的经济利益关系性质。

64、 原始社会:公有制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管理是氏族首领对经济生活的平等管理,决定产品的平等分配。 私有制经济关系的管理,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者的对立所规定的强制性管理和不平等分配。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重性思想v二、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管理的二重性二、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管理的二重性 核心观点: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决定了它的管理的二重性。u1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协作特点及其对管理的要求协作特点:以工厂为主要组织形式而进行生产;以机器为主要生产手段而进行生产。全新的生产管理要求:操作标准化管理

65、、技术统一管理、整体系统化管理。u2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关系特点及其对管理的要求经济关系特点: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主导性生产是商品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剥削工人的共同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管理要求:从微观上加强劳动强度和监督、采用先进技术;从宏观上协调产业结构和供求结构,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重复性和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v三、资本主义生产管理二重性的发展结果三、资本主义生产管理二重性的发展结果 u1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 协作劳动维度上的管理职能的独立。经理阶层的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从统一到分离。新

66、生的合作工厂的实例:存在的主要是协作劳动所需要的管理。股份制企业实例:资本家的资本计划集中于银行,通过银行贷给企业,资本家退出管理领域。经理人员从事管理。u2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灭亡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协作社会劳动的发展与资本经济关系的矛盾。必然结果:内容打破形式,公有制社会建立,人类获得解放和自由。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六章第六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重性思想v四、马克思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四、马克思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u1从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分析企业管理及其效率,今天

67、仍然适用。u2从经济关系的重构和变革的角度思考管理问题,也适用于国内外的管理现实。u3重视经济价值观的重大作用。u4从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历史主义角度分析管理,具有长久的方法论价值。 v思考题:思考题: u1如何评价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出发分析生产管理的理论思路?u2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分析价值。 u3结合马克思的观点,思考我国国有资源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合理界限。第二编目录第二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v第一次讨论题范围:第一次讨论题范围:1 1、整体评价任何一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整体评价任何一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2 2、分析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一个观点。

68、、分析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一个观点。3 3、评价任何一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评价任何一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4 4、比较两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比较两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5 5、你如何理解管理哲学。、你如何理解管理哲学。 注意:对每个思想家,都要有发言人注意:对每个思想家,都要有发言人讨论方式:讨论方式:6 6个左右学生提前准备,课堂上发言,每个学生个左右学生提前准备,课堂上发言,每个学生发言不超过十分钟,发言不超过十分钟,5 5分钟大家提问和对话。分钟大家提问和对话。 地点:教室地点:教室 主持人:班长主持人:班长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编第三编 现代西方

69、管理哲学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u现代阶段;1900-现在。崭新的内容和特点。v一、时代特点一、时代特点u1两次新的科技革命的产生和经济飞速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u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市场体制、以及政治和阶级关系,也在矛盾运动中不断获得调整和改善。重大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间歇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股份制逐渐成为主导的产权制度。市场规则不断完善。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自由放任与加强干预之间摆动。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阶级关系与政治生活:中产阶级成为人数最多的阶级,构成西方经济及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的工党、社会党登上

70、政治舞台。总目录总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文化的发展和新的变化。科学理性精神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空前发展,而且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经济实践、法律实践、管理实践等,产生了日益扩大的影响。社会的文化观念特别是人们的价值观经历了迷茫和再确认的历史过程。个体价值至上、个体自由优先的价值观仍然主导,同时,强调共同体整体的福祉优先、强调社会合作的重要性的呼声日益强烈。生命哲学、意志主义、存在主义。u4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加快,各个民族的经济、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跨文化管理成为突出的管理问题。Company LogoCompa

71、ny L第三编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v二、新的二、新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实践和管理哲学思想管理哲学思想u1、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产生:伍德罗威尔逊1887年6月在政治学季刊第2期发表了“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提出政府改革必须超越人事政策的范围,进入政府管理的制度领域:第一,政府能够成功地做哪些分内之事,第二,政府怎样尽可能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做这些分内之事。以往对政府的研究过多地集中于政治,而对政府如何管理公共事务研究的不够。行政研究的目的是避免混乱,使行政措施建立在稳定的原则之上。 总目录总目录Company LogoC

72、ompany Lu2、企业管理成为管理实践的主要方面。现代管理思想主要围绕企业管理而展开。泰勒1911 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学诞生。 u3管理哲学创立并逐渐获得发展。 谢尔登1924年出版管理哲学,管理哲学诞生。 管理学领域、 “管理学哲学”研究领域之中的管理哲学思想成就突出。梅奥、巴纳德、麦格雷戈、大内。 相对纯粹的管理哲学形态不断有新的创造。谢尔登、福利特、霍金森、圣吉。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编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7第

73、八章第八章 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8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9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10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1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12总目录总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编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13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14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

74、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理论组织哲学思15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16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17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 18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19总目录总目录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

75、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也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的管理实践经验。著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在美国国会的证词(1912)。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v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s)和科学管理的原则(Princ

76、iples)。二者在实质内容上相通,也存在明显不同。前者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理念、灵魂或根本前提,后者是运用前者所形成的具体指导方针。u1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同时实现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最大限度的繁荣或富裕。 最大限度的富裕(the maximum prosperity): 公司:最大红利;雇员:更高工资和发挥出最大能力;行业:最好状态。 u2相信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可分割。 雇主的富裕和雇员的富裕不可分割;高工资和最高产量、低劳工费用完全可能。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

77、理论u3实现雇主和雇员双方最大限度繁荣的根本途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与物的生产力。 任何个体和一个企业整体,只有发挥出最大生产力,只有企业做到以最小量的综合支出完成各种工作,才能实现雇主和雇员双方最大的繁荣。 u4用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是实现最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排出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必要动作,以快速有效的动作代替缓慢无效的动作,从而节约时间,提高产量。精确的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u5管理体制比个人的因素更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管理方与工人的不同责任,实现双方的密切协作。改变低效率的方法在于系统化管理,在于实行雇主或管理方承担最后责任的制度,而不在于收罗某些独特或非凡的人。管理部门和工人的

