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类别古诗类别1、爱情诗、爱情诗2、山水田园、山水田园3、咏物诗、咏物诗4、送别诗、送别诗5、边塞诗、边塞诗6、咏史诗、咏史诗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1、爱情诗及其意象、爱情诗及其意象 v例:《雨霖铃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锦瑟》(李商隐) v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v表现要点:绵绵思念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离情别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 v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光、山间胜景等 v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隐逸情怀等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 v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寓诗人的情怀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送别诗及其意象、送别诗及其意象 v《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汪伦》(李白) v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v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边塞诗及其意象、边塞诗及其意象v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出塞》(王昌龄)等 v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v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行旅诗及其意象行旅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思乡思亲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6、咏史怀古、咏史怀古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古诗词意象古诗词意象一、自然意象一、自然意象二、动物意象二、动物意象三、植物意象三、植物意象四、行为意象四、行为意象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一、自然意象一、自然意象1、月亮、月亮v月亮的别称:月亮的别称:“月魄月魄”、、“兔魄兔魄”、、 “兔影兔影”、、“兔轮兔轮”、、 “桂魄桂魄”、、“桂月桂月”、、“月娥月娥”、、“嫦娥嫦娥”、、“婵娟婵娟”沉钩摇沉钩摇兔影兔影,浮桂动丹芳浮桂动丹芳 ——卢照邻《江中望月》卢照邻《江中望月》西瞻若水西瞻若水兔轮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低,东望蟠桃海波黑 ——元稹《梦上天》元稹《梦上天》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秋夜曲》王维《秋夜曲》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孟郊《看花》孟郊《看花》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冰轮冰轮”、、“冰镜冰镜”、、“玉盘玉盘”v小时不识月,呼作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端——李白《古朗月行》李白《古朗月行》v夜半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夜半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冰轮冰轮 ——苏轼《宿九仙山诗》苏轼《宿九仙山诗》v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冰 ——唐唐·章碣《对月》章碣《对月》v“玉钩玉钩”(新月):(新月):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玉钩——李贺《七夕》李贺《七夕》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月亮月亮”意象的含义意象的含义((1)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感慨v月缺月圆,月升月落,月亮是周期性变化着的,随月缺月圆,月升月落,月亮是周期性变化着的,随着月亮的周期性变化时间和生命也在悄然飞逝,然着月亮的周期性变化时间和生命也在悄然飞逝,然而月缺了还有圆的时候,月落了还能再升起,而时而月缺了还有圆的时候,月落了还能再升起,而时间和生命呢?却只能是一去不再复返。
面对着这轮间和生命呢?却只能是一去不再复返面对着这轮恒久的月亮,诗人们油然而生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恒久的月亮,诗人们油然而生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深沉感慨的深沉感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李白《把酒问月》v“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李白《将进酒》v“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v“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对友爱人伦的深切思念)对友爱人伦的深切思念v亲情、友情、爱情,是现实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是现实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可有时又挡不住它的离去,只好一个人默的情感,可有时又挡不住它的离去,只好一个人默默地思念。
因此,怀人伤别成了唐宋诗词中常见的默地思念因此,怀人伤别成了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情爱遥寄相思的理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情爱遥寄相思的理想选择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v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v“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白居易《望月有感》v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月夜》杜甫《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 杜杜 甫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静夜思》《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相见欢》《相见欢》李煜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3)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v“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对羁旅迁谪的幽幽咏叹)对羁旅迁谪的幽幽咏叹v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羁旅与迁谪的体验是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羁旅与迁谪的体验是相当普遍的。
