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0094713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天线》习题课教程文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波天线习题课1.3 设特性阻抗为Z0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lminl,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第第 1章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均匀传输线理论1.5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习题1.1 、1.3、1.5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或结论: 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定时,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一一对应,因此输入阻抗可通过反射系数的测量来确定。 当Zl=Z0,l=0,此时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反射系数等于零,称之为负载匹配。 无耗传输线的阻抗具有/2重复性和阻抗变换特性两个重要性质。 3. 驻波系数驻波系数

2、 定义传输线上波腹点电压振幅与波节点电压振幅之比为电压驻波比, 简称驻波系数,用表示: 驻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驻波的大小,即驻波系数越大,传输线的驻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差。 倒数称为行波系数, 用K表示: 行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行波的大小,即行波系数越大,传输线的行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好。 驻波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驻波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 由此可知, 当|l|=0 即传输线上无反射时, 驻波比=1; 而当|l|=1即传输线上全反射时, 驻波比, 因此驻波比的取值范围为1。可以看出,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都可以反映传输线的匹配状况。 反射系数为复数,驻波系数为实数。1.3 设

3、特性阻抗为Z0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lminl,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1.5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和0.75cm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r=2.25 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时的波长。1.14 有一空气介质的同轴线需装入介质支撑片, 薄片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其相对介电常数为r=2.55,如图所示。设同轴线外导体的内径为7mm,而内导体的外径为2mm,为使介质的引入不引起反射, 则由介质填充部分的导体的内径应为多少? 习题1.2 、

4、1.14知识点知识点(二二):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1、特性阻抗Z02、传播常数 3、相速p与波长 1、特性阻抗、特性阻抗Z0 特性阻抗定义为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的比值或反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流比值的负值,用Z0来表示为: 它仅由自身的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号源无关。 结论: 一般情况下,特性阻抗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 对于无耗(R=G=0)传输线,其特性阻抗 为实数,且与频率无关。(1)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直径为d、间距为D, 其特性阻抗为: 式中, r为导线周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常用的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250, 400和600三种。 (2)无耗同

5、轴线:导体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 其特性阻抗为: 式中, r为同轴线内、外导体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常用的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有50 和75两种。 两种常用传输线的两种常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特性阻抗: 2、传播常数、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 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沿导波系统传播过程中衰减和相移的参数, 通常为复数,由表示:其中为衰减常数,为相移常数, 其一般表达式为:结论:对于无耗传输线, 传输线上的波长 与自由空间的波长 0有以下关系: 结论: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相速 ,与频率无关,这种波称为无色散波。 对于有耗传输线,相速与频率有关,这种波称为色散波 3、相速、相速p与波长与波长 传输线上的

6、相速定义为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传播速度, 用p来表示 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和0.75cm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r=2.25 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时的波长。1.14 有一空气介质的同轴线需装入介质支撑片, 薄片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其相对介电常数为r=2.55,如图所示。设同轴线外导体的内径为7mm,而内导体的外径为2mm,为使介质的引入不引起反射, 则由介质填充部分的导体的内径应为多少?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1、回波损耗回波损耗Lr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Li 习

7、题1.71.7 求无耗传输线上回波损耗为3dB和10dB时的驻波比。2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 定义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以分贝来表示为 1、回波损耗回波损耗 对于无耗传输线,回波损耗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表示为Lr式中,l为负载反射系数。可见,回波损耗只取决于反射系数,反射越大,回波损耗越小。插入损耗也取决于反射系数,反射越大,插入损耗越大。1.7 求无耗传输线上回波损耗为3dB和10dB时的驻波比。1.101.10 特性阻抗为Z0=1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250+j100, 用/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 试求/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

8、及离终端距离。 1.11 设特性阻抗为Z0=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Zl=100+j75为复阻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4阻抗变换器匹配: 即在终端或在/4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 如题1.11图所示, 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短路线长度l。 习题1.10 、1.11知识点知识点( (四四) ):阻抗匹配:阻抗匹配 负载阻抗匹配负载阻抗匹配 1、串联/4阻抗变换器法 2、 支节调配器法阻抗匹配的意义:阻抗匹配的意义: 对一个由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系统,希望信号源在输出最大功率时,负载全部吸收,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传输线的三种匹配状态:负载