78、亲密协作是现代科学管理或责任管理的精髓。科学管理基本原理的公式概括:认为雇主与雇员双方利益根本一致:管理的目的=雇主与雇员双方的富裕=人与物的最大生产力=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方的责任与工人的密切合作。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v二、科学管理的原则与益处二、科学管理的原则与益处u1科学管理与旧式管理的本质不同 以科学知识和规则进行管理与单凭经验进行管理;通过一套完整的体系与仅靠物质刺激手段进行管理; 管理方承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安排任务等管理责任与任由工人自己

79、安排。u2科学管理的四个原则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的方法。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为合格的工人。第三,管理方与工人密切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科学原则办事。第四,管理方或资方承担了他们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和职责: 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标准和规章、安排任务。 任务观念(the task idea)。计划观念,计划室。u3科学管理的普遍适用与益处科学管理的原则普遍适用:其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规则和原则之上。科学管理的益处:企业的劳资双方获得最大的物质收益、消除不和;使企业的产

80、量成倍增长,成本大幅下降,为实现持久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全体公众的物质和文化空前进步。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v三、科学管理的整体与实质三、科学管理的整体与实质u1科学管理是多种要素的结合整体 科学;和谐;合作;最大的产量;每个人的最大效率和最大富裕。 u2科学管理的实质 劳资双方对待他们的责任、同事、对待对方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劳资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而是放在如何增加盈余的数量上;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都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代替旧式的个

81、人判断和个人意见。理论的合理性与不足。v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意义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意义u1从长远|、动态性和整体性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u2从劳资双方的对立中看到了利益的一致。比较深刻的辩证法内涵。u3把物质价值作为个人、企业、民族的根本价值追求,忽视了个体和民族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u4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客体规律性方面,忽视了劳动主体的情感和意志要求。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七章第七章 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泰勒以劳资利益一致假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看待泰勒的劳资双方利益根本一致、双方富裕不可分割的观点

82、?u2试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总体评价。u3试析泰勒关于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劳资双方的一场思想革命的观点。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八章第八章 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韦伯以技术理性为取向的官僚体制学说v一、统治的重要性一、统治的重要性v二、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类型二、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类型v三、合理型统治的纯粹类型:现代官僚体制三、合理型统治的纯粹类型:现代官僚体制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n奥利弗谢尔登(Oli

83、ver Sheldon,18941951),英国现代管理实践家,管理思想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哲学家,管理哲学当之无愧的创始人。毕业于牛津大学默顿学院,获文科学士学位。在一战期间曾经服过兵役。从1919年起,他一直在英国朗特里巧克力制品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一开始时担任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18711954)的个人助理,后来任公司经理,1931年任董事会董事。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n1924管理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以自己的管理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西方社会特别是英国的工业管

84、理现实为反思对象,是管理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以管理哲学命名、第一次以真正的哲学意识对工业管理活动进行审视、第一次系统提出和探讨了管理哲学许多重要问题的著作。n谢尔登管理哲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人与物二分、人文(伦理、艺术)与科学二分;人高于物、人文高于科学; 工业是人性与社会性的集合体;工业管理承担着人性和社会性维度的双重责任。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一、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工业管理的影响一、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工业管理的影响u1现代社会的四个根本特征公众广泛熟悉了工业事务或工业内部的

85、运转;人们特别是工人对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期望的增长;广泛传播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个体间的联合精神;公众的科学意义上的分析和批判精神的增长。 概括:工人大众对自我发展的价值和实现条件的明确觉醒。u2对工业管理的要求 必须理解工人的精神状态,否则,管理就不可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工业自身必须证明它的道德上的合理性,工业管理必须满足工人的伦理正当要求。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二、工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二、工业管理的基本原理u1探讨的主题和所使用的概念探讨的主题:包括企业管理在

86、内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业管理(management in industry or industrial management)。工业管理的主体: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和企业内部的“行政”组织。行政、管理、组织的含义 行政(administration)是工业中关于公司政策的制定,财务、生产和销售的协调,组织界限的确定,政策执行的最终控制等职能。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 管理(management)是工业中关于在行政所确定的范围内执行政策、以及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使用组织等职能。 组织(organization)是把众多个人或众多群体必须从事的工作与执行工作所需要的才

87、能相结合,以至于有效、系统、协调地运用人们的努力的过程。管理哲学中的管理(management),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含义。管理的这种广泛含义,是人类实践活动、人们之间的联合不断发展的结果。管理是工业活动的内在要求。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u2基本原理之一: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艺术或一种具有人文要求的实践。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的运用;对非管理者的各种能力的联合性运用。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不同:对物的管理需要科学,对人的管理需要哲学意义上的艺术,即人文的关怀,包括关心、耐心、信任、支持

88、、理解、灵活。“在管理所处理的男人和女人的范围之内,科学原则只能在他们都愿意接受的情况下才能运用。” 科学知识只是一种本质意义的准备,并不是管理艺术本身。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基本原理之二:管理包含了科学的维度,是运用诸多科学知识的一种实践。管理包括对物的管理,包含着必须服从的物的诸多客观规律或技术要求的过程。管理能够通过科学手段或科学方法来进行。掌握管理的科学是成为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或资格要求之一。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三、工业管理所承

89、担的双重性质三、工业管理所承担的双重性质 u1管理的本性、终极目的和主要原则公众对管理实践的科学和伦理的双重审视。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仅仅强调管理的科学方面,而忽视了管理的伦理或哲学维度。管理的本性:对具有精神性和社会性的人、对具有社会合作性质的组织的管理,它既是一种包含科学要求的实践,更是一种包含人文要求的实践;管理的终极目的:实现工业中人性的要求和社会共同体的福祉。管理的成长路线:日益成为被公众合理控制的活动。管理的主要原则:人高于物的原则;承担工业内外、企业内外的社会责任的原则。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

90、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u2工业管理所承担的人的性质工业不是一种机器,而是人们合作的复杂形式,人们的思想、目的、动机、理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核心,最好地实现和保持生产中的物的方面与人的方面(工人、工头、经理和股东)之间的适当平衡。u3工业管理所承担的社会性质工业组织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是人们的社会合作形式,它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社会单元社会单元(家庭成员、教育背景、商业关系、利益追求、政治投票者、公民、宗教信仰等)。工业的背景不只是由那些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思想和利益所构成,而且同时由共同体共同体的整个精神所构成,工业的任何进步都由共同体整体的进步