当一个士子还没有功成名就时,他不相当普遍的当一个士子还没有功成名就时,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父母或妻子,踏上漫漫的求宦之路得不告别心爱的父母或妻子,踏上漫漫的求宦之路当一个士子沉沦下僚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转徙各地,当一个士子沉沦下僚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转徙各地,象蓬草一样听凭命运的拨弄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象蓬草一样听凭命运的拨弄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月亮的阴、晴、圆、缺又暗合了他们羁旅迁谪生活月亮的阴、晴、圆、缺又暗合了他们羁旅迁谪生活的磨难与痛苦月亮意象也便承载了诗人们抒写羁的磨难与痛苦月亮意象也便承载了诗人们抒写羁旅愁怀和迁谪之思的丰富内涵旅愁怀和迁谪之思的丰富内涵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张继《枫桥夜泊》 v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碧云天》v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v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对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对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v唐宋之前古诗人早就把唐宋之前古诗人早就把“关山关山”与与“明月明月”联系起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高悬夜空的明月来,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高悬夜空的明月能够跨越时空距离,无论是戍守边疆的征夫,还是能够跨越时空距离,无论是戍守边疆的征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他们在相思相忆却难相见时,只苦待闺中的思妇,他们在相思相忆却难相见时,只能把满腹的离愁幽怨寄托在千里相共的明月身上了能把满腹的离愁幽怨寄托在千里相共的明月身上了所以明月意象又蕴涵着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所以明月意象又蕴涵着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南北朝徐陵《关山月》南北朝徐陵《关山月》v“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南北朝王褒《关山月》南北朝王褒《关山月》v“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隋卢思道《从军行》隋卢思道《从军行》v“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v“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王维《陇头吟》王维《陇头吟》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v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王昌龄《《出塞出塞》》v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从军行七首》》v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高适高适《《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v““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v““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的沈如筠的《《闺怨闺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日暮、黄昏、夕阳、日暮、黄昏、夕阳v((1)受)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文明的影响,的农业文明的影响, 人们心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人们心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就该回家了黄昏夕阳中,万物皆归,当归不归,黄昏夕阳中,万物皆归,当归不归,则有思妇、客愁则有思妇、客愁v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昊界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人苍昊界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秋晨——岑参《暮山秋行》岑参《暮山秋行》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诗经《诗经··君子于役》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宿建德江》孟浩然《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日暮是客愁思的一个符号,薄暮起,乡愁便起这日暮是客愁思的一个符号,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思》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盛唐诗词中写送别场面多在黄昏时分盛唐诗词中写送别场面多在黄昏时分例如日暮鸟飞还,行人去不息日暮鸟飞还,行人去不息—王维《送黎拾遗》王维《送黎拾遗》潜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潜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周禹《送潘三入京周禹《送潘三入京》》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李白《送友人》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没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没—岑参《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海行送崔侍御还京》v诗人巧妙的利用离别的现实与日幕催归的矛盾,即诗人巧妙的利用离别的现实与日幕催归的矛盾,即在昭示复归意义的黄昏中,友人却踏上茫茫的行程在昭示复归意义的黄昏中,友人却踏上茫茫的行程这种背离的时空距离使人在心理上自然地产生悲伤这种背离的时空距离使人在心理上自然地产生悲伤的情感,启运了人浓厚的惜别之情的情感,启运了人浓厚的惜别之情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返归田园)返归田园v归不一定是回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田园,返归不一定是回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田园,返归自然v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侍仗候荆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侍仗候荆序雄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序雄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王维《渭川田家》v这幅关中平原古老宁静,夕阳晚照的田园图画,契这幅关中平原古老宁静,夕阳晚照的田园图画,契合着日暮人归,亲近自然的结构,象征着诗人从纷合着日暮人归,亲近自然的结构,象征着诗人从纷杂的官场返回田园休憩,从生命的喧嚣走向诗意的杂的官场返回田园休憩,从生命的喧嚣走向诗意的宁静。
宁静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储光羲《田家即事》储光羲《田家即事》v长歌尽落日,剩月归田庐长歌尽落日,剩月归田庐 ——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v诗人大多都具有高度的自信心,怀有远大的理想,诗人大多都具有高度的自信心,怀有远大的理想,但是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与政治的复杂性,使他们的但是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与政治的复杂性,使他们的理想一次次地破灭当理想幻灭,功业未成又伫立理想一次次地破灭当理想幻灭,功业未成又伫立斜阳时,孤独与失落的感伤便油然而生斜阳时,孤独与失落的感伤便油然而生v日从海旁没,水自天边流长啸依孤剑,目极心悠日从海旁没,水自天边流长啸依孤剑,目极心悠悠—李白《赠崔中郎宗之》李白《赠崔中郎宗之》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壮心不已:壮心不已:v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时送客逢崔侍御并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登此地》v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佥河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佥河水