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9174626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王宏君政法学院社会科学系哲学教研室政法学院社会科学系哲学教研室1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如何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如何?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如何?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其意义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4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二节人工自然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人工自然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人和自然

2、的协调发展第三节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第四节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第四节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3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三、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4人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界的对立物。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和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成为自然界演化发展中的新因素。5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节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其它动物都是从自然界中分化产生出来的,但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人

3、和其它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手脚分化、群居生活、人工取火、弓箭和铁器的发明和使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是由猿转变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几个主要环节,这其中,劳动和语言对人脑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劳动把人从动物中分离了出来,又成为人和自然联系的中介。6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维持着生存,求得发展。人是迄今为至生命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人体是一典型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生存,人类充分发挥了劳动的才能,不仅生产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且不断地促进劳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便从自

4、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物质产品。同时,人的精神生产也离不了自然界。人对自然的依赖,并非本能地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人类一经产生,自然界就被人纳入了劳动过程,成为“劳动本身的要素”和劳动的“自然要素”。作为劳动的创造物,现实的自然界已打上了人类改造过的烙印。7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界面对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的人;而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劳动来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为自己创造着新的生存条件,不仅以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改变着自然的面貌,而且由于科学技术参与其中,自然界在人类的巨大作用下发生了空前的变

5、化。马克思指出:“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生产整个自然界”。人以自然规律认识的越深刻、全面,变革自然就越顺利、有效,人类也就会更加主动地去适应自然。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就是在人与自然相联系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在自然界中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关系。8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首先,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同时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劳动是其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劳动具有社会性,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在社会性劳动中从事着认识自然

6、、改造自然的活动,由此确立了人作为主体的历史地位,劳动使自然界成为人的对象,成为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于是就有了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这样人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所谓对象性存在物即是指它在自身之外有对象,所以,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对象性关系。9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物质、精神生活不能脱离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已不是外在于人的孤立存在,而是作为人的感知对象和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存在。今日的地球已大不同于往日的地球,它既经历着自然的变迁,也深深打上了人类实践的烙印,使人类作为一种地质力量参与了地球的演化过程。人与自

7、然的对象性关系,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重要标志,表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提升。人以自觉意识支配的实践活动同受自发规律控制的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区别开来,因而形成了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关系。10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1实践造成主客体分化。实践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并独立出来,与自然界形成对象性关系。实践又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它充分体现了人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确立了人在与自然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而自然界则成为客体,这就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2实践促使客体主体化。一是在认识方面: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其信息被人获

8、取,经加工整理,形成人的内在观念;二是在对自然界改造上:人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去影响和变革自然界,使自然界按照人的意志发生改变。11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3实践促使主体客体化。在认识方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被人作为知识纳入自己的头脑中,改变人的思想,使人在观念上向自然界趋同;在改造自然方面:自然界又以自身的规律给人的活动以影响,使人逐渐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属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与自然界保持一致,扩大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由度。4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受动性指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

9、是一种制约;同时,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可以通过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来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两者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辩证统一。12第二节人工自然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人工自然的产生与发展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13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1天然自然指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尚未认识:尚未观测到的总星系以外和粒子以下的。宏观世界中未被认识的事物、过程及规律。观测所及:从总星系到基本粒子,是已认识或开始认识的天然自然。这部分天然自然随人类信息手段

10、的逐步完善而逐步拓展,其拓展过程由自然科学史表征。2人工自然指在人类实践中被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 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生态环境); 人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工业产品等),这是人工自然的主体。14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人工自然是一个自然范畴,它和天然自然共同构成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天然自然的演进形式。人在对其改造时要依赖其物质条件,遵循其规律,所以它也是人的对象性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工自然又和社会密切相联,它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出现的,有实用价值。它是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包含着技术目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等

11、主体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表现为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因此,它的形成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人工自然既有天然性,又有人工性。15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1人工自然的扩展:首先,人工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广,受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其次,人工自然物的种类也越来越繁杂,功能越来越完善。结果导致了“科技万能论”。2自然界的平衡。平衡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动态系统。系统内各个生命系统间及与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一种稳定状态。这种平衡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使各种干扰和由此引起的微小涨落保持在有限范围内,而不至于打破平衡。但

1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涨落被放大到使系统失衡的临界点上,那么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使系统进入新的演化历程。16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和自然界的平衡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就是一种引起和放大涨落的因素。人工自然的不断扩展必然改变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改变对自然界本身是中性的,但从人的利益角度来看,既可能有利于人,也可能有害于人,或是利害交织。所谓“有害”是指当自然界的平衡发生改变时,又会反过来制约人工自然的扩展,进而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出现了自然界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与人类改造自然的初衷相违背,因此,人类应消除这种不协调,使自己与自然界保持协调发展。17

13、第三节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节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18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随人工自然的迅速扩展,一方面,人从自然中获得巨大利益,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有专家认为:当前世界存在着“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带有普遍性,又被称为“全球问题”。19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

14、能性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主观来看:对于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能征服和改造自然,忽视了人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过分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对受动性认识不足,而实际上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是以对受动性认识为约束条件的,如果不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基础,能动性的发挥必带盲目性,且最终必摆脱不了受动性的制约。过去人们只追求有利的一面,忽视了有害的一面,只注重自己活动所带来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忽略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0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客观方面看,造成人与自然