91、所支配。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四、工业管理的社会责任四、工业管理的社会责任u1管理对共同体的责任工业管理的根本动机和责任:正确地“服务于共同体”。工业管理的动机和责任的主要性质:把个人的善或共同体的善放在首位,经济利润处于次要地位。工业产品的交换价值和伦理价值:使产品生产成为一种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在适合表现个性的工业生产结构中生产出来;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管理对工人的责任 根本目的:提供促进共同体发展的优

92、秀公民把工人作为社会个体、社会单元来对待:工人不只是商品生产的手段,而且是社会进步的代表;工人不是工业所拥有的便利品,而是被借给工业去实现共同体福利的个体;工人承担着多种社会联系,经济联系只是一种联系。工人在工厂内的生活必然影响到工厂外的生活,因而,管理具有塑造或毁灭、提升或遗弃人们的巨大作用。把工人集中到实现共同任务的努力中,最大限度开发工人个体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和个性能力发挥的空间。 Company LogoCompany Lu3管理对共同体和成员个体的一体责任共同体的生活标准:希腊哲学意义上的好的生活,即健康与美德的结合、生活优越与个性发展的结合。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标准:高

93、水平的道德和智力标准的基础。适当的闲暇:人们实现舒适、尊严、高水平的道德和智力、以及生活享受的必要条件。减少工作时间。条件: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保证每一位工人物质生活标准的足够工资。效率的道德合法性:结果必须平等分配。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五、劳动力与生产管理的伦理要求五、劳动力与生产管理的伦理要求u1劳动力管理的新要求人们的新的精神观念:人性比财富更重要,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友谊合作的关系。工资以利润的公平分配、有助于工业的公正感发展为尺度。最低工资的必要性。社会利益高于雇主利益。

94、雇用或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人性精神:人优先于机器,人力资本优先于物力资本。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保障和福利工作以关注工人的心灵和道德、维护正义、提高士气为灵魂。反对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合作的人性必然。实现合作的方式:扩大工人参与管理。u2生产管理有效结合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更多地通过使用物质因素或非人的因素。节约成本、降低价格,实现公众的消费。避免和消除浪费。Company LogoCompany Lv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u1理论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哲学概念;第一次阐明了管理的人性与社会性质;第一次提出了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效

95、率与平等维度;第一次深刻阐明了人高于物、工业管理从属于共同体福祉的原则;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管理的社会责任理论。u2现实意义 管理需要自觉承担为社会服务这一根本理念;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方面。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九章第九章 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谢尔登以人性和社会性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哲学理哲学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分析社会时代特征对管理的影响?u2如何看待管理在本质上是一门艺术的观点?u3如何看待工业管理所承担的人性与社会性质?u4结合我国现实,思考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

96、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玛丽帕克福利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美国和中外历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哲学家、著名的企业管理哲学家。管理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生平特点: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学术上广泛利用哲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生理学的成就。 社会工作者和改革家:建立职业指导中心;参加仲裁、最低工资委员会;担任企业和政府顾问等。哲学思想来源:西季威克的严格的逻辑分析方法;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美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过程:从政治哲学到企业管理哲学主要成果:新国家(1918)、创造性的经验(1924)、亨利麦特卡夫

97、和林达尔厄威克编辑的演讲文集动态管理(1942)、厄威克编辑的演讲文集自由与协调(1949)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一、个体、群体与社会一、个体、群体与社会u1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与群体和其他个体不可分割。 个体是由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创造的结果。 群体是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规律下联系着的人们。u2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既是社会的因素又是社会的产物。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社会过程是个体的生命源泉;每一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中的活动、追求与奋斗,也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整体。个

98、体的存在:在社会整体中发现自我的位置。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社会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思想与行动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双方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u4社会生活过程产生权利与义务、目的、忠诚。人们不仅服从权利、承担义务,而且创造权利,创造义务,权利与义务最终来自生活本身,随着生活创造的变化而变化。目的:不是先存在一个目的,而是人们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活的统一过程,创造了目的。忠诚:产生于人们创造生活的过程,是人们对于统一体的觉悟。社会生活的辩证法:社会整体的优先性、人们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生成。 Company Lo

99、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二、行为与环境二、行为与环境 人们的行为: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过程。关联的活动改变着关联条件和关联本身。u1人们的行为过程是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环形反应的整体。 内部与外部、主体与环境、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u2人们的行为与他们之间联系的相互作用 任何行为反应都是对一种联系的反应,是以往的联系的结果。一个人的变化发展着的活动是对他人或群体的变化发展着的活动的反应。u3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的反应,而环境的这种变化正是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活动所引起。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

100、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合的统一体三、企业管理的目标:融合的统一体 企业或组织的有效生存:各个部分之间、各种功能之间是否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形成融合(整合)的统一体(integrative unity)。这是一条深奥的哲学和心理学原则。u1消除资方和劳方、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斗争态度,以协商代替斗争,同时,正确处理管理者之间的分歧。 方法:无门派地审视情况,弄清事实真相,尽可能形成共识。 管理方或资方要分析劳方立场的性质。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突出集体责任,调和集权与分权

101、。 工厂是一个整体。工厂内所发生的各种重要责任,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集体性的责任。劳资双方也有许多共同的责任。责任的分工与相互贯通分权与集权并非绝对对立;把分散的责任与集体责任一起实施,二者对于企业的存在都是必需的。从部门责任进一步上升到企业集体的责任。Company LogoCompany Lu3分析管理者与工人的各自职能,在他们之间重新分配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相互贯穿的,二者之间的区别正在减弱。工人在现实中可能已经参加了管理。工作的计划与实施之间不可能绝对分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一些管理能力,分别分析工人和管理这的工作,赋予工人可以承担的某些管理职能。工人在管理方面的作用应

102、清楚地划定。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四、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u1使冲突成为建设性的冲突。 冲突是生活的本质,是分歧显现和集中的时刻。建设性地看待和处理冲突。u2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局限性方法。支配的方法:一方对另一方的胜利,一方克服另一方。妥协的方法:双方各自做出一些让步,使被冲突打断的活动可以继续下去。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最具建设性的方法。融合(整合)的方法:使冲突双方的愿望融合起来,都得以实现,而没有任何一方需要