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水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王维《从军行》v同样是落日黄昏,诗歌中却充满了使人热血沸腾的同样是落日黄昏,诗歌中却充满了使人热血沸腾的激情因为诗中充满盛唐诗人高昂的生命活力,一激情因为诗中充满盛唐诗人高昂的生命活力,一种发自真心,不受外力约束的生命活力这从生命种发自真心,不受外力约束的生命活力这从生命的更深层次表现了盛唐诗人勃发的朝气与活力的更深层次表现了盛唐诗人勃发的朝气与活力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禅静)禅静v夕阳黄昏中弥漫的茫茫烟水、淡淡云山及色中残留夕阳黄昏中弥漫的茫茫烟水、淡淡云山及色中残留的光明,构成了一个朦胧的空间这一切给人空灵的光明,构成了一个朦胧的空间这一切给人空灵逍遥的感受,由此引发盛唐诗人摒弃俗世喧嚣,希逍遥的感受,由此引发盛唐诗人摒弃俗世喧嚣,希求宁静,寻求静谧生命体验的心理,从而获得精神求宁静,寻求静谧生命体验的心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慰藉上的解脱与慰藉v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王维《鹿柴》v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裴迪《木兰柴》裴迪《木兰柴》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及由此产生)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及由此产生的悲壮之情的悲壮之情v太阳的东升西落,犹如生命的运动过程,日出意味太阳的东升西落,犹如生命的运动过程,日出意味着生命的诞生,日落意味着死亡的降临夕阳正是着生命的诞生,日落意味着死亡的降临夕阳正是太阳处于即将沉落之际,使人们不禁联想到死亡的太阳处于即将沉落之际,使人们不禁联想到死亡的迫近v黄河走东眼,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抓忽不相黄河走东眼,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抓忽不相待—李白《古风》其十李白《古风》其十v曦和鞭白日,沙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径渭不可曦和鞭白日,沙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径渭不可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一方面愈是向晚愈发奋抗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一方面愈是向晚愈发奋抗争例如v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日族竿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日族竿悬。
悬—常建《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常建《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v烈士击玉壶,壮士惜暮年烈士击玉壶,壮士惜暮年—李白《玉壶吟》李白《玉壶吟》v另一种是在虚无的人生观里尽情追求尘世的享乐,另一种是在虚无的人生观里尽情追求尘世的享乐,在迷离的黄昏里传达出迷茫的人生感受例如在迷离的黄昏里传达出迷茫的人生感受例如v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李自《宴郑参卿地》李自《宴郑参卿地》v一酌复一笑一酌复一笑,不知日将夕昨来属欢游不知日将夕昨来属欢游,于今尽成昔于今尽成昔努力持所趣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沙上见日出空名定何益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功名是何物—岑参《日没贺延啧作》岑参《日没贺延啧作》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季节、季节v爱春、惜春、恋春爱春、惜春、恋春v悲秋悲秋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落花落花 v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v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美的意境 v“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v“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B、落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落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 v“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v“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李清照《一剪梅》)清照《一剪梅》) v“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v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又逢君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花落春常在” 寓意希望在人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长、长/短亭、南浦、灞陵短亭、南浦、灞陵v“长长/短亭短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送别》:“长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v灞陵灞陵/灞陵柳:也是陆上送别之意灞陵柳:也是陆上送别之意v南浦:是水上离别之所南浦:是水上离别之所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南浦南浦v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九哥•河伯》: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范成大《横塘》:“南浦春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冰雪、冰雪v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6、流水、流水v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休无止正好吻合,故诗人常以水喻愁,如休无止正好吻合,故诗人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李煜《虞美人》),、“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白居易(白居易《长相思》)流水悠悠,相思悠悠,天地有尽,《长相思》)流水悠悠,相思悠悠,天地有尽,而相思无穷而相思无穷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刘禹锡《竹枝词》v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v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 ——辛弃疾《南乡子》辛弃疾《南乡子》v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7、云、云→隐逸、自由隐逸、自由v天空的云变化万千,舒卷自如,看起来是那么的悠天空的云变化万千,舒卷自如,看起来是那么的悠然闲适,古代的文人经常用然闲适,古代的文人经常用“云云”意象来象征闲适意象来象征闲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因此,在古诗词中,人生态度因此,在古诗词中,“云云”意象常出现意象常出现在表达无意功名、追求隐逸的作品中在表达无意功名、追求隐逸的作品中v云无心以出帕,鸟倦飞而知还云无心以出帕,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v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终南别业》v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杜甫《江亭》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风云风云v “风云风云”在诗词中常在诗词中常比喻时势的际遇,英才的荟集,比喻时势的际遇,英才的荟集,尤其是君臣相得尤其是君臣相得如如:“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筹策良”(杜甫《洗兵马》杜甫《洗兵马》)、、“风云会一合,呼吸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元镇《和乐天折剑头》元镇《和乐天折剑头》)、、“风云会,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施展经纶妙手周云《洞仙歌》周云《洞仙歌》)都是借风云遇都是借风云遇合,表达希望君臣相遇、共建大业的雄心壮志唐合,表达希望君臣相遇、共建大业的雄心壮志唐明皇李隆基曾经写下过明皇李隆基曾经写下过“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则借风云歌颂了在隋末乱世之中,先祖们乘时兴则借风云歌颂了在隋末乱世之中,先祖们乘时兴起的豪迈情怀。