15、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在于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社会需求与当时自然界的承受力不平衡,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等。当科学发展还不足以使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认识自然界内部的复杂联系时,人类也就难以预见自己行为第一步、第二步的后果,这是产生盲目性的根本原因。认识有限、改造手段有限,使得人们在物质追求上受主观意志支配,从而造成不协调,当然,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在这一关系中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21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2重建自然平衡的可能性重建自然平衡的可能性从客体方面看:自然界的平衡是动态的,这样人就有可能创造条件促使自然平衡向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追求新的、更高级的有序化的

16、过程。从主体方来看:危机的出现并不是说能动性已不能再发挥了,而只是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如果能合理发挥能动性,控制大自然对人的报复,扩大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范围还是可能的。在危机面前消极悲观不可取,以牺牲人的发展来换取自然界平衡的观点也不符合人的本性。在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持健全的生态系统是可能的。22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协调发展,观念的更新是必要的前提;发展科技是有效的手段;合理组织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其重要保证。1更新人类不合理的传统观念 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新观念应把人看作宇宙的一部分;传统发展观只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尺度,新的发

17、展观以保证人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重视自然与人的协同进化,把自然环境和资源也计入生产成本。2发展新科技,提高人的认识、实践能力,开发新领域认识自然规律靠科技,寻求新的平衡靠科技。3推动社会进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合理组织实施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不和谐根源在于人与人不和谐,即社会关系不协调。23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即社会应作为一个整体,对各种实践活动进行优化组合,加强计划性,才能消除种种混乱和不协调;而这又需要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乃至社会制度进行变革才

18、能实现。24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一、从发展到持续发展一、从发展到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三、人类的未来三、人类的未来25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一、从发展到持续发展一、从发展到持续发展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再次变革,开始是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再次变革,开始是唯经济发展观,追求单纯经济增长。这对西方经济崛唯经济发展观,追求单纯经济增长。这对西方经济崛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经济危机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经济危机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经济发展只是社

19、会的一个方面,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经济发展只是社会的一个方面,是其发展的前提。是其发展的前提。70年代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观年代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观取代了唯经济发展观,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纳入了取代了唯经济发展观,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纳入了发展体系。然而这两种发展观都未涉及自然界生态环发展体系。然而这两种发展观都未涉及自然界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呈粗放型、资源型的增长模式。使经境,使经济发展呈粗放型、资源型的增长模式。使经济赖以发展的自然界根基遭到严重践踏。这些都是济赖以发展的自然界根基遭到严重践踏。这些都是“不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到了,这样到了80年代,人们在遭到一系年代,人

20、们在遭到一系列自然界报复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发展的列自然界报复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发展的内涵由社会、经济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社会经济生态内涵由社会、经济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26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一份报告,“实际上联合国对这次会议的要求显然是要确定我们应当干些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1981年美科学家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紧迫性。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

21、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可持续发展下了一个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第二届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把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持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准则和行动目标。27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联合国环发大会制定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集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思想集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思想内容,从社会与经济、

22、环境、资源三方面内容,从社会与经济、环境、资源三方面入手,确定了入手,确定了40个领域,个领域,120个实施项目,个实施项目,其内容包括:其内容包括:28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1三个根本战略:(1)控制人口战略目标:人口发展与地球承载力相适应。措施:A制定与本国自然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B提高社会计划生育意识和先进的控制生育手段C提高妇女教育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间接降低人口生育率。(2)节约资源战略从粗放型发展战略转向集约型发展战略。(3)环境保护战略走“洁净生产”和“绿色技术”的道路,谋求基本无废弃物的新生产方式。2操作系统:可持续发展战备在实

23、施上是按“政府调控行为、科学技术能力、社会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展开的,它需要三方面力量各尽其职,相互配合。29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容2操作系统(1)关于政府行为:应自觉地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贯彻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带动所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2)关于科技能力: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首位;(3)关于公众参与:内容多样,有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对他人的监督,对政府的督促与支持等。另外,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特别强调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提倡世界不分穷国富国,在持续发展问题上建立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南北合作”,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责

24、任援助贫困国家和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30三、人类的未来悲观主义:“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从考察世界人口、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间关系出发,建立了全球分析模型。经预测,如按照现在的方式发展下去,再达100年,地球的承受力将达极限,唯一的办法就是“零经济增长”。乐观主义:坚信现代科技革命将消除一切危机和困境,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混乱、贫穷不均、政治上不民主等也会随之消失,未来充满了光明。都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内容,但离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单纯从科技和生产力角度看问题,回避了变革社会制度的必要性,过于把问题简单化了。31三、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与经济、社会、自

25、然三方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与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面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观点片面性,既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观点片面性,既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包含着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与人关系重要作用,也包含着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必要性。它虽在目前还未触及社会制度中最根本的的必要性。它虽在目前还未触及社会制度中最根本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动员全球共同协作的战略方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动员全球共同协作的战略方针,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正如针,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正如21世纪议程中所希望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纪议程中所希望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会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将会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系统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高,生态系统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安全,更繁荣的未来。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