103、被迫做出任何牺牲。融合了双方的目标,创造出了新东西,是处理冲突或分歧的最有效的途径。找到融合统一解决方法的关键步骤:双方以开诚布公、解决问题的态度敞开分歧,弄清分歧;然后,共同观察,互相调整双方的愿望,最后找到解决方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五、管理者与员工的权力共在、权力共享u1限制权力支配和权力强制,发展权力共在和权力共享重点限制管理者的权力支配、权力强制,同时,限制工人对权力的可能的过分要求。 方法:找到实现双方权力愿望的解决办法融合的方法。u2发布命令的四种方法或原则使问

104、题客观化,使命令变得客观,即,找到并服从“形势的规律” (the law of situation) ;对员工进行工作和职业培训,使工作成为员工的技艺和自觉行动;必要时说明发布命令的理由,使人们不是盲从而是更加理智、更加愉快地工作;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让所有人了解组织的深层目的,使大家成为感受共同责任、承担共同事业的合作者。u3形势的规律形势在本质上究竟要求什么、要求如何去行动。命令来自工作的形势,而不是工作来自命令。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只是分工的不同。关键是找到实现双方权力愿望的解决办法融和的方法。结果:控制是对整个形势的控制,而不是对别人的控制,权力

105、成为共同的和共享的权力。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六、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六、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根本要求 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能力和其他要求在于领导工作的特点。u1领导工作要求领导者透彻掌握领导工作的知识。 管理正在成为一门职业、企业管理正在成为一门科学。学习。u2领导工作要求具备把握整体形势的能力。 领导是对整体形势的领导,而不是对人的领导。领导者是一个能够组织和发挥集体力量的人:造就队伍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领导工作需要正确发挥跟随者的作用 使跟随者和发挥积极主动的作

106、用:共同制定和分享共同目标。最优秀的领导者:可以使人们心悦诚服地服从命令;会努力培养他们的跟随者,尽可能使他们也成为领导者;不需要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人,忠诚正直种比进取心更重要。职位的领导;人格的领导;功能性领导。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章第十章 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福利特的管理辩证法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u2试论福利特企业管理应成为融合统一体的观点的现实意义。u3如何评价福利特处理企业人事冲突的建设性方法的思想?u4试析福利特关于管理者与员工权力共在观点的现实可行性。 u5对福利特的管理思想做出整体评价。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

107、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生于澳大利亚。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反思和总结霍桑实验。著作:1933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1945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v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一、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u1工厂中的工人问题士气低下、疲劳感和单调感、无名的抱怨和怒火、对监工或工头持敌视态度、有益限制产量。根源:工业文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

108、人们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社会合作等方面巨大变动,造成了人们信念的彷徨、情绪的失落、社会合作的失衡、命运的无能为力。工作中的疲劳和单调感:复杂形势中多种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工人身体肌体的某种失衡。士气低下:个人背景、工厂内的关系、工业组织状况的综合作用。 u2对工厂管理者的要求仅有开明的公司政策、关于生产的详细计划和蓝图是不够的。找到一种与工人进行彻底交流而相互理解的方法,其中必须包括面对面的访谈。以便充分了解并有效应对工人们亲身经历和表达出来的真实困难,而且也必须考虑到工人无能感的背后根源。u3“强加给”工人的那些抑制 来自工业变动中生产的强大经济逻辑所引起的一种人性挫败感。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

109、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v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u1现代工业社会趋于瓦解的两个特征。不幸福的人数大大增加,人们不再自觉地承担直接或真正的社会责任。社会中各式各样的群体相互戒备、相互敌视,社会陷入了组织停滞的状态。法国工程师勒普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观点。u2管理必须面对的两个永远存在的问题 。必须使它的成员在物质和经济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必须使它的成员在组织整体中的自发合作得到保持。现代社会的片面性: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物质的有效供给的,忽视了人们合作的保持。社会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发展失去平衡定型

110、化的社会:很少变化,人们的工作和职业选择机会很少。组织原则:保持稳定、重复原有秩序。“变化-适应”型的社会,即现代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和工业生活变化迅速,需要适应。所要求的组织原则,是动态地适应变化,形成相应的社会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u3社会能力的重要性能力与知识不同。社会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的根本缺陷:缺少关于直接有用的社会能力训练、特别是关于实际生活、关于人与人之间如何、如何交往、密切关系的内容。社会交往能力的个体和群体层次。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生活、促进共同事业所不可缺少的重

111、要能力。梅奥的一个错误:处理人事活动的社会能力和处理物质过程的技术能力之间严重失衡,已经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v三、合作的人性基础三、合作的人性基础u1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三个假定及其错误自然状态的社会是由一群没有组织的个体所构成。对原始社会的一种夸大的虚构。每一个体按照保证自我保存或自我利益的打算而行动。每一个体为了这个目的都尽最大能力进行逻辑思考。 第二、第三个假定,基于对非正常情况下的人类行为或对一般情况下非正常的人类行为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主要适用于在社会关系上处于

112、正常状态以下的人。 u2合作对人们的共同生活、对文明秩序的根本重要性人类的生活中结合或合作的本能,很容易超过单纯的个人利益追求为中心的逻辑思考。陷入到自我利益泥潭少部分人:社会结合已经抛弃了他们,或社会处于解体状态。保证成员物质需要的满足和保证人们的社会合作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任何工业组织都应是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在技术上是熟练的和有效的,同时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合作体系。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看待梅奥对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的分析?u2如何评价梅奥关于当时人们的社会能力

113、严重落后于技术能力的观点? u3试析梅奥对合作在组织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的看法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e,1886-1961),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组织理论的最重要代表之一,管理理论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丰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经验。管理思想研究的卓著和对管理实践的重要贡献。立足于对许多社会科学成果的把握;借鉴怀特海、福利特的整体论哲学思想,具有突出的整体思维与社会视野方法论特征。著作:管理人员的职能(1938)、组织与

114、管理(1945)。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一、组织构成的主体人的性质特点人的性质特点u1个人的地位个人既是一种特定的、个别的、物质的个体,又是属于物质宇宙的一个事物。个人又是一个生物或生命有机体,即具有一种维持机体平衡的能力。个人作为有机体,都与其他个人发生相互关联和作用,这就是个人存在的社会要素。概括:个人是体现着物的、生物的、社会的因素的一种完整存在,是物的、生物的、社会的因素的独特个人化。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