9、阻抗匹配负载阻抗匹配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Zl =Z0),传输线上只有从信号源到负载方向传输的入射波,而无从负载向信号源方向传输的反射波。源阻抗匹配 电源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对匹配源来说,它给传输线的入射功率不随负载变化,负载有反射时,反射回来的反射波被电源吸收。共轭阻抗匹配。 对于不匹配的电源,负载阻抗折合到电源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等于电源内阻的共轭值。负载阻抗匹配的特点:负载阻抗匹配的特点: 反射系数l=0,驻波比=1 线上任意点的电压和电流都同相 传输线上各点输入阻抗均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in =Z0)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 阻抗匹配方法从频率上划

10、分为窄带匹配和宽带匹配,从实现手段上划分为串联/4阻抗变换器法、 支节调配器法。传输线阻抗匹配方法示意图 1、/4阻抗变换器法阻抗变换器法 (1)、当负载阻抗为纯电阻Rl且与传输线特性阻抗Z0不相等时, 可在两者之间加接一节长度为 /4、特性阻抗为Z01的传输线来实现负载和传输线间的匹配, 如下图(a)所示。 根据传输线的/4的阻抗变换性,得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为: (a)纯电阻负载的匹配 (2)、当负载阻抗为电容性(电感性)负载,在离负载最近的即第一个波节点(或波腹点)处,加接一节长度为/4、特性阻抗为Z01的传输线来实现负载和传输线间的匹配, 如下图(b)所示。(b)电抗负载的匹配负

11、载阻抗为电容性,离负载第一个波节点位置为: 此时输入阻抗等效为纯电阻,即 : ,则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为: 负载阻抗为电感性,离负载第一个波腹点位置为: 此时输入阻抗等效为纯电阻,即: ,则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为: 2、支节调配器法、支节调配器法(1)串联支节调配器法 在特性阻抗为Z0的传输线上,不匹配负载的反射系数 |为l|ejl,驻波系数为。所谓串联支节调配器法,就是在离负载阻抗距离为l1(即A点)处串联长度为l2、特性阻抗为Z0的一段传输线,已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串联单支节调配器 (2) 并联支节调配器法 在特性导纳为Y0的传输线上,不匹配负载的反射系数 |为l|ejl,驻

12、波系数为。所谓并联支节调配器法,就是在离负载阻抗距离为l1(即A点)处并联长度为l2、特性导纳为Y0的一段传输线,已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如下图所示:并联单支节调配器 令 , 并设参考面AA处的输入导纳为Yin1, 则有终端短路的并联支节输入导纳为 则总的输入导纳为1.101.10 特性阻抗为Z0=1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250+j100, 用/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 试求/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离终端距离。 1.10图1.11 设特性阻抗为Z0=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Zl=100+j75为复阻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4阻抗变换器匹配:

13、 即在终端或在/4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 如题1.11图所示, 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短路线长度l。 1.11图 知识点(一):导行波的传输特性知识点(一):导行波的传输特性1、截止波数kc和截止波长c2、相移常数和波导波长g3、相速度vp和群速度vg4、波阻抗ZTE/ZTM/ZTEM 第第 2章章 规则金属波导规则金属波导 1、截止波数截止波数kc和截止波长和截止波长c 由 所决定的频率 和波长 分别称为截止频率和截止波长,表示为: 导行波的传输条件为2、相移常数、相移常数和波导波长和波导波长g相移常数和截止波数kc的关系式为:导行波的波长称之为波导波

