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5478161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6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课件(林志强).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论连词 介词n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表示联合、偏正等关系。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n与n连词“与”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的“与”有“参与”、“给予”、“结交”等意思。作为连词,“与”字一般是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通论连词 介词n而n连词“而”字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根据“而”字所连接的两个部分的意义关系来分类,可分为顺接和逆接两类:n所谓顺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2、 n所谓逆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n所谓顺接和逆接,只是从具体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有两种性质。顺接和逆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通论连词 介词n以n连词“以”字也是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的,表示在时间上一先一后的两种行为的联系。连词“以”有以下几种用法:n用“以”字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时候,后一行为往往是前一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以便”、“来”等。n表示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可译为“以致”等。n和“而”字一样,“以”字也可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但是不如“而”字常见。 通论连词 介词n则、然则n连词“则”字

3、一般用来连接句子,也可连接词或词组。可表示顺承关系,也可表示转折关系。n第一,表顺承关系的“则”主要用来连接条件复句中的分句,表示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后。可译为“就”或“便”。n第二、表转折关系的“则”常用来表示发现,含有“原来已经”的口气,可译为“却”、“可是”等。n第三、“则”字还可用在意思相对待的并列分句里,表示对比。n“然则”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意思是“这样就”、“既然如此,那么”。 通论连词 介词n虽、虽然n “虽然”在古代汉语里,原来是两个词,“虽”是连词,“然”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虽然如此”。n然、然而n“然”在古代汉语里,也可以是连词,表示转折,意思

4、是“可是”、“但是”。但“然而”中的“然”字还是指示代词,表示“如此”。“然而”实际上等于说“如此,可是”、“这样,却”。 通论连词 介词n介 词n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状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以”“於”“为”“与”“之”等等。 n以n“以”字本来是一个动词,但是更常见的是用作介词,它是由动词“以”虚化而来的。 通论连词 介词n介词“以”字的主要用法有三种:n第一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藉,在意义上虽然可以译成现代的“用”或“拿”,但是它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质。n第二种,引进原因,在意义上略等於

5、现代的“因为”,但是“以”字后面的话应该认为是介词的宾语。n第三种,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在”。 通论连词 介词n 关于“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n第一,除了表示时间的介宾结构只能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外,其他各种由“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既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作补语。n第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字,形成固定格式“是以”。“是以”等於说“因此”。通论连词 介词n此外,“以”字后面的宾语所指的事物,如果已经在上文出现过,这宾语可以省略。n “以”字除了有“是以”这样

6、的固定格式外,还跟“有”和“无”构成“有以”和“无以”构成固定格式。“无以”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有以”则与之相反。通论连词 介词n“以”字还可作连词。如何区别连词还是介词,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提高古代汉语的阅读和理解水平,这里介绍两个简单的办法:n1、介词“以”可以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有宾语存在肯定是介词,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省略了宾语,往往也可以用“之”补出。如果“以”字后用“之”补出而意思没有发生变化,这个以就是介词,否则就是连词。因为连词不带宾语。n2、“而”字是连词是肯定的,“以”作连词时作用与“而”相近,因此可用“而”字去代替“以”,如果意思没有变化,就是连词。如“若潜师以来

7、,国可得也。”如果改为“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意思还是一样。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通论连词 介词n於(于、乎、诸)n“乎”字的上古音与“于”近,除作语气词外,还作介词,用法基本上同“于(於)”。n“诸”字等于说“之於”,它是“之”“於”二字的合音。n下面讲讲“于(於)”的用法。n“于(於)”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五种:n1、表示行为动作的处所和时间,相当于“从”、“在”、“到”等。通论连词 介词n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汉语里,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也可不用“于”,而是把表示处所的名词直接放到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作补语,这种句式,是古代汉语补语的另一种格式。n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给”

8、、“向”、“对(对于)”等。n3、表示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过”等,这种用法一般用于描写句,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n4、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n5、用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通论连词 介词n为n“为”字本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介词“为”字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n1、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略等於现代的“给”“替”。n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n3、用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通论连词 介词n之n关于“之”的词性和用法:“之”字是古代汉语里非常常见的一个词,它本来是个动词,表示“到地方去”的意思,如:自楚之滕。

9、也借用作代词,可作指示代词,作定语和宾语,如“之二虫又何知”(定语),“何以知之”(宾语),又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如“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之”字在古代汉语里还经常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这种“之”的名称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助词”、“连词”、“介词”三说。其实各家对这种“之”的语法作用的看法还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取名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名称。我们用教材的名称,把这种“之”叫做介词。 通论连词 介词n介词“之”的用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n第一、用在偏正结构中:介词“之”字在古代汉语里经常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中心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n第二、用在主谓结构中:“之”字还