115、u2个人的性质其一,能够进行活动,活动的总体叫做行为。其二,具有心理因素,它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心理因素指的是物的、生物的、社会的因素的结合、生成物在个人观念中的影响。其三,具有有限的选择或决定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自由意志。其四,具有目的。 概括:人的行为是选择和被制约的过程。 Company LogoCompany Lu3看待人的行为的两个角度:是否参加协作系统或组织 对于参加协作系统或组织的人,纯粹是从他们的职能,作为协作的侧面来看待,他们的努力就被非个人化即社会化了;作为外在于协作系统或组织的人,则被看作是物的、生物的、社会的因素的个人化,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Company Log

116、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二、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作系统 协作系统:人们了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协作所形成的包括物质因素、个人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体。 u1协作产生的原因:个人总是具有自己的目的,但由于受到各种限制而难以实现。u2协作的根本内容:进行协作以实现目的。协作的目的是协作的方向、灵魂、核心,而协作过程是手段。二者之间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协作过程的限制:环境的物质因素的特点

117、及变化;个人生物能力的有限;心理因素的特定状况;社会因素的五个方面是否与协作要求相适应。u4协作过程的持续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协作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协作行为或协作系统的目的得到实现,这与整个协作系统和环境的关系有关;协作的效率(efficiency):成员个人愿意做贡献以及做贡献的程度。这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u总评: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的能动选择与被制约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个人主义哲学与集体主义哲学各处一端。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三、正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三、正

118、式组织及其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人以上的活动或力量的一种系统。正式组织是协作系统中的灵魂部分。正式组织完全是由协调的活动所组成,是协作系统中的一种系统。u1正式组织的三个特征作为协调人们的活动的一种系统,它的活动性质是非个人的;正式组织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都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关联着;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正式组织创造出的事物是不同于其中单个人活动所创造事物的总和的新事物。 u2正式组织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互依存共同目的: 组织存在的方向;协调统一的基础。组织目的与个人目的。做贡献的意愿:个人行为的组织化;组织持续存在的动力因素

119、。信息交流:连接共同目的与贡献愿望的桥梁。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u3组织的持续存在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组织存在的有效性:提出和实现目的的能力,这取决于组织的恰当行动与外部环境的一致。环境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出和采用新的目的的重要性。;组织存在的效率:为了实现自身目的,它获得和维持所必需的组织成员的贡献的能力。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4非正式组织的本质、特点及作用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之间没有共同目的、没有固定机构和固定形态、密度经常发生变化的集合体。非正式组织是由人

120、们之间无意识的相互作用即社会过程所产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具有遍性。Company LogoCompany L非正式组织的两类重要作用: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社会规范和理想;非正式组织的联系是正式组织得以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5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一,正式组织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过程,同时,非正式组织的态度、习惯、风俗、道德观念等又影响和制约着正式组织。其二,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又相互产生、共存共亡。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四、组织要素正常

121、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四、组织要素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关键条件组织要素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目的、使人们做出贡献、保证信息交流。u1实现组织的目的:组织行为的专门化。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人的社会结合、工作目的、工作过程的专门化。由于专门化本身就意味着协调,组织目的或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正确协调这五个方面。专门化的首要方面是目的的分解、细化为部分目的及各个部门的活动和各种人员的工作。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u2使人们做出贡献:为组织成员提供激励。客观方面的激励:组织在客观上可以给予的

122、激励,包括特殊的、能够特别地给予个人的激励,如物质激励、良好的工作条件、非物质的机会、满足个人理想方面的能力;以及一般的、不能够特别地给予个人的激励,如社会结合方面的吸引力、思想感情交流的良好条件等。主观方面的激励:改变人们的思想状况、态度和动机。方法是广义的说服方法,包括利用强制手段进行说服、通过宣传组织及其任务的合理性而进行说服、以及最重要的说服方式动机的灌输。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客观激励和主观激励结合使用,对所有类型的组织存在的必要性。u3保证信息交流:权威的重要作用。权威的实际存在:主观方面,接受者把命令作为权威来接受,客观方面,这是组织中信息

123、交流的性质。经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权威的客观方面:只有组织的信息交流才具有权威性,一个上级领导只有在执行公务时才有权威。信息交流体系成为权威体系的条件。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五、管理人员的职能与责任u1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的三种职能建立和维持组织的信息交流系统 交流职位与合格人员相结合。促成个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对组织外部:促成人们进入组织(招募); 对组织内部:促成服务。制定组织的目的或目标 根据组织行动的整体来确定,结合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来确定。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

124、mpany LogoCompany Lu2管理者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通过树立各种信念来鼓舞人们做出协作决定的能力。领导能力素质的两个方面及其作用。一个方面是个别的、特殊的、短暂的方面,即个人在体力、技巧、技术、智力方面的优势。另一个方面的素质是更一般、更连续不断、更具决定意义的方面,也就是主观的方面,就是个人对社会的态度、理想以及社会的一般制度的反映,表现为决断力、不屈精神、耐久力、勇气等,它决定着行动的质量。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u 3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在承担个人道德准则的同时,承担

125、组织准则。坚定地遵守道德准则的能力。解决道德冲突的责任。创造道德准则的责任。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4社会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价值观比管理的科学技术更重要什么有利于个人的最终利益,什么有利于公共利益,都由个人以外的社会、伦理和宗教的价值观所决定。对于形成共同意识、统一感来说,感情和理想信念的认同,比知识的接受更加重要。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个人主义和集体至上的对立。协作的扩展和个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恰当比例或平衡是实现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哲学问题。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

126、巴纳德以整体视野为特征的组织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评价巴纳德关于人的性质特点的观点?u2如何把握巴纳德的协作系统思想?u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角度分析正式组织?u4试评巴纳德关于组织运转的激励的重要性观点。u5你认为应该怎样确定管理人员的道德责任?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西蒙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的决策理论论 v一、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一、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v二、管理行为中的二、管理行为中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v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三、衡量管理决策的标准v四、组织认同的根据与意义四、组织认