14、长。 相移常数和波导波长g的关系式为:或 其中,=2/k为工作波长。 3、相速度、相速度vp和群速度和群速度vg 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 其等相位面移动速率称为相速p 波能量的传播速度称为群速度,当kc为常数时导行波的群速为g : 其中v为理想介质中TEM波的相速,c为真空中光速 4、波阻抗、波阻抗 定义某个波型的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之比为波阻抗, 即知识点(二):导行波的分类知识点(二):导行波的分类根据截止波数kc的不同,导行波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该导行波既无纵向电场又无纵向磁场,只有横向电场和磁场,故称为横向电磁波,简称TEM波,这是一种不可能在金属波导中存在的模式。2、 这时只要Ez和

15、Hz中有一个不为零即可满足边界条件,可分为两种情况: TM波: 而 的波称为磁场纯横向波,简称TM波,又称E波。 TE波: 而 的波称为电场纯横向波,简称TE波,又称H波。(3) 在由光滑导体壁构成的金属波导中不可能存在 的情形,只有当某种阻抗壁(比如在介质波导)中才有这种可能。(4)结论 在规则金属波导中,不存在TEM波,而只存在TM波或TE波。 无论是TM波还是TE波,其相速均比无界媒质空间中的速度要快,故称之为快波。 在金属波导中,波导波长g均大于它的工作波长。知识点(三):矩形波导知识点(三):矩形波导1、矩形波导中的场2、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3、主模TE101、矩形波导中的场、矩形波导

16、中的场 (1)定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截面、内充空气的规则金属波导称为矩形波导。它是微波技术中最常用的传输系统之一。 (2)矩形波导中的场 矩形金属波导中只能存在TE波和TM波,TE波是所有 TEmn模式场的总和,而TM波是所有TMmn场的总和。 TE10模是矩形波导TE波的最低次模,其余称为高次模。 TM11模是矩形波导TM波的最低次模,其它均为高次模。2、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矩形波导TEmn和TMmn模的截止波数、截止波长均为: 式中: m和n分别代表TE波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的半波个数, 一组m、n, 对应一种TE波, 称作TEmn模。 a为矩形波导宽边长度,b为窄

17、边长度。结论:当工作波长小于某个模的截止波长c时,此模可在波导中传输,称为传导模。当工作波长大大于某个模的截止波长c时,此模在波导中不能传输,称为截止模。一个模式能否在波导中传输取决于波导结构和工作频率(或波长)。对相同的m和n,TEmn和TMmn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故又称为简并模,它们虽然场分布不同,但具有相同的传输特性。2、主模、主模TE101)主模的定义和特点 在导行波中截止波长c最长的导行模称为该导波系统的主模。矩形波导的主模为TE10模,因为该模式具有场结构简单、稳定、频带宽和损耗小等特点,所以实用时几乎毫无例外的工作在TE10模式。2)TE10模的传输特性 (1)截止波长和相移常

18、数(2)波导波长和波阻抗(3)相速vp与群速vg(4)传输功率P和功率容量Pbro 其中,E10是Ey分量在波导宽边中心处的振幅值a,b为波导的尺寸,单位为cm(5)衰减常数ac 其中, 为导体表面电阻。 2.2 矩形波导的横截面尺寸为a=22.86mm, b=10.16mm, 将自由空间波长为20mm,30mm和50mm的信号接入此波导, 能否传输?若能, 出现哪些模式?2.3 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ab=23mm10 mm,波导内充满空气, 信号源频率为10 GHz,试求: 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 该模式的截止波长c,相移常数, 波导波长g及相速vp。 2.4 用BJ-100矩形波导以主模传输

19、10 GHz的微波信号,则 求c、g、和波阻抗Zw。 若波导宽边尺寸增加一倍,上述各量如何变化? 若波导窄边尺寸增大一倍,上述各量如何变化? 若尺寸不变, 工作频率变为15GHz,上述各量如何变化?2.5 试证明工作波长, 波导波长g和截止波长c满足以下关系: 2.6 设矩形波导a=2b,工作在TE10模式,求此模式中衰减最小时工作频率f。 2.7 设矩形波导尺寸为ab=60mm30 mm, 内充空气,工作频率为3GHz,工作在主模, 求该波导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知识点(一):带状线知识点(一):带状线1、带状线的主模2、传输特性参量 第第 3章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微波集成传输线1、带状线的