起的豪迈情怀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云雨云雨v本指分别、分离的意思,汉魏六朝时期,本指分别、分离的意思,汉魏六朝时期,‘云雨云雨’多为多为‘云飞雨散云飞雨散’等词语的简缩,是用比喻方式构等词语的简缩,是用比喻方式构成的新词,其含义是分别、分离,如成的新词,其含义是分别、分离,如“宿心不复归,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流年抱衰疾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鲍照鲍照(登登云阳九里壕》云阳九里壕》) 大约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才由宋大约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才由宋玉《高唐赋序》把玉《高唐赋序》把“云雨云雨”附会成男女欢会,成为附会成男女欢会,成为亵词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二、动物意象二、动物意象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1、鸿雁、鸿雁v((1)乡愁:)乡愁: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自己浓浓的乡愁闻雁闻雁韦应物韦应物故园渺何处?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高斋闻雁来 寒塘寒塘 赵嘏赵嘏晓发杭临水,晓发杭临水,寒塘坐见秋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一雁过南楼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 “鸿雁传书鸿雁传书”v我国古代有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信使”的使命v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李煜《清平乐》v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孤)孤/断雁,孤断雁,孤/断鸿断鸿→孤苦漂泊孤苦漂泊v雁总是结阵成雁总是结阵成“人人”字或字或“一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孤苦漂泊的意象v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听雨》v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蝉、蝉v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v骆宾王《在狱咏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无人信高洁v李商隐《蝉》: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我亦举家清”v王沂孙《齐天乐》: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v虞世南《蝉》: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杜鹃、杜鹃v(1)悲愁之象征悲愁之象征v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蜀鸟、杜宇、鹈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蜀鸟、杜宇、鹈鴂、杜鹃、谢豹、催归、子巂。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杜鹃、谢豹、催归、子巂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还有中国古代还有“望帝啼鹃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的神话传说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v李白《蜀道难》: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v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血猿哀鸣v秦观《踏莎行》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v文天祥《金陵驿二首》: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鹃带血归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思乡)思乡v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v十里楼台倚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怎奈归期未可期 ——宋宋·晏几道晏几道v“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范仲淹范仲淹v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贺铸《忆秦娥》贺铸《忆秦娥》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伤春、惜春)伤春、惜春v苏轼《浣溪沙》: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
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作者伤春、惜春之情v张先《千秋岁》:张先《千秋岁》:“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 v南宋女诗人朱淑真《蝶恋花送春》:南宋女诗人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满目山川闻满目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黄昏却下潇潇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鹧鸪鸟、鹧鸪鸟v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极容易勾起旅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如“落照苍茫秋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辛弃疾《菩萨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猿啼、猿啼v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v郦道元《小经注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v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杜鹃啼血猿哀鸣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6、燕子、燕子v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喜悦之情v杜甫《绝句》: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沙暖睡鸳鸯v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谁家新燕啄春泥v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如晏殊的《蝶恋花》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岁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岁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月不谙离恨苦,料光刻晓穿朱户料光刻