127、同的根据与意义v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五、西蒙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现代美国著名管理思想家,人性及人的行为Y理论假定的提出者。主要著作:1960企业的人性面v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一、管理行为的理论假定u1管理离不开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把人的努力组织起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因此,企业管理的最重要行为,是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企业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取决

128、于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如何。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这种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人性、人的行为的研究成果及其运用。任何一种管理行为(决策和行动),都以一定的理论、以关于人性、人的行为的理论(假定、归纳、假设)为基础。尽管这种假定常常是不自觉的、不充分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u2. 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正确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预测和控制时所依据的理论假定的正确程度。u3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 自觉掌握社会科学对人的研究成果。把管理看作是一门艺术的观点的片面性。消除人们对人的行为的控制的误解。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

129、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二、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X理论理论u1传统组织理论的根本组织原则 权力是管理控制不可缺少的主要方法。u2传统组织理论所隐含的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片面假定X理论:第一,人天生厌恶工作,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第二,由于人类天生不喜欢工作,所以对大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控制、指挥,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一般情况下,人宁愿受人指导,志向不大,力求规避责任,但求生活安全第一。3 X理论的根本缺陷 X理论的影

130、响。不能够解释人的性质。人的消极表现是人的需要被剥夺的结果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三、人性及人的行为的积极假定:Y理论理论 概括社会科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成果,提出人性及人的行为的Y理论,目的是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供新的开端。 u1Y理论的六个假定第一,人们一般并非厌恶工作,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像游戏或休息一样,是极其自然的事情。第二,外力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把人们的努力指向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在人们做出承诺的情况下,他们会通过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服务于组织的目标

131、。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人们之所以会对组织目标做出承诺,是由于他们在组织目标实现后能够获得与他们的成绩相联系的回报,而其中最重要的回报如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等,能够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努力的直接结果。第四,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人不仅能够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争取责任。第五,以较高的想象力、智慧和创造力解决组织的问题的能力,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第六,在工业生活的许多条件下,人们的智力潜能,仅有一部分得到了利用。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u2Y理论假定的特点和意义这些假

132、定是动态的:指出了人具有成长和发展的可能;它们特别强调选择性的适应,而非仅仅重视某些单纯的和绝对的控制方式。这些假定的现实价值:在组织的舞台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具有无限的空间,如果有限制,那是由于管理层的能力不足,未能了解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缘故。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3目标融合原则(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从Y理论出发,可以推出一项根本的组织原则目标融合原则:创造这样一种条件,使组织成员通过把他们的努力指向组织的成功,最好地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融合原则要求同时认识组织需要和个体需要、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把二者尽

133、可能结合起来。不能一般地强调组织需要优先于个体需要,组织目标优先于个体目标,关键是创造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条件、方式或途径。目标融合与自我控制是Y理论的两个关键之点。这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四、四、Y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意义u1Y理论的创新 打开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可能空间,激励人们去寻找新的管理方式。u2Y理论的实践意义 可以运用于管理实践的各个基本方面,如组织目标的确定、职责或责任管理、管理战略的制定、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升迁和任职管理等 。 v五、领导能力的培

134、养五、领导能力的培养u1不同的情况需要的不同的领导能力。 不同的实践领域、同一个领域的不同情况、同一公司内不同的职能,所要求的领导能力存在不同。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领导技艺和态度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或改变。 计划、解决问题、保持沟通、接受责任、社会互动等能力都是如此。u3领导能力是许多变量共同交织的复杂关系。领导者的个人特征;被领导者的态度、需要等特点;组织本身的特征;相关的环境。领导能力并非天然属于某些人,而是这些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领袖与历史之间相互创造。领导者与形势因素之间循环互动。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

135、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u1有效管理团队的特征。 工作氛围轻松愉快;日常生活民主,反对意见能够得到足够重视;组织成员与群体整体内在一致,所有成员都愿意对群体目标承担责任;共识决策,即大部分决策是通过意见统一达成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界定;最高领导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合理;群体自觉性强。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内部的协力配合是形成有效群体的关键。抛弃个体的价值追求和群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对立的观念。努力获得对那些决定群体行动效益的因素的理解,努力获得利用这些因素的技能。学会

136、区别适合于群体的活动与不适合于群体的活动。坚持Y理论的实质精神,把管理团队看作是以目标融合与自我控制为基础的自然关联体。总评:深刻认识到社会科学的进步对组织行为、企业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变革的指导意义。第一次直接明确提出管理的决策和实践必有关于人的行为的假定的观点。第一次深入分析和总结了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提除了一种积极的具有辩证法内涵的人性假定理论。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Y理论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理解管理行为与管理理论的关系?u2如何评价麦格雷戈的Y理论?u3试分析领导能力是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观

137、点。 u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团 队。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 威廉大内(William G. Ouchi,1943) ,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背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这逐渐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美国企业界和研究者的瞩目。主要著作:1981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一、

138、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一、日本大型组织的特点u1在大公司和政府部门中,对员工实行退休前的固定雇用制 正式员工一般就一直工作到退休年龄55岁为止,除非触犯法律,雇员不会被解雇。实施这种制度的工作人数约占日本劳动大军的35。终身雇用制集中反映了日本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浓缩了日本人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u2对员工的评价与晋级过程相对缓慢新员工在受雇的前10年中会得到同等程度的晋升,增加的薪金也一样。工作10年以后,才会有人对他们给予正式的评价并在工资和晋级上显示出差别。这种制度的优点:普遍地减少人们追求短期利益的企图,削弱了同伴之间的相互攀比以及相互敌视的现象,促进了人们以非常坦率的态度对待合作、工作表

139、现和评价。u3实行非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典型的职业道路:使雇员学习适应多种职务的技能,雇员的工作业务种类经常轮换。这种制度有助于培养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对组织的忠诚。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二、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u1日本企业基本管理方法的哲学观 管理方法的哲学观是一种隐含的企业经营理论,描述的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代表着企业主、雇员、客户、和政府管理机构的价值观:生意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客户和雇员,与当地的社区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与竞争对