20、主模、带状线的主模 带状线是由同轴线演化而来的,即将同轴线的外导体对半分开后,再将两半外导体向左右展平,并将内导体制成扁平带线,下图a给出了带状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 带状线仍可理解为与同轴线一样的对称双导体传输线,传输的主模是TEM模。但若尺寸选择不合理也会引起高次模TE模和TM模。图a 带状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 2、传输特性参量、传输特性参量 (1)特性阻抗Z0与相速Vp 其中,c为自由空间的光速,r为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L和C分别为带状线上的单位长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 导带厚度不为零时的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式中:(2)带状线损耗 带状线损耗包括由中心导带和接地板导体引起的导体损耗、两接地板间

21、填充的介质损耗及辐射损耗。 (3)波导波长(4)截止波长cTE10和cTM10 带状线传输的主模是TEM模, 但若尺寸选择不合理也会引起高次模TE模和TM模。在TE模中最低次模是TE10模, 其截止波长为:在TM模中最低次模是TM10模, 其截止波长为: 因此为抑制高次模, 带状线的最短工作波长应满足3.2 一根以聚四氟乙烯(r=2.1)为填充介质的带状线, 已知b=5 mm, t=0.25 mm, w=2 mm, 求此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及其不出现高次模式的最高工作频率。知识点(二):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参数知识点(二):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参数1、特性阻抗Z0与相速vp2、波导波长g3、介质衰减常数d

22、微带线:微带线: 由沉积在介质基片上的金属导体带和接地板构成的传输系统。它可以看成是由双导体传输线演化而来的,即将无限薄的导体板垂直插入双导体中间再将导体圆柱变换成导体带,并在导体带之间加入介质材料,从而构成了微带线,下图a为微带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图a 微带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微带线是由双导体系统演化而来的,但由于在中心导带和接地板之间加入了介质,属于部分填充介质传输系统。因此,在介质基底存在的微带线所传输的波已非标准的TEM波,称为准TEM模。1、 特性阻抗特性阻抗Z0与相速与相速vp 微带传输线同其他传输线一样, 满足传输线方程。因此对准TEM模而言, 如忽略损耗, 则有: 其中,L和C分

23、别为微带线上的单位长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 e为等效介电常数。由于微带线周围不是填充一种介质, 其中一部分为基片介质, 另一部分为空气, 这两部分对相速均产生影响, 其影响程度由介电常数和边界条件共同决定。 介质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0与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有以下关系: 有有效效介介电电常常数数e的取值就在1与r之间, 具体数值由相对介电常数r和边界条件决定。工程上, 有时用填充因子q来定义有效介电常数e,填充因子的大小反映了介质填充的程度。当q=0,e=1,对应于全空气填充;当q=1,e=r,对应于全介质填充。 (1)导带厚度为零(t=0)时的空气微带线特性阻抗及有效介电常数e式中,w/h是微带

24、的形状比,w是微带的导带宽度,h为介质基片厚度。定义有效介电常数e为 2、 波导波长波导波长g 微带线的波导波长也称为带内波长, 即显然,微带线的波导波长与有效介电常数e有关, 也就是与 有关, 亦即与特性阻抗Z0有关。对同一工作频率, 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有不同的波导波长。3、介质衰减常数、介质衰减常数d 对均匀介质传输线, 其介质衰减常数由下式决定: 式中:tan为介质材料的损耗角正切。一般情况下,微带线的导体衰减远大于介质衰减,因此一般忽略介质衰减 3.3 已知某微带的导带宽度为w=2mm, 厚度t0, 介质基片厚度h=1mm, 相对介电常数r=9, 求此微带的有效填充因子q和有效介电常