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微雨燕双飞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7、蟋蟀、蟋蟀—促织促织v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豳风•七七月》: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蟀入我床下v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促织”,在古诗,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v姜夔《齐天乐》: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8、乌鸦、乌鸦v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联系在一起v李商隐《隋宫》: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v秦观《满庭芳》: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v马致远小令《天净沙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三、植物意象三、植物意象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1、草木、草木v((1)象征高洁美好)象征高洁美好v先秦时期屈原《离骚》中便奠定了先秦时期屈原《离骚》中便奠定了“草草”与美人匹与美人匹配的文学正统诗人借用配的文学正统诗人借用“香草香草”来表现他内在品来表现他内在品质的纯正和仪表的温馨自此,后人便常以芳草嘉质的纯正和仪表的温馨自此,后人便常以芳草嘉卉来比喻君子美德如唐朝韦庄《章台夜思》:卉来比喻君子美德如唐朝韦庄《章台夜思》:“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芳草芳草”在这里是美在这里是美好年华的代名词宋代苏轼《蝶恋花》:好年华的代名词宋代苏轼《蝶恋花》:“枝上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见春满人间,透可见春满人间,透露出作者勘破人生的旷达豪情现在也常引用来说露出作者勘破人生的旷达豪情现在也常引用来说明天下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明天下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表现离愁别绪)表现离愁别绪v小草长在长亭外,生在古道旁,从人的脚下一直铺小草长在长亭外,生在古道旁,从人的脚下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边在送别的人看来,小草比自己要展到遥远的天边在送别的人看来,小草比自己要幸运得多所以萋萋芳草常常是古之文人用来表达幸运得多所以萋萋芳草常常是古之文人用来表达离别之苦的意象离别之苦的意象v《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v李白《灞陵行送别》:李白《灞陵行送别》:“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心之春草v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南唐后主李煜《清平乐》:南唐后主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远还生v北宋范仲淹《苏幕遮》:北宋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无情,更在斜阳外v贺铸《青玉案》: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城风絮,梅子黄时雨v秦观《八六子》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体现生命活力)体现生命活力 、寄托愿望理想、寄托愿望理想v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慰藉与希望因此,人们往往借草来赞美们带来了慰藉与希望因此,人们往往借草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同时也在芳草中注春天,赞美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同时也在芳草中注入了新的理想和愿望入了新的理想和愿望v《敕勒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v韩愈《晚春》: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菲《早春上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上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才能没马蹄v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通过写草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这是通过写草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生命的礼赞v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v唐朝诗人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唐朝诗人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欲寻芳草去,: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惜与故人违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盛衰兴亡的感慨v“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姜夔《扬州慢》)v“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也不胜它)v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冠成古丘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深表惋惜v《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v“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柳树、柳树v以折柳表惜别由于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柳”、、“留留”谐音,古人在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的曲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灞陵桥,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梧桐、梧桐v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v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v李煜《相见欢》: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v温庭筠《更漏子》: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v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4、芭蕉、芭蕉v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v李清照: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v吴文英《唐多令》: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芭蕉,不雨也飕飕”;;v葛胜冲《点绛唇》: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5、菊花、菊花v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v唐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v“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宋宋·郑郑思肖《寒菊》思肖《寒菊》v“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6、梅花、梅花v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后香 