140、手的关系,以及在整个世界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u2大型组织运作方式的突出特点第一个特点:决策中重视相关人员参与的态度,对于重要的决策,采取每个相关人员都要参加的集体决策方式。第二个特点:强烈的集体价值观倾向,尤其是集体责任感。 日本的工厂很少实行对个人施行物质刺激的方法。建议一般以工厂的各种层次的集体为主体而提出。集体承担各种责任。第三个特点:强调在整体上关注人。 在雇主和雇员的关系方面,雇主通过与雇员的共同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一起晚餐等各种途径,把经营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

141、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三、三、Z理论与理论与Z型组织型组织u1Z理论的三个原则第一原则是建立相互信任,即要建立起一种管理制度,使一个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雇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第二个原则是精致配置原则,即在组织成员之间建立起最佳配置的关系。保持企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个原则是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和坚定的无私奉献精神。 u2Z型组织的特征首先,Z型组织与实行长期雇佣制,并且常常是终身雇佣关系。其次,Z型组织实行非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模式,职业更多表现出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职位之间“徘徊”的特点。再次,Z型组织的典型的决策过程是体现集体意

142、志和重视雇员参与的过程,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将会选择许多人参加。最后,Z型组织的内部文化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十分类似于氏族组织。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四、四、Z型文化的特点型文化的特点 Z型文化拥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存在于组织所创造的长期雇用制、信任和密切的个人关系之中。它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协调,给雇员一个稳定的环境,使雇员能够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并获得支持,并以便应付和增强他们在生活中扮演的其他角色。u1Z型文化是容纳批评与欢迎开诚布公的场所。 Z型组织是一种非宗教化的关系密切的团体,这使人们自

143、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u2Z型文化把信任作为企业内外行为的基础。信任是一种合作和沟通方式,使人们意识到他们是平等的、重要的。u3Z型文化强调团队精神。由于高度重视合作,人们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集体。u4Z型文化组织采取走动式管理。经理和由雇员组成的团队之间的合作是通过“走动式管理”实现的。u5以顾客为本,重视产品的社会价值。Z型文化强调立足于长远,立足于为顾客年复一年地提供他们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利润是顾客发给公司的奖金。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五、五、Z理论发挥用的步骤理论发挥用的步骤 由一

144、般类型的组织即A型组织转变为Z型组织,是一个变革过程。u第一步,管理者了解Z型组织和自己扮演的角色。 鼓励公开表示怀疑态度,鼓励对Z型组织的特点进行讨论。平等待人、鼓励大家参与,是发展基础性和普遍性信任关系的开始。 u第二步,审查企业的哲学观。 企业的哲学观表明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行为方式,是对公司的理想形象的重要性、什么是达成交易的正确方式、利润对企业的意义等问题的回答,目的是满足组织的雇员、客户以及组织所服务的社区的需要u第三步,确定适当的管理哲学并让公司的领导参与。 组织变革的成功离不开领导人的直接支持,需要向领导人解释其所期望的管理哲学。u第四步,通过靠搭建结构和提供动力来贯

145、彻哲学观。 建立正式委员会。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u第五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技能,在Z型组织中处于经营方法的核心地位。因为,协作和体谅是Z型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u第六步,对实施Z型管理方式的结果进行自我检验和系统检验。 进行某些试验来表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自我检验。u第七步,让工会参与Z型变革计划。 Z型组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权力的平等分配,工会参与十分重要。u第八步,使雇佣关系稳定化。 公司的命运与稳定的员工队伍是息息相关。u第九步,确定缓慢的评估和升职制度。

146、让雇员认识到长期绩效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u第十步,扩大职业发展的道路。 那些在一个公司内部各种职务之间调动而并级别没有提升的经理,与那些不断变换而步步高升“优秀人物”一样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效率和满足感。 u第十一步,自上而下进行变革,为基层实施变革提供准备。 只有上层经过改革之后,下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才有可能自觉参与改革。u第十二步,选择在企业的关键方面实施参与式管理。 把工人们作为一个整体,向他们征求意见,议,并把职工的合理意见付之实施。u第十三步,提供发展整体化关

147、系的机会。 整体化关系的本质是团结性、内聚力,而这是在共同工作并共享其归属感情的雇员团体中涌现出来的。u总结:这些步骤只是作为一种大致的指南和讨论的中心。一方面,按顺序排列的逻辑是这些步骤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变革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改变这些步骤的顺序。 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大内的大内的Z理论组织哲学思想理论组织哲学思想v六、六、Z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理论发挥作用的哲学设计u1哲学对于Z型公司的重要性 对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形成统一认识,以便统一他们的行为。 u2企业形成自己哲学的方法 广泛讨论的重要性。企业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价值

148、观和理念。企业哲学手册的作用。 u3企业的哲学设计的具体性 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发展规模、外部环境具体而定。v思考题:思考题:u1试析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的文化基础。u2结合现实案例,说明建立正确的哲学观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u3对Z理论做出总体评价。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沙因以基本假定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论论v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一、人的行为的复杂性v二、组织文化的本质与层次二、组织文化的本质与层次v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三、组织文化的形成及作用v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维度四、组织文化基本假定的五个

149、维度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彼得圣吉(Peter Senge,1947),美国著名管理思想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突出强调了学习型组织对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内容特点是以系统和动态思维分析现代组织的问题。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工具(合著,1994)、变革之舞学习型组织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合著,1999)。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

150、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v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一、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 立足于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和组织状况的把握。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方式:“心灵的根本转变”:克服心智障碍,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重新观照整体”。u1人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根本缺陷: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 把整个世界分割为互不相关的片段来理解:有助于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又导致人们丧失了对整体的连属感,影响了人们的实际行动。局部思考方式是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结果。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织织学习的七项心智障碍 “局限思考”:对工

151、作定义的狭隘理解,将自身跟工作相等同,不是从组织的高度来看待自己与工作的关系。“归罪于外”:局限思考的副产品,把内外分割开来,把内部问题的产生归罪于外部原因。“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在具有良好而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正面的想法情况下,还必须以整体思考的方法去深思熟虑,察知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Company LogoCompany L“专注于个别事件”:专注于片段和事件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缺少长远眼光和对背后原因的思考。“忽视缓慢渐进的变化”:关注重大变化,忽视隐性渐变。缺少过程思考。中国房地产价格。 “从经验学习的错觉”:经验的意义和时空有限性。“管理团队的痼疾”:管理者争权夺利;为了保持