10、有一种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 通论句首句中语气词 词头词尾n(一)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唯”三字。n(二)词头,词尾n(甲)词头“有”“其”“言”“于”“薄”五字n(乙)词尾“然”字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上古音的声母系统n传统三十六字母: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斜照穿船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这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唐宋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n上古声母的研究情况和上古三十二声母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教材根据

11、王力的说法认为上古声母有三十二个。这三十二个声母,与传统三十六声母比较,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开。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即所谓“古无舌上音”;二是非敷奉微要归到帮滂并明,都是双唇音,即所谓“古无轻唇音”。分化成两类的是:一、照穿船审四个字母,其中有些接近精清从心,是齿音,用“庄初崇山”表示;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照三组),是舌音,用“章昌船书”表示。二、喻母分为两类,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用“余”表示。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上古音的韵部系统n诗经韵例和前人归纳韵部的方法n诗经的韵例n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n第

12、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n第二、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概可分为三种:n1、句句押韵。n2、隔句押韵。n3、交韵。n格式多样化,这是诗经用韵特点的一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格式却是两种:一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这两种押韵的格式成了后代诗歌押韵的准绳。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前人归纳韵部的方法n前人为了弄清诗经用韵的现象,曾将诗经中押韵的字加以系联、排比和归纳,将可以常在一起押韵的字归纳为同一个韵部。这就是古人的韵

13、字系联法,是前人归纳韵部的一般做法。n此外,明清时候,人们还发现汉字谐声偏旁的分类与诗经韵脚字的分类基本上相一致,因而用谐声系统来作为诗经分韵的参证。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同谐声者必同部”。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除了根据诗经韵字进行系联和根据谐声偏旁进行归类外,古音学家还根据先秦时期假借字、别的诗歌韵文和其他散文中的韵语进行系联,这样就逐渐归纳出比较完整的先秦古韵。n上古音韵部系统(古韵十一类三十部)n从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开始,以后的发展是越分越细。江永分十三部,段玉裁分十七部,孔广森分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分二十三部。如果把入声韵也独立出来,分部就更细。戴震分

14、二十五部,黄侃分二十八部,王力分三十部,李新魁分三十六部。我们的教材采用王力的古韵分部,共十一类三十部。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序号序号阴声韵阴声韵入声韵入声韵阳声韵阳声韵第一类第一类之之职职蒸蒸第二类第二类幽幽觉觉冬冬第三类第三类宵宵药药第四类第四类侯侯屋屋东东第五类第五类鱼鱼铎铎阳阳第六类第六类支支锡锡耕耕第七类第七类脂脂质质真真第八类第八类微微物物文文第九类第九类歌歌月月元元第十类第十类缉缉侵侵第十一类第十一类叶叶谈谈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n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bp、dt、gk收尾的韵。n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ng、

15、nn、mm收尾的韵。n古韵十一类三十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古音知识的运用古音知识的运用n一、双声一、双声n双双声声是是指指两两个个音音节节的的声声母母相相同同。但但是是由由于于古古今今语语音音是是发发展展变变化化的的,所所以以上上古古的的双双声声不不能能和和现现代的双声混为一谈。代的双声混为一谈。n二、叠韵二、叠韵n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如果有韵尾的话),介音不一定相同。尾相同(如果有韵尾的话),介音不一定相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和双声的情况一样,由于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和双声的情况一样

16、,上古的叠韵和现代的叠韵不能混为一谈。上古的叠韵和现代的叠韵不能混为一谈。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三、古音通假nA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n古书上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nB、假借字的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果假借字与本字之间声母相差很远,或韵部相差很远,那么即使是双声或者叠韵,也不能假借。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古音通假的原则。 通论诗经的用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n我们还要注意,古音通假现象是指同一历史平面内的通用和假借,因此要把假借字和古今字区别开来:这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7、n(一)为本义而造的今字与本字之间不要认为是假借关系。n(二)为引申义而造的今字与本字之间也不要认为是假借关系。n(三)为假借义所造的后起区别字与本字之间也不要认为是假借关系。nC、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中的作用nD、关于假借字的读音问题 通论古书的注解n古书注解的名称n传: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做“传”。n笺:东汉时期的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的注解称为“笺”。“笺”的意思本来是指对毛传的阐发和补充。n注: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一般不称“传”而称“注”。通论古书的注解n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

18、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前人的注文。n正义:“正义”的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疏”也可称“正义”。n章句:“章句”的意思是“离章析句,委曲支派”。除解释字句外,还串讲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称为“章句”。n集解:“集解”是选取各家的注解加以汇集,有时也参以己意。通论古书的注解n古代注书还有另一种类型:不是对古书的字句加以解释,而是为古书补充材料,或是阐发古书的哲学思想。前者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后者如王弼的老子注等。n二、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n古书的注解一般都采用在正文中间加进双行小注的办法。如果只有一个人的注解,读起来还不很困难,如果既有注,又有疏,