v王安石《梅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v陆游《卜算子陆游《卜算子·咏梅》: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v元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7、松柏 、松柏 v《论语《论语·子罕》: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v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v三国人刘桢《赠从弟》: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v刘禹锡: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v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8、莲、莲v由于由于“莲莲”与与“怜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v南朝乐府《西洲曲》: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莲子”即即“怜子怜子”,,“青青”即即“清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v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见莲不分明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2)高洁:)高洁:“莲莲”又称又称“荷荷”、芙蓉、芙蓉 ,给人的印,给人的印象是极娉婷、极级高洁的,象是极娉婷、极级高洁的, “出水芙蓉出水芙蓉” v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古风十九首》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9、其它、其它v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点绛唇》);v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
唐人牛峤《感恩多》)等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四、行为意象四、行为意象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1、登高、登楼、登台、登高、登楼、登台v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秋登万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孟浩然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昨夜西风凋碧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晏殊《蝶恋花》v不忍登高临远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柳永《八声甘州》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
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v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伦然而涕下独伦然而涕下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捣衣捣衣”和和“砧声砧声” v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典诗歌中“思妇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v“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李白《捣衣》)《捣衣》) v“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杜甫《捣衣》) v“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宋•晏几晏几道《少年游》)道《少年游》)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秋兴》杜甫《秋兴》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关山:关山:v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道《塞上吹笛》: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满了边塞大地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羌笛羌笛v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范仲淹《渔家傲》: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1.对某些历史行为深感悲愤对某些历史行为深感悲愤v迁逝是时间流逝引起的空间形态的巨变或消逝迁迁逝是时间流逝引起的空间形态的巨变或消逝迁逝是超越人力的宇宙力量,但也受到人为的影响逝是超越人力的宇宙力量,但也受到人为的影响人对迁逝的非理性反抗和以纵欲来对抗迁逝的荒谬人对迁逝的非理性反抗和以纵欲来对抗迁逝的荒谬行为,加速了迁逝的进程有的观点认为,晚唐诗行为,加速了迁逝的进程有的观点认为,晚唐诗人对历史人对历史“不再是批判,而是伤悼因为批判不仅不再是批判,而是伤悼因为批判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坚强后盾,也需要人生信念的有力需要社会力量的坚强后盾,也需要人生信念的有力支撑,而既失去社会力量又失落人生信念的杜牧等支撑,而既失去社会力量又失落人生信念的杜牧等人只能将批判化作无可奈何的哀叹人只能将批判化作无可奈何的哀叹……”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v失落了失落了“人生信念人生信念”,特别是杜牧、李商隐,在咏,特别是杜牧、李商隐,在咏史怀古时胸怀悲愤,时露批判锋芒。
例如李商隐的史怀古时胸怀悲愤,时露批判锋芒例如李商隐的“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咸阳》)很具有讽(《咸阳》)很具有讽刺的力量李商隐指出:蹂躏天下的秦始皇是不配刺的力量李商隐指出:蹂躏天下的秦始皇是不配享受秦地山河的,天帝喝醉了,把很多土地赏赐给享受秦地山河的,天帝喝醉了,把很多土地赏赐给了秦是一个错误李商隐悲以天下,愤因始皇刘了秦是一个错误李商隐悲以天下,愤因始皇刘沧《咸阳怀古》在沧《咸阳怀古》在“一望凄然感废兴一望凄然感废兴”之后也还有之后也还有“风景苍苍多少恨风景苍苍多少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2.为迁逝宿命深感悲哀为迁逝宿命深感悲哀v迁逝是宇宙客观规律,是人事的宿命一切兴衰成迁逝是宇宙客观规律,是人事的宿命一切兴衰成败都要成为历史,对所有的人事来说历史不是与现败都要成为历史,对所有的人事来说历史不是与现实遥相对应的他物,而是笼罩于现实之上,让人时实遥相对应的他物,而是笼罩于现实之上,让人时刻身处其间的大背景,是无可逃避的最终结局刻身处其间的大背景,是无可逃避的最终结局 v“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东楼》)v“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许浑《洛阳道中(许浑《洛阳道中》)》)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3.为迁逝留下的意义空白深感悲悼为迁逝留下的意义空白深感悲悼v当历史在诗人眼前或心中迁逝的时候通常的世界意当历史在诗人眼前或心中迁逝的时候通常的世界意义、人生价值也在诗人心中渐渐淡出一切都在变,义、人生价值也在诗人心中渐渐淡出一切都在变,一切终归逝去,是非、成败、盛衰、荣辱、贵贱都一切终归逝去,是非、成败、盛衰、荣辱、贵贱都会失去原来的意义,只留下虚无的意义空白万物会失去原来的意义,只留下虚无的意义空白万物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迷失后的生命困惑感,是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迷失后的生命困惑感,是晚唐怀古诗迁逝意识的深刻所在晚唐怀古诗迁逝意识的深刻所在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悼古》《悼古》薛逢薛逢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屋水空流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屋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