152、面子而装作表面团结和谐;惧怕团队内部的求真质疑精神所带来的威胁;相互妥协、推卸责任。总结:心智问题的解决更需要组织与个人两个层次的主动自觉地掌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Company LogoCompany L二、第五项修理:二、第五项修理:系统思考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第五修炼。它是统摄所有修炼的灵魂与核心,是整合其他修炼、强化各项修炼之间良性互动的先决条件。u1系统思考的实质一种看见共时整体和历时整体的修炼: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局部事件;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两个来源:系统论和控制论。根源:管理实践领域的特殊需要;从根本上源于企业、人类、人类的各种活动、整个世界都是系统性存在

153、。Company LogoCompany Lu2结构决定行为系统说到底是事情的结构。结构:影响人们行为的一些关键性变量的相互关系。只有改变行为背后的结构,才可以改变行为。以简驭繁的智慧。u 3系统思考修炼的内容:观察环状因果的互动或相互反馈关系,而不是线段式的因果关系;观察一连串的变化过程,而非片段的、一幕一幕的个别事件。Company LogoCompany Lu4反馈界定:任何影响力的反复回流,是一种循环不息的“动环”。在系统思考中,每一影响既是因也是果,没有什么事情只受到一个方向的影响。摒弃线段式的因果观念。系统思考的三个基本元件: 不断增强的反馈:系统自身运行不断增强原有的状态;好的状

154、态或坏的状态。 反复调节的反馈:系统对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反复的调节或修正,实现组织的稳定、维持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 时间滞延:结果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差距。 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v三三、其他四项修炼其他四项修炼u1第一项修炼:把握自我(Personal Mastery)学习不断厘清和加深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愿望。修炼主体:个人。只有通过每个人都学习,组织才可能学习。尽管每个人都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在学习实质:寻找真实的自我u2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

155、决定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采取行动的那些假设、观念、成见、印象等。修炼主体:个人。挖掘、审视、改善心智模式。实质:寻找和解决心灵问题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u2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共同愿景:我们要创造什么、达到什么,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目标、使命、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修炼主体:组织:通过整合、提升个人愿景形成组织愿景。实质:组织的发展境界和强大动力u4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一项集体的

156、修炼。 修炼主体:团队实质: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集体力量大于个人力量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v四四、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五项修炼的进阶与融合u1每一项修炼的三个纵向进阶:演练、原理与精髓演练指的是具体的练习活动,是每一项修炼中基础的和最为具体的部分。它包括了一些实现修炼目标的方法、工具、模型以及相应的实际活动。如把握自我,需要使用厘清个人愿景,形成创造性张力的方法;系统思考需要搭配系统基模的使用,以看清复杂事情背后的结构。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原理指的是演练背

157、后的理论支持。例如,结构影响行为,是进行系统思考演练背后的中心原理。 精髓的层次是指修炼精熟的个人或组织所自然体验到的境界。例如,把握自我能够使人提高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体认,发挥实现心中真正愿望的创造性能量。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u2五项修炼的各自进阶第一项修炼把握自我演练的层次:厘清个人愿景与现实的差距,形成创造性张力;原理的层次,要求把握愿景如何发挥巨大力量的原理,注重发挥人的潜意识;精髓的层次:能够使人体认生命存在的意义,活出创造性的生命力,认识到连属于一个更大世界的意义。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

158、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在演练的层次上,区别所觉察到的直接资料与由其所产生的概括性看法,检验假设与推论;在原理的层次上,要掌握逐步推论等原理,厘清拥护的理论与使用的理论的差距;在精髓的层次上,达到的是追求真实和开放的目标。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在演练的层次上,要鼓励和分享个人的愿景,使个人愿景相结合以创造出共同愿景;在原理的层次上,了解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在奉献与遵从意义上的区别,理解共同愿景的真正涵义;在精髓的层次上,要使人们体验到对目标的共同感,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Company Logo

159、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在演练的层次上,个人要学习将自己的假设“悬挂”在面前,不断地接受探寻和观察,在沟通中补足和加强各自的思维,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在原理的层次上,团队成员要深入了解深度汇谈的原理,以及影响组织学习的习惯型防卫的原理等;在精髓的层次上,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凝聚集体的智力,形成具有创新性而有方向一致的行动。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在演练的层次上,通过模拟试验以达到对组织系统整体的体认,实现向整体性思维的转变;在原理的层次上,它要求人们看到结构

160、影响行为的内在原理,以及高效解决组织问题的杠杆点原理等;在精髓的层次上,系统思考的目标在于实现人们在组织中的整体感以及与周围世界的一体感。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u3融合五项修炼的横向进阶通过系统思考,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把系统思考贯穿于其它四项修炼的整个过程。系统思考也需要其它四项修炼的配合,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整体性思维对组织管理的积极作用。v五五、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u1五项修炼对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五项修炼所强调的整体性思维即系统思考的方式将有利于个人、组织与社会联结为一个整

161、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将转变为一个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创造性过程。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u2五项修炼所要求的组织管理变革 变革的指导原则:系统思维在组织观念方面,要求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有机整体,实现其从传统威权型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在工作与生活方面,五项修炼所倡导的价值观,要求重新定义工作生活与家庭生活之间关系,使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之间相互生成、相得益彰。在领导模式方面,五项修炼要求共同参与的领导模式,领导者是组织学习和实施五项修炼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第三编目

162、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的系统辩证的组织学习理论v思考题:思考题:u1如何看待圣吉所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心智障碍?u2如何评价圣吉所提出的系统思考法则? u3如何把握五项修炼之间的关系?u4你如何看待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意义?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霍金森人文主义关怀视野下的管理哲学学v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一、管理与哲学的内在关联v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二、组织的文化与道德性质v三、权力、权威与领导三、权力、权威与领导v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四、组织与个人的冲突及管理的任务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科克比彻底规范视角下的管理哲学哲学v一、管理与哲学一、管理与哲学v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二、管理和领导的理想类型v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企业和领导者三、彻底规范视角下的企业和领导者v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四、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美德总目录总目录第三编目录第三编目录Company LogoCompany LCompany LogoCompany 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