19、就要懂得它的体例和层次。 通论古书的注解n要读懂先秦经书的注解,除了要了解经书注疏的体例和注解的各种情况外,我们还要对经书中的注解术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n1曰,为,谓之 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後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n2谓 “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後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则都是放在“谓”的前面。 通论古书的注解n3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n4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

20、义或近义的关系。n5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n6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n7.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n8. 如字:如字也是用来注音的一个术语。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这一般是相对于变读或改字而言的。 通论古书的注解n读旧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古人作的注解,由于时代的局限,在思想观念方面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n古人作注,有自己的注释条例,我们不要误解n古人作注,自然是用文言文,阅读时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

21、解。n附:古书校勘n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n脱文 :“脱文”简称“脱”(亦作“敚”或“夺”),也叫“脱字”。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通论古书的句读n辨明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古书没有标点,读书人要自己断句。古人读书,对句读是很重视的,把辨明句读看成是读懂古书的起点。n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和标点古书的错误类型n我们今天要给古书标点,需要做两件事:n第一是要给古书断句,即弄清各个句子的起点和终点,做到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讲得通,符合情理,这是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n第二要弄清句子的语气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通论古书的句读n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

22、书呢?总的说来,这是和我们对古代汉语的熟悉、掌握程度密切相关的。阅读古书的能力较高,对古代汉语的语感较强,对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以及古代的历史、文化等有较丰富的知识,标点古书就会比较正确。反之,就容易出错。n标点古书时出现的错误类型:n(一)不当断而断n(二)当断而不断n(三)当属上而误属下n(四)当属下而误属上 通论古书的句读n三、古书标点致误的原因n(一)不明词义、不通文理 n(二)缺乏古代文化知识,不知出典n(三)不明语法和文体n(四)不明音韵通论古汉语修辞n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修辞方式n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便于探求和追溯现代汉语修辞方式的源流。n另一方面,学习古代汉语的

23、修辞方式与学习现代汉语的修辞的侧重点不同。n二、古代汉语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n(一)稽古;n(二)引经;n(三)代称; 通论古汉语修辞n(四)倒置;n(五)隐喻;n(六)迂回;n(七)委婉;n(八)夸饰;n(九)并提;n(十)互文 通论诗律n一、格律n格律是指诗、赋、词、曲等韵文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韵律,是部分文学体裁的形式规范问题。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因其格律严整,故亦称格律诗。n二、格律的利与弊n三、古体诗及其特点n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以五、七言居多,所以古体诗大致来分,通常只分为五言和七言两大类。通论诗

24、律n就语言形式来说,汉魏六朝诗歌和散文的区别并不大,四言、五言或七言诗与散文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每句的字数固定,二是要求押韵。至于杂言诗与散文就只有押韵与否的区别了。由于受到骈体文的影响,魏晋以后的诗多用对仗,也与散文相近。 通论诗律n古体诗在格律方面主要是要求押韵。n1、押韵标准:大致说来,汉魏古诗的用韵接近先秦韵部,晋以后越来越接近隋唐韵部。n2、平仄要求:古诗的押韵除了押平声韵,也押仄声韵,唐以后的古体诗在押仄声韵时,还要区别上、去、入,不同声调的韵一般不通押。n3、韵距:可以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n4、韵数:可以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且换韵的次数不限,平仄韵也可交替,还可一字重押。n

25、总之,古体诗的押韵是比较灵活的,至于其他的格律要求,如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等,更是不作规定。因此,古体诗可以说是古代的自由诗。 通论诗律n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n近体诗虽然有绝句、律诗、排律诸体,但排律是律诗的扩展,所以近体诗一般只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n律诗在格律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1、字句固定;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 通论诗律n(一)押韵和押韵的位置n(二)押韵的标准平水韵n(三)押韵的规则n(四)平仄和平仄的作用n(五)平仄的辨别n(六)平仄组合的规则通论诗律n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则,主要有三条:n1、“间”的规则,即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这是组句的规则。n2、“对”的规则,即平仄在上下句(一般称出句和对句)中是对立的。这是组联的规则。n3、“粘”的规则,即平仄在上下联之间是粘连的,这是组联成篇的规则。通论诗律n(七)拗救问题 n常见的拗救方法有三:n本句自救,如:n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n对句互救,如:n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n本句自救和对句互救相结合。,如:n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通论诗律n关于对仗 n附说“楹联”n逍遥乃无待,快乐非穷通逍遥乃无待,快乐非穷通n逍遥无待是为至境,快乐有因非关穷通逍遥无待是为至境,快乐有因非关穷通n庄子以无待为逍遥至境,又云: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故拟此二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