25、数e及特性阻抗Z0(设空气微带特性阻抗Za0=88)。3.4 已知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0=50, 基片为相对介电常数r=9.6的氧化铝陶瓷, 设损耗角正切tan=0.210-3, 工作频率f=10GHz,求介质衰减常数d。 3.5 在h=1mm的陶瓷基片上(r=9.6)制作g/4的50、 20 、100 的微带线, 分别求它们的导体带宽度和长度。 设工作频率为6GHz,导带厚度t0。解: 由教材中图3-6可得阻抗为50的微带线的导带宽度和基带厚度h之比等于1,即/h=1,因此有=1. 再由以下公式求得相同尺寸下的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为 再由 求得介质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为 波导波长为 所以g/

26、4微带线的长度为 第第 4章章 微波网络基础微波网络基础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双端口网络双端口网络1、阻抗矩阵Z2、转移矩阵A3、散射矩阵S参考面T1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1、I1参考面T2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2、I2连接T1、T2端的广义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Ze1和Ze2。任意具有两个端口的微波元件均可视之为双口网络,如下图所示: 1、阻抗矩阵阻抗矩阵Z 取I1、I2为自变量,U1、U2为因变量,有 其中,U为电压矩阵,I为电流矩阵,Z为阻抗矩阵,Z11、 Z22分别是端口“1”和“2”的自阻抗; Z12、Z21分别是端口“1”和“2”的互阻抗。各阻抗参量的定义如下: 为T2面开路

27、时, 端口“1”的输入阻抗为T1面开路时, 端口“2”至端口“1”的转移阻抗 Z矩阵中的各个阻抗参数必须使用开路法测量,故也称为开路阻抗参数,而且由于参考面选择不同,相应的阻抗参数也不同。阻抗矩阵阻抗矩阵Z的性质的性质 互易网络 Z12=Z21 对称网络 Z11=Z22 为T2面开路时, 端口“1”至端口“2”的转移阻抗为T2面开路时, 端口“2”的输入阻抗 2. 转移矩阵转移矩阵A 若用端口2的电压U2 和电流-I2 作为自变量,端口1的电压U1和电流I1作为因,可得如下矩阵变量 式中, 就是转移矩阵, 简称A矩阵, 方阵中各参量的物理意义如下: 表示T2开路时电压的转移参数表示T2短路时转

28、移阻抗表示T2开路时转移导纳表示T2短路时电流的转移参数则归一化转移矩阵表示为以下:其中,u为归一化电压,i为 归一化电流,Ze为端口自身特性阻抗。归一化转移矩阵归一化转移矩阵a 若将网络各端口电压、 电流对自身特性阻抗归一化后, 得 转移矩阵转移矩阵A的性质的性质(1)互易网络 AD-BC=ad-bc=1 (2)对称网络 a=d (3)对于两个网络的级联,级联后总的A矩阵为: A=A1A2 推而广之, 对n个双端口网络级联, 则有 A=A1A2 .An (4)当双端口网络输出端口参考面上接任意负载时,参考面T1处的输入阻抗和输入反射系数分别为: 3. 散射矩阵散射矩阵S 定义ai为入射波电压

29、的归一化值u+i, bi为反射波电压的归一化值u-i式中, 称为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简称为S,它的各参数的意义如下: 表示端口2匹配时, 端口1的反射系数 表示端口1匹配时, 端口2的反射系数表示端口1匹配时, 端口2到端口1的反向传输系数表示端口2匹配时, 端口1到端口2的正向传输系数(1)互易网络 S12=S21(2)对称网络 S11=S22 (3)无耗网络 S+S=I 其中,S+是S的转置共轭矩阵,I为单位矩阵。 (4)输入端参考面T1处的反射系数 散射散射矩阵矩阵S的性质的性质 (1) S与 的转换 (2) S与a的转换散射参量散射参量S与其它参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与其它参量之间的相互

30、转换4.2 试求图示网络的A矩阵, 并确定不引起附加反射的条件。 习习 题题 题 4.2 图 4.4 试求图示终端接匹配负载时的输入阻抗, 并求出输入端匹配的条件。 题 4.4 图 4.5 设某系统如图所示, 双端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 在终端参考面T2处接匹配负载,测得距参考面T1距离l1=0.125 g处为电压波节点,驻波系数为1.5, 试求该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题 4.5 图 4.6 试求如图所示并联网络的S矩阵。 题 4.6 图 4.7 求如图所示网络的S矩阵。 题 4.7 图 第第 5章章 微波元器件微波元器件知识点(一):微波连接匹配元件知识点(一):微波连接匹配元件1、终

31、端负载元件2、微波连接元件3、阻抗匹配元件1、终端负载元件、终端负载元件 终端负载元件连接在传输系统的终端,是用来实现终端短路、匹配或标准失配等功能的元件。它是典型的一端口互易元件,主要包括短路负载、匹配负载和失配负载。 (1)短路负载是实现微波系统短路的器件。 (2)匹配负载是一种几乎能全部吸收输入功率的单端口元件。 (3)失配负载是一种既能吸收一部分微波功率又能反射一部分微波功率的单口微波元件,主要用于微波测量。 2、微波连接元件、微波连接元件 微波连接元件是将作用不同的两个微波系统按一定要求连接起来,微波连接元件是二端口互易元件,主要包括波导接头、衰减器、相移器及转换接头等。 (1)衰减

32、元件是用来改变导行系统中电磁波辐射的元件,理想的衰减器,其散射矩阵为: (2)相移器是用来改变导行系统中电磁波相位的元件,理想相移元件的散射矩阵应为:3、阻抗匹配元件、阻抗匹配元件 阻抗匹配元器件是用于调整传输系统与终端之间阻抗匹配的器件,其作用是为了消除反射,提高传输效率,改善稳定性。主要包括螺钉调配器、多阶梯阻抗变换器、渐变型变换器 (1)螺钉调配器是低功率微波装置中普遍采用的调谐和匹配的元件,它是在波导宽边中央插入可调螺钉作为调配元件,螺钉调配器是窄频带的。 (2)多阶梯阻抗变换器只有在特定频率上才能满足匹配条件,多阶梯阻抗变换器可使变换器在较宽的工作频带内实现匹配,且阶梯级数越多,频带

33、越宽。 (3)渐变型变换器就是用渐变线代替多阶梯来实现阻抗变换。5.5 已知渐变线的特性阻抗的变化规律为 式中,l为线长, Zl是归一化负载阻抗, 试求输入端电压反射系数的频率特性。解:对指数型渐变线的特性, 其特性阻抗满足可见当 时, Z(z)=Z0, 而当 时,Z(z)=Zl, 于是有输入端反射系数为:两边取模得知识点(二):知识点(二):功率分配与合成器件功率分配与合成器件 将功率分成几路的器件称为功率分配元器件,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将几个不同窄频段的信号合成一路宽带信号或将几路窄频信号合成一路宽频信号的器件称为合路器或多工器。这些元器件一般都是线性多端

34、口互易网络,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波导分支器和多工器。(1)定向耦合器 由耦合装置联系在一起的两对传输系统构成的具有定向传输特性的四端口元件。(2)功率分配器 将一路微波功率按一定比例分成n路输出的功率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器。 (3)波导分支器 将微波能量从主波导中分路接出的元件称为波导分支器,它是微波功率分配器件的一种,常用的波导分支器有E面T型分支、H面T型分支和匹配双T。(4)多工器 多工器是无线系统中将一路带宽信号分成几路窄带信号或将几路窄带信号合成一路信号的部件,有时也叫合路器。它是用于射频前端的重要微波部件。5.1 有一矩形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 在负载处插入一可调螺钉后, 如图所示。 测得驻波比为1.94, 第一个电场波节点离负载距离为0.1g,求此时负载处的反射系数及螺钉的归一化电纳值。 题5.1 图5.7 画出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并写出其S矩阵 假设输入电压信号从端口“”经A点输入, 则到达D点的信号有两路, 一路是由分支线直达, 其波行程为g/4, 另一路由ABCD, 波行程为3g/4; 故两条路径到达的波行程差为g/2, 相应的相位差为, 即相位相反。因此若选择合适的特性阻抗, 使到达的两路信号的振幅相等, 则端口“”处的两路信号相互抵消, 从而实现隔离。此时散射矩阵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